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拍不出《東方快車謀殺案》,但中國式偵探劇也玩出了套路-虎嗅網

2020-12-25 虎嗅APP


西方偵探故事的魅力有多大?阿加莎·克裡斯蒂的《東方快車謀殺案》被一次又一次翻拍,也許是個很好的例證。


目前《東方快車謀殺案》上映四日,票房累積1.5億,排片佔到約24%,勢頭雖不及上周漫威大片《雷神3:諸神黃昏》那樣猛烈,但在本周檔期內也算一枝獨秀。小娛常去理髮店的小哥都說,「昨天我去看了這個『謀殺案』!」


如果小娛沒記錯,最近在大銀幕上見到西方偵探還是去年年初的《神探夏洛克:可惡的新娘》,而上一次在院線全面引發觀影熱潮的還是2012年的《大偵探福爾摩斯2:詭影遊戲》,在電影市場以周為頻率的更新中,西方偵探可真是許久不見了,至於「赫爾克裡·波洛」這還是第一次見。


而比起這些西方經典,如今中國偵探影視作品的興起更加喜聞樂見。從《熱血長安》、《河神》再到現代的《心理罪》、《白夜追兇》、《唐人街探案》,中國式偵探的人設正在愈發鮮活,他們有哪些特點?我們一一道來。


數量不多質量不精,爆款靠引進


對比當下熱映的西方偵探故事,自然聯想到國內偵探類電影的發展,縱觀近三年狀況,長勢喜人但仍存在諸多硬傷。



2015年院線上映的偵探類電影共8部,華語片佔絕對優勢,只有《名偵探柯南:業火的向日葵》是日本引進的動漫IP劇場版。


在7部華語影片中,有兩部是具備IP性質的,黃百鳴、邱禮濤聯合執導的《神探駕到》改編自英國舞臺劇《罪惡之家》,這個故事著名的影視版本還有2015年大衛·休裡斯主演的同名電影、1954年蓋伊·漢彌爾頓執導的《探長來訪》。


黃、邱兩人的這次翻拍也是將這個西方故事本土化的一次嘗試,還為這個故事另取了一個聽上去更黃百鳴式的名字「神探駕到」,但是這次嘗試失敗了,從影片口碑到票房表現都一塌糊塗


另一部改編自小說《太陽黑子》的《烈日灼心》則成為當年黑馬,口碑爆棚票房成績也不俗,上影節三影帝的誕生也來自此片。猶記得當時影片火爆到一票難求,四位主創曹保平、鄧超、郭濤、段奕宏的採訪相當難約,這部影片可以說是近年華語犯罪懸疑片當中的佼佼者。


2015年偵探類電影的票房冠軍是《唐人街探案》,陳思誠編了一個精巧的故事,將探案和喜劇結合,讓王寶強和劉昊然組了一對CP大鬧泰國,觀眾既看了歡樂也聽了故事,也讓《唐人街探案》奠定了一個新偵探類電影的基石。至於羅卓瑤的《暴走神探》、彭順的《宅女偵探桂香》、爾冬陞監製下的《消失的兇手》均味同雞肋,市場反饋也相當冷清。



2016年院線上映的偵探類電影數量銳減,只有四部,除了固定項目柯南劇場版的新一部《名偵探柯南:純黑的惡夢》,其餘三部也均為引進片,所以這一年華語偵探類電影的市場表現空白。這三部引進片的成績也並不亮眼,《神探夏洛克:可惡的新娘》趁著當時劇版的火爆勢頭在內地小撈一筆,但影片質量真是難以言說。


《俠探傑克:永不回頭》由阿湯哥坐陣,是2012年《俠探傑克》之後的第二部作品,不過片中的「俠探」形象其實仍為特工,所以偵探不偵探的根本不重要,這就是一部好萊塢諜戰商業大片。《通靈神探》則有點超現實,塑造了一位具有超能力的聯邦調查局法醫神探,很美劇風格,後兩部影片的票房成績也較為慘澹。



今年的偵探類電影市場以蘇有朋改編版的《嫌疑人X的獻身》高調開畫,基於東野圭吾原著的紮實功底,蘇有朋也算是一板一眼地完成了這份導演答卷,影片票房目前累積4.01億,在今年的偵探類影片中還算成績優異。


