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雞青銅器博物院---青銅鑄文明

2020-10-19 光影劍客
     寶雞青銅器博物院,位於寶雞中華石鼓園內;​前身是1958年建立的寶雞市博物館,1998年9月8日遷到公園南路,更名為寶雞青銅器博物館。2006年寶雞市委市政府決定在「中華第一古物」---石鼓的出土地石鼓山建設寶雞青銅器博物院。

​    
寶雞青銅器博物院,於2010年9月28日對外開放,館藏文物 12761件組,建築面積3.48萬平方米,是目前全國最大的以收藏、研究和展示青銅文化為主的博物院。寶雞青銅器博物院,以文物數量多、種類全,品位高、價值大,尤以商周青銅器而著稱於世。
​     ​ 目前,博物院設有《青銅鑄文明》基本陳列和《涵鏡流光——寶雞古代銅鏡陳列》、《泥的語言,火的藝術——寶雞陶瓷藝術展》、《西府佛緣——寶雞佛教藝術展》、《玉振金聲——寶雞古代玉器、金銀器展》等專題陳列,以豐富多彩的歷代文物和獨具匠心的展覽手法,多層次、多角度地展示了寶雞古老悠久的歷史。
​​     博物院外形運用了高臺門闋,青銅厚土的建築語言,氣勢恢弘,厚重威嚴,象徵著寶雞在中華古代文明發展過程中的尊崇地位。
      基本陳列《青銅鑄文明》,薈萃了寶雞地區出土的商周青銅器1500多件,其中有何尊、逨盤、秦公鎛等百餘件國寶重器。它們有的渾厚凝重,氣勢磅礴;有的工藝高超,精美絕倫;有的則以銘文見長,歷史研究價值極高。陳列共分「青銅之鄉」、「周禮之邦」、「帝國之路」和「智慧之光」四部分,充分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將實物展陳、多媒體展示、場景復原等有機結合,使人們從中得到歷史的啟迪和藝術的享受。
​     1.何尊  何尊(He Zun,ritual wine vessel),中國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國家一級文物,是中國西周早期一個名叫何的西周宗室貴族所作的祭器。1963年出土於陝西省寶雞市寶雞縣賈村鎮(今寶雞市陳倉區),收藏於中國寶雞青銅器博物院。尊高38.8釐米,口徑28.8釐米,重14.6公斤,圓口稜方體,長頸,腹微鼓,高圈足,腹足有精美的高浮雕獸面紋,角端突出於器表,體側並有四道扉稜,造型渾厚,工藝精美。尊內底鑄有銘文12行、122字銘文,其中宅茲中國為「中國」一詞最早的文字記載,記述的是成王繼承武王遺志,營建東都成周之事。
 2.害夫簋   害夫(hu)簋 ,也稱厲王簋,或寫成夫簋、胡(hu)簋、麩簋。西周厲王時期青銅器,1978年陝西扶風法門鎮齊村出土。是存世商周青銅簋中最大的一件,堪稱「簋王」。現藏寶雞青銅器博物院。國家禁止出境展覽文物(三批)。 此簋通高59釐米,口徑43釐米, 腹深23釐米,重60公斤。侈口寬體。鼓腹,圈足,下附方座。大龍耳高聳,有龍垂珥,及為壯麗。腹及方座飾直稜紋,方座四角飾獸面紋。形體魁偉,西周諸簋以此為最大。此簋鑄於厲王十二年,是目前確知出地點的王器。也是目前發現商周銅簋當中最大的一件,被稱為西周「簋王」。寶物上圓下方,象徵「天圓地方」。上面像石鼓,下面若平臺,周身布滿豎稜,如虎皮身上的斑紋。兩耳飛揚跋扈,簡潔中露出大方,神秘中露出猙獰。
 3.逨盤   中國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三批),西周青銅器,中國第一盤。2003年1月19日陝西省寶雞市眉縣常興鎮楊家村出土,收藏於寶雞青銅器博物院。 逨盤通高20.4釐米,口徑53.6釐米,圈足直徑41釐米 腹深10.4釐米,獸足高4.2釐米。盤為盛水器,一般與匜配套使用。為方唇,折沿、淺腹、附耳、鋪首,圈足下附四獸足。腹及圈足裝飾竊曲紋,輔首為獸銜環。 盤內底鑄銘文21行,約360字,記載了單氏家族8代人輔佐西周12位王(周文王至周宣王)徵戰、理政、管治林澤的歷史。
 4.興壺
​      在莊白一號窖藏中發現了大量精美青銅酒器,其中就有體積巨大的三年興壺,該器形體龐大,造型莊重,紋飾古樸,在其腹、腰、頸用兩條素帶相隔,裝飾波曲紋,寬疏有序,線條流暢,是西周中期青銅壺器的典型作品。
 5.興簋   簋(讀鬼),盛放煮熟的黍、稷、稻、梁等飯食的器具,商周時期,簋是重要的禮器,在祭祀和宴饗時常以偶數的簋與奇數的鼎配合使用,表示主人的地位和身份。該器共出土8件,均由器身和器座構成,裝飾有直稜紋,造型古樸典雅。
 6..鳳鳥紋方座簋   簋,為古代盛放黍稷稻梁等食器。該器時代為西周早期,器型華麗,紋飾精美,兩耳飾浮雕獸頭,腹和底座周圍均飾有華麗羽冠的鳳鳥紋。相傳,周文王元年,鳳凰聚集在岐山之巔,引頸長鳴,預示著周族的強盛。「周之將興,鳳鳴岐山」的典故即由此而來。這種鳥身舒展修長,羽冠飄逸的紋飾具有濃鬱的地方特色,鳳鳥紋也就成為西周時期非常流行的紋飾之一,顯示了西周高超的鑄造工藝。
 7.井姬附耳鼎   西周中期
 

