古代四藝為何偏偏是「琴棋書畫」?

2020-12-16 腦洞OPEN開

中國文人所要掌握的四門藝術——琴、棋、書、畫,被稱為「文人四藝」或「秀才四藝」,即彈琴(多指古琴)、弈棋(多指圍棋或象棋)、書法和繪畫。

宋元詞曲、元明清小說也有關於琴棋書畫的記載。在古代,不僅是文人,一些大家閨秀也以此為基本功課。

錢穆在《先秦諸子系年考辨·墨翟非姓墨墨為刑徒之稱考》中曾考證「藝」的由來——最早「藝」是孔子所提倡的「六藝」,即「禮(禮儀)、樂(音樂)、射(射箭)、御(駕車)、書(識字)、數(計算)」,是周朝時提倡貴族學習掌握的基本技藝。「儒」就是熟練掌握這「六藝」的「藝士」,也叫「術士」。

秦始皇焚書坑儒,導致術士的傳承被中斷,於是六藝到了漢代就失傳了。漢儒以《詩》《書》《禮》《樂》為四術,後逐漸形成了「四藝」。

△彩繪灰陶圍棋俑◎漢代

古琴,又稱瑤琴、玉琴、絲桐七弦琴,是中國傳統樂器,也是歷史上最早的彈撥樂器。演奏時,將琴置於桌上,右手撥彈琴弦,左手按弦取音。古琴技法甚多,古時有超過 1000 種,今常用指法僅有幾十種。

琴的歷史悠久,在周朝琴已是主要的撥弦樂器。東漢桓譚《新論》中記載,神農造琴之後,到了虞舜時改為五弦,後來周武王又將其改為七弦。關於琴的最早文字記載見於《詩經》,周朝時,古琴除用於郊廟祭祀、朝會、典禮等雅樂外,也盛興於民間,如「窈窕淑女,琴瑟友之」(《詩經·周南·關雎》)。可見在民間,琴的流傳相當廣泛。

後來,隨著西方音樂傳入我國,為了與鋼琴相區分,遂將其改稱「古琴」,作為「四藝」之首。古琴是高雅的象徵,也是文人吟唱時的伴奏樂器。古有伯牙子期「高山流水」的故事,因此琴也是友誼的象徵。

圍棋

圍棋古稱「弈」,意即「你投一子,我投一子」,使用格狀棋盤及黑白兩色棋子進行對弈,目前圍棋流行於中國、日本和韓國等東亞國家。

四藝中的棋又可以指中國象棋,最早由六博棋演變而來,《楚辭招魂》中記載「菎蔽象棋,有六博兮」。而西漢的劉向在《說苑·善說》中曾記載了戰國孟嘗君下象棋的事:「雍門周謂孟嘗君,足下燕居,則鬥象棋,亦戰鬥之事乎」,這都說明「象棋」在戰國時期已經成為一項流傳很廣的活動。

也有學者稱象棋產生的時間甚至可上推到春秋時期,並認為象棋是模仿當時兵制而產生的。他們的依據是,象棋的「象」,並非來自「象」這種動物,而是取意「象徵」。比如,象徵戰鬥的舞蹈,即為「象舞」,以此類推象徵戰鬥的棋,即為「象棋」。象棋各子的名稱,也正是來自不同的兵種。

書法

書法是一種中國特有的傳統藝術。傳說倉頡造字前,人們以圖畫記事,經過幾千年的發展後,最終演變出當今的中國漢字。

從廣義上來說,書法是指語言符號的書寫法則。也就是說,書法是按照書體筆法、結構和章法進行書寫,使寫出的字富有藝術美感。

從書法史上說,賞鑑字體,最早可追溯到殷商的甲骨文、先秦的金文(青銅器上的銘文)等大篆體。秦代推行小篆,使得中國漢字有了統一的字體結構。漢以後,書法主要用毛筆書寫,因此產生了「隸變」。此後又出現了隸書、魏碑、楷書、行書、草書、宋體等各類書寫形式。

