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野外如何烹煮食物?

2020-12-25 戶外淨水

在野外,我們經過努力可以從大自然獲得豐富的食物,不過,這些食物會有很多寄生蟲或者其他細菌,尤其是動物類食物我們最好先煮熟再食用,而且將肉類制熟不僅能夠起到殺死寄生蟲和消毒的目的,口感上也會更好些,讓人更有食慾。烹製食物的方法很多,不過有的從營養角度來說,用水煮是最好的,但水煮的話最好把湯也給喝了,因為在煮的過程中,肉的營養很多都跑到湯裡去了。肉乾很美味,但是油炸的話,在炸的過程中會流失很多營養,因此從這一角度是最不推薦的烹製方法。

下面我們來說說,各種烹製方法在野外如何實現?

水煮

煮是最好的方法之一。如果沒有鍋,可以就地取材,臨時製作一口鍋。比如可以用中間凹陷成碗狀的石頭,但是不能用那種含水量高的石頭,因為它可能會爆炸。或者找一塊厚實而中間凹陷的木頭,把它懸掛在火上方,也可以當容器用。如果你的鍋不能懸掛在火上,那麼也可以選石頭。方法是將一堆木炭燒到很熱,往裡面加入很多石頭,等到石頭被燒熱了,把裝食物和水的容器放到熱石頭旁邊,將燒熱的石頭放進去,直到水開始沸騰。為了讓水沸騰,可以將容器上蓋上樹皮或者臨時製作的蓋子,除了從容器裡取石頭或是往裡面放石頭之外,要一直蓋著蓋子。用這種方式加熱,水不會劇烈沸騰,只會緩慢但是穩定地冒出氣泡。

焙烤

焙烤是僅次於水煮的烹飪肉類的方法,分為以下幾種不同的方式。

泥焙

泥焙的時候,不需要去鱗、去皮,或是對魚或禽類事先做任何表面處理,在之後剝去泥巴的時候,鱗片、皮膚和羽毛這些東西會一塊兒剝掉。用帶黏性的泥巴把魚或是鳥兒緊緊包裹起來,裹得越緊就越能保存水分,烤出來的肉不會很乾。中等大小的鳥兒或是鱒魚一般需要烤上15-20分鐘,具體時間視炭火的溫度而定。

包葉烤

用無毒的綠葉把肉裹起來,放在熾熱的木炭上烘烤,能夠將肉烤熟,同時能起到保護作用,還能給肉增加風味。烤貽貝或是蛤蜊時,一般會用海藻包裹,烤到它們的外殼打開就說明熟了。不要用帶苦味的葉子。

坑燜

坑燜適合烤大塊的肉,因為泥土能夠把熱量充分封住。挖一個比要烤的肉塊稍微大一點兒的洞,要能裝下肉塊、石頭基座和掩蓋物。在洞的底部和四壁墊上石頭,注意不要用含水量高的石頭,防止它們爆炸,然後在這層石頭上點火。

在洞口放上充足的綠色枝條,上面再放一層石頭(這是加熱後用來蓋住食物上的石頭),這樣可以留下往坑裡添加燃料的空間。綠色樹枝燒盡了,會露出灼熱的炭層,把落下的石頭拿開,往炭火裡繼續放入綠色的嫩樹枝,然後鋪上一層潮溼的綠草或無毒的樹葉。把肉和蔬菜放進去,用更為潮溼的草或是樹葉蓋上。上面鋪上一層薄薄的土,再鋪上熱石頭。最後用泥巴把洞口封住。小塊的肉要烤上1-2小時,大的需要5-6小時,甚至是幾天。

石板燒烤

把一塊平坦的石頭放在火上或是火焰旁邊,要避免用含水量高的石頭,以防爆炸。石頭烤熱後,就可以當成炸鍋來用了。

燒烤

如果肉比較小,可以直接在炭火上燒烤,這種方式非常實用。在開始烤之前,先把肉用火焰灼一遍,這樣能保持肉裡面的水分和主要的營養。然後,用又細又直而且足夠堅硬的樹枝做無毒的串肉扦,將扦子沿著動物的脊柱下方一路穿過去。將肉塊懸掛在炭火上面,不論用什麼材料,只要能掛起來就可以。

