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未提房產稅,有專家稱不適合徵收,馬光遠:5年內大概率出臺

2020-12-21 騰訊網

對於房產稅的出臺就好像談房價一樣,大家的回答真的是五花八門,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甚至完全不著邊的觀點都可能出現。其實我今天說的房產稅就是官方提到的房地產稅,雖然細究兩個是不同的概念,但姑且這麼混著叫,實際上說的是一回事。

這些年,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樓。我記得2009年的時候我做房產稅專題就是空轉十年的房產稅,可見,不知道這個討論持續了有多久了。

前段時間因為人口普查把房產稅的開徵再次推向了討論的熱潮,網傳「第七次人口普查中,首次把查房信息納入普查範圍,是不是意味著要為收房產稅做鋪墊?」

結果,人家統計局站出來回應說,以房「查人」是世界普遍採用的方式,因為人都居住在房子裡。「查房」目的是為了查準人口,了解人口的居住狀況、生活設施、房租水平等,可以更好地反映當前民生問題。況且也不是第一次這麼做了。

這事兒就這麼不了了之了,也就沒什麼可討論的了。

再後來,最官方的說法又來了。

財政部在《遠景目標建議》的輔導讀本中,詳細談到下一個五年關於房產稅的推進問題。在談及進一步完善現代稅收制度時提到,按照「立法先行、充分授權、分步推進」的原則,積極穩妥推進房地產稅立法和改革。

這也就意味著下個五年,房地產稅仍將繼續穩步推進,至於能不能出臺還是留下了個懸念,沒有說一定會出臺也沒有說一定不會出臺。留下了很大的想像空間。

反對徵收的大有人在,比如此前,中國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首席經濟學家李鐵就表示,目前並不是推出房產稅的最好時機,想要把錢從房子擁有者的兜裡往外掏是很難的事情。

我倒覺得這可能是實話,代表了很多人的想法。可是我們知道,房產稅開徵是大勢所趨,不會由著你的願意不願意,它是必然會來的,只是早晚的事。

支持房產稅的也有人。比如,10月12日,經濟學家樊綱就表示,不徵收房產稅和資本利得稅,或是收入差距拉大重要原因。中國對勞動工資徵稅,但對個人資本收入是不徵稅的。他還提到,只要房價上漲速度跑贏工資,那麼就一定會出現財富兩極分化,而一旦處於弱勢地位,就很難改變。

這個觀點或許也代表了很多人的想法。其實有時候不能絕對誰的話對或錯,就看你站在誰的立場上說話。你說我們應該站在誰的立場說話呢?毋庸置疑,老百姓、人民。

我覺得現在有一個問題,就是大家還處在懵懂狀態。老百姓也怕,畢竟從誰身上往外掏錢都沒那麼容易。可是房產稅真的那麼可怕嗎?究竟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這麼多年遲遲未徵也從側面反映出,既得利益者太多是最關鍵的。

不管怎樣,我希望不要讓老百姓從一開始就產生恐懼心理,應該讓他們清楚,房產稅一定不是給廣大普通老百姓製造壓力的東西,更應該體現更多人的公平。如果能站在大局或長遠看,或許對整個社會進步都是好事的話,我想百姓也是理解的。

況且,即使徵收房產稅,它也應該是一種累進稅,房子越大越多,稅率會越高,房子本來就不多且不好的低收入群體影響就很小。當然更需要,對於土地出讓金、70年產權以及幾套免徵等問題率先釐清。

那未來5年內還能開徵嗎?

12月17日,媒體報導稱,經濟學家馬光遠表示,「我認為2022年之前出臺的可能性非常低,未來5年房產稅出臺概率大!」這一次下一個五年規劃建議沒有提房地產稅,是不是意味著在未來五年期間房地產稅也不會提上立法日程?

「不,我的判斷恰好相反。我認為,未來五年,可能是出臺房地產稅最好的時機,這個時機一旦錯過,未來恐怕很難找到出臺的時間窗口。建議沒有提,不等於這事不在議事日程內。」

對於馬光遠的話,他一邊肯定著自己過去的判斷的正確性,一邊又開始了新的預測。這次他說的會不會應驗呢?

現在還沒有人能給出答案。

不過,似乎從另一位經濟學家的判斷中能找到一些共同點。

大概什麼時候能開徵呢?去年年底,經濟學家賈康認為,「房地產稅的整個立法過程要多長時間才能完成現在不好預測,權威信息是,房地產稅在本屆應該看到它的啟動,還剩3年多時間。」

這麼算來,大概時間在2022年後的2023年。

還有一位律師也表達了類似的觀點,如果無特殊情況,2023年3月本屆人大任期結束之前,房地產稅法應當完成立法或提請審議。如果按照這樣的推理,那麼房產稅立法最快會在2023年之前啟動,也就意味著房產稅立法可能還有兩三年的時間準備。

