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凱歌的《白晝流星》你真看懂了嗎?史航怒斥:有人只能白日見鬼

2020-12-15 捕娛高高手

上映三天,《我和我的祖國》票房直逼10億大關。這部由陳凱歌擔任總導演,七位知名導演合力,聚焦多元視角,展現祖國七大歷史瞬間,小人物平凡大愛的故事,如同一首律詩,讓觀者一次次感受另起一行的燃情沸血和感人催淚。

《我和我的祖國》在十一檔期不僅票房火得一塌糊塗,口碑也是持續發酵,不斷走高,豆瓣穩定於8.1分的它,註定將載入華語電影史冊。

其中,總導演陳凱歌的《白晝流星》題目最為詩意和抓人眼球,講的是,神舟十一號著陸返鄉時,白晝看到了流星後,不良少年劉昊然和陳飛宇的成長和涅盤。這原本是七個故事中,觀眾期待值很高的一個。然而,點映反饋很多人把它排在了最後,就目前觀眾口碑來看,大家口耳相傳的最好的故事,也幾乎看不到這個名字。

緊緊抓牢了觀眾的心,形成熱議,甚至登上了熱搜榜的,要麼是寧浩、葛優的《北京,你好》,要麼是管虎、黃渤的《前夜》,乃至於徐崢的《奪冠》都不乏觀眾表露大愛。

令人難以想像的是,陳凱歌、田壯壯這一王炸組合打造的《白晝流星》,在劉昊然和陳飛宇的加持下,口碑居然遭遇大規模雪崩,橫向對比,成為了觀眾心目中七部短片中最差的一個段落。 關於《白晝流星》口碑墊底的原因,歸納網上辣評後,無非有下面幾點吐槽:故事脫離現實、矛盾處理生硬、剪輯太碎、劉昊然陳飛宇的角色為什麼偷雞摸狗、改變的動機沒有交代等等。

不過,知名編劇史航的意見,與網上大眾的聲音恰好相左,他認為:「陳凱歌的《白晝流星》不僅題目最詩意,通篇也是目接歸鴻,心遊萬仞。兩個草原上的浪蕩兒目睹了宇宙間的遊子歸家,他們因此有了變化,這是我完全能接受的賦比興,這是亞洲腹地、草原深處、四季都可以有的國風。這就是《刺秦》與《妖貓傳》的導演在一個扶貧故事裡雙手捧出的詩意,所謂掬水月在手。嘲笑詩人在任何時代都是安全的,但你可能會錯過一次仰望中的會心吧。田壯壯的李主任從容果毅,給劉昊然陳飛宇以支點,他真是虎行匍匐、勇者病容。」

史航說道「陳凱歌的《白晝流星》不僅題目最詩意,通篇也是目接歸鴻,心遊萬仞。可見在史航眼裡,《白晝流星》的畫面大氣而厚足,是最美的, 藍天白雲、黃土地、策馬少年和航天飛船降落傘,元素堆疊,很見巧思。

要知道,陳凱歌和田壯壯均屬於第五代導演中的佼佼者,他們的電影有著強烈的現實主義風格,充滿了情懷。《白晝流星》從小切口切入大視角,散發著溫厚婉約的善意,立意極為走心,也是頗堪咀嚼。在這一點上,史航和大多數觀眾其實保持了基本一致,這個主題本來是具備拿MVP資格的。

「兩個草原上的浪蕩兒目睹了宇宙間的遊子歸家,他們因此有了變化,這是我完全能接受的賦比興……所謂掬水月在手。嘲笑詩人在任何時代都是安全的,但你可能會錯過一次仰望中的會心吧。」可以看出,在史航眼裡,陳凱歌是一位真正的詩人,其他導演或許交出了一篇成績優異的命題作文,但他作了一首白晝流星的詩,這讓史航感到驚豔,同時這也是他和大眾意見相左的地方。

很多人無法接受劉昊然和陳飛宇這兩個偷雞摸狗的混小子,為什麼看了航天員著落突然幡然醒悟的蛻變了?認為這一段導演的情感推進很莫名,史航為此跟網友吵得臉紅脖子粗,怒斥:有人白晝見流星,有人只能白日見鬼。

