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經濟依賴大陸而存活,綠營敢不敢讓兩岸全面「斷航」?

2020-12-12 海峽導報

新冠肺炎陰霾下,民進黨「立委」林俊憲主張限縮臺商與陸配子女的健保權益,深綠「立委」陳柏惟則是高舉標語,主張檢討某些陸配與他們子女的居留資格,使其無法加入健保。兩位「立委」表面上捍衛可貴的健保資源,口號喊得有模有樣,但探究政策細節,如果真依照他們的倡議,不但無法為健保撙節支出,反而擴大耗損。

陳柏惟

兩位「立委」若真關心健保支出,必須面對殘酷的事實:65歲以上的臺灣人花掉的健保資源,平均每人每年約6萬多元新臺幣,是其他年齡層的3到6倍。歲月無情是健保巨額耗損的主因,陸配、臺商、外配和其子女,這些青壯族群不是罪魁禍首。

林俊憲與陳柏惟遮住眼睛,拒絕看到許多真相:他們譴責的這些人對健保的貢獻多於從健保得到的好處;這些人得繳保費、繳稅,該繳的逃不掉;這些人貢獻於臺灣經濟發展:臺商賺錢讓在臺的家人花用,臺商幫臺灣製造業打進大陸市場,臺商串起兩岸產業鏈,前進世界市場,沒有臺商,臺灣服務業、製造業會垮一大半。

若說一切問題源頭都因為「大陸是敵人」,所以與「敵對勢力」唱和者都是非我族類,不只健保要防止他們侵蝕,其他領域也要防堵他們,那有本事的話,就不要與「敵人」打交道,也請「立法」禁止臺人當臺商,敢不敢?

是陳水扁「執政」時,讓大陸成為臺灣最大的貿易夥伴,他「執政」期間,兩岸經貿往來激增4倍,從此臺灣經濟依賴大陸而存活,不是大陸要依賴臺灣。有膽的話,何不高聲主張利用疫情嚴峻時,兩岸全面斷航,不只斷航,連轉機都不行。此刻綠營「執政」,在「立法院」佔多數,坐而言不如起而行,敢不敢?只敢耍嘴皮子藉著罵大陸操弄族群政治,不敢真的與大陸斷絕往來,這點是操弄認同政治者最害怕承認的真相。

(施威全 作者為倫敦大學伯貝克法律學校博士)

