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蝸居的極限是2.5m³?東京也許就是北上廣深的未來

2020-12-11 Lsan家居設計

對于越住越小的家,日本建築師山下保博說:「日本的地價很高,越接近城市的中心,能夠保有的就只有極為狹小的土地了。」

面對越來越貴的房價,也是我們所面臨的問題——如何在空間小的城市中,創造出寬敞的居住感覺?而日本東京,或許是最接近北上廣深終極答案的模型。

大東京都市圈的面積有一萬多平方公裡,承載了全國三分之一以上的人口(4000多萬)。

作為人口密度極高的地區,東京居民早已接受了蝸居的概念——

比起美國200+㎡、歐洲100㎡的家庭平均居住面積,東京居民每戶人家平均僅有63㎡。正是因為如此,想讓有限的土地利用最大化,就必須考慮新的結構與構造方法。

建築師們充分發揮才能和腦洞,將寸土寸金轉化為獨特的居住藝術,在東京逛街你能看到各色各樣的屋子。

東京的房子按實用面積由大到小,分別是獨棟房、公寓住宅和群租房。

「獨棟房:30㎡×3」

山下保博設計的企鵝房,位於東京板橋區的轉角地段,整個建築只佔地30㎡,相當於兩個車庫的大小。

建築環境決定了架構方法,山下利用對光線的操控,讓原本狹窄的內部看起來更廣闊。他豎起四面牆,並切斷了拐角,四面而來的充足光線,能讓小房間看起來更大。

最最顯大的是頂樓,四面都築起了玻璃窗——讓人的第一眼視線抵達遠方,空間也就隨之延伸。

最大程度引入自然光,只是小房子顯大的第一步,延伸視準線可以讓房間感覺更大。

玄關其實很狹窄,但房子的天花板很高,就用上方開闊的空間感來歡迎人。

樓梯的流線型設計,讓人樓上樓下走動時不會阻擋視野。

廚房的臺面浮在樓梯進的上方,不明顯的支撐讓外觀不限雜亂,很好地利用了通常會被浪費的空間。

實際上,企鵝房的每個房間都沒超過18㎡,覺得它開闊實際上是人的錯覺。

只要某個區域的天花板夠高,人們通常就不會感覺太小。

山下把這個原則用在各處,房子的結構可以自由調整,越小的房間給它越高的天花板。

企鵝房本質上是一個光箱:光線在這裡被收集、集聚,又散布至空間各處。

和國內越拍越貴的土地一樣,住得起東京獨棟房的人家是少數,一半以上的居民都住在公寓樓裡。

日本的公寓稱呼是有鄙視鏈的,不過幾十平的地方也有講究:高級公寓(Mansion)>普通公寓(Apartment)>群租房。

「高級公寓:60㎡」

我們先來看建築師千葉設計和自住的高級公寓(Mansion)。

公寓考慮了公共空間與私人空間的互動,外樓梯可以從客廳看到,臥室可以從浴室內看到,而城市的風景能從露天平臺看到。

對於這個60㎡的公寓,千葉原本並不打算讓環境開放,一開始在圖紙上建了厚厚的牆。

如果只是為了保護私人居住,這樣做並不明智——造出一個封閉的箱子會讓人壓抑,如何打開部分厚牆就成了設計思路。

牆壁變成了兩層深的櫥櫃,門一開是充足的儲物收納,門一關又是「我家空無一物」的寬敞感。

這些壁櫥空間都很簡單,線條儘量最小化,存在感相當於一棟牆,這也是為什麼大家裝修都愛做頂天立地的柜子。

同樣的,公寓的窗戶邊框是鏡子一樣的不鏽鋼,通過反射外界讓家看起來更大。

如果你視線平直望向窗外,因為高樓林立你看不見天空,正是這樣的反射讓你能看見天空和街道。

這樣的效果也被用到了地板和天花板的設計上,帶著點反射光亮的材料將公寓內部與更大的外界連接起來。

每一個房間都能循環貫穿,沒有死胡同也沒有狹窄感。

再來看次一級的普通公寓(Apartment)。

「普通公寓:25㎡」

這兒是插畫師蘿拉住的25㎡公寓,每個月租金約五六千RMB。