事實上,好多人之所有有這樣的想法,因為並不了解,這個故事也是由真實案例改編而來的。除了劉昊然和陳飛宇抬太空人這一細節有點小瑕疵外,其他情節並無過分誇大。要知道,再淤於爛泥的人,仰頭望見波瀾壯闊,很可能催人奮進,甚至出現洗髓的衝擊,這猶似整部《我和我的祖國》的點睛妙筆,也正是《白晝流星》的精妙之處。

當然,你若真心不喜歡《白晝流星》,愣拿紀錄片標準較真,吹毛求疵,別人也扛不過你。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扮演李主任的田壯壯老師,也是一位享譽中外的大師級人物,他在片中的作用猶如一根定海神針,把基調定在那裡,讓影片風格立了起來,而他扮演的角色也確實稱得上虎行匍匐,勇者病容。

影片結尾處,李主任生命中最後的時光沒有留給家人,而是留給了兩個遊手好閒的陌生小夥兒,他將宇宙中的歸鄉人指給他們看,他一次次對孩子們說著「得自己站起來啊」。

第一次,田壯壯是在羊圈裡對陳飛宇說「你扶它站,能扶多久啊,羊羔要靠自己站起來才能活下去!」 兩人騎馬迎航天員後,田壯壯躺在地上再次說出了那句「站起來」,「站起來說話」,可謂貢獻了近幾年來華語電影最精彩的對白,淚點滿滿。

《白晝流星》有讓人遺憾的地方,也有特別突出的優點,雖說有不少動人的橋段,但它的動人,不同於套路型淚點堆疊,而好像田壯壯不動聲色的表演,很抓人,但沒有咄咄逼人,透射出了創作者極可貴的尊嚴。

「站起來,站起來說話」這句話在電影裡是李主任對兩個傻小子說的,何嘗又不是對我們的告誡呢?