相關焦點

  • 王建民:破解臺灣經濟過度依賴大陸的迷思
    近年來,臺灣島內從藍到綠,從上到下,出現一股質疑臺灣經濟對大陸過度依賴的聲音,鼓吹臺灣要分散市場,減輕對大陸的依賴,降低風險,以維護所謂的臺灣經濟、政治安全。這是用政治思維對待臺灣經濟發展和兩岸經濟關係,會壓縮臺灣經濟發展空間,會讓臺灣經濟迷失發展方向。
  • 大陸經濟很依賴臺灣?專家:兩岸互相依賴才是真相
    臺灣中時新聞網今天發表作者為胡勇的署名文章,摘編如下: 在兩岸對抗愈演愈烈的背景下,任何風吹草動似乎都能激起唇槍舌劍。前不久一組兩岸最新貿易資料的公布就引發針鋒相對的解讀。一方大談臺灣對大陸市場的依賴度創下歷史新高,另一方則聲稱大陸十分依賴臺灣。
  • 「臺灣經濟過度依賴大陸」 綠營怪論貽笑大方
    作者 朱穗怡  臨近大選,「臺灣經濟過度依賴大陸」的論調又在島內沉渣泛起。民進黨主席、候選人蔡英文最近在電視辯論會上叫囂「不能把臺灣經濟與中國大陸綁在一起」。這些年島內一直有一種聲音認為,臺灣經濟應該分散風險,不要過度依賴大陸的經貿往來,不要把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裡,而要積極與其他經濟體發展經貿關係。這話乍聽之下似有道理,但兩岸經貿往來熱絡乃是經濟規律使然,若是人為切割,對臺灣經濟發展將是一大災難。蔡英文作為有可能成為帶領臺灣前行的領導人,竟然混淆視聽,可謂貽笑大方。
  • 兩岸經濟誰依賴誰?大陸學者:兩岸合作是臺灣保持增長的依靠
    日前民進黨發言人所謂「臺灣地區對中國大陸出口的增加,證明中國大陸需要臺灣」相關言論引起熱議。上海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盛九元日前就此接受中評社記者採訪,他表示,民進黨發言人持續炒作「兩岸經濟誰依賴誰」一議題,其核心就是要將兩岸經濟合作「泛政治化」,為民進黨「反中去中」張目。
  • 日扣臺漁民,綠營屁都不敢放.臺灣漁民只能讓大陸保護?!
    >「大陸抓到臺灣詐騙犯,綠營政客猛營救,日本羈押臺灣漁民,綠營屁都不敢放。」    臺灣屏東縣琉球籍漁船「東聖吉16號」日前在衝之鳥礁附近海域遭日本公務船扣押,26日在繳交保證金600萬日圓(約新臺幣174萬元)後,船長才獲釋。
  • 「大陸需要及依賴自臺灣進口!」
    然而一向「反中」的民進黨當局卻聲稱「大陸需要及依賴臺灣進口」,真是大言不慚。 所以民進黨當局希望能夠繼續保持,以便爭取參與經濟合作及區域經濟整合,從而避免依賴單一市場的風險。
  • 臺灣進不了RCEP 藍議員:因兩岸關係不好
    你好臺灣網11月17日消息 「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15日正式籤署,臺灣落空。由於RCEP成員涵蓋臺灣主要貿易夥伴,有國際智庫研究指出,被其排除在外將衝擊島內出口,到2030年時臺灣出口值將減少80億美元。
  • 民進黨稱大陸經濟「全靠」臺灣
    民進黨當局的統計機構最新發布預計結果稱,臺灣民眾的人均GDP將會在今年第1次突破3萬美元。民進黨當局的自欺欺人民進黨當局如此進行高調宣傳,就是對外聲稱他們"執政有方"。民進黨及其他綠營人士甚至大肆吹噓到蔡英文在擔任臺灣地區領導人之後因為積極推動經濟的發展,才有了今天台灣經濟建設的"輝煌"。
  • 高雄飯店業者向洪秀柱求援:陸客見綠營執政都不敢來
    中國臺灣網7月15日訊 綜合臺灣媒體報導,國民黨2016準參選人洪秀柱近兩日走訪高雄,今早在左營蓮潭會館舉辦「柱柱姐與您談心」活動,與婦女代表座談。高雄尊龍飯店總經理郭家妃指出,由於高雄是綠營執政,導致陸客都不來觀光,或只把高雄當中繼站。她呼籲洪當選後,要讓兩岸關係更平穩。
  • 臺灣陸委會稱「大陸需要及依賴自臺灣進口」
    之所以會有這麼傲人的成績,是因為受疫情影響,宅經濟等新興科技開始興起,再加上美國對華為實行禁令,大陸扶持半導體政策等,拉動了臺灣對大陸的出口。然而一向「反中」的民進黨當局卻聲稱「大陸需要及依賴臺灣進口」,真是大言不慚。
  • 臺陸委會嘴硬稱「大陸需要及依賴自臺灣進口」?
    加上正值大陸年底節慶採購旺季,持續拉抬臺灣對大陸出口,就成長品項觀察,也可以說是大陸需要及依賴自臺灣進口。二,據統計,今年11月臺灣對東協、美國出口分別較去年同期成長10.7%、17.7%,兩岸經貿是臺灣對外經貿重要的一環卻並非全部,民進黨當局將持續積極爭取參與經濟合作及區域經濟整合,包括「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臺美貿易協議」等,並加速推動「新南向政策」,以避免依賴單一市場的風險。