這裡是@單兵戶外淨水 專注戶外淨水20年,與您分享實用的戶外資訊,歡迎關注。

相關焦點

  • 房車露營可以體驗野外烹煮食物的過程
    對於很多人而言,野外露營是一種極具吸引力的體驗!它在貼近大自然的同時,又多了很多無法預知的「危險感」特別誘人!尤其在夜晚來臨,聆聽自然的聲音,享受大自然的美妙,遠離喧囂都市生活環境,想一想就分外美好!在眾多的露營體驗中,大家一致認為有房車的露營旅行更加安全也更加舒適,這是怎麼回事呢?今天我們來扒一扒房車露營的好處!
  • 野外生存如何尋找食物
    野外生存是所有戶外運動愛好者包括登山者的必修課,野外生存的各種技能也是作為一名合格戶外探險者必須掌握和熟練運用的。因為戶外運動是存在的危險性比大部分其他的運動都高。前面我已經為大家講了野外尋找水源和辨別方向的技巧,下面就跟大家說一下野外如何尋找食物。 野外的食物分為幾大類。
  • 真空低溫烹煮法,西餐中的「勞斯萊斯」,食物的究極生化
    關於真空低溫烹煮關於低溫真空烹煮,這種方法可能許多人不會使用到,實際上這種方法在國外是一種高級烹飪方法,這種方法可以完全保存肉裡的汁水,最大的還原食材原本的味道。在國外有一種高端的食物製作方法——「真空低溫烹煮法」,該方法最早流傳於法國,一起低溫真空的環境下製作美味菜餚,平常在很高級的餐廳才用這種做法,而「真空低溫烹煮法」最初就是為皇室外出設置的,所以經常外出的時候搭建都會選擇自己準備做飯,因為常常在外面吃飯也會感到膩,尤其是當你乘坐長途火車汽車的時候,車餐更是不好吃。
  • 野外求生食物全攻略
    野外活動時,尤其是在山地叢林中行進及尋找食物都要十分小心,有些食物有毒甚至無法食用。那麼如何尋找到適合食用的食物呢?別擔心,跟著我們的攻略去做吧。而在戶外活動中,由於特殊的環境影響,則會更經常遇到需要在野外找尋食物的情況,然而怎樣選擇才能保證食物的安全?下面就向大家推薦戶外食物找尋攻略,讓你的野外之旅安全而開心。野外可食用植物大全
  • 在野外露營如何進行野炊?
    野炊是野外生活中的樂趣之一。那麼,野炊如何進行呢?下面咱就具體說說。餐具的選擇最好找同樣形狀且大小差不多可緊貼在一起的較為方便,這樣可以節約空間。帶碗狀的餐具要比盤狀的用途大得多,野炊鍋最好要有把柄。具體方法是用菜葉、荷葉或鋁箔包住配有各種調料的食物,然後在外面塗上一層粘土泥巴,放入火勢較小的熱灰中來烤,這樣烤出的食物味道十分鮮美。懸鍋橫杆除了在火堆上架起鍋燒煮食物外,還有許多方法可以將器皿懸起。
  • 松鼠如何在野外儲存食物
    為了防止好不容易收集來的食物被偷走,有的松鼠會把所有的堅果存在同一個地方集中看管;有的則選擇分散風險,將堅果藏到眾多不同的地點。那麼問題來了:埋了這麼多地方,小松鼠們真的能記住嗎?一隻掩埋食物的松鼠,它用周圍的枯葉將痕跡蓋住。答案是肯定的。是的,松鼠們擁有相當出色的食物管理技巧。
  • 背包客如何儲存脫水食物?
    對於背包客來說,如果需要長期在野外探險,脫水食物是理想的選擇,一來,它可以保存的時間長,二來,它質量輕、體積小攜帶方便。那麼到底該如何儲存脫水食物呢?我們一起來看看。把每一種食物分別用牢固的小塑膠袋裝起來。具體怎麼分裝,要根據實際情況而定。
  • 野外旅遊必帶食物秘笈
    1,早上一定多飲水,因為夜晚人的水份喪失很厲害,同時吃些含糖豐富的澱粉食品如饅頭,沒有條件就吃糖和巧克力,再吃些消化起來很慢的東西,如很乾的麵餅、幹肉,這些東西會使你行軍一天也不會餓;2,中午的飲食分兩種情況,一是有充足的時間和條件允許時可以做些煮肉塊(和著菜和調味品),記住喝湯,那裡面是精華,沒肉菜就燒開水衝大豆粉、小米粉、玉米粉和芝麻粉的混合食物
  • 如何在野外抓住野豬,大神自製超牛「陷阱」,結果卻意想不到!
    如何在野外抓住野豬,大神自製超牛「陷阱」,結果卻意想不到!自古代以來,人們就有捕獵的行為,但狩獵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野外生存的動物一般具有很強的警惕性,野豬就是其中一類,如何在野外抓住野豬,大神自製超牛「陷阱」,結果卻意想不到!
  • 野餐食物如何吃的更安心?