相關焦點

  • 《白晝流星》:陳凱歌的少年志與英雄夢
    《白晝流星》單元由陳凱歌執導,講述見證了神州十一號著陸事件的流浪兄弟倆重新生活的故事。許多網友在觀影后都對七個故事做過排名,不少人覺得《白晝流星》拖了後腿,其實不然。純真坦然的少年信念早年看《無極》,不知所云,被網友戲稱「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
  • 《白晝流星》我們真的誤會陳凱歌了
    知乎上曾經說過,陳凱歌靠一部《霸王別姬》,能吃三輩子。並且有人感覺這部電影都不像他拍的,把功勞歸結於編劇。兩位編劇確實在影視上戰果纍纍,尤其是編劇「蘆葦」。以初中學歷,寫出了《活著》、《霸王別姬》和《白鹿原》這樣的劇本。
  • 《我和我的祖國》你看不懂陳凱歌的《白晝流星》?這篇文章告訴你
    但好多人表示,陳凱歌導演的《白晝流星》好差,不知道在講什麼。今天,阿喜發現帶領大家一起來探討陳凱歌《白晝流星》的內涵。首先,你可以表示劇情上你可能沒能一下子看懂,因為其他幾個篇章一件事平鋪直敘,容易理解,但《白晝流星》確實比較晦澀。
  • 陳凱歌《白晝流星》寓意,心理上需要轉變,脫貧得靠自己
    《我和我的祖國》票房口碑雙豐收,除了陳凱歌其他六位導演都獲得了高度讚揚。按理來說陳凱歌作為總導演,又有多年的大片執導經驗,他拍出來的《白晝流星》在七個單元排到前三不是問題。可事實卻是如此殘酷,《白晝流星》成了墊底的存在,還被許多人吐槽看不懂。
  • 郭敬明回應節目中落淚,《白晝流星》後的陳凱歌教會了他什麼?
    《白晝流星》這個環節對於大家而言再也熟悉不過了,從之前《我和我的祖國》上映之後,《白晝流星》這個環節一直處於爭議中,大家都認為陳凱歌這回是捧出了自己的兒子陳飛宇,而忽略了對於自己藝術的最終追求。對於《白晝流星》這個環節,缺少的更是一些現實元素。
  • 「影評」《白晝流星》何以在祖國中墊底?說說陳凱歌的超現實主義表達
    我想大多數人都沒有料到國慶檔最大的贏家會是主旋律味道最重的拼盤電影《我和我的祖國》吧,而一樣沒有料到的則是這7個短片中口碑最差的卻是年紀最大名聲也最大的總導演陳凱歌拍的《白晝流星》。所以本文將只聚焦於這部短片,集中說說為什麼大家普遍給《白晝流星》差評,而我為什麼說這是陳凱歌的【超現實主義表達】。截止到10月7日,《我和我的祖國》票房已輕鬆突破22億人民幣,豆瓣評分也高達8.0分,但是其實如果去看一下具體的短評,會發現很多人都認為陳凱歌的《白晝流星》拍得最差。
  • 陳凱歌《白晝流星》想要表達的,都體現在英文名裡
    根據後期整理,七部電影的中文名和英文翻譯分別是:《前夜The Eve》、《奪冠The Champion》、《相遇Passing By》、《回歸Going Home》、《北京,你好Hello Beijing》、《護航One for All》以及我們要重點說的《白晝流星The Guiding Star》。
  • 我和我的祖國:陳凱歌執導概念大片《白晝流星》,田壯壯全場最佳
    在《我和我的祖國》7個篇章中,由陳凱歌執導,劉昊然、陳飛宇、田壯壯主演的《白晝流星》將精準扶貧與2016年神州十一號飛船返回艙成功著陸相關聯,呈現出了最為疏離並極具概念性的意識流大片,也因此成為觀眾爭議較多的一個篇章。
  • 陳凱歌《白晝流星》片段,網友吐槽看不懂,其中意義深遠
    今年的國慶有一部不同的影片,就是這部《我和我的祖國》,它是由很多個片段組成的電影,每個片段都讓人記憶深刻,唯獨陳凱歌導演的《白晝流星》片段被網友吐槽了很多,甚至被稱為最差片段。原本這個片段是很令人期待的,畢竟這是第一次陳凱歌父子一起聯手製作的片段,還有演技出眾的劉昊然加入,應該是個很有新意的片段,現在卻成為了口碑最差的一個故事。
  • 看這個,膽大妄為地為《白晝流星》重寫了劇本!
    編劇史航站出來力挺導演陳凱歌:「《白晝流星》不僅題目最詩意,通篇也是目接歸鴻,心遊萬仞。兩個草原上的浪蕩兒目睹了宇宙間的遊子歸家,他們因此有了變化,這是我完全能接受的賦比興,這是亞洲腹地、草原深處、四季都可以有的國風。
  • 《我和我的祖國》曝「白晝流星」預告,陳凱歌還原神舟十一號著陸
