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經]養非洲雁創富的女大學生村官(20131113)

2020-12-20 央視網

>>>三農致富殿堂

>>>《致富經》官網

    照片中的這個女孩就是張宏霞,今年26歲。這些照片是她在2011年10月24日之前拍攝的。那天是張宏霞人生中最難忘的一天,因為在那天之後,她的人生發生了改變,而這種改變是她怎麼也沒有想到的。

    記者到河北省張家口市宣化縣王家灣鄉採訪張宏霞,剛一進村,就聽村民們說起了她。

    王家灣鄉村民溫志海:在那邊溝裡面折騰還不行,你還來王家灣裡折騰什麼了。

    王家灣鄉村民孫太秀:掀起門帘一看,裡頭有個小姑娘在那兒挖糞呢。我說大學生還清這糞。

    河北省宣化縣王家灣鄉黨委書記王志勇:她進去吃飯的時候,身上味道挺大的,大夥馬上把飯盆一放就走了。

    記者見到張宏霞時,她正在養殖場裡搬卸飼料。

    記者常昆:你能搬動嗎這個?

    張宏霞:真夠嗆,比我都重。

    記者常昆:這個多少斤啊?

    張宏霞:這個一百多斤,我80斤。按正常的話一般是搬自己的體重之內的。

    張宏霞告訴記者,今天養殖場裡的工人有事請假了,她只能自己搬飼料。而讓記者感到意外的是,眼前這個樂觀的小姑娘,在面對鏡頭時,卻突然露出了這樣的情緒。

    張宏霞:等到我走的那一天,走了以後,他們會有自己的判斷。他們肯定會想這個小姑娘來了,真是為他們做了點事。

    王家灣鄉是國家級重點扶貧鄉,直到現在,人均年收入不足2000元錢。張宏霞到來僅僅2年,就帶動了當地10個村,300多戶農民增收,2013年前10個月創造銷售額100多萬元。說起張紅霞的創業故事,還得從她的一個喜訊說起。

    張宏霞出生在河北省張家口市,父親做建築生意,家庭條件很優越。2011年9月,從山西農業大學剛畢業2個月的張宏霞,突然得到一個喜訊,她要當官了。

    張宏霞:我接到一個市委組織部的電話,說是你被錄取了。開始的時候還挺高興的,有一份新的工作了,還滿懷期待的。

    畢業時,張宏霞參加了河北省大學生村官四級聯考,聽說自己要當村官了,她非常興奮。2011年10月24日,張宏霞坐車到王家灣報到,20多公裡的盤山路,繞了200多道灣。

