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走廊》是2015年播出的10集紀錄片。豆瓣得了9.7分。雖然這部紀錄片只有不到3萬人,但它仍然可以得到這麼高的分數。可以看出這部紀錄片是多麼令人驚奇。導演太會講故事了。歷史、地理、軍事、民生、文化、宗教交織在一起。很容易理解和談論迷戀就像醉酒。因為它太好了,在閱讀了河西走廊和甘肅的位置後,人們會覺得它很亮。看完紀錄片,我只想收拾行李去散散步河西走廊。
《河西走廊》跨越兩千多年,從西漢到現在,每一集都對應一個主題,通過電影還原真實場景的方式講述河西走廊的歷史。幾千年來,10集都是恰到好處的。從前,冷冰冰的名字開始有血肉、靈魂和靈魂。對於大西北,我們不能錯過河西走廊。一個只在歷史書上聽到的名字,熟悉又陌生。張掖丹霞、嘉峪關長城、鳴沙山、敦煌莫高窟和魔鬼城都在連接綠洲的走廊上。正如《國家地理》所寫,河西走廊是一條重要的交通道路、一條風景大道和絲綢之路的黃金路段。歷史上如此重要的地位,只有少數人知道。
也許是大自然太關注這裡了。除了海洋,這裡幾乎擁有世界上所有的地貌和罕見的美景,都聚集在這條走廊裡。
正如趙啟辰先生所說:「河西走廊是中原通向中亞、西亞的必經之路;更是東西方文化交流史上的一條黃金通道;後來聞名世界的絲綢之路就從這裡穿過。在中華民族的歷史進程中,河西走廊事關一個國家政治經略、經貿促進、文化交融的夢想。對於古代生活在中原的人們,打通河西走廊,前往更為遼闊的西部是他們不變的渴望。」
河西走廊不僅是一種地理標誌,也是一種歷史、文化和使命。連續的中國歷史、燦爛的中華文化和光榮使命對弘揚的繼承和發展,正是因為這裡的這些故事有足夠的理由成為永恆。最後一集回顧了整個旅程,感人至深。不同時期的人都會在河西走廊停下來和它一起生活和分享。這段話也包含了我對絲綢之路的全部感受:從此,它走過了河西走廊絲綢之路延綿延長線,馬幫日夜與駱駝隊、瓷器與絲綢,黃金與琥珀、僧侶與經文、財富與憧憬,成為我在漫長旅途中堅持的夢想。
這十部紀錄片是《使者》《通道》《驛站》《根脈》《造像》《絲路》《敦煌》《會盟》《蒼生》《寶藏》。從張騫、常惠使節西域、衛青霍去病大決口匈奴、敦煌貿易、涼州聯盟等方面,充分揭示了河西走廊的戰略地位。河西走廊不僅是抵抗侵略的一種方式,主權的一種方式,也是貿易的一種方式,和平道路。最後一集《寶藏》是回到現實關於玉門油田,金昌鎳礦,蘭新鐵路等新中國重要項目,以及習主席「一帶一路」戰略構想,揭示了關懷厚重的當下和沉重的責任。
季羨林先生說:「世界上歷史悠久、地域廣闊、自成體系、影響深遠的文化體系只有四個:中國、印度、希臘、伊斯蘭,再沒有第五個;而這四個文化體系匯流的地方只有一個,就是中國的敦煌和新疆地區,再沒有第二個。」
毫無疑問,河西走廊不再是一個簡單的地理概念。它意味著一種歷史觀念、一種文化和一種使命。它是絲綢之路的象徵和縮影。
在這部紀錄片的結尾,它給出了這樣一個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