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菲律賓海域打撈中國古代沉船出水琉璃瓶,專家說是鼻煙壺,但不像
從南海菲律賓海域打撈出水的中國古代沉船裡,有大量的黃白色琉璃小瓶,它做得十分奇巧,在小瓶裡做出不太規整的內膽,並施以銀粉裝飾。由於以往考古中沒有這類文物參考,故專家們推測,這些琉璃瓶是清朝時製做的鼻煙壺。
-
我國南海有據可查古代沉船2000餘艘,黃巖島海域發現明代沉船
黃巖島海域發現明代沉船,價值不菲,曾遭菲律賓籍船盜掘
-
山東省青島市在大公島海域發現一處一戰時期的大型沉船
2020年10月22日,山東省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水下考古研究中心、青島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所等,在青島膠州灣外圍海域水下考古調查工作中發現一處一戰時期的大型沉船。大型沉船是在大公島南部海域發現的。考古人員表示,此處大型沉船的發現對研究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日本與德國在膠州灣發生的海戰提供了重要實證資料,對進一步豐富我國水下文化遺產當中的沉艦類型、深入研究一戰時期軍事文化水平等具有積極意義。
-
考古專家在越海域尋找「沉船密碼」 與尋寶者賽跑
越南中部海域曾是世界上最繁忙的古老航線之一,那裡的海底沉睡著大量沉船和寶藏。近年來,一些海外考古專家開始與越南當局合作,在這片海域展開水下考古工作。 他們像偵探一樣搜集線索,探尋海底沉船和文物,然後通知越南方面,由後者決定是否打撈或加以保護。
-
葡萄牙發現古沉船,撈出明代瓷器,價值過億,文物到底歸誰?
作為曾經的海洋強國,如今的考古工作中,人們也常在海洋發現葡萄牙的沉船,就連葡萄牙的某夜海域,也能夠找到曾經海洋強國的一點蹤跡。葡萄牙發現古代沉船不久前,外媒稱在葡萄牙首都裡斯本附近海域發現了一艘古代沉船,這艘古代沉船已經有數百年的歷史了,但這艘船的身份尚未有定論。
-
一戰沉船?宋元海戰遺留? 探尋膠州灣海底沉睡的歷史「寶藏」
作為一戰在亞洲唯一的戰場,發生在膠州灣海域的日德海戰,對世界歷史格局、尤其是東亞和中國近代史都產生了深遠影響。沉睡於膠州灣海域的一戰沉船等軍事文化遺產,則是歷史的重要見證和載體,它們也成為傳承青島歷史文脈、豐富城市文化內涵的重要載體。
-
泰國沉船已發現40名遇難者船主被指無視天氣警告
中新網7月7日電 據外媒報導,泰國普吉島沉船事故的死亡人數增加,除了已經打撈到的40具遺體,救援人員還發現部分遇難者遺體被困在翻覆的船體中。根據泰國警方的初步調查,出事船隻都有註冊,且事發時沒有超載。
-
泰國沉船已發現40名遇難者 船主被指無視天氣警告
中新網7月7日電 據外媒報導,泰國普吉島沉船事故的死亡人數增加,除了已經打撈到的40具遺體,救援人員還發現部分遇難者遺體被困在翻覆的船體中。根據泰國警方的初步調查,出事船隻都有註冊,且事發時沒有超載。 當地時間7月6日,泰國普吉島海域附近,泰國皇家海軍第三區司令部發布照片,顯示一艘觀光船在海中沉沒。據悉,泰方救援人員已展開搜救工作。據報導,7月5日17時45分左右,兩艘共載有127名中國遊客的船隻在返回普吉島途中,突遇特大暴風雨發生傾覆。
-
阿洛尼索斯水下博物館獲歐洲大獎 -- 希臘卡索斯島附近現4艘古代沉船
另外,希臘文化部日前發布公告,考古學家在希臘卡索斯島(Kassos)附近海域有重要考古發現。研究人員在該地區發現了4艘沉船,船內有大量文物。據報導,希臘文化部稱,在所有發現中,一艘可追溯至羅馬時代的沉船是近期希臘最重要的水下考古發現。希臘考古學家推測這艘沉船的年代可以追溯到公元2至3世紀之間。
-
福建東山再現疑似古沉船遺址
經中國國家博物館水下考古研究中心東山島鄭成功古戰船遺址考古隊隊員初步考察,在東山澳角村(俗稱「海上動物園」)的龍嶼附近海域,最近又新發現了一處疑似古代沉船的遺址。 據當地老漁民介紹,龍嶼附近海域是北上廈門、福州、浙江、上海、日本、韓國等,南下廣東、港澳、新加坡等的必經航道,有不少古代沉船,漁民在捕魚時經常被沉船上面的船杆等物鉤住,沉船上還生長著大量的紅珊瑚等動植物。 前不久,考古隊在澳角村兩位70多歲老漁民的指點下,對澳角村龍、虎、獅、象四島嶼附近一處疑似沉船遺址的海域按經緯度進行定點定位。
-
泉州水下考古取得新進展 已發現近20處沉船疑跡點