    張宏霞:越往裡頭走,這個心情的變化是越來越大。滿目都是廢棄的玉米秸稈,而且旁邊是參差不齊的土坯房屋,所以有一種恍如隔世的感覺。

    來之前,張宏霞不知道王家灣這麼貧困。王家灣缺水,當時村民喝水都要牽著驢到2公裡外的河裡運,喝水都這樣,更別說洗澡了。這樣的環境,張宏霞根本呆不住,她打算離開。

    張宏霞:我總覺得剛一來然後拔腿就走,挺過意不去的。我就說再待上一個月。

    2011年11月,王家灣接連下起了大雪,大雪封住了通往外界的唯一山路。整整三個月都沒通車,本來要走的張宏霞走不了了。

相關焦點

  • 上饒市廣豐區大學生村官種出「致富果」
    近日,上饒市廣豐區排山鎮牌門村馬家柚種植基地裡,一顆顆金燦燦的柚子掛滿了山間地頭,大學生村官林宇、葉蓓蕾、謝穎等人在豐收的果園裡歡樂地採摘自己種下的創業果實。
  • 記江蘇省揚州市八裡鎮瓜東村女大學生村官王美芳
    圖為在牽手大學生村官、支持新農村建設活動中王美芳(右四)與江蘇省蘇北人民醫院醫生合影。   揚州市「創新型女大學生村官」、「關愛留守兒童十佳好媽媽」、「優秀團幹部」、揚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先進個人」,對於王美芳來說,這麼多的榮譽只不過是她所做的工作的小小側記;作為八裡鎮瓜東村黨總支副書記、揚州市水利綠化專業合作社的總經理,29歲的王美芳把自己的青春都揮灑在了瓜東村這片熱土上。
  • 江蘇連雲港灌南大學生村官推廣稻蝦共生養殖 引領村民致富
    江蘇連雲港灌南大學生村官推廣稻蝦共生養殖 引領村民致富2018-08-08 08:16: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人民網-江蘇頻道        瀏覽量: 2161 次大學生村官劉華說。今年年初,江蘇省灌南縣堆溝港鎮的3名大學生村官在縣村官辦和鎮政府的支持下,集體流轉了東腰村近2000畝土地開展水稻套養魚蝦蟹高效養殖,幫村民在傳統水田裡「趟」出了一條致富路。水稻田套養魚蝦螃蟹是灌南縣堆溝港鎮經過慎重調研後確定的富民項目之一。「怎麼做才能讓大夥即賺到錢又放心把地交給我們呢?」
  • 河北「養雁女孩」張宏霞:一個外來大學生的鄉愁
    現在,她養殖非洲雁帶動當地村民致富的故事,已被媒體廣泛報導,中新網也先後播發《中國山區大學生村官張宏霞和她的非洲雁》、《河北養雁女孩被贊「暖三觀」 坦言自己為何「不逃」》等報導。  這個穿著大嘴猴綠色T恤和紅色帆布鞋的城市女孩,還有幾個月就服務期滿,她表示還想留下。在國家級貧困縣最偏遠、最貧窮的山鄉,她走過了生命中最青澀的日子,有哭泣也有溫暖。
  • 李黑躍:非洲雁「送」去致富希望
    李黑躍和他養殖的非洲雁昨日,說起家裡的一群「新成員」非洲雁,新安縣五頭鎮亮坪村村民李黑躍臉上滿是笑容。這200多隻非洲雁點燃了他心中脫貧致富的希望。沒想到,村裡給他們送去了好消息:村裡要幫助貧困戶養殖非洲雁,買雁苗和技術學習不用貧困戶掏錢,後期還有企業上門收購併負責銷售。雁苗送上門,忙忙碌碌中日子有了盼頭4月,200多隻雁苗被送到李黑躍家。
  • 四川自貢大安廟壩鎮兩位大學生女村官創業事跡
    大學生創業正成為當今社會一股熱潮,一批批大學生投入創業的洪流中,勢不可擋,其中不乏許多成功的例子。自貢市大安區廟壩鎮羅興萍、楊麗平兩位大學生女村官就懷著強烈的創業激情,並憧憬著美好的未來... ...
  • [對話大學生村官]劉金釗:做最真實的自己
    >>點擊進入農家樂>>>>>對話大學生村官專題       (解說):在遼寧盤錦盤山縣有這樣一個年輕人,他其貌不揚,黝黑的皮膚,見人就笑,骨子裡透著一股憨厚樸實勁兒。
  • 電影《鄉村不寂寞》成都開機 講大學生村官故事
    (記者 朱雪黎)講述四川大學生「村官」故事的電影《鄉村不寂寞》日前在成都新津開機。該片由四川鑫磊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投資拍攝,攝製組還將前往廣元劍門關、宜賓筠連縣等多地取景。《鄉村不寂寞》以四川現代新農村為背景,講述了一名女大學生「村官」帶領村民,通過網絡科技走上致富路的故事。
  • 新安縣農民李黑躍:非洲雁「送」去致富希望
    李黑躍和他養殖的非洲雁  昨日,說起家裡的一群「新成員」非洲雁,新安縣五頭鎮亮坪村村民李黑躍臉上滿是笑容  沒想到,村裡給他們送去了好消息:村裡要幫助貧困戶養殖非洲雁,買雁苗和技術學習不用貧困戶掏錢,後期還有企業上門收購併負責銷售。  雁苗送上門,忙忙碌碌中日子有了盼頭  4月,200多隻雁苗被送到李黑躍家。
  • 女大學生「村官」的婚禮!
