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牛肉鍋貼的香酥江湖

2021-02-16 南京旅遊頭條


上周,小布帶一個上海朋友去吃李記清真館,此君對餛飩煎包烤串連連讚嘆,唯獨對牛肉鍋貼興致缺缺。

本布忙不迭地安利——這可是牛肉鍋貼招牌中的招牌,南京美食之光!一口心跳加速,二兩人間值得!

只見這位老哥勉為其難地夾起一個,不沾醋和辣醬兜頭便咬,嚼吧嚼吧眉頭一緊,把剩下半個撂在碟中,慨然道:「還是阿拉上海鍋貼好切……」 

他開始如數家珍:四川北路的胖阿姨,楊浦的水豐路,中山北路的胡記,鮮肉薺菜蘿蔔絲木耳酒香草頭,各種餡料吃一周不重樣,不是只有牛肉! 

他以為我一定會附和著自黑幾句,可惜,他低估了南京人對牛肉鍋貼的熱愛。

 

這口香酥焦脆,神聖不可侵犯! 

鍋貼野史,最早可上溯到宋初。因太后喪事寒食許久的趙匡胤,撞見御廚用油煎炸沒煮完的剩餃子,一聲「妙啊」,讓簡單的水餃靈魂升華。在南北交匯的南京,對牛肉鍋貼的鐘情得從明初回民進京說起

城南的七家灣、城北的青雲巷,有回民牛羊肉集市的地方,就有來自牛肉鍋貼的致命誘惑。

600年時移世異,牛肉鍋貼的金黃色卻紮下了深根。雖然青雲巷口只留下了清真老店「馬祥興」,「七家灣」的姓名卻成了南京美食界的大IP。 

你家門口沒有黃燜雞?沒關係。沒有沙縣小吃?也行。什麼?沒有七家灣鍋貼?呵呵,我不信。

從某種角度上來說,七家灣鍋貼和水西門瘦型鴨的店鋪數量,已經成為衡量南京某塊區域發展的重要指標之一。 

憑啥?隨便走進一家「七家灣」,只需三口,你就能吃懂。

第一口,被香酥的脆皮驚豔,那是中原麵皮與菜籽油的世紀相逢。第二口,沉湎於牛肉的原香,那是西北底色的自彰自顯。第三口,微甜醬香遊走舌尖,那是江南婉約的驚鴻一瞥。

看似風味迥異,實則相處融洽,一同在鍋中達成美味的大和諧,這是南京城兼容並包的生命密碼。

一口黑鐵大淺鍋,一雙經年無影手,裡外三圈,鍋貼安排妥當。大火開鍋,寬油淋上,悶煎片刻揭蓋,滿眼金黃

推拉旋轉,菜籽油飛濺滋滋作響。左手白瓷碟,右手精鋼鏟,鏟入挑出,手腕翻轉間,牛肉鍋貼便迎來了它的高光時刻。

只需區區15分鐘,牛肉餡的汁水頃刻間便被酥脆外皮所吸收,造成外軟內幹的「兩敗俱傷」。
最最害怕的是外賣的鍋貼,被塑料盒包裝袋悶到溼軟,金黃色氧化風乾,蔫成暗黃,食慾已經折了半。 堂食,堂食,堂食!這是南京牛肉鍋貼唯一正確的賞味方式。

也因此,老南京人評價鍋貼的最佳方式,是用「腳」投票,換言之就是看店門口隊伍長不長。只有翻鍋率高的店家,才能保證每一份都是剛出鍋的。

如果再講究一點,牛肉鍋貼就一定要配醋和鹹辣醬。當紅與黑水乳交融,輔佐著尚且滾燙的鍋貼一併入口,酸鹹辣各自在舌尖微微跳動,將多餘的膩化為無形。南京人對鍋貼的熱愛,不像對鴨子的熱愛那麼大張旗鼓,後者被上升到了城市名片的高度,前者則是對記憶中老味道的一片執著。讓幾個住在不同區域的南京人聚在一起聊鍋貼,你才能從談笑間看到暗流湧動。眼前的牛肉鍋貼或許是相仿的金黃,南京人卻能形容出細微之別。老城南人吹爆打釘巷,一家「李記」一家「草橋」,陳曉卿吃了都說好!鮮甜多汁的牛肉plus酥脆金黃的皮子,鍋貼界標杆中的標杆,吃一遭足以緬懷七家灣當年盛況空前。秦虹村村民對老門東的「蔣有記」耿耿於懷,堅持只認秦虹路這家從小吃到大的。什麼「合法繼承人」,反正這口鮮蔥的清香和棒子麵皮的薄脆南京第一,就算是老門東那家分店也吃不到!

