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沙縣被確定為中國地名文化遺產千年古縣

2021-01-08 騰訊網

原標題:沙縣又獲得一國家級殊榮!沙縣被確定為中國地名文化遺產千年古縣!

8月21日,中國地名文化遺產保護促進會正式發文:經中國地名文化遺產保護專家委員會2017年第一次千年古縣專家會議鑑定,確認沙縣為中國地名文化遺產千年古縣。

沙 縣

千年古縣·歷史悠久

沙縣東門老街

古名沙陽,因縣治所在地南端有沙源地而得名,簡稱虯。

884年,沙縣治所由沙源地遷往沙溪水北鳳林崗之後,相傳沙溪流經沙縣城關河段水中有一條「虯」,即「無角龍」,故此河段又稱虯江、虯溪,沙縣又別稱虯城。

千年古縣民阜物豐 沙陽八景,聞名遐邇

在沙縣西南約50公裡,古人類學家於1999年在萬壽巖的靈峰洞和船帆洞裡先後發掘大批舊石器時期人類製作和使用過的石器、骨角器和多種動物化石。這些考古研究發現都證明了早在18多萬年前就已有人類在沙縣繁衍生息。

東晉太元四年(379),朝廷在延平縣(今南平市延平區)南鄉一個名叫「沙源」的村落設軍事機構,稱為「沙戍」。東晉義熙年間(405—418)升格設沙村縣。建縣之初,境域面積廣大,包括如今的沙縣、三明、永安、明溪、清流、寧化等地,但是隨後的200多年,沙村縣隨設隨廢,期間,隋朝時改為沙縣。

沙縣從建縣起至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的歷史,這個以小吃而聞名的小城孕育的不僅僅是美食,更是一個文化之鄉、美景之鄉。

文化之鄉

沙縣在入宋後出現了歷史上第一個繁榮時期。其中文化教育事業更是欣欣向榮,出現了「五步一塾,十步一癢」的盛況。其中羅從彥是兩宋學者名流中的佼佼者。

羅從彥

閩學先賢

羅從彥(1072-1135年),字仲素,世稱豫章先生,沙縣人。羅從彥是宋朝著名的理學家,為閩學奠基人之一。他的著作《尊堯錄》等入選《四庫全書》,對後世產生深遠的影響。

沙縣成立羅從彥管理委員會,加強羅從彥紀念館建設,每年開展羅氏宗親懇談會等活動,弘揚羅從彥思想文化。

羅從彥紀念館

2009年臺灣賴羅傅宗親文化交流

沙縣是閩學文化的搖籃,先賢文化之地,歷史名人眾多,除了閩學四賢之一的羅從彥,還有唐代著名高僧慚愧祖師(俗名潘了拳)。「雛鳳清於老鳳聲」的唐末詩人韓渥曾挈族入閩蟄居沙縣。

宋代文教昌盛,全縣進士達129人,其中有首倡在泉州設立專營與外國進行商貿活動機構的陳篝,有以直諫和詩文名聞朝野的京官陳瓘、鄧肅。還有謫貶沙縣的國史編修,後復出為相的李綱。

明代三朝元老、戶部尚書陳山,清廉為政,更為後人稱頌。明宮廷畫家邊文進的花鳥畫被稱為「禁中三絕」,「宋元後一人」。

美景之鄉

沙縣山川秀麗,名勝古蹟眾多。有淘金山上的華夏第一巖雕臥佛、省級名勝風景區七仙洞、省級楠木林自然保護區羅卜巖等自然景觀,此外,還有興國寺、文昌門、古城牆、孝子坊民居以及東南沿海現存最大的城隍廟等古蹟。