暑期上映的《心理罪》也走了與《嫌疑人》幾乎一樣的路線,改編自雷米的大IP小說《心理罪》第一部的開篇故事「血之魅」,此IP下的同名網劇已在2015年開播,系列小說中最後一部也被改編成另一部電影《心理罪之城市之光》,影片因未過審而從國慶撤檔,目前上映日期未定。


接下來本月末還將上映改編自早安夏天同名小說的《推理筆記》,是一部極富青春校園氣息的偵探故事,同名網劇也於本月初上線。年底陳凱歌推出的新作《妖貓傳》也是一部根據偵探故事改編的電影,影片改編自日本魔幻系列小說《沙門空海之大唐鬼宴》,講述詩人與僧人組成的探案CP降妖除魔的故事。


有趣的是,今年國內市場上無論是引進片還是國產片,偵探類電影都是改編作品而非原創劇本,而且,今年的偵探類電影市場反響普遍不錯,無論口碑還是票房成績都有明顯提升。照此下去,不知偵探類小說的改編是否會成為華語片的又一大發展目標。


相比過去,國產偵探類電影的製作水準也逐年升級,明年還有徐克的《狄仁傑之四大天王》,陳思誠的《唐人街探案2》,周顯揚、杜致朗夫婦的《大偵探霍桑》。從目前影片釋出的物料來看,三部影片都是大片級別的排場,或許大製作也是未來華語偵探電影的又一風向標?


國內偵探題材玩出了套路


從經典IP到經典影視的轉化,是國外偵探類影視的慣常套路,這也得益於他們發達的偵探小說文化


偵探小說起源於歐美,美國作家埃德加·愛倫·坡被認為是西方偵探小說的鼻祖,之後偵探小說也在英國得到充分發展,著名有柯南·道爾塑造的福爾摩斯、吉爾伯特·凱恩·切斯特頓筆下的布朗神父,以及阿加莎·克裡斯蒂與她的「左右手」波洛與馬普爾小姐,直至現在偵探故事依舊是歐美作家喜愛的方向,羅琳寫完《哈利·波特》不是又去做偵探小說寫手了嘛。



同樣的,日本也有江戶川亂步、松本清張、橫溝正史這樣享譽世界的推理小說大作家,還有近十年都紅到發紫的東野圭吾,以及青山剛昌還用《名偵探柯南》「驚嚇」到了幾代中國少年。而華語文化中的偵探形象除了狄仁傑、包青天也數不出更多典型人物,時間點最近最有名的大概就是香港作家倪匡上世紀六十年代開始撰寫的《衛斯理系列》,以及1997年程小青《霍桑探案集》中的霍桑了(你不要和我說黑貓警長也算哦)。


在良好成熟偵探文化氛圍中,歐美與日本的偵探類影視自然也起步早、發展快,1948年格裡菲斯執導了世界上第一部偵探片《指紋破案記》,二十世紀30至40年代美國好萊塢攝製了大量偵探類電影,幾乎都是根據暢銷的偵探小說改編,如《無人生還》、《金絲雀謀殺案》等,前幾年的好萊塢商業片《大偵探福爾摩斯》、英劇《神探夏洛克》等也火遍了五湖四海。


日本的發展與歐美類似,以經典推理小說為藍本翻拍出一批優秀的偵探片,近年來東野圭吾作品的翻拍幾乎部部大賣。同時,偵探類影視也在香港影視的黃金時代佔據重要一席,如《刑事偵緝檔案》、《法證先鋒》、《衛斯理系列》改編的影視作品,還有2000年前後的《神探》和《盲探》,是獨具港片特色、帶有銀河風味的偵探片。



相對於外國而言,中國並沒有大量可供改編的經典文學IP,近兩年網絡文學中的偵探類作品開始異軍突起,出現大量根據網絡小說改編的網劇。但是基於我國國情,偵探這個職業在中國目前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存在,從刑事司法來看,我國刑事偵查權,法律授予了公安、檢察院、國安等機關,因此不會承認私人偵查索取得的證據。