鼓樓群眾偶爾會繞遠路去長江新村,「正清」家的厚皮鍋貼,外酥內潤的皮子全南京找不著第二家。

每天50鍋的出品率,吸引著周邊街坊老客的爭相覓食。 

住在夫子廟的朋友就比較憋屈了,邊吃邊吐槽「綠柳居」「金同記」一年不如一年,同時還巴望著科巷的「鳳凰園」啥時候搬過來。

要是家門口實在沒有大牌鍋貼館子……嗨!在最短時間裡把小區周邊所有「七家灣」嘗一遍,然後認準最好吃的,一家店莽到黑。

歐包配奶茶,便當搭可樂,周末來頓輕食brunch……「年輕」的食物不斷登上時代的潮頭,但日漸熹微的情景,絕不會出現在南京的牛肉鍋貼江湖。瞧著鍋貼師傅運鏟如飛,等著鐵鍋木蓋忽然揭起,趁著酥燙多汁縱情咀嚼……南京人與牛肉鍋貼的牽絆,早已被歲月扭成一個金黃的結。

沒有山珍海味,也非絕世技藝,小小一盤焦酥在外、多汁於心的牛肉鍋貼,已經足夠串起南京人的春秋枯榮。

圖文來自:南京上哪吃,已獲授權轉載,文章及插圖版權屬於原作者。如有其他問題請聯繫編輯微信Mochou-OD,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相關焦點

