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蝸居的極限是1.4㎡?香港和東京也許就是北上廣的未來

2020-12-12 家居談談談

人類蝸居的極限是1.4㎡?香港和東京也許就是北上廣深的未來

小時候,我們有很多夢想,長大以後只剩買房。

東京2.5m的膠囊房

過去10年中國的樓市經歷了黃金時代,大部分一二線城市房價都翻了幾倍,對於一般家庭來說,買房已經不是年輕人可以獨立完成的任務,是兩代人甚至是「6個錢包」才能勉強達到的難題。雖然對於房地產的未來,很多商業大佬給出了「房價如蔥」的定論,但是沒有人有未卜先知的能力。而從跟我們相似發展歷程的地區和國家來看,未來或許會更加殘酷,這從東京和香港兩大城市的住房環境已經可以預見。

東京是日本最大的城市,東京都市圈面積有1萬多平方公裡,在這裡面承載了超過全國三分之一的人口,4000多萬,這相當於北京和上海的人口總和。東京的白領上下班通勤超過3小時是家常便飯,而一加班就經常會錯過末班車,家更多的時候成為了短暫睡覺的地方。所以位於城市中心沒有獨立房間,只有睡眠艙的膠囊公寓應運而生,每晚單價只需要200人民幣,因為空間狹小進入時需要通過爬梯。

最早的膠囊公寓可以追溯到1972年,位於東京銀座區,幾十年過去了這座獨特的建築看起來依舊有種超越時代的未來感。

它的建造過程也很有意思,140個小單元時提前定製好的,通過起重機排列好後再用高壓螺栓和鋼芯固定。每個小格子的使用壽命是25年,每一間都可以取下來重新安裝,這要比傳統推倒重建的建築更加環保。

如果說北上廣的蝸居還能稱得上生活,東京的膠囊房應該只算生存了吧,所謂白領也只能如沙丁魚般擠在罐頭中,忙碌的工作充斥著大部分的時間,這似乎就是我們未來的居住趨勢。

香港1.4㎡的「棺材房」

什麼是生活最苦的樣子?

有人回答說:我還沒死,就住進了棺材裡。

如果說東京的膠囊房是未來白領的苟且,那麼香港的「棺材房」或許就是未來低收入人群的輓歌。

香港在很多人的心中都是繁華富裕的代名詞,誠然在過去的幾十年間,香港經濟一直領先於大陸,但是這些繁華的背後是數十萬低收入者的絕望。

根據數據顯示,香港房租最高的地方不是繁華的中環也不是淺水灣,而是香港最貧窮的18區深水埗,每尺最高租金可達300港幣,相當於2800元每平米,這是北上廣房租的20倍,可即便如此還有大約20萬人居住在此。

香港很多低收入者的工資只在5000-7000港元之間,這讓他們根本住不起正常的房子。而只有這裡才能租到足夠便宜的「劏房」。劏,剖開的意思,顧名思義就是把房屋分割成更小的居住面積。

相比於大陸房東只是把2室2廳改為4室,香港的房東就顯得更專業了,50平米不到房子分割出了將近20個「劏房」。

這樣的劏房中雖然擁擠,但也稱得上五臟俱全,畢竟還有廁所和廚房,這算是劏房中的高配了。

你以為這種環境住的只是一個人嗎?其實這也許是一家幾口人,據統計這裡的住戶中兒童佔到了4萬,也就是說最少有數個家庭擠在這裡。

棺材房

你以為劏房已經足夠差了?但是還有比它更慘的棺材房,就是劏房中因為橫向空間已經無法再次切割,所以只能縱向分離,這裡的房間每間平均面積僅有1.5㎡。沒有廁所、沒有廚房,只是一個用四塊板圍起來的空間。

而就這樣一個還沒雙人床大的狹小空間,每月還要1500-2000元的租金。

在這裡你連腿都伸不直,進門出門都需要「卑躬屈膝」,真是像極了了生活的縮影。

蜂巢房

還有一種更便宜的房間叫做蜂巢房,也成籠屋,就跟它的名字一樣,每個房間就像蜂巢一樣,可以同時容納很多人,所有房間都是用鐵絲網隔開,人住在裡面你看像不像鳥住在籠子裡。

有個成語叫「籠中之鳥」,沒想到在繁華的香港竟然變成了現實,真是諷刺啊。

與上面兩種房型不同,這裡居住的大部分都是老人,沒有固定的收入來源,1200元租金也讓他們倍感吃力。

很多香港人心裡都覺得「籠屋」是一種恥辱,可是與流浪街頭相比,鐵絲網圍起來的也許是那些低收入者最後僅剩的依賴和尊嚴吧。

我們的未來是和他們一樣,還是如大佬們所說的房價如蔥,我不知道。但是我想未來未至,你我依然還有機會逆襲,生活從來都是公平的,你曾經吃過的苦受過的罪,都會在某一天成為生活對你的嘉獎。

