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大型歷史紀錄片《河西走廊》,比《戰狼》更令人震撼!(1-10集 全)

2020-12-12 搜狐網

原標題:CCTV大型歷史紀錄片《河西走廊》,比《戰狼》更令人震撼!(1-10集 全)

紀錄片《河西走廊》共12集,10集正篇《使者》《通道》《驛站》《根脈》《造像》《絲路》《敦煌》《會盟》《蒼生》《寶藏》。

該片創作團隊堪稱「國際化」。總導演王新建是央視《探索·發現》欄目製片人,曾創作了《大地的呼喚》《改革開放20年》等;導演趙啟辰監督指導並製作了十餘部紀錄片,《尋秦》獲「第十八屆中國電視紀錄片十優長片」獎,《北上—長徵在哈達鋪》獲「第二十屆中國電視紀錄片系列片好作品」獎;艾美獎最佳攝影獎獲得者、英國攝影師布萊恩·麥克達馬特擔任攝影指導,美國攝影師科裡·羅素·布朗加盟攝影團隊;曾在希臘雅典衛城、印度泰姬陵、中國紫禁城舉辦過音樂會的國際著名音樂家雅尼擔綱作曲。這些業界翹楚的加盟,保證了該片畫面的質感和思想的銳度,並對全球推廣起到了積極促進作用。

「河西走廊關乎國家經略是這部紀錄片的精神核心河西走廊上沉澱著浩如煙海的歷史線索和人物事件,確定拍攝的主旨和側重點顯得尤為重要。」主題的升華,賦予了紀錄片《河西走廊》更多的時代色彩,更加具有現實意義—國家的經略,文化的復興,「一帶一路」的發展理念和倡議也在片中得以體現和彰顯。

拍攝中,總導演王新建要求,抓住每一個歷史節點上最重要的人物,展開講述他們的故事,充分展現其中的衝突,將這部紀錄片準確地對向河西走廊歷史背後的印痕,竭盡全力探索那些人物故事複雜深幽的偶然與必然,從更深程度上破解隱藏在歲月深處的歷史密碼。

該片策劃郭笑坤說,基於這樣的原則,《河西走廊》放棄了通常紀錄片大量採用學者專家訪談的模式,沒有採訪,沒有紀實段落,完全用解說與音畫牽引,成為一部電影式講故事的紀錄片。兩千年來抒寫在河西走廊上傳奇悲壯的歷史,在壯美的畫面中一幀幀上演。

中國紀錄片牽手國際知名作曲家,用音樂來演繹文明的碰撞與交融、歷史與今天、東方與西方、古典與現代,是《河西走廊》配樂中的一大亮點。總時長達90分鐘的配樂,不拘囿西域音樂,西方樂器與中國民族樂器的混搭奏鳴,絲路古道氣息撲鼻。

歷經三年的艱辛創作,《河西走廊》穿越千年的歲月,驚豔地亮相在國人面前。它從蒼茫的歷史中走來,也將成為今日觀照歷史的路標和獨有記憶。

「謹以此片,向偉大的西部文明致敬,並以此回望整個民族的遼闊蒼生,以此守望走向宏大未來的信心。」

第一集:《使者》

主要講述公元前138年,匈奴對漢朝的包圍襲擾迫使漢武帝派遣張騫穿越河西走廊,去往西域尋求軍事同盟的故事。張騫的鑿空之舉,帶來的地理大發現使河西走廊正式進入了中原王朝的視野。

第二集:《通道》

張騫出使西域帶回的信息堅定了漢武帝打通河西走廊的決心。本集主要講述公元前121年,發生在河西走廊的河西之戰。一年之內,年輕的霍去病率領漢朝騎兵三次出擊匈奴,全線打通了河西走廊並使它自此併入漢朝版圖。

第三集:《驛站》

河西之戰後,行政與郵驛系統遍布河西,漢朝的勢力範圍也沿著河西走廊延伸到了西域。本集主要透過敦煌懸泉置驛站及其出土漢簡,再現長羅侯常惠建功西域的風往事,展現河西走廊這一戰略通道在漢朝經營西域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第四集:《根脈》

本集主要從儒家文化的角度講述魏晉時期,中原大亂之際,河西走廊以其相對安定的政治環境庇佑了遷徙至此的儒家學者。儒家文化自此在河西走廊紮下根脈,並最終東漸反哺中原,成為隋唐文化和制度的重要來源。

