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來說蟹味正濃

2020-12-14 中國企業文化傳播網

古人思維偏重直觀和形象,故給蟹,取「四名」:以其橫行,則曰「螃蟹」;以其行聲,則曰「郭殼」意為刮殼;以其外骨,則曰「介士」;以其內空,則曰「無腸」。所以,蟹,便有了「橫行介士」和「無腸公子」的稱號。此外,蟹,還有「橫行將軍」、「菊下郎君」等等雅號。蟹的「無腸公子」別號,大概最早見於東晉葛洪《抱樸子、登涉》:「稱無腸公子者,蟹也。」 唐代馮贄《雲仙雜記》亦云「蟹曰無腸公子。可見晉、唐時代都有此稱。唐代唐彥謙有《蟹》詩曰:「無腸公子固稱美,弗使當道禁橫行」。

相傳史前陽澄湖東岸巴城的先民,世世代代勤耜稻菽,廣播稼禾。但年年秋收在望,屢遭「八足雙螯」水蟲之患,該水蟲「盤禾傷人」,如虎似狼,被稱為「夾人蟲」。到了夏禹治水的時候,一名叫巴解的村民被任命為督工,專門治理這夾人蟲。,巴解讓人們夜間在營地舉火照明。「夾人蟲」見到亮光,似紫雲壓城般「群湧而至」,眾人大驚,片刻被夾傷者甚多。這時巴解設計謀除害,讓人們在田邊地頭築壩挖壕,再燃火照明。當「夾人蟲」再次來到時,全部被灌入溝壕內的沸水燙死,甲殼通紅,香味四溢。巴解疑惑間嘗了一隻水蟲,發現其肉質細嫩,鮮美勝於百物,方知此物竟是美食,於是,眾人爭相品嘗。自此,害蟲變為珍饈。為紀念巴解敢為天下先,「除蟹、食蟹」 的功勞,人們在造字時,將「解」凌於「蟲」字之上,故「蟹」名傳於現今。

多少年來,文人墨客,用蟹說事的很多,我想,其原因蓋出於「蟹」之味美,好吃。據說,我國已有4000多年的吃蟹的歷史,在這漫長的歷史中,擅長於在舌尖上「跳舞」的中國人,對蟹的吃法,頗多。在盛產螃蟹的蘇中,有「蟹八吃」之說。最流行的是「清蒸」。這種吃法,要選上乘的「籪蟹」,江南叫「大閘蟹」,俗稱「南閘北籪」 。此蟹,是人們在港汊間,設置一種用竹編成的閘,名為「籪」。夜間,捉蟹人攔閘,置一燈,蟹見了燈光,便會爬上竹閘,當它翻「閘」時,便落入捉蟹人的羅網。這種「蟹」體態豐腴、肉質細嫩,青殼白肚、金爪黃毛、蟹肉飽滿。吃這種蟹時,可臨募《晉書、畢卓傳》:「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船中」 的 意境,定能「樂而陶醉、興致勃發。

至於其他的吃法,更為豐富。像「不蒸不煮」也當菜的醉蟹,製作要經二十一道工序,而後浸的於酒罈之中,數日後,開壇即食,其色如鮮蟹,肉質細滑,吃了會「滿齒鮮香」 粘在舌尖上。

還有「外溫內燙」蟹黃湯包,更稀奇。它用大閘蟹肉,新鮮豬肉皮和散養的老母雞,熬的「膏湯」為餡,用薄麵皮包成包子,蒸熟後,裹成有18道皺褶的包子,放在盤子裡像朵「菊花」,提起來「半透明」像個「燈籠」,吃的時候要「輕輕提、快快移、先開窗、後吸湯、最後來個一掃光、千萬不能把嘴燙」。 再有的吃法,是把蟹肉先剝出來,稱為「蟹粉或蟹黃」,用它製成蟹黃粉皮、蟹黃豆腐、蟹黃獅子頭、蟹黃魚唇、蟹黃魚翅等,這種用「蟹肉混搭」的菜餚,在飯店、酒家,只只盡顯高貴。

聽說北京人,更有別具一格的吃法。一些飯店、酒家,把蟹事先畜在大缸裡,澆雞蛋白催肥,一兩天後才應客。吃時用兩指掐住活蟹體殼,任它「雙螯」亂舞,然後用手掰開蟹臍更為離譜的是,「咔嚓」一聲,揭開蟹殼,便扯碎入口大嚼,如同吃「熗活蝦」般,據說味極美。正是:「吃者膽大妄為,看者無不驚心」。