昨日,泉州水下考古陸上調查隊在晉江英林走訪發現,這塊青花瓷當年出水之處,眾多村民都曾發現過各式各樣的海底遺物。也就是說,可以初步確定,在金門周邊的這一海域,有一艘至少清中期以前的沉船。 目前,考古隊還掌握了近20處沉船疑點。他在金門海域撈到200年前瓷盤 昨日,考古人員找到了一個青花瓷盤。
-
村民海底發現古沉船,販賣4900件文物,被抓後說:為何專家能撈寶
有一天,漁民們在出海打魚的時候,無意中發現了一艘古代的沉船。但是漁民們並沒有將這一發現上報當地有關部門,而是偷偷地用工具打撈著沉船上的古文物。之所以沒有上報,就是因為漁民們發現沉船中有大量的古瓷器,而這些古代的瓷器可都是價值非常高的文物。漁民們將從海底打撈上來的古瓷器清洗乾淨後,便分批次地拿到了市場上進行販賣。
-
新加坡展出唐代沉船「黑石號」珍寶
原標題:新加坡展出唐代沉船「黑石號」珍寶 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貿易往來究竟是怎樣的?通過唐代沉船「黑石號」的珍寶可見一斑。新加坡亞洲文明博物館近期推出「唐代沉船」珍寶展,與參觀者分享古代海上絲綢之路上沉船的故事。
-
晉江發現沉船 或見證中國大敗西方海軍首戰(1)
晉江海域發現帶有外國文字的船板和器物,考古學者推斷認為,1633年發生於金門料羅灣的明荷海戰,是中國首次在海上大敗西方的戰役水下考古人員結合史料和出水器物特徵,推斷沉船水下遺址所沉沒的船隻,應該就是荷蘭東印度公司的夾板船,且極有可能是在明朝料羅灣海戰中被擊沉的船隻!這些發現和推斷,似乎都指向一段鮮為人知的往事——崇禎明荷海戰。明崇禎六年(1633年),以鄭成功父親鄭芝龍為前鋒的明朝水師,與幾乎動用了自己在遠東地區所有血本的荷蘭東印度公司,展開了一場殊死搏鬥。
-
漁民發現海底古沉船,撈出文物價值100億,韓國:都是我們的了
1976年的一天,家住在海邊靠著打魚為生的崔享根像平常一樣到朝鮮半島西南部的新安海域捕魚,在捕魚的過程中,他撒向海面的漁網帶出了6個瓷器,這幾個瓷器看起來十分精美,但崔享根並不知道這是文物,只是覺著好看於是便帶回家中。回到家後崔享根給自己留些了一件瓷器,其餘的全部送給了鄰居。
-
探尋中國水下沉船的前世今生——不是每一艘沉船都是鐵達尼號
中國,一個有著五千年文明的神秘國度,擁有美麗的湖泊、冰川,擁有世界上最多的河流和龐大複雜的水系網絡,擁有約473萬平方公裡的海域,我們生活在陸地,周遭的一切都被水體所包裹。
-
來水下博物館,探索古代沉船吧
博物館的位置很特別,館裡保存了一艘古代沉船,旨在吸引遊客。疫情之後,如何讓旅遊業更具可持續性?這座博物館為我們樹立了一個典範。 水下博物館位於愛琴海阿洛尼索斯島和斯波拉得島北部國家海洋公園,是歐洲最大的海洋保護區的一部分。
-
遼寧綏中海域沉船已被打撈靠岸 找到6具遇難者遺
央廣網葫蘆島1月12日消息(記者張靜 葫蘆島臺記者 馮玉興)遼寧綏中海域「1·05海上交通碰船事故」發生以來,葫蘆島市每天都積極組織海事、海洋漁業、公安、應急辦、醫療、民政、氣象、海警、邊防等部門及綏中、興城兩地黨委政府繼續開展落水船員搜尋及沉船打撈工作。
-
遼寧營口仙人島海域發生沉船事故致1死5失蹤(圖)
搜救人員對船體進行切割,查找失蹤者 法晚深度即時 日前,有遼寧營口市市民向法晚新聞熱線反映,11月28日在營口市鮁魚圈仙人島海域發生翻船事故,造成1人死亡,5人失蹤。 遼寧省營口市的黃先生告訴法晚記者,2015年11月28日18時50分左右,「順航98」號運沙船於營口市鮁魚圈區仙人島海域(北緯121度,東經40度)發生翻船事故。船上8名船員中3人被撈起後,2人生還,1人死亡。另外5名船員沒來得及逃離,被困船中。
-
今日看點:早報獨家揭秘膠州灣海域水下考古鮮為人知的幕後故事……
這片波瀾不驚的青島海域究竟潛藏著多少歷史的機密?8月11日,一次國家級海洋文化遺產探尋——2020年青島膠州灣外圍海域水下考古調查工作,在青島海事局前海碼頭正式啟動,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山東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青島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所(青島市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三方合力,進行為期40天的水下考古,或將發現眾多戰船和古代商貿沉船遺址,揭開眾多海底歷史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