進入玄關先脫/換鞋,已經不止是日本的規矩了,也越來越成為國內的生活習慣。

這個小小的動作貌似是常識,卻幫助我們實現了公寓空間的最大化。

因為地板更乾淨了,被浪費的空間就更少了,你可以坐在地上看書吃飯打遊戲。

與之匹配的是便攜靈活的家具,比如一套三張的組合桌子,你可以單獨分開使用,也能拼成一張大的用。

我們常在逛宜家時看到這種家具,可摺疊的、可靠牆的、可掛門的、可堆疊的……一切設計都是為了更舒適地蝸居。

△宜家與HAY聯手的伊波利三件套桌子

蘿拉的小廚房是II型的,布局十分緊湊卻夠用,需要的一切它都具備了。

廚房區成功塞下了冰箱、微波爐、灶臺和烤架,各種雜七雜八的廚具也是用了上牆大法。

蘿拉的浴室和衛生間也是又小又實用,比如這個典型的日式節水馬桶——每當你摁下衝水鍵,上面是一個小洗手臺,洗完手的水正好衝馬桶,既省空間又節約水。

「群租房:10㎡」

處於鄙視鏈底層的,是低租金的低層木房子,它們往往充當群租房的角色。這種住屋的共用空間更大,通常只有一間房單獨屬於每個住戶。

池田與另外4人合租,他的房間佔地約10㎡,每個月將近兩千的房租,對於世界性大城市來說,這樣的居住成本已經夠便宜了。

不過,住得便宜也是有一定代價的。池田的所日常生活,從下廚到工作到睡覺,全部在這個小房間內完成。

他每天睡在沙發上,平時收起來當沙發用,其實鋪開來也就是一張床。房裡還備了兩個蒲團,以防有客人來的時候用。

廚房同樣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冰箱、水槽、灶臺、烤箱全都有,簡陋但夠用。

不過,屋子缺少一樣重要的設備:浴室,池田不得不使用樓裡的4個公共廁所之一。

這些公寓沒有浴缸或淋浴,想要洗澡的話,只能定期去東京的110所公共浴池。

一般澡堂有兩三個池子,每個浴池的溫度不同,也有會放藥浴的和天然溫泉,比起在家泡澡更寬敞一些。

池田覺得泡澡是舒緩壓力的好法子,他每次都要在那消磨至少一小時的時間。

這樣看來,原本的生活不便,似乎被化解為了愉悅的慣例。而在東京,這種從家出發的補償隨處可見——

當你不想在家招待招待朋友時,你可以下樓約在不遠處的咖啡館裡;

要買點什麼十步一家的便利店就搞定了,平均每11個人有一臺自動售販機;

你家空間不夠養貓?沒關係,吸貓室40RMB一小時了解一下。

城市成了個人生活領地的延伸,街道本身就像是客廳的集合。你無法或不想在小小的家裡做的事,都可以在東京的別處找到地兒完成。

而將這種節約空間主義發揮到極致的,無疑是膠囊旅館了。

「膠囊公寓:2.5m」

東京都市圈交通發達密集,上下班通勤平均3小時是家常便飯。

有時候加班到很晚錯過了班車,打車貴回家也睡不了幾個小時,疲憊的上班族會選擇在膠囊旅館休憩一晚。

一般是自助式入住,折合約200RMB,沒有房間只有睡眠艙,需要爬梯子進入那個僅供躺下的空間。

最早的膠囊公寓出現在1972年,建築師黑川紀章在東京銀座區,安放了第一座膠囊大樓。

雖然已經過去幾十年了,這座獨特的建築看起來依舊帶著不現實的未來感。

它的建造過程是這樣的——140個小居住單元先在工廠預製好,由起重機舉起排列好,再用高壓螺栓和鋼芯固定。

小格子使用壽命約為25年,每一間都能取下來重新安裝,比起推到重來的拆遷更能實現建築上的循環利用。

Less is more,用於形容東京不能更貼切。

它意味著蝸居也可以住得舒服,讓更多的人生活在市中心,而不是每天從郊外通勤,任何商品和服務你都能在一天內享受到。如沙丁魚般住更小的罐頭,過更緊湊的社區生活,似乎是我們的未來居住趨勢。