  • 南京「七家灣」牛肉鍋貼
    南京的牛肉鍋貼也是很有名的,南京人都知道的民牌叫「七家灣」。七家灣是個地名,源於此地聚集七個姓的回民。這裡還有一個悲傷的故事:傳說上元夜明太祖朱元璋微服巡遊到此地,見有年畫「大足婦人懷抱西瓜」,當過和尚的朱元璋頓時敏感,疑大足婦人刺大腳馬皇后,西瓜刺自己。
  • 南京牛肉鍋貼,天下第一!
    當然還有隻有南京吃客才能懂的牛肉鍋貼!牛肉鍋貼小小一口咬下去濃濃肉汁溢滿口腔絕不能心急,咬大了湯漏咬快了燙嘴酥酥脆脆,吃過後這美味絕對不能忘懷南京的牛肉鍋貼絕對稱得上是:小小的鍋貼隱藏著濃濃的南京人的情懷今天開心,來2兩鍋貼今天加班,來2兩鍋貼今天和女朋友吵架嘮,來2兩鍋貼在南京,來2兩鍋貼成了檢驗土著南京人的標準
  • 南京十大最好吃的牛肉鍋貼
    位於七家灣11號的草橋清真牛肉鍋貼扁食店,是七家灣最早的一家牛肉鍋貼店。位於秦淮區評事街打釘巷1號的李記清真館是很多老南京人十分推崇的一家牛肉鍋貼店。這家店位置比較偏僻但是名氣特別高,一點不比《舌尖2》裡推薦的「草橋」差。
  • 南京人,你有多久沒有吃牛肉鍋貼了?
    在南京,有這麼一種美食,一直是南京人的心頭好,也讓很多出門在外的南京人念念不忘,一提到它便會不自覺地咽口水……金黃酥脆的外皮、新鮮細膩的牛肉。疫情期間,這是讓多少南京人口水直流的美味啊……它就是顏值美味集一身的——鍋貼!
  • 好的牛肉鍋貼南京不油膩的秘密剁椒醬
    作為一種歷史文化古城,南京菜從先秦起源於戰國晚期並聞名於世,南京不僅有美味的食物,還有特殊的小吃,如鹹鴨、鴨血扇等,據說南京小吃是中國四種小吃中的第一種,有100多個品種,估計南京零食一個月內不會吃。在這麼多小吃中,牛肉鍋貼並不出眾,但這家位於奈良巷的李穆斯林餐廳是南京的必吃餐廳之一。
  • 用酥黃多汁的牛肉鍋貼,喚醒南京人的早晨.
    老南京人的早餐從鍋貼開始,二兩綿密多汁的牛肉餡暖著清晨的胃,一天都踏實。
  • 南京七家灣牛肉鍋貼入選《舌尖2》 鹽水鴨落選
    雖然節目組對具體內容三緘其口,但本報記者昨天獲悉,除了江蘇美食獅子頭、烏米飯,南京美食七家灣牛肉鍋貼亦「上榜」,且將在下周五播出的第二集《心傳》中亮相。七家灣牛肉鍋貼亮相第二集,攝製組走遍南京訪正宗《舌尖》第一季中沒有南京美食,讓不少南京人很不服氣,《舌尖2》中七家灣牛肉鍋貼的亮相將令市民不再遺憾。
  • 南京鍋貼終極對決,8家老店誰敢當先?
    菌菌對鍋貼的熱愛青天可鑑,於是便有了這期南京牛肉鍋貼測評。8家老店各有千秋,待我們逐一吃來~鍋貼到手時香酥滾熱,皮子金黃且乾爽,空氣裡翻騰著的香氣不斷撩撥著我的胃口,趕緊下箸嘗鮮!李記鍋貼的個頭不算太大,但勝在餡料夠足,大塊蔥花裹在葷美的牛肉中,汁水豐沛非常,一口下去絕對飈汁!
  • 南京七家灣牛肉鍋貼亮相"舌尖2" 鹽水鴨出局(圖)
    南京七家灣牛肉鍋貼亮相"舌尖2" 鹽水鴨出局(圖) 雖然節目組對具體內容三緘其口,但本報記者昨天獲悉,除了江蘇美食獅子頭、烏米飯,南京美食七家灣牛肉鍋貼亦「上榜」,且將在下周五播出的第二集《心傳》中亮相。  七家灣牛肉鍋貼亮相第二集,攝製組走遍南京訪正宗  《舌尖》第一季中沒有南京美食,讓不少南京人很不服氣,《舌尖2》中七家灣牛肉鍋貼的亮相將令市民不再遺憾。
  • 南京鍋貼101選舉開始!這8家老店你選哪家?
    一隻黝黑的淺口鐵鍋,一瓢金黃的菜籽寬油,只消片刻旋轉燜煎,便得來兩圈彎月般明媚曼妙的鍋貼。這金黃酥香一口飈汁的街頭小吃算不上山珍海錯,也非什麼絕世美饌,卻在每個煙氣嫋娜的清晨與黃昏,治癒著一代又一代南京人。小編對鍋貼的熱愛青天可鑑,於是便有了這期南京牛肉鍋貼測評。
  • 去南京不能錯過的美食,而我只要牛肉鍋貼!
    6月很熱,但熱也要去南京,6月很冷,但冷也要去南京!南京,古稱「金陵」,六朝古都,曾有「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州」的稱讚!南京有商女不知亡國恨的秦淮河,也有古代最高學府的夫子廟,更有近代偉人國父中山先生的陵寢。但小編今天不探究南京的美景景色以及歷史人文,只為吃吃吃,吃在南京!
  • 南京去哪吃!打卡南京排名第一最好吃清真牛肉鍋貼
