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世友遇難,他做了一件事,30年後許世友推薦他為副司令

2020-12-21 騰訊網

許世友遇難,他做了一件事,30年後許世友推薦他為副司令!

許世友大家都不陌生,他一生酷愛喝酒,還曾說過:「

戒飯

可以,戒酒不行。」

許世友曾進過少林寺,作為「武林中人」,許世友為人也十分豪放,喝酒也亦是如此,經常一碗幹到底。

而且,只要是許世友將軍帶過的部下,都曾喝過酒,還以喝酒聞名。這是因為只要有大宴席,許世友都會勸部下喝酒。許世友是軍中有名的好酒,就連在遇難時,也不忘喝酒,還曾給他買酒的人推薦做副司令,那麼他是誰呢?

一仗失利,險些被軍法處置

此人就是鄧嶽。在戰爭年代,戰士往往需要足夠的戰功才能升職,但鄧嶽卻不同。鄧嶽12歲就參加了紅軍,打過不少硬仗和大仗。在他十六歲時,他當上了連長,這得益於他「命大」。儘管在硬仗和大仗面前,他也多次負傷,但都沒有傷及生命。在一次惡戰中,一個連的連長犧牲了,鄧嶽還能撐到最後,

最後鄧嶽接替犧牲的連長,當上了連長

雖然他當上了連長,但他那時只有16歲,指揮作戰和陣地部署能力都沒有很多的經驗。在第四次反圍剿作戰中,他的任務就是負責率領部隊狙擊敵軍,為主力軍的撤退爭取時間。但他沒有過多的經驗,也不知道如此布陣,在敵軍增兵時,

他卻不知變通,和敵軍硬拼,導致了我軍損失巨大

,傷亡了很多優秀的戰士,一個連最後只剩下十來個人。

戰後,團長對此事十分憤怒,就下令將他軍法處理

。鄧嶽被士兵押到河邊執行槍決,他也對自己的指揮不當十分愧疚,表示願意以死謝罪。在走到一半路的時候,湊巧詹才芳偶遇了他們,於是詹才芳決定帶走他

,在詹才芳的解救下,鄧嶽才免於一死,後來鄧嶽就成為了詹才芳的警衛員

仗義之舉,得到許世友惦記

1936年,許世友前往紅軍大學集訓學習,在學校裡,大家對張的錯誤做出了批判,許世友曾經是四方面軍的將領,就為張辯護了幾句,沒想到,許世友卻為此也成為了大家批判的對象。脾氣暴躁的許世友自然接受不了眾人的批判,就決定和老部下等人離開延安,走為上計。

誰知道這件事最後被上報了,偉人得知消息後,將許世友在內的,準備走的將領一同抓了起來。當時看管許世友的是軍校的警衛排,而那時候鄧嶽則是排長。在鄧嶽還在詹才芳那當警衛員的時候,許世友就認識鄧嶽了。

鄧嶽知道許世友的脾氣,也知道他的衝動,在許世友受批判時,

鄧嶽並沒有用異樣的眼光看他,還經常給許世友買酒買肉

對於愛喝酒的許世友來說,他也記下了鄧嶽的仗義。

後來,鄧嶽還參加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隨著戰場經驗的豐富,他也逐漸成長成為一名優秀的將領,在解放戰爭期間還先後擔任了副旅長、副師長、師長等重要任職。

被許世友推薦,成為了副司令

1953年,鄧嶽從朝鮮戰場回國,在抗美援朝英雄歡迎宴會上,許世友還主動和鄧嶽打招呼,許世友一直記得鄧嶽的義舉。後來,陳錫聯擔任瀋陽軍區的司令,當時許世友還向陳錫聯推薦了鄧嶽,認為鄧嶽是個好人,可以當陳錫聯的副手,