住在北上廣深的你正在經歷什麼樣的蝸居?可以在評論裡分享哦

相關焦點

  • 人類蝸居的極限是2.5m³?東京也許就是北上廣深的未來
    而日本東京,或許是最接近北上廣深終極答案的模型。大東京都市圈的面積有一萬多平方公裡,承載了全國三分之一以上的人口(4000多萬)。作為人口密度極高的地區,東京居民早已接受了蝸居的概念——比起美國200+㎡、歐洲100㎡的家庭平均居住面積,東京居民每戶人家平均僅有63㎡。正是因為如此,想讓有限的土地利用最大化,就必須考慮新的結構與構造方法。
  • 人類蝸居的極限是1.4㎡?香港和東京也許就是北上廣的未來
    人類蝸居的極限是1.4㎡?香港和東京也許就是北上廣深的未來小時候,我們有很多夢想,長大以後只剩買房。東京2.5m的膠囊房過去10年中國的樓市經歷了黃金時代,大部分一二線城市房價都翻了幾倍,對於一般家庭來說,買房已經不是年輕人可以獨立完成的任務,是兩代人甚至是「6個錢包」才能勉強達到的難題。雖然對於房地產的未來,很多商業大佬給出了「房價如蔥」的定論,但是沒有人有未卜先知的能力。
  • 人類蝸居的極限是1.4㎡?香港和東京也許就是北上廣的未來
    人類蝸居的極限是1.4㎡?香港和東京也許就是北上廣深的未來小時候,我們有很多夢想,長大以後只剩買房。東京2.5m的膠囊房過去10年中國的樓市經歷了黃金時代,大部分一二線城市房價都翻了幾倍,對於一般家庭來說,買房已經不是年輕人可以獨立完成的任務,是兩代人甚至是「6個錢包」才能勉強達到的難題。雖然對於房地產的未來,很多商業大佬給出了「房價如蔥」的定論,但是沒有人有未卜先知的能力。
  • 我國人口第一大市,和東京相當,GDP將比肩北上廣深
    眾所周知,東京是日本政治,經濟,文化等多領域的中心,其中東京市圈總人口超過3700萬,是全國人口最多的城市。而我國的人口第一大市,和京東相當,GDP將比肩北上廣深。它就是重慶,相信大家對它是比較熟悉的吧,重慶地處中國內陸西南部,是長江上遊地區的經濟、金融、科創、航運和商貿物流中心,是我國四大直轄市之一,同時也是中西部唯一的直轄市。雖然說重慶的地形複雜,大山大水,自古就有「蜀道難」之說,還別稱為「山城」,但是這裡是西南地區綜合交通樞紐,是長江上遊地區唯一匯集水、陸、空交通資源的超大型城市。
  • 為什麼說北上廣深房子是硬通貨?看看紐約東京怎麼說!
    但是這兩年提出房住不炒、今年房地產企業三道紅線等政策,全國部分城市房價已經有下滑趨勢,尤其是天津,但是北上廣深的房價一直維持在高位,並沒怎麼跌,今後還能不能投資,會不會成為硬通貨,我們同差不多相同規模的紐約、東京相比一下。
  • 你為什麼在北上廣深掙扎,回老家不香嗎?
    #又快到了過年的時候,每年的春運都能上頭條,春運可謂是人類最大的季節性遷徙活動。然而,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有幸出生在紐約,洛杉磯,東京,北京,上海的,大部分人也就是生活在一個小城市,甚至小鄉村。在過去媒體不發達的時候,大部分人很難知道別的地方的人是怎麼過的,所以對外面的世界並沒有什麼概念,也很難產生背井離鄉的想法。
  • 「世界級」一線城市:日本東京上榜,中國除了北上廣深,還有2座
    在這次調查中,日本國內只有一個城市躋身了一線城市的行列,它就是日本東京,相較於日本其他城市來講,東京的綜合實力還是非常強的,在整個亞洲都能排得上號。而東京的經濟發展直接主導了日本的經濟,就拿2019年來說,東京整年的GDP高達9500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7萬億,咱們兩個上海才能和它平起平坐了,所以東京在這份榜單中排在了第三的位置,還是讓人吃驚不已的。
  • 北上廣深租房圖鑑:10平就能住,開門就是床
    疫情期間,城市裡租房的年輕人都過著什麼樣的生活?在北上廣深租房的年輕人,都住在怎樣的房子裡?這幾個大城市又有什麼不同?本期研究中,DT君將帶你走近租房青年的蝸居困境。「時間過得挺快,但也更壓抑了」為了了解疫情下年輕人隔離生活的狀態,DT君在日前發起了一項關於年輕人蝸居生活的調研。
  • 你為什麼在北上廣深掙扎,回老家不香嗎?
    #又快到了過年的時候,每年的春運都能上頭條,春運可謂是人類最大的季節性遷徙活動。然而,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有幸出生在紐約,洛杉磯,東京,北京,上海的,大部分人也就是生活在一個小城市,甚至小鄉村。在過去媒體不發達的時候,大部分人很難知道別的地方的人是怎麼過的,所以對外面的世界並沒有什麼概念,也很難產生背井離鄉的想法。
  • 北上廣深GDP在世界性大都市中排名如何?
