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對大陸的依賴反而因為疫情越來越大

2021-01-09 華夏經緯網

   臺灣經濟對大陸的依賴不僅沒有因為疫情而稍減,反而愈來愈大。與此同時,兩岸在臺海的武力對峙以及大陸與美國在臺海、南海的軍事較勁,都愈來愈尖銳。由此所反映的是臺灣生存問題的內在矛盾日益嚴重。

  據臺灣官方統計,四月份對大陸的貿易出口佔所有對外出口的44.4%,五月份升至44.9%,六月份更達空前的46.17%。這說明了兩岸經貿連結不僅本來就非常重要,必須珍視,還因疫情而使得臺灣的生存更加依賴大陸。事實上,2007年全球金融危機時,即是因為大陸受創較輕,兩岸經貿連結又很緊密,臺灣遂能在該波危機中減少損失。

  因此,縱使蔡當局倚美抗中的路線愈走愈極端,對美國的反中戰略也亦步亦趨,然而,美國因疫情與中美貿易戰而出現的中美脫鉤論,原本就不切實際,如果臺灣產生藉疫情來製造兩岸隔閡、遠離大陸的念頭,就更加沒有可行性,只會帶來無法承受的經濟災難。況且半年多來的事實顯示,大陸的防疫抗疫績效優於西方各國,其經濟復原也必早於西方,兩岸經貿關係就更重要。又四年來蔡當局為了脫中而大力鼓吹的新南向政策,於疫情之前已顯頹勢,疫情之後尤其證明為失敗。

  在臺灣經濟、人民生計與兩岸關係密不可分的形勢下,蔡當局和大陸的武力對峙竟然反趨尖銳。今年上半年,大陸軍機進入臺灣防空識別區達19次,其中6月9日後的一個月裡有10次之多,而這一天曾有美臺軍方行政飛機刻意穿越臺灣西部十多個縣市飛行,可見陸機集中在6月飛近臺灣明顯地有反制美臺軍方舉動之意。加上中美雙方頻頻在南海舉行軍事操練互別苗頭,臺灣又被美國視為圍堵大陸的印太戰略之一環,既被置於也甘願挺身站在衝撞大陸的前列,處境之險惡可想而知。

  據國際危機組織ICG日前發布的報告指出,臺灣已和朝鮮半島、南海等地一樣成為全球十六個安全情勢重大惡化地區之一。人們猶記得2008至2016年國民黨執政期間,兩岸關係走在和平發展的軌道上,大陸高層人士譽之為 「大交流、大合作、大發展」,臺灣民眾毫無安全遭受威脅的顧慮,如今卻倒轉變成大陸軍機軍艦常態性地繞臺、近臺巡弋,大陸各界則興起和平統一無望、只好武力統一的主張,連國際社會也確認臺灣處在危險之中,以致臺灣必須多次實施以保護政府首長為科目的 「反斬首」演習。

  如前所述,臺灣經濟高度依賴大陸,迫使曾經大肆反對原國民黨政府與大陸籤署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的民進黨,現在居於執政地位也不得不承認ECFA對臺有利而呼籲大陸不要予以廢止,自我拆穿了過去他們指控ECFA是出賣臺灣的謊言。而綠色媒體曾經宣稱ECFA將使臺灣四百萬個工作機會受到衝擊、磁磚業會垮一半云云,也都經不起檢驗,純屬污衊之詞,反而是臺灣獲自大陸的經貿利益持續擴大。

  這種經濟離不開大陸、卻以臺獨來和大陸為敵並造成兩岸對峙激化的現象,其實是臺灣基本生存問題的內在矛盾,對臺灣整體利益及社會安定的傷害勢必加劇。唯有放棄臺獨、回歸兩岸政治互信,才能確保和平環境與經貿互利,也是執政者對人民的基本責任。 

來源:大華網路報

 