 
 


相關焦點

  • 中國最大的青銅器博物館,館藏文物1.2萬餘件,就在陝西寶雞
    寶雞青銅器博物院」那是一定要去的。1958年更名為寶雞市博物館,2010年建成新館並更名為寶雞市青銅器博物院,它是國家一級博物館,且為中國最大的青銅器博物館,也是國內唯一以「青銅器」命名的博物院。博物院入口處給人的感覺就非常大氣,尤其是那塊青銅打造而成的照壁及建築中心的那個巨型的青銅器,整體造型象徵著寶雞在我國古代文化發展史中的地位之高。
  • 周邦肇作 ——陝西寶雞出土商周青銅器精華展述評
    此次展覽由深圳博物館聯合寶雞青銅器博物院、周原博物館、扶風縣博物館、岐山縣博物館、渭濱區博物館等多家陝西寶雞文博機構共同舉辦,展出各類青銅文物182件(組),涵蓋了新中國成立以來寶雞地區歷次重要的西周考古發現。
  • 「吱噠是寶雞」文化生態公園之中華石鼓園
    中華石鼓園兩大標誌性建築陳倉石鼓閣和寶雞青銅器博物院,成為寶雞新的城市坐標。石鼓閣寶雞青銅器博物院全國最大的青銅器博物院,以其造型之獨特、收藏青銅器文物之豐富、考古研究價值之高,使公園具有博大精深的文化歷史元素和社會文明品味
  • 青銅器與石鼓文化論壇寶雞舉辦
    眾多「產學研」中外嘉賓齊聚寶雞石鼓山下,共同探討如何傳承與發揚寶雞青銅器文化與石鼓文化,助推區域經濟發展。 本次論壇選址寶雞青銅器博物院,以此致敬青銅器文化之源,增強文化自信,並匯聚中外嘉賓探討中國與多元文明交流的未來。聚旺集團期待從文化底蘊及建築形態上將這座城市從記憶中喚醒回來,讓街市復活原有的業態。
  • 雅昌帶你看展覽丨在「秦蜀之路青銅文明展」中感受三地文明交流
    」海報(圖片均由成都博物館提供)2018年8月6日晚,由四川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四川省文化廳(四川省文物局)、陝西省文物局指導,中共成都市委宣傳部、成都市文化廣播電視新聞出版局(成都市文物局)、中共寶雞市委宣傳部等單位支持,成都博物館、寶雞青銅器博物院、漢中市博物館等單位主辦,扶風縣博物館、岐山縣博物館、岐山縣周原博物館等單位共同協辦的「秦蜀之路 青銅文明展」在成都博物館一樓舉行開展活動
  • 「周邦肇作——陝西寶雞出土商周青銅器精華展」將於9月12日在深圳博物館揭幕
    由深圳博物館、寶雞青銅器博物院、周原博物館主辦,扶風縣博物館、岐山縣博物館、渭濱區博物館協辦的「周邦肇作——陝西寶雞出土商周青銅器精華展」將於2017
  • 中華石鼓園旁,青銅器博物院下,藏著寶雞特色小吃最多的老街
    陳倉老街位於寶雞市中部渭河南岸,中華石鼓園旁,是一條具有寶雞特色的老街,因寶雞古稱「陳倉」而得名。不過老街一點兒不老,都是新建的五顏六色的民國風格建築,靠近河流的地方,還建了觀光步行道,很適合夜晚逛街。
  • 中國唯一的青銅器博物院,就在陝西寶雞,門票0元卻少有人知
    說起寶雞寶雞,對於許多人來說或許是陌生的,寶雞地處關中平原西部,是一座有著悠久歷史的文化名城,古稱雍城,不僅是華夏九州之一,還是「炎帝故裡」、「青銅器之鄉」,境內古蹟眾多,尤其以「青銅器及其文化」最負盛名,我國唯一的「青銅器博物院」就在寶雞。
  • 中國唯一的青銅器博物院,就在陝西寶雞,門票0元卻少有人知
    」最負盛名,我國唯一的「青銅器博物院」就在寶雞。,坐落在寶雞渭濱區國家4A級旅遊景區中華石鼓園內,為國家一級博物館,從名字中就可以感受到它的等級之高,國內以博物院命名的博物館數量極少,寶雞青銅器博物院就是其中之一,無論其場館規模、館藏數量還是建築的藝術價值都是非常出眾的。
  • 寶雞青銅器博物院國慶開放公告
    據寶雞青銅器博物館官方微博:根據文化和旅遊部《關於做好2020年國慶節、中秋節假期旅遊景區開放管理工作的通知》和省市有關要求,切實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形勢下開放工作,寶雞青銅器博物院現就雙節期間開放管理工作公告如下:  一、開放時間:10月1日
