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基層減負 廣東上線「粵政易」平臺

2020-12-21 中國青年報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林潔)政府部門間即時通訊,文件籤批皆可通過線上完成。近日,廣東上線粵政易移動辦公平臺(以下簡稱「粵政易」),以提供跨層級、跨地域、跨部門、跨系統、跨業務的數據共享和業務協同為導向,打通政府各部門應用的業務流程,推進部門縱橫聯動和協同辦公,推動「整體政府」建設。

據介紹,粵政易由廣東省統一建設、分級管理,供廣東省150萬名公職人員處理公文、信息和事務。自試運行以來,粵政易已為廣東省21個地市、1.8萬家單位,逾80萬名用戶開通帳戶,接入應用400多項,累計訪問量超1700萬次,日均工作交流信息80萬多條,累計交換公文超過250萬份,公文處理的效率提升超過40%。

粵政易將廣東省所有行政機構納入一套通訊錄中,集即時通訊、通訊錄、工作檯、個人信息四個版塊為一體,統建了粵視會、會議管理、批示速遞、廣東網院、粵政頭條等20項政務應用。

以「脫貧攻堅」為例,負責人可通過指尖查閱某市已脫貧、未脫貧戶的總體數據、地域分布,還能看到「一戶一策」的推進情況,為精準施策提供了參考依據。粵視會支持移動音視頻會議,可與PC端、移動端、無人機、監視器、攝像頭等視訊無縫對接。在突發緊急事件時,相關單位利用粵視會能迅速建立起高效應急指揮中心。此外,還開設了好差評、政務公開、效能監管等專欄。

「為政府治理能力賦能,讓基層減負落到實處。」廣東省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副局長陳峻華表示,未來,粵政易將以功能「好用」、系統「管用」、用戶「愛用」為工作原則,強化平臺底座建設、提昇平臺服務能力,構建豐富政務應用生態,推動廣東省政務領域的覆蓋和縱橫聯通,實現政務數據共建共享。

據悉,粵政易計劃於2021年在廣東省內四級政府部門全面應用,助力廣東建設「數字政府」,提高政府服務百姓的效率和能力。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相關焦點