在古時,北方人曾有「吃甜蟹」之說,史志《清異錄》:「煬帝幸江州,吳中貢糖蟹。」《夢溪筆談》:「大業中,吳郡貢蜜蟹二千頭,大抵南人嗜鹹,北有嗜甘,魚蟹加糖,蓋便於北俗也。」 如今北人已沒有這種吃法,不過南方人吃蟹,必蘸醋伴姜,有時,有人竟會在醋裡加糖,變成酸甜的味道,這種多此一舉的「怪吃」,也許正源於陸放翁詩云:「磊落金盤薦糖蟹」 的來頭。

現在看來,中國人對「吃」的一套,太有研究,有個故事更能說明問題。我國有位在德國的外交官,一次在火車上,見到有德國人、美國人、中國人一起同行坐車,這三人見到一位德國小孩,捧著魚缸上車,裡面養著一條形狀、色彩都很奇異的魚。這時德國人見了,便問:「這條魚叫什麼名字,是什麼科、什麼目」。當時,美國人也問:「這條魚有什麼生活習性,喜吃什麼食,適宜的水溫是什麼?能不能引入美國養殖?」 這時輪到中國人問了,他只講了一句話:「這條魚是清蒸好吃,還是紅燒好吃?」 看來,國人對舌尖上的事,真是考慮得有的過分。其實,光顧「吃得好」,沒有「養得好」、「做得好,」是萬萬不行的。

自古以來,人們就喜好吃蟹,宋代大文豪蘇東坡嗜蟹成癖,常以詩換蟹:"堪笑吳中饞太守,一詩換得兩尖團。「文豪以詩換蟹,得意之狀,盡顯其食後發出「不到廬山辜負目,不食螃蟹辜負腹」的感嘆。明代劇作家李漁:更是以蟹為命,在其所著《閒情偶寄》中自稱以蟹為命,一生嗜之。自上一年螃蟹退市時即儲錢以待,自呼其錢為「買命錢」。自螃蟹上市之日起到斷市之時終,他家七七四十九隻大缸裡始終裝滿螃蟹,用雞蛋白飼養催肥。他無一日不食螃蟹,因擔心季節一過難以為繼,還要用紹興花雕酒來醃製醉蟹,留待冬天食用。

現今世人,振古如斯,對食蟹更為尤烈。報載,我國每年蟹的消耗量達60億隻。如此多的蟹,靠生態自生自長,絕不可能。金秋十月,見諸我國市場的上「蟹天蟹地」 都是人工養殖的,但這些「蟹」鮮美程度,比起野生河蟹要遜色多了。要養出和野生一樣的蟹,是件非常難的事。然而,去年我在宜興高畻一家養殖戶買到的蟹,吃口很好,如同二十多年前的陽澄湖大閘蟹一樣,竟會「膏黃肉嫩甜絲絲」。於是,我打聽他的養蟹門道。主人饒有興趣地道出了他的「養蟹」心聲。

「養蟹心態要平和,勿貪」。一般來說,蟹塘水面超過十畝為好,每畝水面餵養的河蟹不超過600隻;有的人想高產,,投放蟹苗過多、過密,達到上千隻,結果是貪多無大蟹,小蟹無人要,最終蝕本。

「養蟹要有氣度。」蟹最怕塘底泥土不潔而染菌得病。每當蟹塘清池、幹塘,要把淤泥剔淨,灑上石灰、露天烤曬,滅絕塘底硬土中細菌。在灌水入塘時,器量要大,捨得投放大量木炭,以吸附水中雜質,這樣各種病菌「斬淨殺絕」,蟹生長則無恙也。

用心為「蟹」造環境。河蟹生長,尤喜「水清澈」,躲在水草叢中「曬太陽」。肥碩大個之蟹,都棲於含氧高的水草叢中沐浴陽光,覓食鮮活小魚和螺螄,長體肥脂。河蟹在吞食時會剩下殘屑,這些殘屑,誘發了塘中的小魚的繁殖,成群的小魚長大,會把水攪渾,破壞了河蟹喜歡的「清水世界」。為不讓小魚攪渾水,蟹塘裡必須放養一些鱖魚和大綽蝦,這樣,鱖魚捕食小魚、河蝦吞食飄浮水中的螺螄殘屑,如此「蝦兵蟹將齊上陣,鱖魚巡獵打衝鋒」,水體自然會保持清澈見底。人們常說的「清水蟹」就是這個來頭。