  • 大陸經濟更依賴臺灣?驚人言論背後,是對岸島民不敢直面的真相
    臺灣地區有部分人始終不敢面對真相:經濟發展根本離不開大陸。正解局出品前兩天,臺灣地區發布貿易統計數據。大部分島民們一驚:臺灣地區超過40%的出口,要靠大陸。這也意味著,臺灣地區連續多年來推動的所謂「新南向政策」成了笑話。不過,就這樣,臺灣地區仍然有人給出驚人解讀:說明大陸越來越依靠臺灣。
  • 蔡英文鼓吹的經濟數字,其實是大陸的力量
    綠營政客藉機大肆鼓吹這是蔡英文的功勞,民進黨當局也沾沾自喜。然而若對臺灣經濟進行深入分析,事實並沒有想像中的那樣好。2020年,由於受到疫情的影響,全球經濟倒退,而大陸卻成為了唯一一個經濟仍然保持正增長的經濟體,因此臺灣地區也受到了大陸的帶動,保持協同發展。但是民進黨當局卻不想承認這個原因,不斷向民眾鼓吹經濟數字,並宣稱是大陸依賴臺灣地區。
  • 兩岸貿易大陸依賴臺灣?國臺辦:數字會說話,誰依賴誰?
    有記者問:近期兩岸分別公布了今年前11個月貿易數據,據臺灣方面統計,今年1至11月臺對大陸(含港)貿易總額為1951.5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2.9%,其中出口1367.4億美元,佔出口總額的43.8%。對於這個數據,陸委會稱,就增長的品相觀察,是大陸需要及依賴自臺進口,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
  • 棒球輸大陸引臺灣全面反思
    聯繫政治經濟困局 嘆息失去競爭本錢 棒球輸大陸引臺灣全面反思 「一場棒球賽,對臺灣人民內心所產生的衝擊是難以令大陸人民想像的經典賽中華臺北隊的落敗,不只是代表一場運動競技比賽,而是臺灣人民失去了存活下去的動力與支撐的力量。」東森新聞11日的這篇評論反映了臺灣社會面對大陸競爭產生的危機感。 「行政院長」提出振興方案 棒球是島內最受關注的體育運動。
  • 臺灣智庫:大陸遊客消費水平最高 蔡英文當局不敢說
    【觀察者網 綜合】據港媒消息,17日中國國民黨智庫執行長孫立群在一場記者會上表示,蔡當局去年520執政後,大陸遊客急劇減少,影響臺灣觀光產業,蔡當局只說大陸觀光客雖然減少,但東南亞觀光客增加,觀光客總量不受影響,但蔡當局不敢說的是陸客平均消費額最高,歐、日觀光客無法取代,更不必提東南亞的觀光客支出更少。
  • 馬淑靜: 經濟與大陸唇齒相依 說說臺灣人均收入
    花旗環球證券公司出版全球經濟研究報告,對2050年全球經濟進行預測。花旗的經濟學家W Buiter預估,中國經濟規模在2020年超越美國,印度則可能在2050年超越中國。亞洲四小龍(新加坡、香港、臺灣、韓國)人均所得在2050年將超越美國,居全球前四名。這項預估不知道是根據何種數據和理論,像是看劉伯溫的推背圖,有些令人不敢置信。
  • 綠營借疫情操弄華航改名 島內擔憂改名會被禁飛大陸
    綠營趁疫情操弄華航改名一事,連日來持續在臺灣發酵。島內輿論擔憂,如果華航真改名,將影響其未來在大陸的市場。據臺灣中時電子報15日報導,國民黨「立委」當天臨時提案,稱有鑑於華航已是上市公司,更名卻屢次因政治因素被提起。
  • 臺灣不靠大陸?這回,民進黨「嗨了」
    導讀:近日,外媒宣稱臺灣2020年經濟增長率為全球第一,主要歸根於臺灣不再依賴大陸。民進黨對此深以為然,恬不知恥地回復表示這證明了大陸很需要臺灣。這番荒謬言論立即被臺灣民眾吐槽。外媒鼓吹「臺灣不靠大陸」遭群嘲據相關數據統計,2020年,臺灣對大陸出口的貿易依存度為43.8%,勝過馬英九時期的39%—40%,達到史上最高。臺北市議員羅智強反駁民進黨的狂妄言論,用「震驚」來表示內心感受,他驚訝民進黨是如何從這份數據得出大陸依賴臺灣的?難道不是臺灣依賴大陸嗎?
  • 臺灣經濟真能完全脫離對大陸的「依賴」嗎?
    日前,臺灣經濟學家、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發文稱,臺灣不要依賴大陸廉價生產基地。但是,在臺灣當局拒不承認「九二共識」和兩岸同屬「一中」致使兩岸和平發展陷入僵局的境況中,臺灣同胞尤其是臺商臺企依舊紛紛搶抓大陸發展商機,讓這番言論在事實面前和民意期盼裡,既有違事實又不符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