責任編輯:黃楊

相關焦點

  • 「世界越來越」依賴「大陸,臺灣怎麼辦?」
    編輯:拾遺眾所周知,中國自從改革開放以來就以飛速的發展,在經濟、文化、軍事等眾多領域都有著斐然的成績,臺媒也意識到世界對大陸的「依賴」正在不斷地加深,臺灣接下來將如何自處呢?中國大陸經濟快速發展被全球依賴根據臺灣中時新聞網報導,川普和拜登在美國總統大選中激烈角逐,如今川普或將面臨卸任總統,在卸任前他對中美緊張局勢又添了一把火。
  • 臺媒:世界越來越「依賴」大陸,臺灣怎麼辦?
    ,臺灣接下來將如何自處呢? 中國大陸經濟快速發展被全球依賴 根據臺灣中時新聞網報導,川普和拜登在美國總統大選中激烈角逐,如今川普或將面臨卸任總統,在卸任前他對中美緊張局勢又添了一把火
  • 臺灣陸委會宣稱,「大陸需要且依賴臺灣進口」
    作者:滕飛審稿:淺夢據媒體報導,2020兩岸企業家峰會於近日舉行,今年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加上臺灣陸委會日前「提醒」臺灣與會人士要注意遵守「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相關規範,使得這場企業界的重大活動不僅被迫改為視頻連線會議
  • 外媒:臺灣越來越依賴大陸 誰當選都沒法改變
    環球網綜合1月14日出版的《環球時報》報導,臺灣大選進入讀秒階段,今日自上午8時起至下午4時止進行投票選舉。在13日晚最後的造勢晚會上,李登輝託孤般宣稱把臺灣「交給蔡英文」,既博來關注,也招致嘲笑。英國廣播公司(BBC)則提醒臺灣未來的領導人,臺灣經濟已越來越依靠大陸,誰當選都沒能力對它做出改變。
  • 不怕大陸經濟制裁?民進黨當局高官聲稱:大陸貿易更依賴臺灣
    2016年蔡英文就任臺灣地區領導人後,雖宣稱要推動「新南向政策」來降低對大陸貿易依賴程度,但今年臺灣對大陸(含香港)出口額佔臺灣出口總額的比率卻創下歷史新高。對此,國民黨「立委」李貴敏質詢時提及,兩岸關係緊張,若哪天台灣跟澳大利亞一樣被大陸制裁怎辦?臺「行政院長」蘇貞昌、「經濟部長」王美花都講不出明確有效辦法,「國發會主委」龔明鑫則語出驚人的聲稱,大陸更依賴臺灣。
  • 民進黨當局一番「折騰」後,臺灣對大陸經濟更依賴了
    作者:滕飛審稿:淺夢受今年疫情的嚴重影響,臺灣經濟下行的壓力直接成倍增長,這讓民進黨當局進退兩難。原本在今年年初,民進黨當局還想出各種舉措,意圖達成與大陸經濟「脫鉤」的目的。可現如今民進黨當局卻不得不接受現實,經過一番「折騰」後,兩岸經濟不僅沒有愈發生疏,反而讓臺灣對大陸經濟更加依賴了。據數據表明,在6月份臺灣出口大陸的總佔比達46.1%,這也是史上最高紀錄。
  • 民進黨當局高官又自嗨:大陸貿易更依賴臺灣
    對於此種憂慮,臺灣的「行政機構負責人」蘇貞昌也想不出什麼好的解決辦法。但是龔明鑫卻發表了一則驚人的話語,聲稱「大陸反而更加在經濟上依靠臺灣」。 對此,「藍委」曾銘宗表示質詢,他認為臺灣一再聲稱要減少對大陸的經濟依賴,但實際上是無法做到的。
  • 民進黨當局高官自嗨:大陸貿易更依賴臺灣
    撰文:Daydreamer自從蔡英文執政民進黨,當選臺灣地區領導人之後,就聲稱要通過一系列的政策來減少在經濟上對大陸的依賴,但實際上卻事與願違。對於此種憂慮,臺灣的「行政機構負責人」蘇貞昌也想不出什麼好的解決辦法。但是龔明鑫卻發表了一則驚人的話語,聲稱「大陸反而更加在經濟上依靠臺灣」。對此,「藍委」曾銘宗表示質詢,他認為臺灣一再聲稱要減少對大陸的經濟依賴,但實際上是無法做到的。
  • 臺灣趁疫情擺脫依賴大陸?島內科技大佬:要現實看問題
    為了防堵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入侵臺灣,兩岸交流幾乎中斷,是否剛好給臺灣擺脫依賴大陸機會?臺灣科學工業園區同業公會秘書長張致遠表示,看大陸的問題要從現實面來看,也就是「世界市場」與「世界工廠」,臺灣對於「世界工廠」或許有疑慮,但是「市場」仍然要爭取,大陸市場是不能輕易放棄。
  • 「大陸需要及依賴自臺灣進口!」
    一是根據臺灣財政部門統計的數據來看,從今年1月到11月,臺灣對大陸(包括香港在內)的貿易總額達到1951.5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12.9%,其中僅11月份的出口額就達到了144.6億美元。之所以會有這麼傲人的成績,是因為受疫情影響,宅經濟等新興科技開始興起,再加上美國對華為實行禁令,大陸扶持半導體政策等,拉動了臺灣對大陸的出口。
