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CCTV大型歷史紀錄片《河西走廊》,比《戰狼》更令人震撼!(1-10集 全)
紀錄片《河西走廊》共12集,10集正篇《使者》《通道》《驛站》《根脈》《造像》《絲路》《敦煌》《會盟》《蒼生》《寶藏》。
該片創作團隊堪稱「國際化」。總導演王新建是央視《探索·發現》欄目製片人,曾創作了《大地的呼喚》《改革開放20年》等;導演趙啟辰監督指導並製作了十餘部紀錄片,《尋秦》獲「第十八屆中國電視紀錄片十優長片」獎,《北上—長徵在哈達鋪》獲「第二十屆中國電視紀錄片系列片好作品」獎;艾美獎最佳攝影獎獲得者、英國攝影師布萊恩·麥克達馬特擔任攝影指導,美國攝影師科裡·羅素·布朗加盟攝影團隊;曾在希臘雅典衛城、印度泰姬陵、中國紫禁城舉辦過音樂會的國際著名音樂家雅尼擔綱作曲。這些業界翹楚的加盟,保證了該片畫面的質感和思想的銳度,並對全球推廣起到了積極促進作用。
「河西走廊關乎國家經略是這部紀錄片的精神核心河西走廊上沉澱著浩如煙海的歷史線索和人物事件,確定拍攝的主旨和側重點顯得尤為重要。」主題的升華,賦予了紀錄片《河西走廊》更多的時代色彩,更加具有現實意義—國家的經略,文化的復興,「一帶一路」的發展理念和倡議也在片中得以體現和彰顯。
拍攝中,總導演王新建要求,抓住每一個歷史節點上最重要的人物,展開講述他們的故事,充分展現其中的衝突,將這部紀錄片準確地對向河西走廊歷史背後的印痕,竭盡全力探索那些人物故事複雜深幽的偶然與必然,從更深程度上破解隱藏在歲月深處的歷史密碼。
該片策劃郭笑坤說,基於這樣的原則,《河西走廊》放棄了通常紀錄片大量採用學者專家訪談的模式,沒有採訪,沒有紀實段落,完全用解說與音畫牽引,成為一部電影式講故事的紀錄片。兩千年來抒寫在河西走廊上傳奇悲壯的歷史,在壯美的畫面中一幀幀上演。
中國紀錄片牽手國際知名作曲家,用音樂來演繹文明的碰撞與交融、歷史與今天、東方與西方、古典與現代,是《河西走廊》配樂中的一大亮點。總時長達90分鐘的配樂,不拘囿西域音樂,西方樂器與中國民族樂器的混搭奏鳴,絲路古道氣息撲鼻。
歷經三年的艱辛創作,《河西走廊》穿越千年的歲月,驚豔地亮相在國人面前。它從蒼茫的歷史中走來,也將成為今日觀照歷史的路標和獨有記憶。
「謹以此片,向偉大的西部文明致敬,並以此回望整個民族的遼闊蒼生,以此守望走向宏大未來的信心。」
第一集:《使者》
主要講述公元前138年,匈奴對漢朝的包圍襲擾迫使漢武帝派遣張騫穿越河西走廊,去往西域尋求軍事同盟的故事。張騫的鑿空之舉,帶來的地理大發現使河西走廊正式進入了中原王朝的視野。
第二集:《通道》
張騫出使西域帶回的信息堅定了漢武帝打通河西走廊的決心。本集主要講述公元前121年,發生在河西走廊的河西之戰。一年之內,年輕的霍去病率領漢朝騎兵三次出擊匈奴,全線打通了河西走廊並使它自此併入漢朝版圖。
第三集:《驛站》
河西之戰後,行政與郵驛系統遍布河西,漢朝的勢力範圍也沿著河西走廊延伸到了西域。本集主要透過敦煌懸泉置驛站及其出土漢簡,再現長羅侯常惠建功西域的風雲往事,展現河西走廊這一戰略通道在漢朝經營西域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第四集:《根脈》
本集主要從儒家文化的角度講述魏晉時期,中原大亂之際,河西走廊以其相對安定的政治環境庇佑了遷徙至此的儒家學者。儒家文化自此在河西走廊紮下根脈,並最終東漸反哺中原,成為隋唐文化和制度的重要來源。
第五集:《造像》
魏晉南北朝時期,來自恆河兩岸的佛教文化開始沿著寬闊的河西走廊大規模進入中國。以曇無讖、鳩摩羅什為代表的佛教徒,以譯經、造像等方式在這裡弘揚佛法,開啟了佛教中國化的歷程,同時也為河西走廊留下了寶貴的佛教遺產。
第六集:《絲路》
魏晉南北朝,因中原動亂,河西割據,絲綢之路阻塞不通。西域商人止步於河西走廊,使這裡在隋朝初年成為國際貿易中心。公元609年,隋煬帝西徵侵擾河西走廊的吐谷渾並在張掖舉行了外交與商貿盟會。連接中原與西方世界的絲綢之路再度暢通。
第七集:《敦煌》
盛唐是絲路最繁榮的時期,也是敦煌藝術最輝煌的年代。從長安來到敦煌的工匠將長安藝術帶到了這裡,他們在當地世家大族的支持下繼續開鑿敦煌石窟並繪製敦煌壁畫。本集以敦煌220號石窟的營建為例,講述敦煌石窟如何見證了絲路的繁華並成為大唐盛世的縮影。
第八集:《會盟》
河西走廊不僅連接了古代中原與西域,也連通著分處南北的蒙古高原與青藏高原。本集主要講述在蒙古帝國的時代,來自蒙古和青藏兩大高原的遊牧部落首領在河西走廊舉行了一次關於和平的會談。隨著元朝建立,西藏歸入中國版圖,涼州會盟深刻影響了此後數百年中國的政治與文化格局。
第九集:《蒼生》
隨著明朝西北防線逐步收縮,河西走廊因閉關鎖國漸趨沉寂。本集以古老的嘉峪關城為視角,講述明清時期穿越河西走廊的東西方人士及其在河西走廊的經歷與見聞。雖然這時的河西走廊已與整個國家一同進入沉寂時期,但在風雨飄搖的帝國晚期,新疆危機的爆發及振聾發聵的塞防論再次喚醒了中原統治者對河西走廊及廣闊西部的重視。
第十集:《寶藏》
新中國成立後,豐富的自然資源成為河西走廊復甦的動力,古老的走廊迎來了現代化的工業與機器生產,成為新中國建設藍圖的關鍵一環。從蘭新鐵路到蘭新高鐵,從古絲綢之路到「一帶一路」,河西走廊再度迎來崛起的契機。
請繼續收看
第十集 寶藏
(232595530)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