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寶寶身體一直很強壯,小腿明顯比很多寶寶都粗,力氣也很大,跟我同期的好友丹丹家的寶寶顯得瘦弱很多,丹丹家寶寶5個月就開始生病了,7個多月得了肺炎,可以說是非常坎坷了。
我和丹丹把兩個寶寶的差異歸結為分娩方式不同導致的,我是順產,丹丹本來是想順,結果臨時轉剖的,39周去產檢的時候,醫生檢查結果不樂觀,及時剖了。
後來才知道,根本原因並不在於此,或許分娩方式多少會影響一點,但是並不是主要原因。
一直自信寶寶身體強壯,結果寶寶在9個月的時候,半夜突然發高燒,且渾身顫抖,高燒超過40度,當時全家嚇壞了,趕緊帶寶寶到醫院掛了急診。
嬰幼兒第一次發燒多是什麼時候?
嬰幼兒發燒再正常不過了,大人經歷之後就會慢慢習慣,嬰幼兒發燒多發生在6個月以後,5個月生病的嬰兒比較少見,這是為什麼?
主要原因有三:
1、免疫球蛋白消失
每個寶寶在出生的時候都會從母體中攜帶者免疫球蛋白,這種免疫球蛋白會保護寶寶不受細菌和病毒的侵犯,讓寶寶的身體保持在一個健康的狀態。
寶寶6個月以後,免疫球蛋白消失了,寶寶身體非常虛弱,自身免疫系統還沒有建立,很容易受到病菌的侵犯,大多數寶寶第一次生病都是在6個月以後,幾乎沒有寶寶能夠倖免。
2、 寶寶接觸的環境複雜了
6個月以內的寶寶主要是在室內,但是隨著寶寶慢慢長大,對環境的要求嚴格起來,總是在室內玩,已經不利於寶寶的成長發育,每天要保證到室外活動。
寶寶慢慢長大對周圍的環境也越來越感興趣,接觸的人也多了,環境複雜了,接觸的人也多了,各種細菌、病菌容易找上門,另外和外人接觸過程中,也容易被傳染。
3、寶寶的自身免疫系統還沒有建立
寶寶自身的免疫系統要在6歲以後才能完善,而2歲以前的寶寶幾乎沒有抵抗力,很容易受到病菌的侵染。
媽媽如何做,才能很好地預防寶寶生病?
1、堅持母乳餵養
母乳餵養的好處有很多,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項是,母乳中含有活性免疫因子,活性免疫因子可以保護寶寶不受細菌的侵犯,讓寶寶少生病。
2、科學餵養
6個月以後的寶寶可以吃輔食了,在給寶寶添加輔食的過程中要循序漸進,科學添加,比如說1歲以內的寶寶不適合吃鹽,油儘量不吃或者少吃,糖儘量不吃或者少吃。
儘量讓寶寶吃寶寶食品,不要和大人吃同樣的食物,隨著寶寶慢慢長大,給寶寶添加各種蔬菜、水果、肉類。不過要適量。營養均衡了,有助於增加寶寶的體質。
3、科學穿衣
科學穿衣,是指根據節氣和溫度,選擇合適的衣物,不要給寶寶穿太多衣服穿得太多,反而對寶寶的身體不好。
穿衣這方面,很多父母,特別是奶奶姥姥,容易犯這個錯誤,生怕凍著孩子,給孩子穿得特別多,其實是沒有必要的。
衣服穿得太多,孩子容易出汗,冬天汗水不容易散發,反而容易受涼感冒。
每個寶寶都會生病,每個父母都要經歷孩子第一次生病的緊張和害怕,只有經歷過了,適應了,才會慢慢習慣。
孩子生病沒有關係,只要日常注意科學餵養,科學穿衣,寶寶慢慢成長過程中,注重帶寶寶進行戶外運動,孩子的抵抗力會一天天好起來,孩子只有在生病中,自身免疫系統才會完善起來,如果孩子沒有生病的機會,那才是真的可怕,因為一旦生病就是大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