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去吃了一家叫「五穀魚粉」的雜糧粉店,是一家來自湖南長沙的連鎖加盟店,主打產品就是「魚粉」。
這家店開在我們區的步行街內,屬於典型的商業繁華區域,是城區人流量最大的地方。整條街都是奶茶店、小吃店、服裝飾品店,是年輕人逛街聚會的首選之地。
這家個店的裝修偏傳統的中式,燈籠式吊燈,木桌椅,深藍色並印有logo的牆布,牆上還掛了五穀魚粉的起源故事,這種東西以前的很多店鋪都找人來寫了掛起給產品背書,一般都是某個歷史人物偶然發明了一種美食流傳至今的這種套路,強行讓歷史名人來站臺那種,我是感覺沒啥用,都曉得是編的,還不如搞點能增加產品價值感的介紹。
我點了一份招牌的原味五穀魚粉,其實就是用魚湯作為高湯的煮粉,裡面加有魚片、酸菜、泡椒等配料和佐料,由於五穀粉煮好後又有魚湯的浸泡,整體粉吃著很鮮,魚湯很濃,成品就類似於味千拉麵的整體呈現,只不過味千是豚骨熬湯。單說產品確實和市面上的其他粉面有差異化,味道也不行,招牌五穀原味魚粉13元一份,即能吃粉又可以喝湯,價格不貴。
要說產品不差,位置不差,但整個店的生意卻沒有理想中的很好,我去的時候是下午6點,正式吃完飯的時候,但整個點就只有三五個人在堂食,我吃完過程大約30分鐘,外賣三、四單,這個生意算很差吧,估計老闆自己都有點想不明白為什麼,我覺得可能是以下幾點原因造成。
一是產品店鋪的宣傳推廣做得不夠。
「魚粉」是個什麼東西,我保證我們當地絕大多數消費者沒得概念,我反正看到的第一眼以為是魚肉做成的粉。你想想嘛,羊肉米粉就是大米做成的粉,煮好後放點羊肉做澆頭,五穀魚粉那就是魚肉做成的粉煮好後放五穀澆頭.嗯,五穀澆頭!這個絕對是人的習慣性的聯想。這裡就有對產品的推廣介紹問題,這裡的推廣並不是叫大量投放各種媒體廣告,一家小食店也沒的必要搞得那麼隆重,不靠開店掙錢的除外。
其實就在周邊目標顧客群發發傳單,在店門口或者招牌上整點相關的圖文簡介,其實就足夠讓現在這些越來越不願意試錯的食客們,進來試一試。
二是這家店的整體呈現也不怎麼吸引年輕消費者。
大家去逛街都會發現,現在的商圈裡面都是些90後、00後,周邊上班的也是些年輕人,這部分人群是休閒餐飲和小吃消費的絕對主力。在的當下顏值當道的年代,這種多年前的傳統中式裝修,多少都會顯得不那麼時尚,沒有個性。恐怕很難讓這群人產生進店的衝動。最最不能忍受的就是拍個照,發朋友圈都選不出來角度和背景。
還有名字也比較傳統土氣,估計是中年大叔大媽想出來的。這不是我瞎說哦,反正我在店裡吃的這段時間,進店消費的年輕人真的很少。如果是把傳統中式風,變成簡約自然日式,在搞一個什麼「池奈.京都魚粉」這類的日式名字,加點個性又設計感的裝飾,對年輕人的吸引效果會大不一樣。
再加上日料本來就比較偏高端,有逼格,無形中還讓產品價值拔高了不止一個檔次。
三是在產品特點提煉和呈現上也做得不夠。
鮮魚熬湯、五穀制粉,突出鮮魚鮮湯味美、雜糧彩粉健康的產品特點其實是比較有特點和足夠的差異化。
但這家店並沒有思考如何將這些特點很好的呈現出來,並讓顧客有效的接收到。呈現的方式就太多了,店內宣傳海報、產品介紹視頻、開放廚房特意展示製作流程等等多種形式都可以,最終在消費者中形成自己獨特的產品認知。就像提到味千拉麵大家都知道是豚骨高湯的拉麵。提到五穀魚粉就知道是鮮魚熬湯、五穀制粉,第一時間搶佔到顧客的心智。
當然,只是做到上述這些還是不夠,開好一家店在多個維度都要做好才行。店鋪正確的戰略定位、精細化的運營、顧客的消費體驗、科學的店鋪管理、有效的市場營銷等。生意好的店不可能做到完美,但肯定做得比競爭對手要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