在許世友的推薦下,鄧嶽成為了瀋陽軍區的副司令

。時隔30年,鄧嶽沒有想到許世友還能惦記著他。此後,鄧嶽還當上了南京軍區副司令員。

相關焦點

  • 許世友落難時,他給許世友買酒,30年後,許世友推薦他當副司令
    在他遇難的時候,有一位排長知道許世友喜歡喝酒,就給他送酒買肉,許世友很感念當年的援助之手。在30年後推薦他當副司令。 許世友遇難 說到許世友將軍,總是有說不完的話。許世友將軍是一個很有個性的將軍,他的一生也是傳奇的一生。他少年的時候在少林學武5年,有著一身的好本事。在紅軍的時候,許世友最喜歡的事情就是找武藝好的人切磋武藝。
  • 44年前,他帶兵支援許世友,44年後,許世友幫了他一個大忙
    許世友和張賢約就是其中的一對典型摯友,在四十四年前,張賢約曾冒著生命危險去率兵支持許世友,兩人也從此成為了過命的兄弟,四十四年之後,當曾經的這位摯友遭遇苦難前來尋求幫助之時,許世友二話不說,幫助張賢約解了一個大忙。
  • 許世友在少林寺習武8年,那他功夫究竟如何?徐向前曾這樣評價他
    在解決了幾個看守後,許世友獨自一人衝進了團部。在團長的臥室裡,許世友一把就拽起了正在熟睡的團長,把他夾在胳肢窩下。敵人竟絲毫沒有還手之力。這充分證明了許世友「體術功夫」的高深。除此之外,還有一個事件可以證明許世友練得是「體術功夫」。1929年11月,徐家圍子戰鬥中,許世友竟然用抬水的扁擔,在戰場上打退了敵人。
  • 開國中將是亮劍原型,犯錯後毛主席指示嚴懲,落難後許世友保他
    他是湖北紅安縣人,1930年6月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在革命生涯中,歷任紅軍師長、八路軍旅長、野戰軍兵團副司令員、志願軍兵團副司令員等職,從這些職位可以看出,他可以說參加了建國前後我黨領導的所有時期的革命戰爭,堪稱開國功臣。1955年,他被授予中將軍銜。他就是王近山。
  • 許世友酒量深不可測,紅四軍全軍禁酒,徐老總:許世友可以喝一點
    02十歲便能與師傅飲酒許世友將軍,出生於1905年的湖北省麻城縣,早年以給地主放牛為生。除了「貼壁」,師傅還叫許世友練習站樁,扎馬步和輕功內力。許世友練了2年後,身體有了非常明顯的變化。據《許世友外傳》中記載:「在少林寺練了兩年功後,許世友的力量大增,步伐像風,一口氣就能輕鬆挑著扁擔上山。」師傅見徒兒進步很大,就帶他下山雲遊。
  • 為勸誡許世友逼人喝酒,總理「以酒製酒」,許世友喝得滑落到桌底
    許世友以罰酒強迫客人喝酒的事,反映到了周恩來總理那裡,有幾個老將軍懇請周恩來出面勸勸許世友。善於處理各種最複雜矛盾的周恩來深知,對烈性如火、義氣深重的許世友來說,一般的勸一勸無濟於事,批評重了又可能適得其反,要讓他心服口服,還得用酒來說話。於是,周恩來上演了一出「以酒製酒」,勸說許世友不要強迫客人喝酒和罰酒的故事。
  • 許世友:「我是人民的將軍,又不是咱們許家的將軍……」
    1969年,有一天,有一位小客人來到南京軍區看望軍區司令員許世友,這個人名叫許道焰,身份是許世友將軍的侄孫(許世友在家排行老三,這位是他大哥的孫子)。對於這位侄孫的到來,許世友很高興,熱情地接待了他,同時他也向許道焰問這問那,以了解家裡的情況。當然了,許道焰此番前來,並不單單是來看望自己的三爺,而是帶著一定的目的來的。
  • 許世友晚年生活:過70大壽低調節儉,囑咐長子許光給自己做棺材
    妻子田普、三子許援朝都想著為許世友好好慶祝一下,過一個大壽。據《許世友回憶錄》中記載:「田普打算在許世友過壽當天,叫來許世友的幾位戰友和同事,在家中大擺宴席。」許世友知道後,回絕了妻子的想法。其實許世友是不講究祝壽的,原因有三點。
  • 對越反擊戰,許世友為啥遲遲不肯撤軍?他說了四個字
    1979年,中越開戰,中央軍委任命許世友上將為我軍東線前敵指揮。許世友是一個鐵血軍人,他恪守戰爭底線,有著中華男兒的熱血果敢,戰爭結束後,越南軍隊收斂了許多,許世友將軍是如何做到的?許世友得知越南竟然違背國際戰爭法公然使用化學武器,十分的震怒,許世友下令:「諒山一間房子也不留。」隨後,我軍立即加調300多門火炮,諒山很快被我軍攻下。部隊攻克諒山後,中央便下達撤軍的命令,許世友遲遲不肯撤軍,並說:「還沒打疼!」
  • 建國後許世友,當20多年地方軍區司令,還當了20多年的京官