相關焦點

  • 人類蝸居的極限是2.5m³?東京也許就是北上廣深的未來
    而日本東京,或許是最接近北上廣深終極答案的模型。大東京都市圈的面積有一萬多平方公裡,承載了全國三分之一以上的人口(4000多萬)。作為人口密度極高的地區,東京居民早已接受了蝸居的概念——比起美國200+㎡、歐洲100㎡的家庭平均居住面積,東京居民每戶人家平均僅有63㎡。正是因為如此,想讓有限的土地利用最大化,就必須考慮新的結構與構造方法。
  • 香港設計出了18㎡套二,在香港住到底有多慘?
    這一點倒是和港劇《缺宅男女》裡演的很像,一個房子裡擠著三個兄弟姐妹的小家庭,因為居住面積的緊張和生活的窘迫,時常發生摩擦,有人說,這是「港版蝸居」。  今年6月,國際人力資源機構公布了最新全球外派員工的生活成本研究,香港是亞太地區生活成本最高的城市。
  • 表哥「香港」20㎡小蝸居吃飯在床上晚上睡地坑誰見過
    作者: 全球軟裝我和表哥是從小玩到大的我倆只相差2歲他讀完初中就一直在深圳跑業務後來進入了一家港企被派到總部去上班在我們親戚當中他現在混得還算可以的每個月有3、4萬的工資還算不錯的了我們親戚都特別羨慕他文化不高卻可以拿這麼高的工資但是竟然住的是20㎡的小蝸居看著實在讓人寒酸
  • 香港人寧願「蝸居」,也不願意到內地發展,這是為什麼?
    、政治、教育、交通的中心,不過在我國還有一個地方發展得非常好,那就是香港。香港的土地總面積是1104.32平方公裡,總人口竟有726.4萬人,人口密度排在了全國第三,面積小人口多,這也證明了香港的房價必定是不便宜的,因此在這座城市生活的人都是非常艱難的。
  • 買不起房的香港人住哪裡?直擊香港蝸居生活 好心酸!
    如此「僧多粥少」的環境下, 就導致了香港的房價巨高、租金更是貴到令人髮指。據統計: 7-9㎡的香港出租房,月租金高達6800元。 17㎡的公寓,售價約為380萬。
  • 為什麼香港人住在8平米的小屋裡,「蝸居」生活,也不來內地
    很多人在初步入社會時都會選擇來到北上廣深工作,懷揣夢想,希望出人頭地。生活在大城市雖然能夠有更多的工作機會,有更大的機遇。但在大城市生活,租房是很多人都很頭疼的問題。如果想要距離工作單位近一點,那麼房租就會高得離譜,如果想要省一點房租,那麼可能就要去很遠的地方租房,時間都會浪費在路上。
  • 香港夫婦爆改28.7㎡蝸居, 電影院、大浴缸 一應俱全!
    手機看新聞 香港夫婦爆改28.7㎡蝸居, 電影院、大浴缸 一應俱全!
  • 北上廣深租房圖鑑:10平就能住,開門就是床
    疫情期間,城市裡租房的年輕人都過著什麼樣的生活?在北上廣深租房的年輕人,都住在怎樣的房子裡?這幾個大城市又有什麼不同?本期研究中,DT君將帶你走近租房青年的蝸居困境。「時間過得挺快,但也更壓抑了」為了了解疫情下年輕人隔離生活的狀態,DT君在日前發起了一項關於年輕人蝸居生活的調研。
  • 蝸居的香港和別無選擇的北京
    對於我們這樣的窮學生來講,來香港旅遊,也只能選擇這樣的蝸居了。       詢問了下物業,我們居住的房子每月的租金已經達到7000+港幣了。和香港相比,在北上廣深每月3000元就可以在自如[2]上租一個15-20平,交通較為便利的臥室,回家之後能有一個小小獨立空間讓疲勞的自己重新回血。
  • 950萬在香港買的50㎡小蝸居,浴室6㎡,還有專屬小書房!
    大家都眾所周知,香港的房價是真的非常的貴的,因為房子都不是按照平數來的,都是按照尺來的。屋主夫婦在香港買了一套50㎡的小蝸居,找了朋友,還花了950萬多!瓶子表示:真!有!錢!下面我們就來看看裝修後房子是什麼樣的吧~
  • 12平米被裝修成4室1廳 教香港人如何舒適「蝸居」
    香港的生活成本居於世界最高之列,對處於收入底層的人來說,這是一個巨大且日益增加的負擔。對於香港眾生而言,如何讓自己的蝸居生涯變得舒適就成為了他們迫在眉睫的問題。據觀察者網2013年9月30日報導,據政府指派評估居住狀況的研究機構——政策二十一(Policy 21)——透露,在香港,至少有17萬人居住異常狹小的隔間公寓裡。