第五集:《造像》

魏晉南北朝時期,來自恆河兩岸的佛教文化開始沿著寬闊的河西走廊大規模進入中國。以曇無讖、鳩摩羅什為代表的佛教徒,以譯經、造像等方式在這裡弘揚佛法,開啟了佛教中國化的歷程,同時也為河西走廊留下了寶貴的佛教遺產。

第六集:《絲路》

魏晉南北朝,因中原動亂,河西割據,絲綢之路阻塞不通。西域商人止步於河西走廊,使這裡在隋朝初年成為國際貿易中心。公元609年,隋煬帝西徵侵擾河西走廊的吐谷渾並在張掖舉行了外交與商貿盟會。連接中原與西方世界的絲綢之路再度暢通。

第七集:《敦煌》

盛唐是絲路最繁榮的時期,也是敦煌藝術最輝煌的年代。從長安來到敦煌的工匠將長安藝術帶到了這裡,他們在當地世家大族的支持下繼續開鑿敦煌石窟並繪製敦煌壁畫。本集以敦煌220號石窟的營建為例,講述敦煌石窟如何見證了絲路的繁華並成為大唐盛世的縮影。

第八集:《會盟》

河西走廊不僅連接了古代中原與西域,也連通著分處南北的蒙古高原與青藏高原。本集主要講述在蒙古帝國的時代,來自蒙古和青藏兩大高原的遊牧部落首領在河西走廊舉行了一次關於和平的會談。隨著元朝建立,西藏歸入中國版圖,涼州會盟深刻影響了此後數百年中國的政治與文化格局。

第九集:《蒼生》

隨著明朝西北防線逐步收縮,河西走廊因閉關鎖國漸趨沉寂。本集以古老的嘉峪關城為視角,講述明清時期穿越河西走廊的東西方人士及其在河西走廊的經歷與見聞。雖然這時的河西走廊已與整個國家一同進入沉寂時期,但在風雨飄搖的帝國晚期,新疆危機的爆發及振聾發聵的塞防論再次喚醒了中原統治者對河西走廊及廣闊西部的重視。

第十集:《寶藏》

新中國成立後,豐富的自然資源成為河西走廊復甦的動力,古老的走廊迎來了現代化的工業與機器生產,成為新中國建設藍圖的關鍵一環。從蘭新鐵路到蘭新高鐵,從古絲綢之路到「一帶一路」,河西走廊再度迎來崛起的契機。