書聖王羲之儘管沒有真跡傳世,但是其對楷書脫離隸書的貢獻巨大,所書《蘭亭集序》在書法史上有著不可磨滅的影響。

書法兩大家柳公權與顏真卿出自盛唐,顏真卿書法的出現標誌著唐楷的完成,顏、柳二人共同完善了唐楷的書寫規範;宋有四大書法家,即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因與晉書「尚韻」遙相呼應,因此被稱為「尚意」;明代書法盛行大草,有祝允明、文徴明等代表;清代書法以嘉慶、道光為分水嶺,清初盛行帖學,清未則盛行北碑。

繪畫

中國繪畫工藝十分古老,可上溯到新石器時代,距今至少有 7000 餘年歷史。與西洋畫相比,中國畫不講究焦點透視,不強調光影色彩的變化,不強調客觀相似,而是強調主觀意趣。

中國繪畫,不僅有畫,更是詩(詩文)、書(書法)、印(篆刻)等藝術形式的融合。這種藝術融合始於宋代,完善於明清,鄭板橋是其中的集大成者。

最早的中國畫可追溯到原始社會新石器時代的彩陶紋飾和巖畫。先秦時期如周代宮、明堂、廟祠中的歷史人物,戰國漆器、青銅器紋飾,以及楚國出土帛畫等都是早期中國畫的代表。

魏晉南北朝時期,畫史、畫論等相關著作開始出現,山水畫、花鳥畫開始萌芽,人物畫逐漸成熟。隋代繪畫風格細密而精緻,是唐代燦爛之風的前奏。

唐代時,山水花卉、鳥獸畫等開始成為獨立的畫科。北宋以後,中國畫漸趨注重筆墨情趣的形式主義,如明代的文徵明的畫即意不在山水,而是藉由山水來堆砌各種運筆的手法。

到了明末清初時,畫家則開始向表現自我方向轉型,代表人物如八大山人、揚州八怪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中國畫則進入了新的繁榮時期