    據《楊得志回憶錄》中記載,1951年,楊得志率領第十九兵團要開赴朝鮮作戰,進京接受任務路過山東,受到了許世友的熱情款待。許世友對楊得志抱怨說,他也想上朝鮮戰場,希望楊得志進京後幫自己說說話。望眼欲穿,心在戰場。可是直到1953年3月,許世友才最終得償所願,接替陳賡擔任志願軍第三兵團司令員,進入朝鮮戰場。這樣算來,許世友擔任山東軍區司令員有3年的時間。在此期間,他還擔任過山東分局第一副書記。
  • 職位在許世友和鄭維山之上,他的故居卻很冷清,不如他們故居熱鬧
    去信陽新縣參觀紅色故居,最火爆的是許世友將軍故居,那真是人山人海,汽車都開不進去,景區裡人擠人,人看人,簡直不亞於黃山、武當山、九寨溝等當紅景區。從許世友故居出來,來到鄭維山將軍故居,人氣一下子就降溫了,也有單位和個人前來參觀學習,但是人流量不大,屈指可數。故居再往裡邊修建有鄭維山事跡陳列館,非常壯觀。
  • 許世友用罐頭瓶自製木炭爐燉火鍋!
    點擊上面免費訂閱新浪網十大博主開的公眾號!
  • 許世友給兒子匯款50元,囑咐兒子:買12塊松板,給我做副棺材
    1985年10月22日下午,許將軍離開人世。這位戎馬一生的將軍,沒有倒在敵人的槍口下,卻成為了「癌魔」的俘虜。6年前的家書,如今成為一封遺書1979年10月的一天,許將軍給自己的兒子許光寫了一封信,在信中他說:「我死後要將我埋在我的父母身旁,生前為國家獻身,死後希望可以陪在父母身邊孝敬他們」。
  • 許世友和他賭酒甘拜下風,從此不超半斤
    話說許世友在當南京軍區司令的時期,喜歡喝酒,許世友的酒量也很大,把喝酒當作檢驗一個人的參考因素,並且他還有一個習慣,與人喝酒的時候特意派自己的警衛員監酒,誰少喝一滴酒,就罰一碗。如此強悍的酒風讓不少人害怕與他喝酒,也有不少人被許世友灌醉過,時間長了免不了有人向總理訴苦,總理就想找機會敲打敲打他,畢竟喝酒傷身體,強人所難就更不對了。
  • 許世友入住超五星級總統套房,卻提出一奇怪要求,服務員忙壞了
    許世友的衣食住行許世友是一位傳統農民家庭出身的將軍,他對自己的衣食住行向來很少講究。先說「衣」的問題,在人們的印象中,許世友好像從來只有一種樣子,就是他穿軍裝的樣子。軍裝陪了許世友一輩子,晚年許世友經歷了大裁軍,中央決定不再給退下來的老將軍們發軍裝了,許世友為此沒少發牢騷,說軍裝都不給穿,不如死了算了。在「食」方面,許世友也很少講究,他在自己的院子裡種菜養豬,而且他還喜歡打獵,所以他在食品方面的支出是較少的。
  • 文革中造反派要揪鬥許世友,許世友:見了面我怕他們一個也活不了
    1976年9月9日凌晨,毛主席逝世的消息傳到了廣州,時任廣州軍區總司令的許世友,需要立即進京弔唁。此時的中國大地,四人幫正飛揚跋扈,許世友看著自己桌子上的白朗寧手槍,不禁想起,幾年前自己在南京時,文化大革命造反派要揪鬥許世友,讓他見群眾。
  • 作風樸素的上將許世友,在高檔酒店仍睡木板床,為何卻獨愛茅臺?
    這種環境無疑非常適合養老,但令所有人意外的是,許世友將軍來到中山陵8號的第一件事就是大大改造這裡的環境。許世友將軍在戰場上戰鬥了很多年,從來沒有說過高雅的事情。作為農民的孩子,他的心總是有濃厚的鄉土感情。來到南京,第一個時間把住宅中靠牆的灌木叢去掉,當場建了豬圈。
  • 許世友說老年人要有「不夠精神」,又說讀書種田就夠了,啥意思?
    晚年時期的許世友,將之前主席以及身邊人推薦給他的書全部重新研讀了很多遍,文學名著,自然科學,社會科學、軍事科學、人文地理、哲學宗教等等各類目的書他都有認真學習。一些部下到他的住處去匯報工作,經常可以看到他手中握著一本書,要不就是一份報紙,讀的津津有味。
  • 上將許世友:一生經歷三次婚姻,為何經過延安時,至死不原諒妻子
    但是一直逃難始終不是長久之計,許母又不知道兒子的生死,為了不耽擱兒媳婦,自作主張為兒媳找了一位老實的莊稼人夏昌文。經人左勸右勸,朱錫明順從了許母,留下許光跟奶奶一起生活。朱錫明改嫁後經常回來幫助許母做家務,照應生活。
  • 越南將軍得知許世友掛帥,是什麼反應?他竟笑著說了2個字
    歷史是說過和做過事情的記憶。——卡爾·貝克 眾所周知,想打贏一場戰爭,最主要的莫過於兩點,第一點就是後勤保障、第二點就是情報工作,故而在對越反擊戰還沒有打響之前,中、越雙方其實已經有多次交手,當然都是刺探對方情報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