    近日片方以回溯歷史的順序,曝光了故事發生時間最近的《白晝流星》的預告片,並發布影片的故事海報和四位主演劉昊然、陳飛宇、田壯壯、江珊的角色海報。《白晝流星》由陳凱歌執導,以大氣魄、大情懷真實還原2016年11月18日,神舟十一號飛船返回艙成功著陸的壯闊場面。電影《我和我的祖國》由陳凱歌任總導演,黃建新任總製片人,陳凱歌、張一白、管虎、薛曉路、徐崢、寧浩、文牧野七位導演共同執導。
  • 陳凱歌的詩意,劉昊然陳飛宇的爛漫,《白晝流星》是那顆最亮的星
    而要論其中最具有浪漫情懷與人生詩意的故事,納蘭大概會首推陳凱歌導演的《白晝流星》。這是一個草原寓言與科學技術發展交融的篇章,這也是一個有著詩意般立意的故事——貧困的荒漠草原上流傳著這樣的寓言:只有當白日的天空裡出現晚上才能見到的流星,人們就會擺脫這世世代代的窮苦。
  • 《白晝流星》飛一會兒,毀譽參半成玄學
    而最具爭議的要屬陳凱歌的《白晝流星》,它的口碑兩極分化,節後在一個扶貧工作者的吐槽文下網友推波助瀾將它「嘲」上熱搜,但同時也有一部分人表達自己獨愛《白晝流星》並且能解讀出深刻而複雜的內容。但是,過了一周多後,回想整部電影,印象深刻的還是這個讓人觀影感受並不順暢的《白晝流星》,而它毀譽參半的口碑也最值得思考。現在影片給我的最終感悟是:有真情無實感。
  • 二刷《我和我的祖國》後,我喜歡上了《白晝流星》
    令人意外的是,五代導演領軍人物、名揚海內的大導陳凱歌成了大V口中「成績墊底」的那一個。《白晝流星》也成了七部之中最差的那一部。WTF?為了避免情緒作祟,黃金周結束,我又一次走進電影,二刷《我和我的祖國》。
  • 我和我的祖國《白晝流星》,迷茫時,所有的微光都是希望
    在七個單元中,由陳凱歌執導,劉昊然、陳飛宇、田壯壯主演的《白晝流星》,引發網友熱議。《白晝流星》的故事,從「神舟十一號飛船返回艙成功著陸」這一歷史事件提取智慧與精華。事件回顧:2016年11月18日13時59分,神舟十一號飛船返回艙成功著陸,宛若白晝中的流星,震撼了戈壁和守候在屏幕前的每個人。故事單元講述了劉昊然和陳飛宇飾演的一對戈壁灘流浪兄弟,當兩個人迷茫落魄時,遇到扶貧辦退休主任,生活發生改變。
  • 我和我的祖國白晝流星看不懂什麼意思?白晝流星劇情解讀
    《我和我的祖國》白晝流星劇情解讀 主演陳飛宇劉昊然由陳凱歌任總導演、黃建新任總製片人、張一白任總策劃,陳凱歌、張一白、管虎、薛曉路、徐崢、寧浩、文牧野七位導演聯手打造的國慶檔獻禮片《我和我的祖國》正在影院熱映,其中《白晝流星》的00後主演陳飛宇表現亮眼很受關注。
  • 短片《白晝流星》,大師級別的寓言氣質,充滿人文關懷
    與其說這是一部主旋律電影,倒不如說這是一部大眾文藝片,這部電影主要是由七個小故事組成的,自然這七個故事也是各有千秋各有好壞,如果說這部電影是一個命題作文大賽的話,那小編覺得優秀的很突出,平庸的很平庸,網上爭議最大的就是陳凱歌導演的《白晝流星》。
  • 《白晝流星》——這段惡評與稱讚相差無幾的故事,你喜歡嗎?
    其中,爭議最大的就是陳凱歌導演拍攝的《白晝流星》片段。說實話,小編已經很少看到網友們的觀點不是一邊倒的狀態了。在這個言論相對自由的網絡上,小編最常看到的就是評論集體傾向某一觀點的場景,往往持不同觀點的佔少數。
  • 精彩瞬間《白晝流星》:那是你們的星星,去追吧!
    2016年11月18日13時59分,神舟十一號飛船返回艙成功著陸,宛若白晝中的流星,震撼了戈壁和守候在屏幕前的每個人。壯美邊塞,三人策馬,奔向流星…… 「那是你們的星星去追吧!」 這道流星之於這對流浪兄弟意味著什麼?
  • 大事件下的小人物,《白晝流星》寓意最深刻,哪個片段引你落淚?
    原創|大事件下的小人物,《白晝流星》寓意最深刻,哪個片段引你落淚?有人說這部電影賣的是情懷,其實不然,群眾的眼光是雪亮的,一部電影的成功不是靠情懷就能撐起來的,他還有很多因素:演員的演技、導演的能力、歷史場景的還原度及其所表達的深刻含義。當然對於這些一千個人有一千個想法,因此出現了網絡上對各個片段褒貶不一的評價,這幾個片段哪個最能打動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