相關焦點

  • 琴棋書畫——古代四藝
    琴棋書畫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小編今天就分別為大家介紹一下古人的琴棋書畫。琴棋書畫琴棋書畫,又稱為「四藝」,因為是古代文人雅士、上流社會的士大夫修身所必須的技能,所以也被稱為「文人四友」。「琴棋書畫」的說法最早出現在唐代詩人張彥遠的《法書要錄》「辯才俗姓袁氏,梁司空昂之玄孫。辯才博學工文,琴棋書畫,皆得其妙。」
  • 中國古代有「琴棋書畫」四藝,其中「棋」指的就是……
    中國古代有「琴棋書畫」四藝,其中「棋」指的就是圍棋。同時,圍棋被認為是世界上最為複雜的棋盤遊戲之一;■流傳最廣的圍棋起源和聖人的教育有關。丹朱是堯帝的兒子,起初行為不好,堯帝以圍棋教之學好,所以有「堯造圍棋,以教丹朱」的記載。
  • 君子四藝「琴棋書畫」中的古琴到底是什麼樣子
    中國古代有君子四藝「琴棋書畫」之稱。其中圍棋、書法、作畫,大家接觸的比較多。因為在古代,沒有任何一種其他材料能如此輕巧結實。可以說沒有中國發達的紡絲業,就沒有古琴的誕生。其中用柘樹葉養蠶出來的蠶絲則是製作琴弦的上上品。除了琴弦的材質之外,對琴弦的質量影響巨大的是一道工序,一道叫做煮弦的工序。
  • 中國古代文人琴棋書畫四藝中 為何琴居首位 君子養德於琴
    中國古代文人琴棋書畫四藝中,琴居首位,有君子養德於琴的說法。班固曾說:「琴者,禁也。所以禁止於邪,以正人心也。」嵇康也說:「眾器之中,琴德最優。」就是說在各種樂器中,古琴是最能表現君子德行的樂器。一、伏羲氏做琴古琴有三千年以上的歷史了,是中國傳統撥弦樂器,屬於八音中的絲,也稱瑤琴、玉琴、絲桐。
  • 王者榮耀琴棋書畫「四藝」分別對應的是哪幾位英雄,「畫」指的是她...
    相逢一笑泯恩仇,大家好我是大白 琴棋書畫,在我國古時被稱為「四藝」,是文人騷客修身英雄所必須掌握的技能,常用來表示一個人的文化素養。其中,琴指古琴,代表民族傳統音樂;棋,特指圍棋;書,指書法,並非書籍;畫,即繪畫,特指國畫水墨丹青。
  • 俠隱閣四藝大會問題選什麼 四藝大會答案及支線獎勵攻略匯總
    在遊戲中,玩家可以參加四藝大會,四藝大會中不僅可以提升屬性,獲勝還可以獲得獎品。下面來具體來看看四藝大會答案及獎勵攻略匯總吧~ 在目前遊戲的進度中,玩家可以在第一學年參加兩次四藝大會,四藝大會分別是琴棋書畫這四門中華古典文化藝術。四藝大會不僅需要玩家的綜合屬性達到一定數值水平,還需要回答一些與之有關的較為困難的問題。
  • 「文人四藝」與「畫中畫」
    儘管唐代畫論家張彥遠(約815—875後)曾將這種組合用於展現高僧辨才的天資,但在明代以前浩渺的文本記錄中,「琴棋書畫」的措辭實屬罕見。    直到十七世紀,明末清初的美學家李漁(1611—1680)才將這四種活動統一,將其明確為「文人四藝」。
  • 日本的「藝妓」、「舞妓」與「歌舞伎」:你真的分的清楚麼?
    話說回來,也許是在現代漢語中的使用頻度太低,我們對「藝妓」、「舞妓」和「歌舞伎」的關注,焦點恐怕還是在「伎」和「妓」這兩個字上。我也看到聽過有另一種不是很靠譜的說法,是這麼解釋的:「伎」是賣藝不賣身,而「妓」則是可以賣身的。很遺憾,不管這些詞這些字在古文中的意義如何,但放到現在,藝伎、舞妓和歌舞伎,都已經跟seqing業完全沒有關係了。
  • 《俠隱閣》四藝大會粽子在哪 四藝大會全粽子匯總分享
    導 讀 《俠隱閣》的四藝大會事件中只要收集足夠的粽子就能獲得金粽子項鍊或者養心決,但是很多玩家都不太清楚這些粽子在什麼地方
  • 《俠隱閣》第二次四藝大會怎麼玩 第二次四藝大會玩法攻略大全
    導 讀 俠隱閣四藝大會作為玩家文武雙全成就的必經之路,玩家在第二次四藝大會奪得狀元後能夠獲得對應四藝的功法獎勵
  • 古代「君子六藝」指的是哪六藝?琴棋書畫只有一項位列其中