  • 香港人為何寧可「蝸居」,也不願去內地發展?導遊說出其中原因
    要說中國最繁華的大都市,很多人第一個想到的是北上廣等一線城市,其實有一座城市遠比這些一線城市繁華,那就是香港。最近幾年隨著香港籤證的開放,每年都有大量的內地遊客湧入這座城市,除了香港的本身魅力吸引遊客外,更多的人來香港購物,畢竟香港是世界知名的購物天堂。
  • 為何香港人寧願蝸居,也不去內地發展?看完這4條原因瞬間懂了!
    文|家樂對於蝸居這個詞,不知道大家有多少感受,如果你在寸土寸金的香港,相信定會真切了解這個詞的含義,香港可以說是每個人嚮往的城市,這裡和上海一樣,有點就是紙醉金迷,沒錢連生存都困難,因為香港幾乎是全世界房價最高的城市之一
  • 直擊香港普通人的真實生活,真正的蝸居,網友:與電視裡不一樣!
    對於這些發展的城市,大家最先想到的就是北上廣深,其實在十幾年前的時候,香港才是最為輝煌真正的繁華之地。特別是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香港就是紅燈酒綠、車水馬龍,就算是如今仍然有很多的人願意去這個地方旅遊,香港在很多人的印象之中仍然非常的繁華無比。但是今天小編就帶領大家直擊香港普通人的真實生活,真正的蝸居,很多網友對此也紛紛的表示:與電視裡的不一樣。
  • 香港、東京、首爾、上海和新加坡五座城市各自的優缺點有哪些?
    作為城市它本身需要一種超常規的財富積累模式,這種模式就是物質資源極大豐富的三角洲,也只有三角洲才能承載起世界型城市。作為世界型城市,第三個必要條件是三角洲。 -4、空間。未來經濟戰的模式就是城市群,所以作為世界型城市,他背後一定要有三千萬人城市群的 發展空間,還要預留出一億,甚至三億人的城市拓展空間。作為世界型城市,第四個必要條件是平原空間。
  • 中國宜居的竟然不是北上廣,為何是滿地蝸居的香港呢,了解下吧
    人類是城市構成的主體和靈魂,人類享受和創造著城市生活的一切,正因為如此,一座城市的宜居程度,對於一個城市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它深刻地影響著城市生活的人們,關係到城市是否有好的生存狀態和發展前景,我們中國國土遼闊,城市眾多,但小夥伴們都知道,城市化的發展是伴隨著一系列環境問題的。
  • 北上廣為何不適合人類居住?
    餘世存還接觸到長住大理的一批外國人,「他們比我還窮,在他們國家就是靠政府救濟金生活的,但是他們活得比我要舒展、要快樂。」按餘世存的描述,他自己比房東要窮,但他比房東活得要快樂。回歸小城逃離北上廣,逃離大都市,來到二線城市、中小城市,似乎已形成一股小小的潮流。
  • 《極限挑戰4》,AI智鬥人類,羅志祥智商大上線
    這一期《極限挑戰4》節目在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區進行錄製,遺憾的是這期節目「小綿羊」張藝興仍然缺席,不過節目組邀請了小瀋陽以及《猛蟲過江》的導演以及主演。也是看點十足。新一期節目圍繞的是AI(人工智慧人)與人類的對決、鬥智鬥勇與互拼互殺。
  • 蝸居生活:每月三千元,在東京能夠租到什麼樣的房子?
    東京的房價,在整個日本看來也算得上是「寸土寸金」的地段了。居住在這裡打拼的上班族們,每月花三千元左右的房租,都能夠租到什麼樣的房子,過著什麼樣的「蝸居」生活呢?第一位:房租4.6萬日元的「吃土青年」如圖所示,就是他租住的房間,不到10坪,吃住都在這小小的一間房子裡面,包含了洗浴室和衛生間,以及走道旁邊的小廚房和靠近榻榻米的小洗衣機房。吃喝拉撒睡,基本上都能夠得到滿足,最棒的一點是還可以看見陽光。
  • 北上廣深在全世界屬於什麼水平?這一方面還遠遠落後紐約和東京!
    那我國發展得最好的城市,肯定是北上廣深了,根據目前已發布的2018年各地城市GDP排名,排名前四就是北上廣深,其中,上海32679億元,同比增長6.6%;北京3032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