房產稅出臺那麼難嗎?或許不是你想像中的那種難,接下來就看有多大的魄力了,反正從房子是用來住的而不是用來炒的這個定位足以看出,圍繞這個的調控政策真正做到了堅定有力的執行和落地。而房產稅,或許也是見證一個時代的新的佐證。

相關焦點

  • 國家未提房產稅,有專家稱不適合徵收,馬光遠:5年內大概率出臺...
    其實我今天說的房產稅就是官方提到的房地產稅,雖然細究兩個是不同的概念,但姑且這麼混著叫,實際上說的是一回事。這些年,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樓。我記得2009年的時候我做房產稅專題就是空轉十年的房產稅,可見,不知道這個討論持續了有多久了。
  • 房產稅究竟什麼時候出臺?前央行副行長警告:樓市狂歡日子不多了
    大家一直說房產稅要來了,其實這句話嚴格來說是不準確的,房產稅早在30多年前就已經開始徵收了,換句話說,不是房產稅要來了,而是早就來了。1986年10月1日,國家就已經開始實施《房產稅暫行條例》,明確規定房產稅的納稅人為由產權所有人。房產稅依照房產原值一次減除10%至30%後的餘值計算繳納。
  • 未來5年房地產稅有大動作?專家提3種徵收方案,房價會下跌嗎?
    其實,早在2016年,房地產稅就被列入到了國家立法規劃的第一類項目,2018年,國家成立了房地產稅立法小組,根據這一次的官方表態看,未來五年房地產稅或將會迎來新的動作。對此,經濟學者馬光遠表示,房地產稅是地方最重要的稅種之一,「十四五」或是出臺的最好時機。
  • 2020年全面徵收房產稅 2020房產稅最新政策 房產稅一平米收多少錢
    據說,2020年即將徵收房產稅,而且已經在上海和重慶兩地試行,對於手裡有好幾套房產的人來說,這是一個十分不好的消息,那麼2020年全面徵收房產稅是真的嗎?如果2020年開徵房產稅,一般是如何收費的呢?中國財政預算績效專委會副主任委員張依群,也直接用10個字簡潔回應,表示:短期內開徵可能性不大。也就是說,2020年全面徵收房產稅是不現實的,而上海和重慶開始試點的意義,也是為了讓房產稅徵收的更加合理。目前一般稅率在1%-2%之間,按照國內現有商品房總市值450萬億原來計算,即使按照1%進行計算,也會帶來巨大的收入,因此還是需要謹慎實施的。
  • 房產稅真的要來了,未來要「這樣」徵收!官方發聲:勿信謠傳謠?
    為了樓市的健康發展,樓市調控政策也密集出臺了,不過,為了樓市的長遠發展,還需要長效機制來制約。 當下,樓市大局已定,以穩為主,高房價被遏制,同時「房住不炒」主基調深入人心,房地產將逐漸步入正軌。但是,由於房地產經過二十年的蓬勃發展,出現了很多的亂象,尤其是樓市過剩現象,已經很明顯了。
  • 上海房產稅徵收標準,2020年最新房產稅稅率
    房產稅是根據房產價格和租金收入對市、縣、鎮和工礦區的房產主或經營者徵收的一種房產稅。因此,房產稅的納稅人是徵稅範圍內的房屋產權所有人。此外,還有以下特殊情況: (1)產權屬於國家的,由管理單位納稅;房地產原值是指納稅人按照會計制度在「固定資產」帳簿中記錄的房屋原值。
  • 預測:房產稅將在這些城市率先徵收(名單)
    而且就是在5年以內!細節三:房地產稅的稅收優惠所有國家的房地產稅制度安排裡面,都有一些稅收優惠。比如可以作出一定的扣除標準,或者是對一些困難的家庭、低收入家庭、特殊困難群體給予一定的稅收減免等。當然具體的方式不一樣,水平不一樣,但是都有一些稅收優惠。
  • 2020年新房產稅政策?房產稅要怎樣徵收?
    另一種為房產出租徵收稅,計算公式為房產租金收入*(12%的稅率);營業稅稅率為5.6%,主要針對不動產的單位或個人徵收的,不動產在五年以上即可減免;契稅由買方繳納,當所有權發生變化需要徵收,按照房產評估額1%-3%繳納,若二套房或房屋面積在144㎡以上,稅費按3%繳納。
  • 房產稅徵收標準曝光 2019年房產稅徵收標準已確定
    那麼,2019年房產稅徵收標準是怎麼樣的?2019年會按照怎麼樣的標準來徵收房產稅呢?近日房產稅徵收標準曝光,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隨著社會不斷發展,不少人對房產稅這個問題都比較關心。近兩年來,房地產不斷上漲。隨著房價的飆升,很多人買房都只能選擇用房貸的方式。今天,小編想和大家說的就是房產稅徵收標準,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
  • 上海房產稅僅對新購住房徵收
    如果合併計算後,人均不超過60平方米(含60平方米)的,其新購的住房暫免徵收房產稅;人均超過60平方米的,對屬新購住房超出部分的面積,按規定計算徵收房產稅。本市居民家庭中有無住房的成年子女共同居住的,經核定可計入該居民家庭計算免稅住房面積。稅率為0.6%或0.4%《辦法》規定,納稅人為應稅住房產權所有人。
  • 住宅房產稅如何徵收