城隍廟

>

相關焦點

  • 福建三明面積最大的縣,為一個千年古縣,素有「中國綠都」之美譽
    三明位於閩中,雖然在經濟總量上趕不上泉州、廈門、漳州,但作為一座新興的工業城市,這裡山川秀麗,風光獨特,同時為中國最綠省份的最綠城市之一,素有「中國綠都」之稱,下面我們要說的這個縣,為福建三明面積最大的一個縣,而且該縣也是一個千年古縣,素有「中國綠都」之美譽。
  • 三明十縣中有六縣為千年古縣,最古老的是將樂
    三明市,位於福建省中西部,為福建省地級市,與江西省比鄰,是一座新興的工業城市,也是歷史悠久之地。三明自古為古閩人繁衍生息之地,為閩江源頭,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是閩江之源、閩人之源、閩學之源、閩師之源,為「四源」之地。
  • 永安第一名,沙縣第二名,三明各縣市2019GDP總排名
    三明區域各縣市怎麼樣?首先,不幸的是,三明各縣市都沒有進入前十名。在城市年,該省「中國優秀旅遊城市」的第一名「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位列全省「中國優秀旅遊城市」第一名。經濟總量431.65億元。位於三明地區的第二名是沙縣,他以小吃而聞名,國家糧食基地縣和福建省重點竹產區,沙縣GDP總金額為314.04億元。
  • 福建首個獲得命名的千年古縣,是三明市幅員最大、人口最多的縣
    尤溪地處閩中,因境內同名溪流而得名,全境面積3463平方公裡,居福建省各縣(市、區)第二位,總人口45.3萬人,轄10鎮5鄉、250個村和18個居委會,是三明市幅員最大、人口最多的縣,自然概貌為「八山一水一分田」。概括起來,主要是「兩縣兩城」:一是底蘊厚重的千年古縣。早在四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尤溪就有人類繁衍生息。
  • 耒陽憑什麼成為「千年古縣」
    從京港澳高速耒陽出口下來,往城區方向的大橋入口,屹立著一座大氣古樸的牌坊,進入牌坊後,你就進入了「千年古縣,中國耒陽」。2014年,耒陽被正式評定為「千年古縣」。消息傳來,全市歡騰。當時全省只有三個「千年古縣」,耒陽就是其一!這是塊金字招牌,這是整個耒陽的驕傲,那麼,你知道「千年古縣」這四個字背後承載了什麼嗎?
  • 三明「走大運」的縣,有望與沙縣「合併」,三明或將迎新「縣市」
    文/小蜂【原創文章,歡迎個人用戶轉載分享】人生至少要有兩次衝動,一為奮不顧身的愛情,一為說走就走的旅行三明作為福建的地級市,雖然說知名度不及省內的其他城市,但是這裡在省內佔據非常重要的位置雖然說三明的名氣不大,但是在他的管理下,境內有一個縣城的發展可以說是家喻戶曉,是我國的知名小吃之鄉沙縣,相信沙縣小吃全國有一大半的人都有吃過,而這裡鞥是早在東晉時期就設立縣,並且在唐朝的時候改名為沙縣,此後一直延續至今,而當地可以說從古至今就是商賈雲集之地,有著「金沙縣」的美稱。
  • 福建三明下轄的12個行政區域一覽
    2.三元區三元區隸屬於福建省三明市,位於三明市區西南部沙縣,古名沙陽,簡稱虯,位於福建省中部偏北,面積1815.09平方公裡,自古即為閩西北重要商品集散地。沙縣是國家商品糧基地縣、國家南方重點林區縣、福建省竹子重點產區。
  • 2019,看三明全新12縣市
    2019,看三明全新12縣市! 梅列區 梅列區是三明的政治、經濟、文化和商貿中心 是三明絕對的中心地帶
  • 六安市省千年古鎮地名文化遺產「添丁」
    原標題:我市省千年古鎮地名文化遺產「添丁」近日,在省民政廳公布的第六批安徽省千年古鎮千年古村落地名文化遺產名單中,我市霍邱縣臨水鎮、金寨縣長嶺鄉、舒城縣湯池鎮和霍山縣上土市鎮銅鑼寨村入選安徽省千年古鎮千年古村落地名文化遺產
  • 廈門現存有69個千年古地名
    廈門也有至今沿用的千年古縣、古鎮、古村落名?有,還不少!市民政局結合第二次全國地名普查,對全市古地名進行勘查發現,唐宋時期古地名不在少數,千年古地名現存69個。這些古地名是文化遺產,承載著廈門歷史文化和鄉愁。
  • 「千年古縣」、「中山國」!