    南京又一必打卡美食店 這是一家清真專門店 裡面都是一些用牛肉做出來的小吃牛肉小餛飩 牛肉鍋貼 牛肉粉絲湯 牛肉煎包 牛肉小籠包 牛肉湯包等等 牛肉湯裡的牛肉很大很厚 用料滿分 牛肉鍋貼裡的汁水很多 外皮是黃色的 感覺應該是用菜油做的 生意無敵之好 門口排隊的遊客絡繹不絕
  • 6家南京最正宗的七家灣牛肉鍋貼 吃貨速度跟上!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七家灣牛肉鍋貼店在南京如同雨後春筍般的冒了出來,無論大街小巷,放眼望去,只要是賣牛肉鍋貼的,牌子掛的必然是「七家灣」,這三個字已經和牛肉鍋貼緊緊的聯繫在了一起。........李記清真館李記清真館,目前南京最知名也是最火爆的七家灣牛肉鍋貼店,水準也是最高的一家。
  • 組圖:南京百餘家七家灣牛肉鍋貼不知哪家正宗
    隨著《舌尖2》周五即將開播,《舌尖2》上的江蘇美食也開始劇透出來,讓人大跌眼鏡的是,南京的美食只有一個「牛肉鍋貼」進入編導法眼,亮相只有幾秒鐘。對此,不少南京市民疑惑:滿大街的七家灣牛肉鍋貼店,誰是正宗的?七家灣鍋貼牛肉和鍋貼的煮製、調餡有講究昨天記者來到位於七家灣11號的草橋清真牛肉鍋貼扁食店,要了一兩鍋貼,一碗牛肉餛飩,一共9.5元。
  • 外地人眼中的南京十大小吃 排50分鐘隊吃牛肉鍋貼
    牛肉鍋貼《舌尖2》的熱播,使得七家灣牛肉鍋貼大賺風頭,成為了繼南京鹽水鴨之後,代表南京美食的又一重要力量。在夫子廟、湖南路等熱門美食廣場,牛肉鍋貼也成為了外地遊客最愛點的南京小吃。據夫子廟小吃城等提供的信息顯示,今年「五一小長假」,外地人來寧最愛點的「十大熱門小吃」排行榜也新鮮出爐。
  • 南京特色美食牛肉鍋貼搭配鴨血粉絲湯,一口鍋貼一口湯不要太滿足
    牛肉鍋貼和鴨血粉絲湯都是南京的特色美食,之前去南京旅遊一直在吃鍋貼和鴨血粉絲湯,真的是太好吃了,天天吃都吃不夠!真的是超滿足,一口鍋貼一口湯滿滿的幸福感,下面教大家做法。牛肉鍋貼是經過改良的,畢竟沒有人家的配方做不出來人家的味,配料:牛肉餡適量,香菇十朵,大蔥兩根,鹽適量,生抽適量,老抽少許,十三香粉少許,雞精少許,糖少許,餃子皮適量。做法:1.將麵粉加適量開水攪拌再加適量冷水攪拌(大家看清楚先熱水後涼水,三分開水,七分涼水),揉成麵團放盆裡蓋上保鮮膜,醒發半小時以上,然後揉勻排氣。
  • 誰是正宗七家灣牛肉鍋貼
    江蘇商報報導商報記者曾璐報導日前,一篇內容為「『李榮興』才是正宗的『七家灣』牛肉鍋貼」的文章,引起了「金記」牛肉鍋貼當家人金廠仁的極度不滿。昨日,金廠仁主動約見商報記者稱,「金記」牛肉鍋貼才是第一家在七家灣賣鍋貼的。
  • 小八哥:南京街頭4種美味,金陵鹹水鴨,牛肉鍋貼,你喜歡哪個?
    小八哥:南京街頭4種美味,金陵鹹水鴨,牛肉鍋貼,你喜歡哪個?南京古代稱為金陵、建康等,曾有多個朝代再次建都富庶的南京是中國四大古都之一,今天小編帶領大家走進南京的街頭巷尾,去尋找只屬於南京的味道。1.金陵鹹水鴨鹹水鴨雖然很多地方都有,但是在南京卻將鹹水鴨做出了非同凡響的味道。金陵鹹水鴨用的鴨子是南京出產的以穀物餵養的鴨子,肉質十分鮮嫩。早在宋代的時候,金陵的鹹水鴨就聞名全省,在明朝建都之後更是出現了「金陵烤鴨」,並且當時南京人很喜歡用鴨肉來做菜。
  • 南京鍋貼研究報告.jpg
    在人們的印象裡,提到南京最具代表性的小吃,恐怕就是鴨血粉絲湯了!但是吃貨菌想說,除了鴨血粉絲湯,還有一種美食,一直是南京人的心頭好,也讓很多出門在外的南京人念念不忘,一提到它便會不自覺地咽口水,它就是—鍋貼!它作為秦淮八絕之一,以皮酥肉嫩多汁區別於其他地方的鍋貼,在外人眼裡低調的小吃,卻悄悄地遍布南京大街小巷。
  • 南京七家灣鍋貼研究報告
    七家灣路口的草橋清真牛肉鍋貼扁食店,就是上過《舌尖2》的那家。低矮的平房、不加修飾的門頭,與街對面賣到4、5萬一平的金鼎灣國際顯然格格不入,但就是這家店卻滿足了大半個南京城市民的牙祭。草橋鍋貼之所以成為南京鍋貼中的「佼佼者」,一定有他的過人之處。店裡每天4點多就開始了一天的忙碌:和料、熬湯、擀麵、煎炸.事無巨細都準備妥帖,只為老南京的那一口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