    說起古代的文人才子,想必大家腦海中都會想起「琴棋書畫」這個詞。「琴棋書畫」最早起源於三皇五帝時期。古代傳說中,伏羲發明了琴瑟,堯舜發明了圍棋,書畫的起源更早,最初人類記事就是通過壁畫或者甲骨文。「琴棋書畫」也被稱為「雅人四好」,這四種技能起源雖早,但並不是古代儒家文人的最初標準。古代儒家文人的最初標準是「君子六藝」。「君子六藝」起源於公元前1046年的周朝,是周朝要求文人必須掌握的六項技能。後來孔子繼承並發揚了「君子六藝」。那麼古代「君子六藝」指的是哪六藝呢?琴棋書畫只有一項位列其中。
  • 那「比宇宙還遠的地方」在哪裡?「上」
    哪裡才是「比宇宙還遠的地方」?除了南極這一答案外,我想在這套動畫裡,還有兩個看不見的地方也是「比宇宙還遠」,而劇中的主角們都需要花上多餘的勇氣與努力,才能夠踏足其中。偏偏真理亦大部分人一樣,並沒有走出舒適圈的勇氣—逃課大計才剛開始,卻已經在車站的月臺上包裹足不前。最終只能以「今天在下雨」,「逃課不太好」為藉口,回到了學校,讓生活回歸正軌,把一切打回原形。
  • 盤點古代「潮課」:尊「禮樂射御書數」六藝
    其實,說「新鮮」也有點牽強,因為早在古代,國人就已尊「六藝」,八股文人也講究個琴棋書畫,從未徹頭徹尾一身書呆子氣。而很長一段時間以來,填鴨式的應試教育卻讓課堂變得過於沉悶。我們欣喜地看到,如今,爬樹、高爾夫、品酒等「潮課」的興起,開始再度激活這汪死水。不管效果幾何,至少,它們回歸「寓教於樂」,顛覆傳統刻板的教育模式,再度指向「知行合一」。
  • 《俠隱閣》第二次四藝大會畫藝獎勵有哪些 第二次四藝大會畫藝獎勵...
    導 讀 《俠隱閣》中的第二次四藝大會有很多玩家選擇了畫藝,但卻不太清楚畫藝的獎勵是什麼,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玩家
  • 從宣德 「琴棋書畫」青花大罐 看宣德時期上流社會婦女的精緻生活
    我們從一件宣德「琴棋書畫」青花罐看看吧。此罐直口溜肩收底,腹部圓潤飽滿。整體分三層紋飾,肩部施纏址蓮紋,下部傳統蓮瓣紋,中部用較大 的篇幅展現了主題紋飾「琴棋書畫」。琴棋書畫是瓷器畫片中的傳統紋飾,表達的情趣雖然不如宋朝「四藝」——「點茶、焚香、掛畫、插花」那樣高冷,但相比之下卻更接地氣。
  • 《俠隱閣》攻略第十期,第二次四藝大會和四藝相關傳書
    這期攻略為第二次四藝大會,以及與四藝相關的傳書任務。傳書任務中4個心法獲得任務在七夕之前,在之前的攻略中已有,詳情請看七夕之後還有4個四藝相關傳書,寫在本篇中。七夕後的4個四藝相關傳書七月中旬茶鋪弈棋(開啟條件:棋藝100。
  • 古代大刀上為何有鐵環?數量一看就知拿九環刀的不一般!
    古代功夫武術博大精深,歷史悠長,傳統的冷兵器種類繁多,各有所長,古人說的「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那就表示至少有十八項武器的種類,現在的戲劇裡,就有人整理出這十八像兵器的描述,而最早出現的,當屬於「刀」了。而大家看古裝戲時,經常看到「九環大刀」,為何刀上要有鐵環?
  • 《俠隱閣》四藝大會全獎勵介紹
    《俠隱閣》中的四藝大會是非常厲害的,每個項目完成之後能獲得的獎勵也各不相同,很多玩家都不太清楚四藝大會所有項目的獎勵到底是什麼,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玩家「Ghost一焱」分享的四藝大會全獎勵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 古代為何一斤等於十六兩,筷子長度為什麼是七尺六寸
    1、古代為何一斤等於十六兩?這其中也蘊含了中國古代的講究,古人認為九包含了兩儀+三才+四象,即包括了陰陽、天、地、人三才和朱雀、玄武、青龍、白虎,換言之九包含了時間萬物,故九乃數之極。5、一天為什麼十二個時辰,每個時辰為什麼會搭配一種動物?
  • 《俠隱閣》四藝大會粽子攻略 粽子獎勵一覽
    導 讀 俠隱閣四藝大會粽子獎勵是什麼,這款遊戲也是十分的火爆,那麼遊戲中四藝大會給粽子的獎勵都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