專注於「蟹」之喜好。河蟹最怕吃腐爛變質的餌料,特別講究水生態的「真純」,故而,投放蟹塘的餌料,要「樂蟹之胃口」。蟹,喜食浙江沿海一帶的「活螺螄」,來自太湖鮮活的小魚。在餵餌時,對變質腐爛小魚、一粒一粒的死螺螄,都要一一挑出來,一點兒都不可含糊。這種麻煩,千萬不能怕。

甘於「凝神屏氣受苦累」。蟹,無論大小,都是一年之內長成,要養出肥壯個頭大的蟹,水體含氧要充沛,塘中水草得豐碩肥,水面動靜要微小,這樣,河蟹會「靜靜地長,悄悄地蛻殼」,蛻殼的次數越多,蟹就長得越大。盛夏,往往水體含氧不足,這時,切不能用增氧機攪拌增氧,這樣受驚的蟹,會拚命「躁動」,不長個、反掉膘。所以,只能頂著烈日,只能用傳統的方法,腳踩水車,用土辦法為蟹塘循環換水,這樣的近呼刀耕火種的方法,會很累,但換來旳是「螃蟹按照你的心思長」。

想不到要養出肥碩鮮糯的大螃蟹,竟會如此的「煩文褥節」,沒有對它「如痴」的敬畏。是絕對養不出如同明末「蟹仙」李贄所云的「蟹之鮮而肥,甘而膩,白似玉而黃似金,已造色香味三者之極。」由此看來,只有當養蟹人的心、氣、神、體,完全處於一種「安靜放鬆」的狀態,才能養得出「螯封嫩玉雙雙滿,殼凸紅脂塊塊香」 的大閘蟹。養蟹是細活,要靜以修心。當然,幹其他事業同樣也如此。

