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祖國》你看不懂陳凱歌的《白晝流星》?這篇文章告訴你

2020-12-17 阿喜發現

國慶檔,電影院瘋狂地擠滿了人,《我和我的祖國》《攀登者》《中國機長》三部影片以驕人的電影票房成績讓人們再次驚呼國慶檔的魅力。

這其中《我和我的祖國》是最熱之作,以陳凱歌和其他六位著名導演的合作以及眾星雲集讓這部電影以8.2分的豆瓣評分獲得廣大觀眾的喜愛。截至發文,《我和我的祖國》已經22.3億票房。

觀眾們感慨《前夜》的快節奏,為了升國旗一個個小細節的努力付出,感慨《奪冠》,小市民為了看女排奪冠的費盡心思創造條件,感慨《回歸》為了爭奪一秒的底線……所以,無數觀眾吶喊,這部影片太好了,滿滿的愛國情懷。

但好多人表示,陳凱歌導演的《白晝流星》好差,不知道在講什麼。

今天,阿喜發現帶領大家一起來探討陳凱歌《白晝流星》的內涵。

首先,你可以表示劇情上你可能沒能一下子看懂,因為其他幾個篇章一件事平鋪直敘,容易理解,但《白晝流星》確實比較晦澀。但你不可以否認,這一篇章拍得最美,似乎每個鏡頭都精心獲得,時刻彰顯大師風採。