    #大國小家70年##光陰的故事#選拔一批優秀大學生充實到村級領導崗位上來,從根本上突破制約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全面小康社會建設、農業現代化建設的「人才瓶頸」是我國當代社會發展的迫切需要。而她——畢業於雁北師院的李玲同學通過層層考核,榮幸的成為了山西省右玉縣右衛鎮的一名村官。農村的生活雖然貧苦,但她的工作在這裡不但得到了村民的認可,而且在生活上也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伴侶,與在縣扶貧局工作的盧風翔相愛後,於2008年2月18日按照當地傳統的風俗在村中舉行了一場簡樸而又喜慶的婚禮。
  • 平順縣:我縣對服務期滿大學生村官進行聘期考核
    近日,縣委組織部成立大學生村官聘期考核領導組,對全縣12個鄉鎮42名大學生村官的德、能、勤、績、廉、學六個方面進行了考核,有效激勵大學生村官幹事創業,促進大學生村官成長成才。 此次聘期考核的對象為2015年服務期滿及2009年和2012年選聘至今仍在崗在職的大學生村官。
  • 大學生村官工作總結匯報
    三年來,從報考村官時的一無所知到現在逐漸熟悉的工作職責,從來到陌生村落的一開始到現在深深愛上此一方水土,從重複好多遍有時候也聽不懂的方言到現在不時挨家入戶進準識別、嘮嘮家常......三年來,在大學生村官的崗位中,我受益頗多,感受頗多,成長頗多。大學生村官工作在基層,生活在基層,成長在基層。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大學生村官,我們需要在清貧中踐行青春的誓言,在沉默中孕育爆發的力量。
  • 甘肅慶陽市女村官比例大幅提高
    為了提升婦女參選能力和競選實力,全市共組織各類培訓67期,培訓先進婦女典型147名、女黨員68名、女致富帶頭人120名、女大學生村官11名、基層婦女幹部134名。(先朝陽)
  • 羅萬平:養非洲大雁成了致富「領頭雁」
    通過這次養殖七彩山雞,羅萬平接觸到更多養殖圈的人,了解到了非洲大雁。得知羅萬平又打算搞養殖,而且還是養很多人沒聽說過的非洲大雁,家人都非常反對,但羅萬平是個不服輸的人,他頂著全家人的反對,再次籌集資金,投到了非洲大雁養殖上。
  • 對話大學生村官:酸甜苦辣在心間
    這其中,不乏一些從基層中上來的大學生村官,經過幾年的鍛鍊,他們實現了自己的願望,從農村走向城鎮。    大學生村官是指專科以上學歷,擔任農村黨支部書記助理、村主任助理或其他「兩委」職務的應屆或往屆畢業生,是一個真正的基層服務工作者。而正是因為有了一定基層工作的經驗,大學生村官報考公務員[微博]或事業單位時,往往能獲得更多機會。
  • 瀋陽:樹林裡「飛」出非洲雁
    圖為非洲雁在林間嬉水。  9月12日大清早,康平縣東升鄉東升村村民周德的養殖基地裡,一幅令人賞心悅目的「群雞圖」就在一片綠油油的楊樹林下迎著晨光鋪展開來。除了2000多隻蘆花雞以外,周德還在林下散養100隻羊、100隻非洲雁,利用畜禽糞便這種有機肥來增加土壤「地力」。這樣不但節省了一大筆肥料費用,還綠色環保。  「他這人就是有頭腦,別人在雞舍裡圈養,他卻跑到樹林裡養,眼看著人家日子過得越來越紅火,我打算明年也開始林下養殖呢!」周德的鄰居楊亞明把自己的致富計劃和盤託出,虛心向周德請教。
  • 山東東平:東平縣大學生村官「強筋健體」「六字訣」
    山東省東平縣在大學生村官的培養方面,從德、才、言、書、體、績六個方面入手,為大學生村官「強筋健體」,培養了一支德才兼備、能說會寫、真抓實幹的大學生村官隊伍。 德正其身、才勝其任,培養德才兼備的大學生村官。
  • 廣東南雄四位一體培養模式助大學生村官成長
    南雄市實施「一村一名大學生村官」計劃以來,先後有84名高校畢業生到村任職,全市行政村大學生村官覆蓋率已達40%。為進一步拓寬大學生村官作用發揮渠道,培養和輸送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後備人才,南雄市採取培訓學習、實踐鍛鍊、交流提高、關懷成長「四位一體」培養模式,助大學生村官健康成長。  培訓中學習。建立大學生村官培訓制度。
  • 宣威市大學生村官管理實現長效化常態化
    宣威市通過多年來的不懈努力,大學生村官工作管理機制進一步健全,呈現出了「下得去、幹得好、流得動」的良好趨勢。「用制度」管。該市從嚴肅駐村工作紀律入手,明確要求鄉鎮(街道)抽調大學生村官超過1個月的,要經市委組織部批准。
  • 陝西大學生村官在農村怎麼樣?請看黨報系列調查!
    對不少大學生村官來說,「5+2」「白+黑」是他們的工作常態,但對農村的熱愛與責任讓他們選擇毅然堅守,廝守青山綠水,奉獻青春力量。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農村發展好了,群眾的日子才能好起來。在渭南市合陽縣百良鎮合義村的藥用銀杏種植園內,總能看到劉興昀的身影。藥用銀杏種植園裡的每一株藥用銀杏都是劉興昀的「寶貝」。「村裡致富可得靠它們呢!」劉興昀一邊查看銀杏的生長情況一邊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