  • 廣東數字政府改革建設又進一步 「粵政易」正式上線
    發布會現場(央廣記者鄭澍 攝)央廣網廣州8月25日消息(記者鄭澍)為政府治理能力賦能,讓基層減負落到實處。日前,廣東為全省公職人員打造的粵政易移動辦公平臺(下稱「粵政易」)正式上線。集成日常政務應用,提升行政辦公效率粵政易圍繞日常辦公需求,為廣東省公務員打造集即時通訊、通訊錄、工作檯、個人信息四個版塊為一體的移動辦公平臺,統建了粵視會、會議管理、批示速遞、廣東網院、粵政頭條等20項政務應用,藉助移動辦公、信息共享、審批協同三大抓手,提升工作效率,減輕基層負擔。
  • 粵政易正式上線 為全省公職人員搭建一體化移動辦公平臺
    為政府治理能力賦能,讓基層減負落到實處。日前,廣東為全省公職人員打造的粵政易移動辦公平臺(下稱「粵政易」)正式上線。廣東省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副局長陳峻華在25日在廣州召開的發布會上介紹,粵政易是由省統一建設、分級管理,供省內各級政務工作人員處理公文、信息、事務的移動辦公平臺。
  • 「粵政易」註冊用戶突破150萬
    日前,廣東為全省公職人員打造的一體化移動辦公平臺「粵政易」實名註冊用戶數突破150萬,這是廣東運用信息化手段,助力行政效能整體提升,全年深化數字政府改革建設取得的新成果。「粵政易」是全省統一建設、集中管理,供省內各級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的政務工作人員處理公文、信息和事務的安全辦公和溝通協作的移動協同辦公平臺。今年8月正式上線以來,「粵政易」已覆蓋全省21個地市、逾11萬個組織,接入政務應用600多項。發揮平臺移動化、協同化的優勢,「粵政易」充分滿足了政府和企事業單位內部辦文、辦事、辦會等大量業務需求。
  • 廣東「粵政易」用戶數突破100萬 覆蓋全省20365個行政村
    近日,廣東為全省公職人員打造的「粵政易」移動辦公平臺用戶數突破100萬,廣東20365個行政村都已接入了粵政易,實現了省、市、縣、鎮、村五級全覆蓋。據介紹,粵政易基於騰訊政務微信平臺及騰訊政務協同能力,是廣東省統一建設、分級管理,供省內各級政務工作人員處理公文、信息、事務的移動辦公平臺。
  • 我市「粵政易」平臺初步實現一體化「掌上政府」
    我市「粵政易」平臺初步實現一體化「掌上政府」 2020-10-09 21: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粵政易」APP正式上線
    目前,廣東省正在進一步夯實「數字政府」的基礎能力,著力擦亮「粵系列」移動應用品牌,並以此為依託,為政府治理能力助力,讓基層減負落到實處。粵政易接入粵視會遠程視頻平臺,支持高清流暢的移動音視頻會議,可與PC端、移動端等視訊無縫銜接。各職能部門可通過粵視會開展多方會議,完成上傳下達、移動入會、指揮調度、遠程培訓、應急巡查等視頻互動協作工作。同時,騰訊還助力粵政易打造智能「工作檯」,將省內工作重點數據匯聚提煉並可視化呈現,輔助科學高效決策。
  • 汕尾市召開粵政易應用推廣工作會議
    粵政易是進一步提升政府內部協同能力和整體審批服務水平,充分運用「數字政府」改革成果支撐打造市場化、法制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重要利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該平臺的推廣應用,先後印發了《關於推廣「粵政易」APP的通知》 《關於全面提高「粵政易」活躍度的通知》 《關於全市粵政易活躍率的情況通報》等文件,大力推廣粵政易在汕尾市各地各單位的應用。
  • 梅州水文分局積極推動粵政易APP使用
    粵政易APP是廣東數字政府和一體化政務服務能力建設的優秀平臺,梅州水文分局根據上級部署,積極推動該平臺的使用。10月29日,原建立在微信、QQ等社交媒體平臺上的工作群組全部遷移到粵政易平臺,保證了屬於工作性質的文字、語音、視頻、資料傳輸、共享在粵政易平臺上實現。
  • 國網四川信通公司用科技技術助力基層減負
    國網四川信通公司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中,堅持「守初心、擔使命,找差距、抓落實」,組織技術專家轉作風、下基層,了解一線工作難點、痛點,充分發揮自身技術優勢,切實為基層減負。流程眾多,工作繁瑣,花費時間長,工作效率低,基層一線人員苦不堪言。國網四川信通公司專家堅持技術服務基層理念,針對以上問題,以鴻鵠創新小組為載體,會同國網四川成都公司一線人員,堅持系統性、整體性和實用化的理念,經過一個多月的努力,成功研發了報表自動生成工具,實現了統計能力和統計效率「雙提升」目標,切實為基層減輕了負擔。
  • 【我在基層看減負】東陽:7類APP整合成一個
    編者按:2019年是中央確定的「基層減負年」。圍繞中央精神,我省出臺《整治形式主義突出問題切實減輕基層負擔的 若干意見》,各地各部門落實情況如何?減負舉措的效果好不好?一線幹部們的感受深不深?從4月8日開始,浙江在線推出「我在基層看減負」欄目,記者陸續從全省各地發回報導,講述他們在基層的所見所聞。
  • 巴州| 「一張表」背後的基層減負
    巴州 | 「一張表」背後的基層減負 2020-12-08 16: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日照市嵐山區:打出基層「減負鬆綁」組合拳
    日照市嵐山區:打出基層「減負鬆綁」組合拳 2020-05-09 10: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邳州:大數據匯聚基層減負硬核力量
    「報表繁、多頭報、共享難」一直是基層反映較為突出的減負難題。近年來,邳州紮實推進「靶向減負」,充分發揮大數據支撐作用,精準治理「報表」痛點,疫情防控期間,通過各類數據的統一採集共享,有效減輕了一線防疫人員的工作負擔,大數據匯聚起了為基層減負的硬核力量。
  • 光明日報專版:持續解決形式主義問題,深化拓展基層減負工作
    光明日報特推出「持續解決形式主義問題,深化拓展基層減負工作」專版,選取福建南平、四川甘孜、江蘇蘇州、湖北宜都等地,通過講故事的形式,反映2020年各地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部署推動形式主義問題糾治、深化拓展基層減負工作的進展成效,並請專家撰寫相關文章,敬請關注。
  • 廣東東莞:三項社保險種為企業減負156億元
    南方網訊(記者/劉灝 解雙)1月6日,由廣東省人社廳主辦的「廣東高質量穩就業保就業——中央、省市媒體採風行」走進東莞市。據東莞市人社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市三項社保險種為企業減負156.4億元。社保費減負直達到位,企業穩就業保就業底氣足2020年2月,全省率先社保退費,三項社保險種為企業減負156.4億元。3月起對全險種社保費統一暫緩劃扣,從用人單位需要延繳才申報,調整為需要繳費才申報,有效盤活企業流動資金。全市企業三險社保費延繳60.6億元。另一方面,東莞積極落實失業補助金發放。
  • 「一張表」背後的基層減負故事
    今年1月初,焉耆縣委牽頭多部門深入調研,提出「基層減負計劃」。這張表一端連著村(社區)幹部,其首輪入戶採集齊全部信息,之後定期入戶只需對有變化的信息進行更新;另一端連著各鄉鎮(街道)、村(社區)管理平臺,只需選擇項目和關鍵詞進行搜索,就能生成各類數據,一鍵導出報表。每個村(社區)指定1名維護員定期進行數據維護,同時設置秘鑰權限,實行閉環管理,確保數據使用安全。成本低、上手快、信息準,「一張表」已成為焉耆縣基層幹部開展工作的「神器」。
  • 旅行社轉型新突破,廣之旅「易起行」平臺正式上線
    2月24日,嶺南集團旗下企業、廣東第一大旅行社廣之旅在東方賓館舉行全球發布會,宣布該社旗下智慧旅遊服務平臺「易起行」(ecwalk.com)正式上線。 「易起行」平臺,是首個傳統旅行社打造的開放的智慧旅遊服務平臺;致力於高效整合廣之旅、全球供應商和消費者等多方資源,打造B2B2C的平臺生態,覆蓋全渠道旅遊產品,助力旅行社線上線下融合發展。
  • 孫佳佳:基層減負須向「三風」「動刀子」
    往年到了這時候,不少基層幹部便會大倒苦水。不僅各項考核「壓頭皮」,「文山會海」更讓他們不堪重負。為基層減負,要善減敢減。充分理解基層「千條線」與「一根針」的辯證法,舉旗定向,向「三風」「動刀子」,切實為基層減負。 要整「會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