太美的電影鏡頭

如果說《我和我的祖國》是一個命題作文,其他導演是在寫記敘文,那麼,陳凱歌就是在寫詩。

一幕一幕都是美好的電影語言,一個拍攝《霸王別姬》導演功力仍然隨處可見。

下面,我們一起來討論劇情問題。

這是一個關於希望的故事。

一個國家的希望,一個民族的希望,兩個少年的希望。

田壯壯飾演的李伯伯在邊區參與扶貧工作許多年,收留了兩個少年,帶領他們看了神舟飛船降落……沒有了。

為什麼要把扶貧和航天放在一起,突兀嗎,不突兀,合情合理。

1、陳飛宇和劉昊然一開始出現的時候說:「是不是走錯了,走的時候還沒有路。」

一句話已經反映了國家的發展,扶貧工作已經有了成效,馬路變成了柏油路。

2、李伯伯的扶貧讓他們的精神層面得到了提高

第一步,讓他們換衣服,認識何為髒。

第二步,讓他們吃飽飯,認識何為溫飽。

第三步,沒有告發他們偷了錢,讓他們認識何為羞恥心。

所以,告訴他們,小羊羔要自己站起來,才能活下去,靠人去扶是沒有用的。

所以,少年們也要自己在精神上,意志上站起來。

3、白晝流星是一個寓言,「要是有一天,人們能夠從白晝裡看到夜晚的流星的時候,這片窮土才會被改變。」

所以,李伯伯帶領他們去見證奇蹟,告訴他們,那是你們的星星。

所以,當他們看到真的白晝流星的時候,他們心靈完成了蛻變,他們開始相信這片土地,這個國家,所以他們邁出去,扶住國家英雄們。

所以,陳凱歌用扶貧和航天的希望,契合古老的傳說,表現了那輩人與祖國政策,國家大事的深切體會,扶貧,除了扶貧,還有扶志。

所以,你看似很散的《白晝流星》,其實很集中地在傳遞一個叫希望的東西。這是一個有內涵,有溫度,有思考的故事。

最後,好多人表示,為什麼國家機密的地方和事情,他們可以隨意知道,還能隨意參與。

不排除陳凱歌做了藝術的加工,但其實是有一定的根據性的。此前就有報導稱牧民發現神舟飛船降落在自家牧場,所以,這點也不能說完全不合理。

正是這樣的一個充滿詩意的短片電影,讓我們觀影后還浮想聯翩,所以,從某些層面上講,我還是最喜歡《白晝流星》這個片段。

好了,這就是阿喜發現今天和大家探討的《白晝流星》的故事內涵,你有沒有其他的見解,歡迎你在留言區回復,我們一起探討。

相關焦點

  • 我和我的祖國:陳凱歌執導概念大片《白晝流星》,田壯壯全場最佳
    在《我和我的祖國》7個篇章中,由陳凱歌執導,劉昊然、陳飛宇、田壯壯主演的《白晝流星》將精準扶貧與2016年神州十一號飛船返回艙成功著陸相關聯,呈現出了最為疏離並極具概念性的意識流大片,也因此成為觀眾爭議較多的一個篇章。
  • 我和我的祖國白晝流星看不懂什麼意思?白晝流星劇情解讀
    《我和我的祖國》白晝流星劇情解讀 主演陳飛宇劉昊然由陳凱歌任總導演、黃建新任總製片人、張一白任總策劃,陳凱歌、張一白、管虎、薛曉路、徐崢、寧浩、文牧野七位導演聯手打造的國慶檔獻禮片《我和我的祖國》正在影院熱映,其中《白晝流星》的00後主演陳飛宇表現亮眼很受關注。
  • 《我和我的祖國》曝「白晝流星」預告,陳凱歌還原神舟十一號著陸
    由華夏電影發行有限責任公司領銜出品的國慶獻禮片《我和我的祖國》,以七個故事回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來普通人與祖國同呼吸、共命運的歷程。近日片方以回溯歷史的順序,曝光了故事發生時間最近的《白晝流星》的預告片,並發布影片的故事海報和四位主演劉昊然、陳飛宇、田壯壯、江珊的角色海報。
  • 陳凱歌《白晝流星》寓意,心理上需要轉變,脫貧得靠自己
    《我和我的祖國》票房口碑雙豐收,除了陳凱歌其他六位導演都獲得了高度讚揚。按理來說陳凱歌作為總導演,又有多年的大片執導經驗,他拍出來的《白晝流星》在七個單元排到前三不是問題。可事實卻是如此殘酷,《白晝流星》成了墊底的存在,還被許多人吐槽看不懂。
  • 二刷《我和我的祖國》後,我喜歡上了《白晝流星》
    令人意外的是,五代導演領軍人物、名揚海內的大導陳凱歌成了大V口中「成績墊底」的那一個。《白晝流星》也成了七部之中最差的那一部。WTF?為了避免情緒作祟,黃金周結束,我又一次走進電影,二刷《我和我的祖國》。
  • 《白晝流星》我們真的誤會陳凱歌了
    《趙氏孤兒》、《道士下山》和《貓妖傳》都屬于于快節奏下的犧牲品,而頗具議論的作品還是那部「十年之內,無人能懂的電影」——《無極》。而國慶檔《我和我的祖國》裡的小章節《白晝流星》,被大多數人認為是陳凱歌有史以來最差的一部,一舉有趕超《無極》的態勢!
  • 我和我的祖國《白晝流星》,迷茫時,所有的微光都是希望
    「我對土地有一種特殊的情感,特別是對遼闊的土地。我們中國是一個疆域廣大的國家,有土地才有人民,才有國土這個概念。」從昨天上映到目前,電影《我和我的祖國》關注度還在持續上漲。從票房數字和觀眾口碑不難看出,《我和我的祖國》將會成為國慶檔的票房冠軍。
  • 我和我的祖國白晝流星引爭議 這個故事想表達什麼寓意呢
    電影《我和我的祖國》上映後迅速在網上引起了網友們的熱議,對比其他單元的故事得到了觀眾們的讚賞,白晝流星這個故事卻引起了大家的批評和質疑,原因就是很多人都看不懂這個故事想要表達什麼意思。而且電影的主演是陳飛宇,所以很多人都猜測陳凱歌是不是主要為了捧陳飛宇這個故事才會變成這樣。