  • 寶雞青銅器博物館,國家一級,文物12000多件,國寶重器讓人自豪
    寶雞青銅器博物館,始建於1956年,現在這個新的館址,是2010年落成的。這個博物館,館藏文物12000多件,既有何尊,牆盤,秦公鎛,也有折觥,以及厲王胡簋,以及複製的毛公鼎等。圖中是博物館大廳。全國一級博物館很多,就是陝西省內,一級博物館也有9個。但是像寶雞青銅器這樣非常專業的博物館,還是少之又少。都知道臺北故宮博物院,鎮館之寶,肉形石,翠玉白菜,還有一個就是毛公鼎。
  • 看「國展」,遊文化寶雞!這五條一日遊線路你不容錯過~
    全國第十二屆書法篆刻展期間市文化和旅遊局推出「文化遊寶雞」五條一日遊線路讓更多市民及外地遊客看「國展」的同時觀文化國寶、賞青銅銘文提升寶雞的文化知名度和影響力線路一:法門文化景區——周原博物院—— 先秦陵園博物館景區
  • 青銅盤匜 沃盥之禮(文物有話說·青銅水器)
    盤  西周青銅盤為承水器,發現較多,如虢季子白盤、眉縣楊家村窖藏出土的逨盤、周原博物院收藏的牆盤等。  其中,虢季子白盤現藏國家博物館,清道光年間出土於陝西寶雞的虢川司。盤內底部有銘文111字,講述虢國的子白奉命出戰,榮立戰功,周王為其設宴慶功,並賜弓馬之物,虢季子白因而作盤以為紀念。銘文語言洗鍊,字體端莊,書法家視其為商周金文的範本。
  • 展覽預告|《周邦肇作——陝西寶雞出土商周青銅器精華展》
    時間:2017年9月12日-12月12日    地點:深圳博物館第一臨展廳本次展覽由深圳博物館聯合寶雞青銅器博物院其中就有很多功臣被封在了寶雞,這個當時王朝的西陲重地。       三千年後的今天,考古人員很幸運的通過科學考古的方式完整發掘了魚國和石鼓山姜戎兩支西周貴族的墓地,收穫了眾多商末周初的青銅器。小編相信對於周王朝建立的歷史,大家都是十分熟悉的,所以我們的重點是看一看在陝西寶雞——周王朝的發祥之地,都有哪些青銅重器。
  • 成都、關中與漢中 三大平原青銅文明」共鳴」不朽樂章
    本次展覽策展人黃曉楓在接受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採訪時說:「這次我們集結了來自成都平原、關中平原、漢中平原三地的青銅器,三地青銅文明體現了不同文化內涵和文化交流、互動的存在,既表明了各自在中國青銅文明史上的獨特地位,又為探討古代秦嶺南北的交通線路提供了新的視野和思路。」
  • 寶雞陝北特色美食和必去的景點
    一、美食分享寶雞一帶是商周文明的發源地,同時也是西府美食的代表地,現跟大家分享一下寶雞當地的特色美食:臊子麵羊肉泡饃二、寶雞必去的四大景點1、中國青銅器博物館中國青銅器博物館青銅鑄文明2、中華石鼓園
  • 在寶雞逛青銅器博物館,可以從這幾個問題找點代入感
    前段時間,本著調研考察的高姿態,罔山小分隊來到了西府寶雞,用一場博物館之旅巧妙地掩蓋了去吃擀麵皮喝寶雞啤酒的真實目的。寶雞的博物館之旅,目的地自然是寶雞青銅器博物館了。瞻仰博物館或者藝術館,館內各區都會有個導覽介紹,而這部分內容,除了基本的背景信息,以及溢美之詞,就再沒有更多的引導了。
  • 一個重量級的新展在國博開幕《宅茲中國:寶雞青銅器與金文精華》
    一個重量級的新展在國博開幕,《宅茲中國:寶雞青銅器與金文精華》。展品是來自寶雞的140件青銅器,國寶不在少數,實在是一個不可錯過的大展。今天這篇文章介紹一下這個展,也提供一些對大家看展有用的提示。
  • 寶雞「寶貝」亮相中國國家博物館
    由中國國家博物館、陝西省文物局、寶雞市人民政府主辦,寶雞市文物局、寶雞青銅器博物院承辦的《「宅茲中國——寶雞出土青銅器與金文精華」展》8月14日至10月13日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北8展廳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