作者簡介

顧品:1947年出生,原無錫市鄉鎮工業幹部學校副校長,退休後被聘為中國企業管理無錫培訓中心客座教授

相關焦點

  • 秋意正濃蟹正肥,好吃的蟹長這樣,不能吃蟹的人長這樣
    秋分後,秋意正濃,蟹正肥,大概是老饕們最愛的時節。 品新蟹,最早從農曆六月就開始了。 那時的蟹,俗稱「六月黃」,剛脫了三次殼,個頭小,蟹腳軟,蟹黃滑嫩,透著一絲甜。鮮是鮮了,但稍顯稚嫩。
  • 吃不了大閘蟹,可以吃蟹黃味零食啊
    菊黃蟹肥秋正濃,當下正是吃蟹的黃金時機,蟹黃流油,蟹肉鮮甜,一口下去,怕是鮮的舌頭都找不到了。和螃蟹一樣,蟹黃味的零食也是鮮到沒朋友,在沒有大閘蟹吃的時候,吃一包蟹黃小零食,也算是安慰自己空虛的胃了。和大家分享四款吃過都說好的蟹黃味零食:蟹黃蠶豆、蟹黃瓜子仁、蟹黃鍋巴、蟹黃炒米,保證你吃完還想吃,吃到停不下來。
  • 中古蟹宴︱一年一度的江南秋味,珠海、廣州、廈門三城開席!
    /住在水邊的人家,蟹是餐桌上再尋常不過的餐食;但對於更多垂涎其味的人們來說,如何吃蟹總是耐人尋味。這次,問詢幾位好吃蟹的朋友,學著如何將一隻蟹吃乾淨: 1/ 依次減掉蟹腳▲ 「 臘肉炒茭白 」素白綿軟的甜滑與貴州老家風乾的臘肉濃香碰撞將其軟嫩增添厚味 對於北方人來說,茨菰鮮少聽說;而在南方水鄉,它是兒時回憶中難以喜歡的食物
  • 饞秋,嘗秋,醉秋.
    饞秋的鮮美,嘗秋的甘甜,醉秋的豐腴。一路驚喜,滿載而歸。 01  饞一口,蟹子黃 「秋風起,蟹腳肥」。一隻只肥圓的蟹披著月光,被端上家家戶戶的餐桌。一邊賞菊,一邊吃蟹,一邊飲酒,一邊聊天。人間美味皆在手,何必無情話憂愁?
  • [周末私享]潮汕式周末 蟹香正濃
    第50期:春日到來登高望遠氣色好第49期:羅平油菜花正燦爛第48期:留住年味29期:中秋月圓享饕餮 雲南餐館大尋覓第28期:到京郊葡萄園採摘嘗鮮第27期:夏末秋初素食主義膏蟹就是卵巢最豐滿的雌蟹;已受精但卵巢不太飽滿的雌蟹稱「母」,略微飽滿的叫「花蟹」;而雄蟹只供炒用,與未受精的母蟹統稱「肉蟹」。捕自海中的雌蟹,卵巢飽滿的不多,要進行人工育肥,使之成為「膏蟹」。養殖好的膏蟹,腿粗肉滿,膏滿脂豐,清蒸之後,鮮美異常,營養價值甚高。俗話說:「七月膏蟹正合時,八月蟹子頂蓋肥。」膏蟹體大,最普通的也在1市斤左右。煮熟後具有肉細、膏實等特點。
  • 成都周邊的「賞秋勝地」,千年銀杏隨風而落,如今秋意正濃
    成都周邊的「賞秋勝地」,千年銀杏隨風而落,如今秋意正濃秋日是很短暫的,但是雖短卻很美在成都周邊的賞秋勝地一定不要錯過。在這裡能夠看到千年銀杏隨風而落,如今秋意正濃,你不想去看看嗎?這最美的賞秋勝地就是在這個時候除了拍照之外,一定要搭配上蒙頂茶,該茶還有一個名字,叫做仙茶,清香怡人,入口之後回味無窮,品茶賞秋,
  • 去臺南品嘗秋蟹盛宴:五蟹料理滿足挑剔味蕾
    翡翠白酒醬焗口味蟹料理。在秋蟹肥美的季節,陳克強展現港臺經典秋蟹料理風味,精選的肥厚蟹體,肉質飽滿紮實,肉汁甜美鮮香;尤其膏黃濃鬱的蟹中極品大閘蟹,更是滿足老饕挑剔的味蕾。他選擇阿拉斯加帝王蟹、大沙公、大閘蟹青蟹等5種蟹種,搭配不同的烹飪手法,不論是蒜茸蒸、青蔥姜焗、怡香炒、花雕芙蓉炒、清宮秘制煲、翡翠白酒醬焗、白菜蟹煲湯等料理方式,都能將蟹味做完美呈現。
  • 臺北:雞年將至 年味正濃
    (原標題:臺北:雞年將至 年味正濃) 新華社臺北1月27
  • [周末私享]潮汕式周末 蟹香正濃(全文)
    其肉味鮮美獨特,營養極為豐富,素稱酒席上之佳餚,食用藥用價值高,尤其是交配後性腺成熟的雌性蟹有海中人參之美譽,是產婦、老幼和身體虛弱者的高級滋補品。穀雨前後蟹體最豐滿,雖然秋季也可捕到,但不肥滿(但越冬前雄蟹特別豐滿肥大,有「穀茬公蟹」之說),雄蟹俗稱「尖臍」,未成熟雄蟹稱「查臍子」,雌蟹俗稱「圓臍」,以雌蟹為好,懷卵大蟹又叫「石榴黃」,雌雄蟹市場價格相差懸殊。蟹肉色潔白,肉質細嫩,膏似凝脂,味道鮮美。尤其是兩鉗狀螯足之肉,呈絲狀而帶甜味,蟹黃色豔味香,食之別有風味,因而久負盛名,居海鮮之首。梭子蟹富含蛋白質、脂肪及多種礦物質。