  • 陳凱歌《白晝流星》片段,網友吐槽看不懂,其中意義深遠
    今年的國慶有一部不同的影片,就是這部《我和我的祖國》,它是由很多個片段組成的電影,每個片段都讓人記憶深刻,唯獨陳凱歌導演的《白晝流星》片段被網友吐槽了很多,甚至被稱為最差片段。原本這個片段是很令人期待的,畢竟這是第一次陳凱歌父子一起聯手製作的片段,還有演技出眾的劉昊然加入,應該是個很有新意的片段,現在卻成為了口碑最差的一個故事。
  • 「影評」《白晝流星》何以在祖國中墊底?說說陳凱歌的超現實主義表達
    我想大多數人都沒有料到國慶檔最大的贏家會是主旋律味道最重的拼盤電影《我和我的祖國》吧,而一樣沒有料到的則是這7個短片中口碑最差的卻是年紀最大名聲也最大的總導演陳凱歌拍的《白晝流星》。所以本文將只聚焦於這部短片,集中說說為什麼大家普遍給《白晝流星》差評,而我為什麼說這是陳凱歌的【超現實主義表達】。截止到10月7日,《我和我的祖國》票房已輕鬆突破22億人民幣,豆瓣評分也高達8.0分,但是其實如果去看一下具體的短評,會發現很多人都認為陳凱歌的《白晝流星》拍得最差。
  • 《我和我的祖國》豆瓣評分下降 白晝流星差評最多 卻有特殊含義
    《我和我的祖國》豆瓣評分《我和我的祖國》由7個小短片組成,7位實力導演,還原7個歷史重要時刻,155分鐘的電影時長,對觀眾可謂是滿滿的誠意。對祖國70周年華誕,也是送上一份極具情懷,溫馨感人的豪華大禮。很多觀眾對電影中的7個短片,各自給出了自己的排名,基本都認為陳凱歌導演的《白晝流星》最差,不符合邏輯,過於浪漫主義。
  • 《白晝流星》:陳凱歌的少年志與英雄夢
    電影市場上出現了《紅海行動》《我和我的祖國》《中國機長》等佳作。其中,《我和我的祖國》由七位導演聯合創作,講述新時代的七段故事。《白晝流星》單元由陳凱歌執導,講述見證了神州十一號著陸事件的流浪兄弟倆重新生活的故事。許多網友在觀影后都對七個故事做過排名,不少人覺得《白晝流星》拖了後腿,其實不然。
  • 陳凱歌的《白晝流星》你真看懂了嗎?史航怒斥:有人只能白日見鬼
    上映三天,《我和我的祖國》票房直逼10億大關。這部由陳凱歌擔任總導演,七位知名導演合力,聚焦多元視角,展現祖國七大歷史瞬間,小人物平凡大愛的故事,如同一首律詩,讓觀者一次次感受另起一行的燃情沸血和感人催淚。
  • 《我和我的祖國》之《白晝流星》:愈華麗而愈樸實的中國夢境
    國慶節期間上映的電影《我和我的祖國》,很巧妙地將新中國成立70周年間分別發生的7個歷史大事件與7組普通老百姓所經歷的鮮為人知的故事相互結合,給觀眾們顯示了在祖國大歷史事件背後的那些普通人的高光時刻。在這七個故事中,陳凱歌導演的故事名為《白晝流星》,與其他導演《回歸》《奪冠》《護航》這些乾脆、直接的片名不同,凱歌導演的故事名從表象上很難看出這是一部講述什麼內容的電影,光看片名就充滿了濃重的藝術色彩,但是當你看過這個故事之後,你會恍然大悟的發現這個故事卻是再現實不過了,並且相當接地氣。
  • 我和我的祖國電影主演演員表導演 我和我的祖國簡介
    我和我的祖國電影主演演員表導演 我和我的祖國簡介  電影《我和我的祖國》是由葛優、黃渤、任達華、王天辰、佟麗婭、張嘉譯、張譯、王千源、歐豪、劉濤、劉昊然、陳飛宇、惠英紅、杜江、宋佳等人主演,據悉,這還不是全部,更多參演名單可以看下下面這篇文章。
  • 電影《我和我的祖國》中白晝流星的故事,你看懂了嗎
    《我和我的祖國》,我看了兩遍。七個故事,每看一次,感受都不一樣。尤其是第二次觀看的時候,淚點明顯比第一次「低」。這七個故事,截取了新中國成立70年來的幾個重大歷史瞬間。整部電影,唯一有爭議的就是《白晝流星》這部分。很多人包括我自己在內,看完的第一感覺就是「摸不著頭腦」,不知道他想表達什麼。從故事情節上來說,《白晝流星》很簡單,就是兩個問題少年被感化的故事。
  • 郭敬明回應節目中落淚,《白晝流星》後的陳凱歌教會了他什麼?
    《白晝流星》這個環節對於大家而言再也熟悉不過了,從之前《我和我的祖國》上映之後,《白晝流星》這個環節一直處於爭議中,大家都認為陳凱歌這回是捧出了自己的兒子陳飛宇,而忽略了對於自己藝術的最終追求。對於《白晝流星》這個環節,缺少的更是一些現實元素。
  • 《白晝流星》——這段惡評與稱讚相差無幾的故事,你喜歡嗎?
    昨天看過慶國慶主旋律電影《我和我的祖國》後,小編就一直在意著網友們對這部電影的評論。意料之中,大家看過電影之後都在對影片裡由不同導演拍攝的七個片段進行比較。其中,爭議最大的就是陳凱歌導演拍攝的《白晝流星》片段。
  • 電影《我和我的祖國》陳凱歌1:1還原神舟十一號著陸
       電影《我和我的祖國近日片方以回溯歷史的順序,曝光了故事發生時間最近的《白晝流星》的預告片,並發布影片的故事海報和四位主演劉昊然、陳飛宇、田壯壯、江珊的角色海報。
  • 陳凱歌《白晝流星》想要表達的,都體現在英文名裡
    《我和我的祖國》已經是國內上映的第14天了,近些天的單日票房都是《中國機長》拿下,而且反超都是在晚間,由此可見觀眾們大多喜歡在晚間觀看更加驚險的電影。正因為單日票冠已經被《中國機長》連續多天保持,兩部電影的差距已經越來越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