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擬解禁日本牛肉 業者:逼本土品牌走回菜市場

2020-12-23 觀察者網

暌違14年,日本牛肉最快有望在今年9月重回臺灣市場。據臺灣聯合新聞網7月17日報導,臺灣地區「衛福部」17日預告荷蘭、瑞典、日本牛肉及其產品進口規定草案,最快9月可有條件輸臺,只要符合一定月齡以下的健康牛隻,屠宰後去除具瘋牛症風險物質的部位,且肉品來自具駐場獸醫官監管的合格工廠生產,即可申請輸臺,未來民眾不必赴日,就可以吃到日本和牛。

臺灣擬解禁荷蘭、瑞典、日本三國牛肉輸臺。(截圖自聯合新聞網)

據了解,臺灣本土牛肉品牌僅佔有6%的市佔率,九成以上依賴進口。但是因為瘋牛症等因素,臺灣自2003年起公告停止瘋牛症發生國的牛肉輸臺,其中包括荷蘭、瑞典及日本。目前開放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及巴拉圭等國牛肉輸臺,睽違14年,荷蘭、瑞典及日本終於有望放行。

「衛福部」食藥署相關負責人表示,瑞典、荷蘭和日本三國多年來努力叩關,盼將牛肉產品輸臺。為此該署多次召開專家會議,並跑相關流程,包括書面審查、風險評估、實地查核等,於2年前完成三國的技術性評估,並召開跨部會議確認安全性。預告進口規定草案後將徵求各界意見,預告期為60天,公告以最後規定為準,進口商均須按規定申請查驗。

另據日本放送協會(NHK)報導,福島核電站事故後,臺灣禁止包括福島、茨城、千葉等五縣的食品進口,因此,這五縣的牛肉不在這一波解禁對象。

對於三國牛肉進口來臺,尤其是日本牛肉輸臺,相關業者均表示會對臺灣本土品牌牛肉造成嚴重打擊。

早前一年已經入臺的加拿大牛肉。(截圖自聯合新聞網)

芸彰牧場場長張志名就表示,臺灣地區民眾熟知的「和牛」是品種,但是「和牛」與用荷蘭乳牛、和牛雜交配種的日本國產牛,是兩種不同的牛,但未來兩種都能進口到臺灣。和牛有血統、認定嚴格,而混種的日本牛肉在認定上並不如和牛等級高,價位會落在每公斤臺幣(1臺斤=600克)1000至1500元(約合人民幣222到334元),將與臺灣本土品牌牛肉落在同一個價位區間,將增加未來本土牛肉品牌發展困難。

另外張志名還說,臺灣本土牛肉市場率已經非常之低,發展本土牛肉品牌步履維艱,農業部門要求業者儘量跳脫「菜市場賣牛肉」的限制做品牌,但將面臨日本國產牛肉競爭,日本國產牛肉質量不差,價格也不錯,加上民眾對於日本貨接受度高,臺灣本土牛肉肉源不足在競爭力上較弱,會將自己的品牌牛肉再逼回菜市場去。

因此也希望政府能開放引進國外的架子牛(250到300KG肉公牛)飼養補足肉源,增加競爭力。不過臺灣地區農業部門已經明確表示,反對進口架子牛。

臺灣業者日前引進的世界知名肉牛品種安格斯肉牛。(截圖自聯合新聞網)

還有業者指出,臺灣地區的相關產業政策本身是對本土品牌競爭不利的,比如說臺灣畜牧業全面禁止使用瘦肉精,但是,卻允許國外瘦肉精美牛進口,這是貿易上的不對等。「開放更多的國外牛肉進口,只會讓我們的生存空間更被壓縮。」