請繼續收看

第十集 寶藏

(232595530)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相關焦點

  • 甘肅十集紀錄片《河西走廊》在京首播
    3月1日,紀錄片《河西走廊》首播新聞發布會在北京廣播大廈酒店舉行。該片由中共甘肅省委宣傳部、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聯合出品,北京伯璟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承制。紀錄片《河西走廊》以絲綢之路的黃金段——河西走廊為主題,橫跨兩千多年的歷史,從政治、軍事、外交、文化、經濟等多角度,用編年體的敘述方式,講述了從漢代直至今天,河西走廊在中國歷史進程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該片積極響應和支持了「一帶一路」國家戰略。該片共十集,將於今年3月3日晚21:00,在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CCTV-10)首播。每天一集,每集50分鐘。
  • 共話《河西走廊》魅力 傾力打造紀錄片大省
    共話《河西走廊》魅力 傾力打造紀錄片大省——大型紀錄片《河西走廊》研討會發言摘登   大型紀錄片《河西走廊》研討會現場。10月15日晚,召開了大型紀錄片《河西走廊》研討會,20餘位製作方代表、學者、專家暢談了觀看《河西走廊》的感想和對我省打造紀錄片大省的建議。  歷經3年創作,作為國內首部對河西走廊進行最完整、最生動、最具故事性的大型紀錄片,《河西走廊》講述故事跨越漢代至今2000餘年的歷史時空。
  • 紀錄片推薦之《河西走廊》
    《河西走廊》是中國中央電視臺和中共甘肅省委宣傳部聯合出品的一部紀錄片,正片共10集,以時間為線索,梳理了從漢代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的河西走廊歷史,此外還包含兩集綜述《致敬河西走廊》。紀錄片於2015年3月3日起在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和鳳凰網同步播出。是在當前「一路一帶」國家戰略大背景下推出的國際製作的紀錄片中的大片,看了張頤武、石述思等文化名人對這部紀錄片的觀後感和印象,更加覺得河西走廊戰略地位在歷史中的重要性。
  • 豆瓣9.7分,《河西走廊》一部美麗的紀錄片
    《河西走廊》是2015年播出的10集紀錄片。豆瓣得了9.7分。雖然這部紀錄片只有不到3萬人,但它仍然可以得到這麼高的分數。可以看出這部紀錄片是多麼令人驚奇。導演太會講故事了。歷史、地理、軍事、民生、文化、宗教交織在一起。很容易理解和談論迷戀就像醉酒。
  • 央視紀錄片《河西走廊》重溫一部波瀾壯闊的史詩
    你有沒有看過央視紀錄片《河西走廊》!當時我看到這部紀錄片時,對那極美的而蒼涼的場景,有過太多的震撼,太多的讚嘆,對那動人心魄的歷史故事,有過太多的感動,太多的思索。現在又突然想起,再回過頭來回顧一下。河西走廊是中國內地通往新疆的要道。
  • 《河西走廊》再獲殊榮 捧得2015年最佳系列紀錄片大獎
    每日甘肅網-西部商報12月15日訊(首席記者 張子藝) 12月10日晚,2015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節閉幕式暨「金紅棉」優秀紀錄片分享會在廣州舉行,備受矚目的「金紅棉」優秀紀錄片名單、2015大學生優秀紀錄短片名單正式揭曉。歷經初評、複評與終評的層層篩選,最終誕生13項「金紅棉」優秀紀錄片項目。
  • 豆瓣評分高達9.6分的紀錄片——《河西走廊》
    電光影裡說流年,關注我一起聊聊光影藝術的故事今天小編要跟大家分享的是一部豆瓣評分高達9.6分的紀錄片——《河西走廊》,這是一部由甘肅省委宣傳部和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聯合出品、北京伯璟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承制的系列紀錄片,共10集,每集52分,剛開始聽說這部紀錄片被評分那麼高的時候還有點震驚
  • 豆瓣評分9.7,《河西走廊》一部美到哭的紀錄片
    《河西走廊》是2015年播出的一部10集紀錄片,豆瓣評分9.7分,雖然這部紀錄片只有不到三萬人打分,但是依舊可以獲得如此之高的評分,可見這是一部多麼驚豔的紀錄片,導演太會講故事了,歷史、地理、軍事、民生、文化、宗教相互交織,深入淺出,娓娓道來,看得人如痴如醉。
  • 河西走廊,一條穿越中國歷史的時光隧道|稻是來看看
    韓東君此次推薦紀錄片《河西走廊》,或許與他在西北遊行的感悟有關。》為人稱道的地方太多了: 來自希臘的傳奇作曲家雅尼創作的BGM盪氣迴腸,配合每集片頭西北美景的延時攝影看得人只想落淚; 曾擔任BBC紀錄片《美麗中國》攝影師並兩次獲得艾美獎的著名攝影師布萊恩·麥克達馬特擔任了《河西走廊》的攝影指導,畫面頗有大片水準; 歷史故事情景再現
  • 《河西走廊》榮獲「人文類最佳攝影獎」