早年間曾有《重案六組》、《紅蜘蛛》等刑偵類電視劇,不過都是以警方為主體進行破案,2004年之後此類題材電視劇便不能在省級衛視上播出,當時網絡視頻平臺也沒有形成,所以此類題材的電視劇創作進入空窗期,這段期間電影市場上也沒有出現令人驚喜的同題材作品。


2000年之後有《密室之不可告人》、《神探亨特張》等影片陸續出現,但也並沒有突出的市場表現。2014年視頻網站崛起,刑偵題材電視劇開始在網絡播出,近兩年《暗黑者》、《法醫秦明》、《心理罪》、《白夜追兇》等網劇均保持收視率和口碑雙高水平,可見偵探類影視作品的受眾需求相當旺盛。



但在中國影視市場語境下,偵探類影視的展現也獨具本土特色。因為國內並不認可「偵探」這樣的角色,所以在影視作品中的偵探形象往往被賦予另外一重身份,大多數都有警方背景,如《暴走神探》中是警探,《法醫秦明》裡是法醫,《心理罪》是心理學天才和警察組合。


而且相比於歐美及日本偵探故事中會塑造一個大名鼎鼎的偵探形象,國內更多採用組團判案的方式,如《暗黑者》中警方成立的專案組,《熱血長安》中的大理寺調查組,《法醫秦明》裡的鐵三角,《唐人街探案》、《心理罪》等都是CP組合,團隊中每個人各有所長,團結才是力量。


打組合戰的情況下,影視作品中也往往出現雙男主,如《河神》中的小河神與丁卯、《唐人街探案》中的偵探大叔唐仁和天才少年秦風、《心理罪》中的犯罪心理學天才方木和刑警隊隊長邰偉。而且,顏值也是如今影視作品中重要的一點,雙男主不然都是高顏值,不然就有一個作為顏值擔當。


綜合來看,依靠限度更靈活的視頻平臺,國內偵探類網劇的發展及質量要高於電影。在近兩年諸多電影電視劇的嘗試和創新之中,也可以看到國內市場對於這類題材的興趣和需求都很強烈。雖然我們沒有如《東方快車謀殺案》這樣不朽的超級經典大IP,但本土的偵探影視也在蒸蒸日上呢。