相關焦點

  • 澎湖八大行業今解禁 業者:關門歇業省更多
    澎湖縣宣布八大行業解禁,但仍須符合實名制、量體溫、社交距離等規定。(澎湖縣政府提供/陳可文澎湖傳真)  華夏經緯網5月13日訊:據臺灣媒體《中國時報》報導,疫情趨緩,離島澎湖縣政府率臺灣之先,宣布今天起八大行業解禁,但業者須符合實名制、量體溫、社交距離等多項要求,才準予營業。
  • 日本牛肉解禁入臺 首批逾200公斤和牛輸臺
    華夏經緯網9月29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日本和牛禁止輸臺14年,而業者申請進口的首批205.1公斤和牛於29日凌晨進行報關手續。貨品需要經過「食藥署」檢驗安全無虞後,再由海關放行,最快約為3天。據報導,「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日前宣布日本牛肉有條件解禁,不少飯店業者看準日本牛商機,蓄勢待發並積極規劃,希望打響旗下餐廳的料理食材。島內業者首批申請進口來臺的日本和牛,透過空運在28日深夜飛抵臺灣,而貨品則在今天凌晨才陸續進行各項報關手續。
  • 時隔18年,中國解禁日本牛肉
    【文/觀察者網 徐乾昂】海關總署網站於12月22日公開兩份文件,公告自12月19日起解除日本狂牛症禁令以及日本口蹄疫禁令。這意味著時隔18年後,日本牛肉有望重回中國人餐桌。202號文件則指出,根據風險評估結果,自本公告發布之日起,解除原國家出入境檢驗檢疫總局、原農業部聯合公告2001年第143號對日本30月齡以下剔骨牛肉的禁令。日本30月齡以下剔骨牛肉輸華檢驗檢疫要求另行制定。由於日本在2001年爆發狂牛症(牛腦海綿狀病)疫情,中國同年開始禁止進口日本產牛肉。之後日方多次要求重啟。
  • 日媒:日本牛肉出口擴大 中國何時解禁不明
    【環球網報導 記者 王歡】《日本經濟新聞》7月19日報導稱,日本國產和牛的出口風頭漸盛。自2001年日本發生狂牛症問題以來,世界各國和地區對進口日本牛肉持消極態度,但最近繼歐盟和巴西之後,預計臺灣和澳大利亞將分別在9月和年內對日本牛肉解禁。日方進行的安全性宣傳似乎有了成效,牛肉生產者的商機正逐步擴大到海外。
  • 中國解禁日本產牛肉
    去年12月底,海關總署和農業農村部發布公告,中國解除日本口蹄疫禁令及對日本30月齡以下剔骨牛肉的禁令。  此前,受狂牛症影響,中國於2001年開始禁止進口日本產牛肉。
  • 日本牛肉進口將解禁,再也不用偷偷摸摸吃和牛啦-虎嗅網
    早前香港地區、臺灣地區已經解禁了日本產牛肉。日本產牛肉生產商迎來了好消息。不只中國,2001年日本爆發的狂牛症讓不少地區都停止了日本牛肉的進口,一直到2013年,日本才被國際機構評定為狂牛症風險低發國。近幾年一些市場又重新放開了日本牛肉進口限制,2007年有中國香港地區、2009年新加坡解禁了日本牛肉進口,到2017年中國臺灣地區也重新開始進口日本牛肉,2018年,澳大利亞也放開了日本牛肉進口限制。
  • 大陸客高端團申請數掛零 業者稱臺灣不敵日本泰國
    原標題:大陸客高端團申請數掛零 業者稱臺灣不敵日本泰國  視頻:春節赴臺遊火爆 臺灣擬開高端團不佔配額 來源:東南衛視   中新網5月15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大陸旅客赴臺遊高端團措施5月1日上路,但目前為止申請件數仍「掛蛋」。
  • 臺灣觀光部門卡陸客自由行?業者細數入臺證審核變嚴
    華夏經緯網10月2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自蔡英文當局上臺以來,陸客觀光急凍,近日適逢大陸十一假期,臺灣觀光業也榮景不再,業者多感慨陸客大量改往泰國、日本旅行,流失大量商機。不僅如此,旅遊業者也盤點今年以來,臺灣地區對部分自由行陸客的「入臺證」審核也越趨嚴格,讓業者感慨:「陸客市場根本已被人遺忘了!」
  • 中國18年後解禁日本牛肉 專家稱與消費升級有關
    來源:新京報網原標題:中國18年後解禁日本牛肉,專家稱與消費升級有關 12月23日,海關總署和農業農村部發布公告,中國解除日本口蹄疫禁令及對日本30月齡以下剔骨牛肉的禁令。而在此前,受狂牛症影響,中國自2001年起開始禁止進口日本牛肉。專家表示,時隔18年後的解禁是由中國消費升級和對外貿易關係共同助推而成。
  • 臺灣電臺播大陸劇超標遭警告 業者:自製能量不足
    圖為臺灣華視播出收視率火爆的甄嬛傳劇照海外網4月6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4月6日消息,臺灣華視因在1月至3月播放本土自製節目比率未達標,被臺灣通訊傳播委員會發函警告在島內業者表示,臺灣自製能量不足,卻要求業者達到「數量」,將會導致業者「重量不重質」採購爛節目,好的節目反而可能沒機會在黃金時段播出。警告:自製節目五至七成據了解,為保障本土節目播出比率及培育影視人才,臺灣6月開始將實施管理辦法,要求無線電視臺、有線衛星頻道業者播出五到七成的自製節目。
  • 臺灣知名景點墾丁公園擬收票價 業者憂嚇跑遊客