    不過,在野外開放的環境中,如何保證入口食物的安全性也是一個大問題,需要格外關注。可以給大家一些幫助。攜帶香皂/免洗洗手液或者消毒溼巾:在處理食物前後都要洗手。使用香皂之後用流水衝洗最佳,如果野餐處沒有流水,使用免洗洗手液或者消毒溼巾進行清潔。
  • 想製作出軟嫩多汁的牛肉烹飪,烹煮時間該如何拿捏?
    烹調肉類如燉肉、煎牛排時,製作的時間長度要如何考量呢?你可能會想,這關乎於使用哪種料理方式,常見幾種調理法如以熱空氣加熱的烤箱、蒸煮等,運用液體滾煮等都是,不過除此之外,掌握肉類在特定溫度時如何變化,更可以幫助你調整想製作出的肉料理口感,想保持肉的多汁,可以從此篇嘗試探索,在料理時加熱和溫度帶來的影響:
  • 在野外遇到蟒蛇,應該如何自救?
    蟒蛇如何攻擊獵物蟒蛇是一種大型蛇類,它們在捕獵時,會悄悄地靠近獵物,等到獵物進入到自己的攻擊範圍內時,它們會突然發起攻擊,通過肌肉強有力的收縮來使獵物窒息。在野外情況下,如果人類遇到蟒蛇,最好選擇逃跑,因為蟒蛇強有力的肌肉能夠把人類也緊緊地纏住。
  • 野外露營到底該如何用電?SADE戶外電源幫你解答
    野外露營到底該如何用電?SADE戶外電源幫你解答出發去野外露營的時候當然要做好充分的準備,例如帳篷、廚具、防曬衣、食物、醫療用品等,但是除此之外,對於電力的需求也是無所不在的,幾乎幹什麼事情都需要用到電的,那野外露營到底該如何用電呢?
  • 特種兵野外執行任務,食物不夠了都吃什麼?網友:受不了
    每個士兵一天差不多要吃一斤肉,年奶水果每天都有,特種兵吃得更好,那麼,有網友好奇,特種兵在野外執行任務中,所帶的食物不夠了,他們會吃什麼?看到「菜單」後,網友:不是一般人受得了的。特種兵,是所有兵種裡面作戰要求最高的,單兵技能格鬥,多人團隊協作都是要學習的。
  • 《荒野求生技能手冊》告訴孩子如何在野外求生
    這位為挑戰危險和死亡而生的野外生存探險專家,被譽為 「站在食物鏈頂端的男人」,曾搭乘小船橫越冰冷的北大西洋,登頂冰封萬年的珠穆朗瑪峰,今天是貝爾首次和中國的小讀者一起進行野外生存探險。
  • 野外求生與工具
    很多人覺得野外求生要麼是作死,要麼是作秀。其實這是一種誤解,野外求生是一種技能,是各種各樣知識在野外環境中的應用。
  • 野外旅遊需要注意哪些安全事項
    有些驢友喜歡去野外旅行,甚至喜歡一些冒險的旅行,今天小編跟你分享下在野外旅遊需要注意哪些安全事項。第一,野外旅行一定要帶足水,水是生命之源,可以沒食物,但是不能沒水,應該減少劇烈運動,減少身體出汗,導致水分流失嚴重。
  • 寒假獨立野外生存2.0!四天三夜邊玩邊漲知識,全方位沉浸式體驗野外生活!
    (視天氣情況決定是否調整)三星高照入寒冬,昴星成團亮晶晶金牛低頭衝獵戶,群星燦爛放光明御夫五星五邊形,天河上面放風箏冬夜星空認星座,全天最亮天狼星在野外,我們該怎麼獲取食物?是打獵,是捕捉,是主動出擊還是守株待兔?
  • 特種兵野外生存都吃啥?這三種食物,普通人一種都咽不下
    導語:特種兵野外生存都吃啥?這三種食物,普通人一種都咽不下作為一名特種兵,最不可避免接觸到的就是野外生存。說到這裡很都人都好奇,野外特種兵們都吃的啥?通常來說,經驗豐富的特種兵自己有一份菜單,上面標註有各種可以食用的食物,而且對身體沒有害處的。普通人看到之後直接作嘔,僅三種食物一般人估計一種都咽不下去。野外食物非常有限,動物成為了主要的糧食來源,像昆蟲、魚類、爬行類動物等,無毒的野菜也會摘來吃。
  • 實用技能貼,教你如何在不同的野外獲得淡水資源,你都了解嗎?
    「馬斯諾需求理論」告訴我們人最基本的需求是生理要求,當我們最基礎的生理需求得到滿足才能產生更高階層的需求,作為一個現代城市人,也許你已經遠離原始的野外環境,過著衣食無憂的城市生活,不用擔心缺少食物和水,但城市生活的我們不代表這個基本需求已經消失,當把你置身荒郊野外,你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生存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