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表繁、多頭報、共享難」一直是基層反映較為突出的減負難題。近年來,邳州紮實推進「靶向減負」,充分發揮大數據支撐作用,精準治理「報表」痛點,疫情防控期間,通過各類數據的統一採集共享,有效減輕了一線防疫人員的工作負擔,大數據匯聚起了為基層減負的硬核力量。
一、堅持問題導向,強化數據系統思維
緊緊抓住基層工作的痛點、堵點,優化信息報送、整理、更新、共享、應用方式,破解部門「各自為政」、資源不共享、數據不互通問題,加快建設「數字邳州」。
凝聚共識強推進。在全市營造領導幹部特別是黨政「一把手」學習、研究、重視大數據的濃厚氛圍,利用精進講堂、王傑幹部學院開展大數據專題講座11場,共培訓各級領導幹部1500人次。成立數字邳州發展領導小組,統籌全市政務數據和公共數據平臺建設、管理。召開「數字邳州」建設專題會議8次,印發《邳州市政務信息資源共享管理暫行辦法》等規範性文件,全力營造支持大數據發展的良好環境。
職責清晰聚合力。編制政務信息資源目錄,形成信息準確、完整、規範的目錄指南,實現政務信息資源統一管理、發布、更新、查詢和定位服務。明確部門單位具體負責人員,公布政務信息系統工作人員聯繫表,確保工作有人抓、有人管、能落實。梳理行政職能、權力責任、公共服務等清單36項,整合分散、獨立信息系統及殭屍系統16項。
制度健全促落實。制定《全市信息化系統整合管理規範》,將分散隔離的信息系統整合成全市「大系統」,打通信息系統壁壘。制定《數字邳州建設重點項目清單》,將新建系統和已有系統資源進行融合、整合、互補,最大限度發揮系統的集約節約優勢,杜絕重複建設和資源浪費,提升「數字邳州」建設質量和應用效益。
二、堅持目標導向,優化數據應用流程
以「一體化、一盤棋、一張網」的思路推進大數據建設,通過機制和流程再造,將千條線管理與大數據平臺「統」在一起,避免基層幹部多頭重複勞動。
數據集成破壁壘。匯總全市政務信息系統和數據資源,統一接入大數據共享交換平臺,完成政務服務事項管理庫、政務服務門戶及移動端、數據資源共享系統互聯互通,有效消除了部門間的「信息孤島」現象,真正使數據流動起來、關聯起來、集中起來,實現數據多跑腿,群眾少跑路。
數據共享提效能。全程全面開放共享政務數據,徹底打通衛健、公安、交通、民政、人社等領域數據共享交換渠道,使關鍵數據做到全域流通、全景呈現、全局使用,真正實現了「人在幹、數在轉、雲在算」。加大與企業間合作力度,使公共出行、社交媒體、電信服務等領域數據深度融合、有效使用。
數據安全強支撐。建立數據資產登記制度和數據交易規則,強化數據安全測評、電子認證、應急防範等信息安全基礎性工作,實現大數據安全可控、有序發展。建立健全多層次、多類型人才培養機制,引進管理團隊和專家學者12人,培養數據收集、監測、分析、管理和應用等方面的專業人才37人。
三、堅持結果導向,突出數據減負實效
大數據支撐延伸到基層末梢,給基層工作人員帶來了真減負、減真負的實實在在成效,形成了放開手腳幹事、甩開膀子作為的濃厚氛圍。
工業運行更有保障。建立招商項目庫,對列入徐州「765」計劃的89個項目,實施籤約、開工、建設、投產、達效在線管理。建立重點項目庫,對3個省級重大項目,17個徐州市重大項目,40個本級重點項目,從立項到開工的全過程管理。建立經濟運行數據共享資料庫,實現基層、企業按目錄一次性填報財政、稅務、統計等會數據,部門按需提取,避免基層重複填報。建立企業之窗平臺,暢通企業訴求渠道,在線收集解決企業問題964個。
民生服務更有效率。精準收集、分析、運用、管理好民生領域的海量數據,精準找到基層群眾的痛點、堵點和難點,不斷提升教育、就業、社保、醫藥衛生、住房、交通等公共服務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水平。今年1-7月份,大數據平臺已累計發布377家企業8631個崗位招聘信息,為7800名返鄉勞動力留在本土就業提供幫助。
社會治理更有溫度。建立大數據輔助科學決策和社會治理的機制,推動社會治理一體化網格化與基層基礎深度融合,既精準捕捉社情民意和社會熱點問題,又充分解放基層工作人員「手腳」,讓基層治理更有活力。今年1-7月份,「12345」、民聲通平臺共收到群眾意見建議498條,辦結率98.8%,實現群眾呼聲、屬地行動、平臺公示全程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