    「千年古縣」是由聯合國地名專家組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共同實施的國家重點文化走出去戰略項目——「中國地名文化遺產保護工程」重點項目之一,依據「中國地名文化遺產鑑定標準體系
  • 千年古縣、才子之鄉-富順,被稱為中國豆花之城
    富順,原屬江陽縣,北周時期(567年)劃出富世鹽井設富世縣,唐太宗時期,為避諱改為富義縣,宋太宗時期,為避諱改為富順。建國後,富順縣先後隸屬於瀘縣、隆昌、瀘州、宜賓,1983年劃歸自貢至今。富順自設縣有一千四百多年歷史,被聯合國地名專家組和國家民政部聯合評定為中國地名文化遺產千年古縣稱號。
  • 風展紅旗 如畫三明 | 提前探秘三明這個好去處!大人小孩都能玩
    一層基本陳列展廳以「沙陽八景」為背景畫,再現了古代沙縣的生活情景一層主展廳以「金沙溢彩」為主題,包含「文明曙光 千年古縣」、「商賈輻輳」、「星光璀璨」、「永久的記憶」4個部分,以圖文展板、實物展示等傳統展示技術與聲光電、場景復原、VR等高科技手段相結合,集中呈現沙縣歷史、商貿、名人、非遺等多種內容,生動形象地展示沙縣的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
  • 乍浦鎮入選浙江省「千年古鎮」地名文化遺產
    日前,浙江省民政廳、住房和建設廳、文化和旅遊廳文物局聯合發文,公布了省第二批「千年古鎮(古村落)」地名文化遺產名單,乍浦鎮入選千年古鎮地名文化遺產,是嘉興市此次入選省千年古鎮地名文化遺產的唯一單位。乍浦這一地名歷史悠久,以水得名。
  • 地名文化遺產的保護與開發:浙江為例
    二是地名的混亂現象,影響優秀地名文化的保護與傳承,也不利於今後申報國家級「千年古鎮(古村落)」和世界地名非物質文化遺產,如浙江縉雲壺鎮等一批古鎮,就因為地名更改不當而失去申報資格。三是割裂了以地名為象徵的歷史承載,破壞了一個地區民族文化融合、疆域變遷和文化演變的歷史印記,甚至破壞了地名的指示位置的基本屬性,影響地名文化遺產旅遊業的開發和文化體驗等。
  • 山西「千年古縣」沁水舉辦趙樹理文化旅遊嘉年華
    作為當代著名作家「鐵筆聖手」趙樹理故鄉,山西「千年古縣」沁水22日在湘峪古堡舉辦第二屆山西沁水趙樹理文化旅遊嘉年華。 陳豔迪 攝中新網太原4月22日電 (楊傑英 郭娜)作為當代著名作家「鐵筆聖手」趙樹理故鄉,山西「千年古縣」沁水22日在湘峪古堡舉辦第二屆山西沁水趙樹理文化旅遊嘉年華。湘峪古堡,中國北方第一明代古城堡。22日,古堡內外,人頭攢動,上萬名遊人走進歷經400年風雨的三都堂、插花院、藏兵洞,共同開啟一年一度的文化旅遊狂歡。
  • 千年古縣河北元氏縣探索旅遊新模式
    不遠處,千年古縣元氏縣著名的三幅碑拓《祀三公山碑》《封龍山頌》《白石神君碑》在書院南側的河北元氏漢碑國際隸書名家邀請展展出,引得觀眾紛紛駐足欣賞。「伴著讀書聲欣賞書法,別有一番風味。這樣的旅行給我帶來了不一樣的體驗。」來自天津的劉朝君說。
  • 乍浦鎮入選省「千年古鎮」地名文化遺產
    日前,省民政廳、住房和建設廳、文化和旅遊廳文物局聯合發文,公布了省第二批「千年古鎮(古村落)」地名文化遺產名單,乍浦鎮入選千年古鎮地名文化遺產,為我市此次入選省千年古鎮地名文化遺產的唯一單位。乍浦地名,歷史悠久,乃以水得名。
  • 為什麼沙縣動車站叫「三明北站」而不叫「沙縣站」!
    個人理解如下:1.三明北站位於沙縣境內,沙縣是三明的一個縣,與三明市區、永安構成三明中心城區,同在一片,屬於閩中方言區,文化接近。2.三明市在推進三明、沙縣、永安同城化,三明市區近十幾年在退成入園,南拓北進,由此就有了三明生態工貿區,三明人熟知的溼地公園就在其中。從規劃和實際落地看,沙縣承接了退城入園的許多大企業,包括三重、化機廠等在行業上有一定影響力的國企,所以有金沙園等園區崛起;有眾多學校籤到沙縣,所以有職教園。
  • 靈武:千年古縣 等你「遇見」
    這是一片古老的土地,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古為「遊牧之所、騎射之地」。在這片土地上,大量的自然絕景和古蹟遺存星羅棋布,由此衍生出豐富多彩的旅遊資源。這裡自然風光獨特秀美,大漠、黃河、棗鄉、遺址遺蹟,瑰美壯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