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天來,網上一直在傳柬埔寨政府將推出數字貨幣,就記者觀察來看,國內外無數人都對此議論紛紛,也有人一頭霧水。
而這一切源於10月28日柬埔寨國家銀行召開的一次會議,在會上,柬埔寨國家銀行技術總監謝絲蕾透露,為了提高銀行間的結算效率,同時應對新冠疫情所帶來的無現金支付要求,因此國家銀行開發使用區塊鏈技術打造巴孔系統。
而現階段人們口中所說的數字貨幣,正是巴孔系統,該系統為何又會被人們稱之為柬埔寨的數字貨幣呢?
討論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看一看巴孔系統的本質是什麼。
巴孔系統本質:
電子支付方式,類似支付寶
就柬埔寨國家銀行技術總監謝絲蕾的介紹來看,用戶可使用手機下載巴孔系統(app),進行各項金融交易,包括付款和匯款,新系統也允許不同銀行的客戶通過銀行帳戶相互轉帳和付款,同時支持雙貨幣(美元和瑞爾)進行交易。
該系統除可以在柬埔寨使用外,還適用於前往泰國務工的勞工,這些勞工可以利用該app給家人匯款,不僅快捷安全,手續費用也更低。
從上述介紹來看,巴孔系統更類似於國內的支付寶等軟體。
支付寶等軟體只是電子支付方式,交易時所用的錢都是通過銀行帳戶而來,也就是說支付寶裡的錢實際上還是對應著一張張鈔票。而數字貨幣就是錢。在實際使用體驗中,數字貨幣可能與電子支付方式感受類似,但是兩者從本質上還是有著較大區別。
在全球範圍內,最有名的數字貨幣可能當屬「比特幣」,此外還有「萊特幣」、「狗狗幣」、以及我國民間的「元寶幣」等。
不管怎麼看,電子支付系統都與數字貨幣不沾邊,而巴孔系統介紹會結束後,所傳的這將是柬埔寨的數字貨幣一事又是怎麼回事?
柬國家銀行技術總監:
有意將其打造成數字貨幣
柬埔寨國家銀行技術總監謝絲蕾在會上提到,政府有意將巴孔系統打造成為柬埔寨的數字貨幣。
她強調,開發巴孔系統的目的,是為了提升本國銀行間的交易結算效率,同時為民眾提供便利、快捷、安全的無現金支付方式。
謝絲蕾指出,在未開發巴孔系統之前,柬埔寨國家銀行已推出負責銀行間結算的「FAST」系統,但因部分金融機構未使用其服務,導致銀行間結算效率始終無法提升。
她強調,巴孔系統作為銀行間結算的核心系統,將能幫助無法自行開發高效移動銀行服務的小型金融機構,提供更便利和快捷的銀行間交易,無須要求客戶必須親身到銀行分行進行銀行間匯款。
她也解釋,柬國銀決定讓第三方支付服務供應商也加入巴孔系統,是為了避免出現兩個不同的行業,以免為消費者帶來不便。
值得注意的是,巴孔系統於2019年7月以試驗方式推行,加入會員由最初的3家商業銀行和1家第三方支付服務供應商,增至目前的16家商業銀行和小額貸款機構,2家第三方支付服務供應商。
實驗推行近一年才推出,從中也可看出柬埔寨政府以電子支付方式推動其數字貨幣發展的決心,而隨著政府計劃的一步步推進,對柬埔寨來說無疑百利而無一害。
貨幣在促進交易的同時
也是主權的象徵
當前全球支付體系的一大特徵就是全球範圍內主導支付體系的競爭激烈。支付體系往往具有極強的網絡效應,使用特定支付體系的用戶越多,該體系對於新用戶的吸引力就越強。因此,國際支付體系的格局往往由少數國家主導。
對於國際支付體系格局和內在生態的認知,只是各國經濟體加速推進央行數字貨幣和電子支付進程的邏輯起點。近年來,政治因素幹預金融體系運行的案例頻繁出現,這或許也是促使柬埔寨加速推進數字貨幣的催化劑。
柬埔寨政府曾多次表示想去美元化,甚至制定並推出系列措施但收效甚微,再加上來自一些西方國家的變相經濟制裁,更是讓柬埔寨迫切推出電子支付系統,推動數字貨幣的發展。畢竟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金融制裁一直威脅著柬埔寨。
北京大學數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黃益平在9月的一次公開演講中指出,未來國家之間的競爭可能會集中在數字金融領域,數字貨幣或將是終極戰場。
而目前柬埔寨現金貨幣流通中美元化嚴重,經濟體系、法制體系與大國相比仍有欠缺,因此政府急需要數字貨幣加強對社會經濟的管控能力,特別是去美元化,一直都是政府所想要促成的事情。
推動數字貨幣進程,從短期看可以節省柬埔寨政府印刷、流通、交易紙幣的成本,提升整個金融系統及社會效率和生產力;從長遠來看,數字貨幣可能產生更深遠的影響,能夠協助政府加快去美元化進程,增強競爭力,防止零售支付市場被民間機構壟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