相關焦點

  • 我們拍不出《東方快車謀殺案》,但中國式偵探劇也玩出了套路
    阿加莎·克裡斯蒂的《東方快車謀殺案》被一次又一次翻拍,也許是個很好的例證。目前《東方快車謀殺案》上映四日,票房累積1.5億,排片佔到約24%,勢頭雖不及上周漫威大片《雷神3:諸神黃昏》那樣猛烈,但在本周檔期內也算一枝獨秀。小娛常去理髮店的小哥都說,「昨天我去看了這個『謀殺案』!」
  • 《東方快車謀殺案》發蒙太奇式"嫌疑人"電視預告
    《東方快車謀殺案》發蒙太奇式"嫌疑人"電視預告 《東方快車謀殺案》「嫌疑人」電視預告 時長:00:30 來源:電影網
  • 東方快車謀殺案 - 電影評論 - 《東方快車謀殺案》測評 | IGN中國版
    他明白,翻拍的《東方快車謀殺案(Murder on the Orient Express)》已經無法用懸念來吸引觀眾了。阿加莎·克裡斯蒂(Agatha Christie)這部完美的小說對他來說是個大難題。他能夠做的,就是挑選一批驚才絕豔的演員,讓他們的演繹成為不朽之經典,並在這一過程中獲得樂趣。
  • 新版《東方快車謀殺案》,新在哪裡
    大概誰都知道《東方快車謀殺案》的兇手是誰,似乎這是一部不怕被劇透的電影。但果真如此嗎?1934年第一版《東方快車謀殺案》封面。英格麗·褒曼憑藉在《東方快車謀殺案》中的出色表演,獲得第47屆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獎。很長一段時間,人們認為1974年版《東方快車謀殺案》是難以超越的名作,就連當時在世的阿加莎本人也對該版本青睞有加,認為阿爾伯特·芬尼飾演的波洛就是她筆下的那位比利時大偵探,唯一不滿的只是芬尼沒有選對波洛的八字鬍。
  • 《東方快車謀殺案》:一宗背叛原著的謀殺案
    阿加莎·克裡斯蒂的小說可以算是英國國寶之一,作為除了聖經與莎士比亞之外最暢銷的小說作者,其作品一直在世界範圍內不斷被翻譯、出版、再版(今年新星出版社便在「午夜小紅殼紀念版」裡新出了其最經典的《無人生還》和《東方快車謀殺案》)。
  • 《東方快車謀殺案》:重要的不只是誰,還有為什麼
    像《東方快車謀殺案》這類的電影,觀眾的角度可能會有很大的落差,首先,光是知道和不知道結果,看的方式就差很多了,畢竟它改編自克莉絲蒂的偵探名著,以前也有拍過電影,不小心可能都會看過,但像我是小學時看過小說,早就忘光光,很幸運可以再從一張白紙開始。
  • 《東方快車謀殺案》票房撲街了嗎?
    》的時間不多了。從認知指數上看增勢明顯,增值最高的時間蹭上了「雙十一」的節日熱點;值得一提的是,該片在北美首映時,排名不及《雷神3:諸神黃昏》,在國內上映第二日後也被「雷神」反超,但中國上映的首日, 仍然以微弱優勢奪得了票房冠軍 , 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前期宣傳觸達了目標人群,影響影迷群體第一時間觀影 。
  • 電影《東方快車謀殺案》
    這次為了迎合翻拍的新《東方快車謀殺案》又咀嚼了一遍74版的老《東方》並且考慮到自己的英文程度差,平庸的智商不能應付原版片推理的燒腦,還特意和領導打招呼利用午休時間看了午場時段的國語版。老東方是傳統推理電影的類別。
  • 《東方快車謀殺案》:為什麼美國人能拍大IP,中國人就拍不好?
    阿加莎.克裡斯蒂經典之作《東方快車謀殺案》上映後逾今已達4億票房,國際口碑在一眾大片中算不得突出,但是從名著翻拍層面上來講,已經算是相當不錯了。《東方快車謀殺案》有著國內大多數電影都未能達到的美學效果,另外,導演在電影節奏,情節把握,乃至個人特色上,都有不錯的表現。
  • 從《東方快車謀殺案》到《利刃出鞘》
    而影片中比比皆是的現代通訊工具,給出了一個比較清晰的故事發生時間定位。視頻記錄格式從模擬錄像帶到數字錄像帶,直至今天的數字存儲介質,從記錄時長到備份,有了很大變化。現在想買VHS格式的模擬錄像帶幾乎都買不到了。還有下面的鏡頭。火災現場的監控裝置被毀。但我們都知道信息的採集和信息的記錄是在兩個不同的地點。
  • 話劇《東方快車謀殺案》:獻給阿加莎的情書