    臺灣知名景點墾丁公園擬收票價 業者憂嚇跑遊客     臺灣「營建署」規劃公園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墾丁公園目前唯一有收費的鵝鑾鼻公園,也計劃調高。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中新網2月4日電 臺灣當局去年底要求各公園管理處研擬「入園收費」,墾丁公園管理處除計劃調高鵝鑾鼻公園票價,高人氣的貓鼻頭、社頂、關山等都將分別收費,門票可能破百。玉山公園、雪霸觀霧遊憩區也計劃收費。
  • 漳州溫泉冒出了「臺灣泡」 業者冀加深產業合作
    2007年,臺商吳松柏赴雲霄實地考察,驚喜於雲霄的豐富地熱,決定進軍溫泉業。2008年,他投資2億元創辦了雲頂溫泉大酒店,將臺灣元素注入閩式溫泉,從臺灣引進了全套SPA設備,並開發了多種養生湯池。  除此之外,吳松柏還將雲霄溫泉資源與土樓文化相結合,在酒店內重建了現代版的土樓,僅今年國慶期間,每日赴該酒店泡溫泉的遊客就超過2000人。
  • 中國時隔18年再次解禁日本牛肉的進口
    【北京時事】中國は22日までに、日本産牛肉の輸入を一部解禁した。 【北京時事】截止22日,]中國解禁了一部分日本產牛肉的進口。 中國は2001年に日本でのBSE(牛海綿狀脳症)発生を受けて日本産牛肉の輸入を禁止しており、解禁は18年ぶり。 中國在2001年時因為日本發生的BSE(牛海綿狀腦病)而開始禁止進口日本牛肉,這次是時隔18年的首次解禁。
  • 臺灣年貨市場漸熱絡 業者守「正」出「新」
    中新社臺北1月17日電 題:臺灣年貨市場漸熱絡 業者守「正」出「新」中新社記者 肖開霖 黃少華農曆春節將至,臺灣年貨採買逐漸熱絡。有著悠久歷史的臺北南門傳統市場1月17日宣布啟動今年的「年菜採購月」活動,而臺灣最大的室內年貨展「世貿年貨大展」也將於1月18日至22日舉辦。業者表示,二者作為臺灣年貨採買的重要指標,可能帶旺臺灣春節商機。臺北市長柯文哲出席南門市場的「年菜採購月」啟動儀式,大力推薦該傳統市場的經典年菜,並品嘗今年的名攤料理。
  • 美牛瘦肉精問題爆發 牛排館、牛肉麵店生意直掉
    東南網3月7日訊 據臺灣媒體報導,當局有條件開放進口美牛,畜牧業者反彈,牛排館業者則認為美牛光明正大進口,並由當局嚴格把關,比偷偷摸摸進來有保障。消費者王小姐說,到餐廳用餐比較不會擔心肉品來源,怕的是小店或加工品,不知道會用什麼牛肉?蘇先生表示,牛肉不是民生必需品,當局開放也無妨,但一定要嚴格稽查,確認業者都清楚標示,才能為消費者把關。
  • 臺灣防疫漸「鬆綁」民眾外出回溫
    新華社臺北5月10日電(記者吳濟海、傅雙琪)截至10日,臺灣連續28天無新冠肺炎本土確診病例。在疫情緩解情勢下,臺防疫措施逐漸「鬆綁」,民眾外出消費、觀光等出現難得回溫。臺灣地區流行疫情指揮中心10日介紹,當天島內無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周末兩天皆零確診,也實現連續28天本土零確診,延續近期疫情緩解趨勢。受疫情影響,近期,臺灣飯店業、旅遊業熄燈關門不斷,其中不乏老字號和指標業者。實施無薪假的企業數和無薪假員工數續創新高。
  • 日本政府擬「解禁」液體奶
    日本政府擬「解禁」因國內法令不完善而不能流通的嬰兒用液體奶,已就此展開討論,將在本年度內匯總方針。液體奶成分與奶粉相同,但無需加熱水溶解,可減小育兒負擔,因此有望促進男性參與育兒活動。由於液體奶開封即可直接飲用,在受災斷水或不能燒開水的情況下也非常實用。
  • 這是一碗讓日本拉麵業避之不及的傳統拉麵
    早在明朝時期,中國麵條便已流傳至日本,日本明治早期,中國拉麵開始在日本中華街流行,並逐漸火便全日本。所謂日本拉麵,才真正成為了主流普遍認可主食,並隨著人們所追捧,自日本本土開始向全世界發展,由日本拉麵引發的「日本料理」熱開始在中國各大城市盛行,那些極具當地特色的麵食也在日本拉麵的衝擊下沒有了往日的熱度。
  • 18年後,日本牛肉有望重返中國餐桌,為何中國解禁日本牛肉?
    其中又以牛肉最為適合。我國每年要從澳大利亞、巴西、阿根廷等國進口大量的牛肉,以此來滿足我國龐大的牛肉消費市場需求。可能有很多讀者不清楚的是,在18年前,中國也曾從我們的鄰居日本進口牛肉,那為什麼這18年來一直禁止從日本進口牛肉呢?為什麼又在最近一段時間解禁了日本牛肉呢?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個話題。
  • 臺灣情色市場充斥東洋風 日本AV業者赴臺護版權
    ,臺灣的情色市場充斥東洋風,但市面上看得到的東洋AV多數沒有獲得合法授權,日本八家AV業者,包括Dandy、Up’s、Garcon等三十二個製片廠,下周將首度跨海向臺灣當局爭取合法著作權。據報導,日本八家AV業者委任律師陳世英昨日表示,日本AV業者在臺灣加入WTO之後,從未授權任何一家業者播放或散布爾日本AV影片,但這些影片卻能唐而皇之地在有線電視、「中華電信」MOD上播放,臺灣NCC居然還同意讓這些沒有版權的業者,取得頻道執照,讓日本AV業者蒙受極大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