  • 今秋 奄仔「蟹逅」記
  • 妙手烹秋味
    選用超大明蝦,剝殼後改刀調味醃製,醃製後的明蝦捲成牡丹花造型入溫油泡熟,隨後用蟹油製成紅芡,牡丹蝦裝盤後再用蟹膏點綴,看上去栩栩如生。這道富貴牡丹蝦可以說是「本幫炒蝦蟹」的花樣升級版,考驗大廚的成形、造型、擺盤功力和匠心。大明蝦經過精湛的刀工處理製作成牡丹花的造型,形象逼真,菜品精緻,再輔以蟹膏與蟹油畫龍點睛,口味亦更鮮美。
  • 饞秋,醉秋.
    石榴熟了,蟹子肥了,桂花開了。秋天是詩意的,更是美味的。饞秋的鮮美,嘗秋的甘甜,醉秋的豐腴,一路驚喜,滿載而歸。 01  饞一口,蟹子黃 「秋風起,蟹腳肥」。一隻只肥圓的蟹披著月光,被端上家家戶戶的餐桌。一邊賞菊,一邊吃蟹,一邊飲酒,一邊聊天。人間美味皆在手,何必無情話憂愁?
  • 烏魯木齊秋色正濃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霜降前夕,烏魯木齊天高氣爽,秋意正濃,賞心悅目。紅葉堪比北京西山。秋在水中央。人說西北雪雨寒,怎知秋色滿天光。江南景色確實美,邊疆處處現江南。(部份照片由友人司科新提供)
  • 「蟹」逅人間!青島香格裡拉大酒店「尋蟹季」 應秋而來!
    這紅色蒼穹之下的金紅玉白 便在逐味逐啖中 成全了秋饗的「蟹」逅 ,讓盤中的美物似蟹勝於蟹 蟹粉金亮,鮮美難已 濃濃包裹著嫩滑似玉的豆腐 不經意在划過舌面 由外及裡,愈品愈鮮 簡單卻不怠慢味蕾對於蟹味的執著
  • 明清饕客的「蟹會」與「蟹秋」:「吃蟹一定要自己剝」
    造大書屋一間,旁邊設一臥榻,在院中栽上牡丹、梅花、西番蓮、秋海棠,再搭上個竹棚。張岱自己坐臥其中,聲稱非高流佳客,不得入內。因喜歡喝茶,張岱研製出一款「蘭雪茶」,衝泡後茶湯顏色漂亮得有如山窗初曙、透紙黎光,若干年後,該茶竟然因為廣受好評成為市場爆款。
  • 青島香格裡拉大酒店「尋蟹季」應秋而來,「蟹」逅人間
    舌尖的方物對於享受生活的人來說,更是可遇不可求。時序入秋,品蟹正當時。四方之味,在這膏肥脂滿的人間尤物前,皆不敵它湧現著流淌著的金燦燦的瓊漿,俘獲著貪戀並知味的唇齒。攜時令珍材,加以百家眾味的創新匠藝,這紅色蒼穹之下的金紅玉白便在逐味逐啖中,成全了秋饗的「蟹」逅。
  • 陽澄湖大閘蟹今天再次漲價,如何挑到健康又好吃的蟹
    又到菊黃蟹肥秋正濃時,古人的吃蟹記錄最早可以追溯到《周禮》,當時周天子祭祀食物就包括山東產的蟹醬。今天上午,陽澄湖大閘蟹正式開捕!由於今年天氣較好,陽澄湖大閘蟹產量和品質都有所提升,價格較往年也有小幅提升。
  • 秋蟹季來臨,竟然還有重達3公斤的巨無霸帝王蟹!
    「帝王蟹三吃!姐吃的是奢華!」新加坡螃蟹名店《珍寶海鮮》推出多款秋蟹極致美味!竟然還有重達3公斤的巨無霸帝王蟹!來自新加坡的《珍寶海鮮》,在今年秋天,將推出多款秋蟹料理,不僅有「辣椒螃蟹」等招牌,還推出帝王蟹3吃,保證讓螃蟹控們吃到停不下來!不論是帝王蟹的哪個部位都完美料理,2個月的秋蟹季來臨,即日起到《珍寶海鮮》就能大啖美味!
  • 蟹都匯:以「蟹文化」禮遇世界
    在花正濃、酒最香的九月,蟹都匯迎來了第十三個年頭。很多人說,守著陽澄湖的蟹,還要做什麼品牌?一隻蟹苗,一株水草,一個螺螄,一塊淤泥,還原大自然的和諧生態,大自然就會給我們最好的味道。但蟹都匯創始人黃晟昱認為,口碑不能僅憑天生,否則,世上哪會有這麼多偉大的品牌?
  • 五花山色,秋意正濃
    五花山色,秋意正濃~從空中俯瞰,更像是一顆五顏六色的「西蘭花」。 『視頻』點擊觀看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