    由上海話劇藝術中心、上海捕鼠器戲劇工作室推出的話劇《東方快車謀殺案》便是其中的佳作之一。《東方快車謀殺案》是世界偵探小說女王——阿加莎·克裡斯蒂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這部作品一經問世,奠定了阿加莎·克裡斯蒂暢銷作家的地位。原著講述了上世紀三十年代初,一列辛普朗東方快車被暴雪阻於南斯拉夫境內,可能會在原地耽擱數日。
  • 雖沒有《東方快車謀殺案》,但我們有土色土香基情難忘的中國式偵探...
    阿加莎·克裡斯蒂的《東方快車謀殺案》被一次又一次翻拍,也許是個很好的例證。目前《東方快車謀殺案》上映四日,票房累積1.5億,排片佔到約24%,勢頭雖不及上周漫威大片《雷神3:諸神黃昏》那樣猛烈,但在本周檔期內也算一枝獨秀。小娛常去理髮店的小哥都說,「昨天我去看了這個『謀殺案』!」
  • 《東方快車謀殺案》:東方快車上的民間陪審團
    絞盡腦汁的坐在書桌前,瘋狂的想著自己該寫些什麼,百度的首頁正在瘋狂的為我推薦新版《東方快車謀殺案》,我就忽然回憶起了初中時代的自己——黑燈瞎火的一個周六的夜晚,我點開了1974版的東方快車謀殺案,被片頭綁架的場面、鏡頭和音樂嚇得驚慌……雖然嚴格意義上來說,我不是阿加莎克裡斯蒂的書迷,但這一列朝著英國倫敦飛馳的列車上發生的命案,卻儼然是典型完美的阿加莎克裡斯蒂式密室殺人案
  • 上映6天票房僅1.64億元,《東方快車謀殺案》要撲街了麼?-虎嗅網
    明日好萊塢大片《正義聯盟》將上映,留給《東方快車謀殺案》的時間不多了。雖然有約翰·尼德普等好萊塢影星領銜,但是該片在國內上映6日後票房僅為1.64億元,在北美首周末票房為2800萬美元,遠遜於之前一周上映的《雷神3》。
  • 東方快車謀殺案結局是什麼意思 故事大反轉令人措手不及
    《東方快車謀殺案》再度被翻拍了,老故事能否玩出新花樣呢?不過令人好奇的是《東方快車謀殺案》結局是什麼意思呢?一起來了解下吧。   英國女作家阿加莎·克裡斯蒂曾經寫過很多偵探小說,其中的大偵探波洛系列以及馬普爾小姐探案系列被多次改編搬上了大小熒幕。《東方快車謀殺案》無疑是其中很受關注的一部。
  • 《東方快車謀殺案》:古典推理小說的巔峰之作
    而以不同藝術形式呈現的《東方快車謀殺案》,我亦多有涉獵。但單就電影作品而言,既要保持傳統推理小說的舊時代韻味,又要契合當下觀眾的苛刻審美,確非易事。所以,對《東方快車謀殺案》的現代化改造雖然順理成章,但其名氣之盛,無疑讓每一次的改造都承擔了巨大的風險。
  • 《東方快車謀殺案》:一部沒有推理的推理電影,還可以看什麼
    《東方快車謀殺案》算得上是阿加莎最經典的推理作品,自從1934年出版以來,多次改編成電視劇舞臺劇,2006年甚至有同名遊戲上線。加上今年肯尼思·布拉納拍的,《東方快車謀殺案》已經有了五個電影版本。2017版《東方快車謀殺案》海報西德尼·呂美特拍的1974版《東方快車謀殺案》集結了阿爾伯特·芬尼、勞倫·白考爾、英格麗·褒曼,群星璀璨。
  • 王千源俞飛鴻助陣《東方快車謀殺案》
    將於11月10日重磅登陸中國的全明星懸疑偵探電影《東方快車謀殺案》,11月6日在北京舉行中國首映禮暨明星紅毯禮。影片的導演兼主演肯尼思·布拉納爵士,中文版配音「優雅女神」俞飛鴻、「千面影帝」王千源、上海電影譯製廠副廠長劉風、配音大師曹雷齊聚北京,亮相《東方快車謀殺案》的紅毯和首映禮。此次導演連同四位重量級中文配音演員在北京集結亮相,也讓喜愛這部經典多年的觀眾和粉絲興奮不已,現場粉絲們不僅早早來到現場,更有千裡之外的粉絲慕名而來,為自己的偶像捧場。
  • 《東方快車謀殺案》電影都拍了五六個,還是沒走出福爾摩斯的陰影
    但這條定律對 83 歲的《東方快車謀殺案》根本不起作用,書一直賣得不錯,美國、英國、日本的導演們,還在大眾完全知道故事情節和結局的情況下,把這個偵探故事翻拍了一遍又一遍。導演們這麼執著地翻拍經典之作,是不是罵挨得還不夠多?肯尼思·布拉納扮演的波洛最近,《雷神》和《灰姑娘》的導演肯尼思·布拉納也來作死了。
  • 一場偉大的謀殺《東方快車謀殺案》
    今天,鯨魚給大家推薦一部電影,《東方快車謀殺案》非常的燒腦的懸疑推理電影。劇情簡述波洛作為本劇的主人公,行事低調、有輕微強迫症,還是一位虔誠的天主教信徒。波洛的身份是一名私家偵探,好在與快車的董事是好友,在最後時刻得到了一張上車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