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舉制度在臺灣—臺灣進士專題展」高雄開幕

2020-12-11 臺灣頻道

人民網訊 近日,由北京市臺聯與高雄樹德科技大學通識教育學院、圖書館共同主辦的「科舉制度在臺灣—臺灣進士專題展」開幕式在該校圖書館舉行。樹德科技大學副校長王昭雄、樹德科技大學通識教育學院院長曾宗德、圖書館館長蘇怡仁等相關院系領導、部分師生出席了開幕式,北京市臺聯副會長王慧一行九人也專程赴臺開展了文化參訪與調研。

本次校園巡展由圖文、拓片史料等組成,主要包括科舉制度在臺灣的設立和發展、北京孔廟明清進士題名碑碑林中清代33位臺灣進士的拓片等史料,知名臺灣進士介紹以及科舉制度對臺灣社會所產生的深遠影響等,再現「臺灣進士」的成就與對臺灣社會的深遠影響。

「科舉制度在臺灣」專題展是北京市臺聯基於臺灣會館的特殊地位,匯集兩岸專家、學者的研究成果,遍訪兩岸臺灣進士遺蹟,搜集兩岸鮮活史料的基礎上,近年傾力打造文化交流品牌項目,取得了重要成果。自2013年起,北京市臺聯聯合臺灣成功大學、臺南文化協會在臺南孔廟首展之後,先後在高雄佛光山佛陀紀念館、臺灣輔仁大學、臺灣淡江大學、臺灣成功大學、臺灣銘傳大學、臺灣元智大學、臺灣華梵大學進行了專題巡展。巡展在兩岸學術界、民間和師生中產生了強烈的反響,得到了島內媒體、民眾及校園師生的重視和廣泛好評。

位於臺灣高雄市燕巢區的高雄樹德科技大學,始於1986年籌辦「私立樹德技術學院」,並於2000升格為樹德科技大學,以設計類科系和資訊管理系稱著,為臺灣南部地區第一所由技術學院改名為科技大學的學校。高雄樹德科技大學現設有管理、資訊、設計、應用社會及通識教育等5個學院,學生數為1.7萬人。