    每日甘肅網-蘭州晨報訊(記者 魏娟)2015(第十三屆)四川電視節「金熊貓」獎國際紀錄片評選活動11月6日晚揭曉所有獎項。由甘肅省委宣傳部和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聯合出品、北京伯璟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承制的電視紀錄片《河西走廊》榮獲「金熊貓」獎國際紀錄片評選活動「人文類最佳攝影獎」。
  • 一部關於河西走廊的編年史——紀錄片《河西走廊》觀後感
    關於河西走廊的最初印象,來自於學生時代的歷史課本和下發的《甘肅歷史》《甘肅地理》等書籍,那時候便知道我的家鄉酒泉就在這片神奇的走廊上,對沙漠、綠洲、戈壁、草原、紅柳、胡楊、沙棗、紅柳、芨芨草、駱駝早已司空見慣,但對河西走廊歷史卻一知半解,直到觀看了這部央視拍攝的大型紀錄片《河西走廊》,並買來了同名書籍細細研讀,才對這條走廊上跨越千年滄桑變化的歷史有了更為深入系統的理解
  • 央視《河西走廊》,一部史詩級的紀錄片,延時攝影盛宴
    學習攝影,特別是延時攝影,安利一部史詩級的延時攝影盛宴,那就是央視拍攝的《河西走廊》紀錄片。本片請來了BBC攝影師和美國攝影師拍攝,大量的延時攝影、航拍、中長焦鏡頭,完美地展現了河西走廊雄起瑰麗的風光。幾乎所有畫面,隨手截一幀,都能作為屏保,是學習攝影必須膜拜的一部作品。
  • 10部中學生必看的歷史紀錄片,這樣背歷史更簡單了!
    中國通史《中國通史》是由廣電總局和中國社會科學院共同監製指導,社科院歷史研究所撰稿,中央電視臺電影頻道節目中心製作出品拍攝的百集大型電視紀錄片。河西走廊《河西走廊》是中國中央電視臺和中共甘肅省委宣傳部聯合出品的一部紀錄片,正片共10集,以時間為線索,梳理了從漢代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的河西走廊歷史。河西走廊,一段通往文明的道路,一部波瀾壯闊的史詩。
  • 命懸一線《第三極》冒險換來奇景 《河西走廊》創新思維講故事
    2015年3月30日,從《河西走廊》到《神秘的西夏》、《第三極》,央視近一個月來連續播出的三部大型人文歷史紀錄片令人驚豔。其中,《第三極》已經被美國國家地理頻道直接採購,將在其覆蓋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電視網絡上播出。這是極少數中國自主攝製紀錄片成片直接播出的成功案例。
  • 《河西走廊》:豆瓣9.6高分紀錄片,如何兼具歷史感與現世關懷?
    它會讓你不住二刷、三刷,N刷……《河西走廊》作為國產歷史紀錄片的代表作之一,從2015年上映至今,依然保持著9.6的豆瓣逆天高分,真真切切屬於「有生之年必看系列」。這部史詩性的國產紀錄片,不僅兼顧了歷史的厚重感與風光的美感,大氣而優美,雅尼的配樂更是一流。那些歷經滄桑的人物和文物,不再躲在沉悶的歷史書籍背後,而是以一個個鮮活的故事展現了出來。當然,不止是《河西走廊》,中國近年來在人文歷史題材紀錄片創作上屢屢創造驚喜。
  • 《河西走廊》:一帶山河多面相
    僅僅就形式而言,《河西走廊》足以與英國BBC的主打人文歷史紀錄片媲美。當然,若徒有絢麗的外觀和豪華的團隊,並無法塑造超一流的紀錄片。這部片子的優勝之處在於濃濃的歷史感與深切的現世關懷的完美結合。不少觀眾認為該紀錄片配合了「一帶一路」的宣傳。
  • 四集紀錄片《中國石窟走廊》5月10日起登陸央視
    從祁連雪山到黃河峽谷,從黃土溝壑到秦嶺山脈,一座座屹立千年的石窟,像佛陀散落的一串串珍珠,點綴在絲綢之路黃金帶上,形成了世界上規模最大、延續時間最長、朝代序列最完整的石窟藝術走廊。沿著這條走廊,佛教藝術走進了中國。第一集《石窟鼻祖》海報
  • 7天河西走廊自駕遊詳細攻略:行程、景點、路線、歷史、費用
    河西走廊,中國歷史最厚重的地方之一,也是自駕中國值得一去再去的頂級探索旅行地。一粒塵一個故事,一條路一部史詩。河西走廊是真正的時空隧道,駕行其間,兩千年前那些金戈鐵馬,迴腸盪氣的歷史故事,將隨著腳步的行進次第上演。在這裡,引擎的轟鳴如戰馬嘶鳴一樣令人血脈僨張。從氣勢磅礴的自然風光到豐饒厚重的人文歷史,1100公裡的自駕堪稱頂級無二的旅行體驗。
  • 紀錄片《中國石窟走廊》10日登陸央視
    原標題:電視紀錄片《中國石窟走廊》10日登陸央視 讓千年石窟「復活」,讓觀眾走進歷史,發現洞窟裡的精彩中國。記者從有關方面獲悉,由甘肅省委宣傳部出品的4集電視紀錄片《中國石窟走廊》將於5月10日至13日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科教頻道播出。
  • 推薦十部國產優質紀錄片
    河西走廊 河西走廊,一段通往文明的道路,一部波瀾壯闊的史詩。《河西走廊》是中國中央電視臺和中共甘肅省委宣傳部聯合出品的一部紀錄片。 正片共10集,以時間為線索,梳理了從漢代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的河西走廊歷史,此外還包含兩集綜述《致敬河西走廊》。紀錄片於2015年3月3日起在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和鳳凰網同步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