    毫無疑問,北上廣深在國內的城市中屬於最高水平。北京是中國的政治文化中心、上海是中國的金融中心、廣州是中國的商業貿易中心、深圳是中國的科技製造中心,在這些領域內四個城市具有絕對的統治力和影響力,這四個城市的經濟總量佔中國的10%以上,將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裡引領中國城市的發展。
  • 我國人口第一大市,和東京相當,GDP將比肩北上廣深
    眾所周知,東京是日本政治,經濟,文化等多領域的中心,其中東京市圈總人口超過3700萬,是全國人口最多的城市。而我國的人口第一大市,和京東相當,GDP將比肩北上廣深。它就是重慶,相信大家對它是比較熟悉的吧,重慶地處中國內陸西南部,是長江上遊地區的經濟、金融、科創、航運和商貿物流中心,是我國四大直轄市之一,同時也是中西部唯一的直轄市。雖然說重慶的地形複雜,大山大水,自古就有「蜀道難」之說,還別稱為「山城」,但是這裡是西南地區綜合交通樞紐,是長江上遊地區唯一匯集水、陸、空交通資源的超大型城市。
  • 為什麼說北上廣深房子是硬通貨?看看紐約東京怎麼說!
    但是這兩年提出房住不炒、今年房地產企業三道紅線等政策,全國部分城市房價已經有下滑趨勢,尤其是天津,但是北上廣深的房價一直維持在高位,並沒怎麼跌,今後還能不能投資,會不會成為硬通貨,我們同差不多相同規模的紐約、東京相比一下。
  • 貨廂容積高達12m³,評測飛碟締途EX小卡
    在輕量化、靈活便利性和裝載能力上,小卡車型佔了先天優勢,以飛碟締途EX為例,其貨廂容積達到了12m³,這一數字是什麼概念呢?相比一般的海獅車型,貨廂空間增長了近一倍,對於不少物流小哥而言,這車簡直是穿街走巷完成配送任務的神器。
  • 北上廣深在全世界屬於什麼水平?這一方面還遠遠落後紐約和東京!
    那我國發展得最好的城市,肯定是北上廣深了,根據目前已發布的2018年各地城市GDP排名,排名前四就是北上廣深,其中,上海32679億元,同比增長6.6%;北京30320億元
  • 米高micro戶外運動指南 北上廣深去哪玩滑板車?
    米高micro戶外運動指南 北上廣深去哪玩滑板車?時間:2016-05-06 13:23   來源:川北在線   責任編輯: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許多朋友在購買滑板車之後有個疑惑,除了平時短途代步之外,還有什麼地方可以暢快無阻地滑滑板車呢?本周小編在網上搜集了一些網友們的推薦,看看在北上廣深,哪裡可以暢玩滑板車!
  • 北上廣深能有這樣的房子嗎?
    在日本東京這個寸土寸金的地方,總有一些奇葩的建築刷新著人們的腦洞。那麼在中國的北上廣深,能有這樣的房子嗎? 在日本東京這個寸土寸金的地方,總有一些奇葩的建築刷新著人們的腦洞。那麼在中國的北上廣深,能有這樣的房子嗎?
  • 北上廣深青年困局,30歲後該何去何從?
    有句話叫做「這個世界的未來永遠屬於年輕人。」屬於年輕時的你,屬於年輕時的我,但我們終將老去,那時會有其他的年輕人,那時這個世界的未來不再屬於老去的我們,但終屬於一波又一波的年輕人。這個世界的未來永遠屬於年輕人,算一算第一批00後已經20虛歲了,有些已經離開了校園踏入了社會,而第一批90後,現在也已經30虛歲了,可曾記得剛踏出校園那會,我們的雄心壯志,我們那會那片要徵服這世界熾熱的心,也因此很多的我們都投身了一線城市如北上廣深,在這默默的奮鬥了數年之後,我們都接近了30歲。
  • 迷你倉,走不出北上廣深
    在36kr2017年的一篇採訪中報導,空間號推廣的小區平均倉儲需求在3 %左右,也就是一個500戶的小區,只有15戶有租倉需求。b、國內許多存儲的需求都是偶發性的,而且也是短暫性的。在美國每次搬家或者其他情況,都需要,而且算得上是迷你倉的忠實用戶。但在國內,最長可能就2、3個月的暫存,1、2年內都很難出現所謂的復購。
  • 中國「人口最多」的城市,位居世界第二僅次於東京,不是北上廣深
    在我們的印象中,我們國家的人口東西方少,東部沿海城市面積比西部內地小得多,但佔人口的很大一部分,我國的4個一線大城市北上廣深都在東部地區,新的一線城市也是東部大部分,因此,說到我國人口最多的城市,大部分人可能會認為它會成為北上廣深之一,但事實卻出人意料。
  • 最多可裝9m³!江淮星銳捷運王能帶給輕客市場什麼變化?
    9m³!這就是江淮星銳捷運王「海納百川」的裝載能力。 江淮星銳捷運王,為何這麼能裝,其又有哪些特點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江淮星銳捷運王,就是為滿足用戶需求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