此次展覽將展至2018年10月20日。 

相關焦點

  • 「科舉制度在臺灣」——臺灣進士專題展在臺灣南投舉辦
    近日,北京市臺灣同胞聯誼會聯合(臺灣)中華文化永續發展基金會、(臺灣)中華文經交流協會、臺灣中興大學藝術中心、臺灣螺陽文教基金會在臺灣南投縣藝術家資料館共同主辦「科舉制度在臺灣——臺灣進士專題展」。來自兩岸的有關單位領導、嘉賓及臺灣中興大學部分師生參加了開幕式。
  • 臺灣記憶:科舉制度下的臺灣進士
    "科舉制度在臺灣:臺灣進士專題展",藉由展品了解臺灣科舉制度與進士、書院的歷史。清廷統一臺灣後,在臺灣全面推行科舉制度與大陸科舉考試一體籌劃,並對臺灣考生實行一定的優惠政策,促進的中華文化在臺灣的傳播和普及,也是臺灣人才輩出社會日趨進步。第三單元講述清代科舉制度在臺灣。
  • 兩岸首次聯合在島內舉辦「清代臺灣進士專題展」
    兩岸首次聯合舉辦「清代臺灣進士專題展」將於2013年9月18日在臺南揭幕,來自北京孔廟和國子監博物館複製碑帖於16日在臺南孔廟明倫堂率先亮相,見證科舉制度在臺灣的歷史。(北京市臺聯供圖)  中國臺灣網9月17日消息 兩岸首次聯合舉辦「清代臺灣進士專題展」將於18日在臺南揭幕,來自北京孔廟和國子監博物館複製碑帖於昨日在臺南孔廟明倫堂率先亮相,見證科舉制度在臺灣的歷史。
  • 「科舉制度在臺灣」校園公益巡展在臺南大學舉辦
    人民網訊 10月22日上午,由北京市臺聯和臺灣臺南大學共同主辦的「科舉制度在臺灣——臺灣進士專題校園公益巡展」在臺南大學文薈樓展出。本次校園公益巡展主要介紹科舉制度在臺灣的設立和發展、知名臺灣進士生平以及科舉制度對臺灣社會所產生的深遠影響。
  • 「科舉制度在臺灣」公益巡展走進臺南大學
    新華社臺北10月22日電(記者劉歡、左為)由北京市臺聯和臺灣臺南大學共同主辦的「科舉制度在臺灣——臺灣進士專題校園公益巡展」22日在臺南大學開幕,吸引眾多學子前來參觀。科舉制度是中國古代通過考試選拔官吏的一種制度。
  • 【科舉制度在臺灣】臺灣縣的進士
    本期我們要了解和介紹的是原臺灣縣的進士,也就是今天的臺南市。1683年,施琅率軍於臺灣澎湖擊潰鄭氏政權;1684年4月,經施琅力薦,清康熙皇帝正式設郡縣於臺灣,設立臺灣府,隸屬於福建省,並延續明鄭時期承天府、天興縣、萬年縣設諸羅縣、臺灣縣與鳳山縣三個縣份。
  • 清代33進士光耀臺灣 臺南展珍貴兩岸文物
    臺海網9月16日訊 兩岸首次舉辦「清代臺灣進士專題展」即將於18日在臺南揭幕,來自北京孔廟和國子監博物館複製碑帖16日在臺南孔廟明倫堂率先亮相,見證中國科舉制度在臺灣的歷史。  據中評社報導,北京市臺灣同胞聯誼會副會長,臺灣會館負責人鄭大指出,清代臺灣總共出了33位進士,第一位是陳夢球,他是建臺南孔廟的陳永華的兒子(康熙33年,1694年),最後一位是汪春源(光緒29年,1903年)。33位進士當中,臺南佔了11位,彰化有8位,嘉義有5位。
  • 清代33進士光耀臺灣 臺南展珍貴兩岸文物(組圖)
    清代33進士光耀臺灣 臺南展珍貴兩岸文物(組圖) 2014年07月29日 10:55:59  來源:人民網-臺灣頻道
  • 近300份珍貴檔案圖片展示「科舉制度在臺灣」
    近300份珍貴檔案圖片展示「科舉制度在臺灣」 2017-06-17張斌 攝   中新網廈門6月17日電 (記者 陳悅)作為海峽論壇配套活動,「文脈流長——科舉制度在臺灣」檔案圖片展17日在廈門舉行。臺灣成功大學人文社會科學中心主任陳益源說,追尋臺灣進士的腳步,可以發現兩岸歷史上密不可分的關係。
  • 漫漫風雨路 十年錦繡篇——記北京臺灣會館重張十周年
    它是百年來臺灣同胞在京城聚會的場所,留下了臺灣同胞在京生活的印跡,見證了臺灣同胞愛國愛鄉的光榮歷史,是情牽兩岸的「臺胞之家」。  百年風華 重煥異彩自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開始,陸續有臺灣士子渡海到福州參加鄉試、到京城參加會試。1890年前後,為方便臺灣舉人來京趕考,臺灣官員和在京臺灣鄉紳購建會館。
  • 福州臺灣會館的舊影新顏
    史海鉤沉 尋根兩郡試館 復建後的福州臺灣會館,總面積1611平方米的宅院分為歷史主題展區、當代專題展區、交流活動區、配套功能區等四個區域,橫跨黃巷51號和麒麟弄3號院落,可以透過各方捐贈的史料文物,也可以藉助現代多媒體技術,回溯閩臺科舉制度的淵源、榕臺民眾交流交往的歷史,了解兩岸關係尤其是閩臺關係發展的情況