  • 臺媒贊大陸經受住了疫情考驗,臺灣可能離世界中心越來越遠
    臺灣中華語文教育促進協會秘書長段心儀日前在「中時電子報」發表評論說,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正式進入「下半場」。人性、制度、文化價值、治理力等等正一一端上檯面,接受檢驗。這時候考驗的可是真功夫硬本事,還得內外兼修。
  • 臺灣經濟依賴大陸而存活,綠營敢不敢讓兩岸全面「斷航」?
    兩位「立委」表面上捍衛可貴的健保資源,口號喊得有模有樣,但探究政策細節,如果真依照他們的倡議,不但無法為健保撙節支出,反而擴大耗損。林俊憲與陳柏惟遮住眼睛,拒絕看到許多真相:他們譴責的這些人對健保的貢獻多於從健保得到的好處;這些人得繳保費、繳稅,該繳的逃不掉;這些人貢獻於臺灣經濟發展:臺商賺錢讓在臺的家人花用,臺商幫臺灣製造業打進大陸市場,臺商串起兩岸產業鏈,前進世界市場,沒有臺商,臺灣服務業、製造業會垮一大半。
  • 江丙坤:臺灣依賴大陸非壞事 不被依賴須擔心
    臺海網2月4日訊 臺灣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今天表示,依賴大陸不是壞事,表示大陸需要臺灣。現在要擔心的是如果大陸不再需要臺灣,大陸臺商將面臨生存問題。江丙坤今天出席「救國團」國際經貿事務研習會,針對「兩岸關係與臺灣經濟」議題進行專題演講。學員問及臺灣經濟過於依賴大陸,是否會對臺灣未來發展帶來影響。
  • 王建民:破解臺灣經濟過度依賴大陸的迷思
    近年來,臺灣島內從藍到綠,從上到下,出現一股質疑臺灣經濟對大陸過度依賴的聲音,鼓吹臺灣要分散市場,減輕對大陸的依賴,降低風險,以維護所謂的臺灣經濟、政治安全。這是用政治思維對待臺灣經濟發展和兩岸經濟關係,會壓縮臺灣經濟發展空間,會讓臺灣經濟迷失發展方向。
  • 臺媒:中美爆發貿易戰,大陸對臺灣高科技產業依賴更深
    兩岸政治關係緊張,經貿關係卻更趨緊密,不但標誌民進黨當局「脫中」政策失敗,細部分析對大陸出口成長因素,更可以發現,中美貿易衝突,大陸對臺灣高科技產業依賴更深,代表兩岸經濟已形成一種誰都離不開誰的關係。背後所透露的,不只代表臺灣對大陸的依存關係,也代表兩岸經濟相互依賴的事實。狠狠打臉民進黨當局的兩岸經貿政策,證明經濟脫鉤大陸,不管政策面或實務面,都是不可行的。其實,這樣的結果,一點都不令人意外。因為市場的力量不是政府政策所能扭曲。同樣的現象,過去也曾發生。
  • 大陸經濟很依賴臺灣?專家:兩岸互相依賴才是真相
    臺灣中時新聞網今天發表作者為胡勇的署名文章,摘編如下: 在兩岸對抗愈演愈烈的背景下,任何風吹草動似乎都能激起唇槍舌劍。前不久一組兩岸最新貿易資料的公布就引發針鋒相對的解讀。一方大談臺灣對大陸市場的依賴度創下歷史新高,另一方則聲稱大陸十分依賴臺灣。
  • 臺灣經濟的改善和出路只能主要依賴大陸市場
    而為了因應疫情可能對經濟帶來的巨大衝擊,美聯儲緊急召開臨時會,宣布降息兩碼至1%-1.25%。這使得美國10年期及30年期公債殖利率,紛紛創下歷史新低,10年期甚至首度跌破1%大關。新冠肺炎疫情重創臺灣經濟,尤其是航空、觀光等產業。
  • 島內專家:臺灣對大陸貿易依賴度還會更高
    臺灣前「國發會主委」、政治大學經濟系教授林祖嘉25日出席論壇指出,臺灣今年出口正增長那麼多,絕大部分都是賣到大陸,再轉到其他地方,臺灣對大陸貿易依賴度9、10月約46%,全年約43%;這趨勢明年也不會有太大改變。未來幾年臺灣對大陸出口依賴度會變得更高,而不是更低。
  • 臺灣經濟真能完全脫離對大陸的「依賴」嗎?
    其實,早在2016年初的時候,島內媒體就有說法,臺灣限制大陸遊客對本土產業影響不大,因為錢都被「一條龍」賺走了。而且,還有人認為,兩岸經濟是大陸「賺得多」,而臺灣「賺得少」,對大陸經濟臺灣不應「過度依賴」,並認為大陸旅行團滿世界「爆買」是「有錢的任性」。這種言論,在臺灣確實有一定的市場空間。
  • 「不依賴大陸」的蔡英文贏了 但臺灣人生活會好嗎?
    「不能把臺灣經濟與大陸綁在一起」  在經貿領域,民進黨一直認為「臺灣經濟過度依賴大陸」,蔡英文近日不斷在電視辯論會上強調,「不能把臺灣經濟與大陸綁在一起」。這種說法在臺灣很有市場。島內有聲音認為,臺灣經濟應該分散風險,不要過度依賴大陸的經貿往來,不要把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裡,而要積極發展與其他經濟體的經貿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