    在房子買賣交易中,是需求交納房子住宅房產稅的。房子性質、面積、首套房及二套房,所交納的稅費也是不一樣的。那麼,住宅房產稅如何徵收?房產稅徵收,營業稅:購買未滿5年(含5年)的房產對外出售營業稅為房價的5.5%,滿5年則徵差價的5.5%。
  • 比利時按行政區劃徵收房產稅引關注
    比利時房屋業主委員會主席奧利維爾·哈馬爾近日稱,比利時未來行政區劃徵收房產稅的舉措存在潛在風險,此舉會對房屋出租人與業主在不同行政區劃內的房屋收益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  據悉,比利時聯邦議會不久將對該國按住宅用地、商業用地與農業用地等不同土地屬性徵收房產稅的《租賃法案》進行投票,而該法案將成為確保該國房地產稅收收入足額徵收相關法規的重要組成部分。
  • 任澤平:房產稅徵收的六大配套條件尚待解決
    《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自2014年11月12日公布,2015年3月1日起施行,時至今日,政策已推行一年多,距離國土部多次提出的要在2016年底完成全國所有市縣發放《不動產證書》的目標,仍有一定距離。  三是統一界定房屋性質。由於歷史遺留原因,現存房改房、福利房、央產房、軍產房、小產權房、經濟適用房、集資房、兩限房等不同類型的房屋,產權性質差別大,稅基不統一。
  • 歐美國家的房產稅是重要的稅收來源,我國地方收入必須加上房產稅
    十四五規劃雖然沒有明確的提出房產稅的事情,但是,不代表就不推出房產稅了,更加不能代表房產稅在近幾年就不會推出了。在歐洲,在美國等等西方發達國家,地方財政的主要來源就是依靠徵收房產稅,房產稅是大部分發達國家地方財政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十四五規劃中,雖然沒有確定的提出房產稅的推進事情,但是,卻提出了需要增加地方的直接稅,而房產稅是直接稅的一種,所以,十四五規劃中提出的直接稅,肯定是包含房產稅的。
  • 房產稅徵收的他山之石:美國不動產稅率各州不一
    房地產稅被認為是一個完整的稅收體系,其徵收對象包括「房產」和「地產」,且涵蓋房地產的「交易」和「持有」環節。有專家認為,房地產稅收改革可能包括對現有少數涉及房地產的稅費進行合併,增加持有環節的稅收,減少交易環節的稅收。從全球範圍看,房地產稅作為一項比較穩定的稅收來源,是很多國家和地區常見的地方稅種。
  • 房產稅開徵最新消息2019 房產稅全面實施「炒房客」最受傷
    有關房產稅的話題在社會上已經討論了多年,儘管大家都不知道什麼時候真正開始執行,但都很清楚,房產稅到來只是早晚的事。房產稅一旦實施,名下超出的房產即便沒有任何交易,也將產生一定的費用支出,這對於已經進入寒冬的樓市來說似乎「更難了」。
  • 日本「房產稅」收這麼高,3年後,可能演變為中國版
    中國的房產稅提了多年,至今未啟動,在大家心中始終是個雷。房產稅應該算是炒房的終結者,一旦徵收,炒房將不復存在,房子真正回到「房住不炒」,回歸居住屬性。雖然還沒徵收,但是也嚇跑了很多炒房客。房產稅為何遲遲不推行?而且還多年反覆、多次提及。是不知道怎麼徵收嗎?
  • 深圳要徵收房產稅的消息,雖然它被證實為謠言,但絕非空穴來風
    深圳的相關措施也在出臺的路上,相比徵收房產稅這種簡單而粗暴的方式,一定還會有其他的解決方案。深圳炒房團通過炒房進行個人的財富掠奪是毫無意義的,總體上看,在整個財富增長的過程中,社會財富並沒有實際的增加。如果深圳納為直轄市,深圳的炒房團必然會遭受到五雷轟頂的打擊,這就是為什麼深圳會宣布不會成為直轄市的理由之一。
  • ...比如有很多地區開始徵收房產稅,那麼它的目的也主要是調整中央...
    【管清友:大家對於房產稅出臺沒有必要過度恐慌】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長、首席經濟學家管清友出席金麒麟論壇表示,房產稅在中國應該不會大面積的很快推開。房產稅其實它不改變房價的運行趨勢,也不是為了所謂的打壓房價或者凍結房地產市場而出臺的。房產稅在中國估計出臺的時間仍然比較長,個人認為沒有確定的時間表。
  • 我省出臺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減免政策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日前,記者從省財政廳獲悉,省財政廳會同相關部門出臺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我省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困難性減免政策。自2020年2月1日起至4月30日止,對受疫情影響較重的交通運輸、餐飲、住宿、旅遊行業納稅人暫免徵收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