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影響個體身心發展規律的問題上,存在兩種對立的觀點,一種是遺傳決定論,另一種是環境決定論。遺傳決定論認為兒童發展是受先天不變的遺傳所決定的,認為兒童的智力和品質在生殖細胞的基因中就已然被決定了,心理發展只不過是這些先天所得東西的自然展開和延續。環境和教育僅僅起一個引發的作用,而不能改變它。格塞爾便是遺傳決定論的一名典型代表,,他認為支持兒童心理發展的因素有二:成熟與學習,其中成熟起著更加重要的作用。所以,他提出了「成熟勢力說」。這個理論基於他的「雙生子爬梯實驗」。關於其理論及實驗具體介紹如下:
一、走近考情
格塞爾的雙生子爬梯實驗無論是教資還是教招考試當中,都是歷年出題考官所青睞的考點,由於教資和教招考試存在難度、梯度和深度上的一些差別,所以教招考試中不僅考查人物、實驗、理論的對應,而且更加地著重對實驗的深層次意義理解的考查以及對它所帶來的教育啟示的考查等。
二、走近理論
在格塞爾的理論中,他認為,發展是兒童行為或心理在環境影響下的一種必然趨勢。在此過程中發展更多取決於成熟,而與學習的關係則不大,學習只是促進成熟,只是為發展提供適當的時機而已。他的這些觀點都源自他的雙生子爬梯實驗。雙生子也就是雙胞胎,有同卵和異卵之分,同卵雙生子是由一個卵細胞分裂而成的,所以在遺傳因素方面是相同的。因此,他把一對同卵雙生子中的弟弟在48周時進行爬梯訓練,而對雙生子中的哥哥則在其53周時訓練其爬樓梯,其結果基本是一樣的,兩個人爬樓梯的能力是一樣的。當然,僅憑這一種能力並不足以證明格塞爾的結論,於是,格塞爾進一步對同卵雙生子進行了玩積木和球、學習詞語、數字記憶等實驗,後來發現結果不論哪方面,受訓練的兒童在一段時間內雖然超過沒受訓練的兒童,但達到某個年齡後,一旦給沒受訓練的兒童做同樣的訓練,他馬上就會趕上或超過受訓練的兒童。
基於他的這些相關實驗研究,他認為在兒童的成長和行為的發展中,起決定性作用的因素是生物學結構,而這個生物學結構的成熟取決於遺傳的時間表。個體的生理和心理發展,都是按基因規定的順序有規則、有次序地進行的。通過基因來指導發展過程的機制就是成熟。出生以後,成熟繼續指導著發展。因此,成熟是推動兒童發展的主要動力。沒有足夠的成熟,就沒有真正的變化,脫離了成熟的條件,學習本身並不能促進發展。
格塞爾在上述發展理論的基礎上,提出了自己的育兒觀念:
(1)不要認為你的孩子成為怎樣的人完全是你的責任,你不要抓緊每一分鐘去「教育」他。
(2)學會欣賞孩子的成長,觀察並享受每一周、每一月出現的發展新事實。
(3)尊重孩子的實際水平,在尚未成熟時,要耐心等待。
(4)不要老是想「下一步應發展什麼了」,應該讓你的孩子充分體驗每一個發展階段的樂趣。
總之,格塞爾的「成熟勢力說」給我們的啟示是:教育要尊重成熟的客觀規律,突出了成熟機制對於發展的重要性,提示所有研究兒童和從事兒童教育工作的人都應重視兒童成長規律。不應「強迫」兒童。格塞爾他的理論是一種基於自然規律的對兒童的一種深層理解方式,能夠幫助大家正確地認識兒童的發展,所以在我們的兒童教育的發展史也是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中公講師解析
掃描二維碼·關注微信公眾號-中公教師考試
回復「教育理論」即可查看教師考編兩學各章節練習題
回復「視頻示範」查看各學科視頻示範!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來自中公教師網未經允許 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