  • 臺灣中華兩岸婦女經貿文化交流協會代表團一行到訪北京臺灣會館
    臺灣中華海峽兩岸婦女經貿文化交流協會代表團一行在北京臺灣會館合影留念12月9日,臺灣中華海峽兩岸婦女經貿文化交流協會代表團一行28人,到訪北京臺灣會館。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馬曉葉):12月9日,來京出席「2019中國百傑女性創業高峰論壇」活動的臺灣中華海峽兩岸婦女經貿文化交流協會代表團一行28人,到訪北京臺灣會館。在臺灣會館與北京市臺聯座談時,代表團團長、中國國民黨中央評議委員會主席團主席蔡鈴蘭介紹了臺灣中華海峽兩岸婦女經貿文化交流協會的情況。
  • 臺灣科舉第一人墓志銘在泉發現(圖)
    臺灣科舉第一人墓志銘在泉發現(圖) 時間:2006-01-13 10:11   來源:   「泉州發現臺灣科舉第一人蘇的墓志銘,而蘇還是北宋科學家和宰相蘇頌的後代!」
  • 福州臺灣會館復建揭牌
    兩岸嘉賓聽取講解員對臺灣會館的介紹。  福州晚報訊 昨日上午,福州臺灣會館復建揭牌,其前身是清末專供臺灣士子來榕參加科舉考試的休息之所,未來將打造成兩岸交流新平臺。  利用古厝復建臺灣會館  福州臺灣會館是兩岸同根同源同文同宗、臺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重要歷史見證,承載著兩岸割捨不斷的文脈親緣。它的前身是臺灣兩郡試館。  兩郡即臺南郡、臺北郡。清代,臺灣隸屬於福建。1683年,清政府在臺灣全面推行科舉制度,並實行閩臺科舉考試一體化管理。
  • 探訪福州臺灣會館 臺胞體悟兩岸同根共脈
    據史料記載,臺灣建省後不單獨舉行鄉試,臺灣生員考舉人通常到福建省會福州應試。經臺灣道劉璈倡建,福州臺灣會館1884年建成、隔年投入使用,專供臺灣士子來榕參加福建鄉試、進京會試時下榻,可住300餘人。1885年參加鄉試的許南英等臺灣秀才,在福州就入住於此。  福州臺灣會館原址位於福州市鼓樓區中山路原貢院附近,歷經變遷已不復存在。
  • 吳爾芬:臺灣學歷最高的人
    公元1684年,清朝的康熙皇帝就將臺灣收為版圖了。當時在臺灣設一府三縣,設巡道一員分轄,隸屬福建省,正式推廣科舉考試。可是,整整140年過去了,臺灣才出現鄭用錫這麼一個進士,當時的那個轟動呀,超過了現在的任何一個天王級的歌星。要知道,在中國歷史上可是有整整十萬個進士哪。所以,鄭用錫就被稱為「開臺第一進士」了。那麼,進士到底有多了不起呢?首先,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封建社會的科舉制度。
  • 1894年,朝鮮廢除科舉制度,百年後韓國為何再現「科舉考試」?
    在制度借鑑上,除了朝鮮王室的體制、軍隊,還有一項重要制度被朝鮮引進,這就是我國歷史上有名的「科舉制度」。科舉制度作為國我選拔人才的一項重要制度,連外國人都佩服這是我國古代一項先進位度。作為以儒學為核心的科舉制度,古代朝鮮引進科舉制後,促進了古代朝鮮的發展。
  • 臺灣已經「鬼混」20多年了……韓國瑜:臺灣,從高雄重新出發!
    中國臺灣網2月14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高雄市長韓國瑜14日出席由臺灣「工商時報」舉辦的「南方崛起,創富高雄」產業論壇,在開幕演說時指出,臺灣在80年代,還以身為「亞洲四小龍」為傲,但是,過去20多年來,和鄰近地區相比
  • 從高雄遊艇展開幕,看臺灣遊艇市場的發展
    累計閱讀數超過400萬 ↑↑↑海之藍遊艇做一個有態度的遊艇媒體3月15日,兩年一屆的臺灣國際遊艇展在高雄展覽館開幕
  • 2017「走進臺灣--泰山文化系列巡展」活動在高雄開幕
    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動泰安與臺灣的文化交流合作,應臺灣文化產經交流促進會邀請,由泰安市人民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泰山風景名勝區管委會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