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喬海:堅守30餘載 用青春陪伴大山裡的鋼軌

2020-12-26 長城原創

邯長鐵路,東起河北邯鄲、西至山西長治北,是連接晉東南與冀南的最捷便運輸大通道。

  長城網8月1日訊(記者 胥文燕 通訊員 馬月海 武振國)邯長鐵路,東起河北邯鄲、西至山西長治北,是連接晉東南與冀南的最捷便運輸大通道。邯鄲工務段微子鎮線路車間微子鎮線路養護工區就坐落在邯長線太行山深處。

  微子鎮線路養護工區肩負著邯長鐵路6.6公裡正線、微子車站8條股道10.5公裡線路和34組道岔維修保養任務,是車間管轄線路設備最多的工區。

  李喬海是邯鄲工務段微子鎮線路車間微子鎮線路養護工區的一名工長,從青絲到兩鬢斑白,30多年的堅守,李師傅用最美好的青春歲月陪伴著大山裡的兩條鋼軌。

  「人在一個環境裡呆久了,就會不由自主地愛上這裡的一切,每天看著工區的一草一木,都像是自己的父老鄉親。」即將退休的李師傅,說起這些總有道不完的不舍。

  「孩子就要高考了,能不能回來陪陪他,你是要打算嫁給鐵路嗎?」電話那頭,李師傅的媳婦兒一邊抽泣,一邊埋怨著自己的丈夫。

  老李的孩子今年6月份參加了高考,妻子很想讓他多陪陪。但是老李想到暑運來了,他還沒有整修完的設備病害,待在家裡就像熱鍋上的螞蟻,索性就住在了工區,這一住就是個把月。

  為了給工區年輕人留點資料、打好基礎,多年來李師傅的床上一多半被厚厚的作業本佔據,他的窗前有一盞「長明燈」,睡不著的時候他總會趴在床頭反覆琢磨作業計劃,厚厚的小冊子,密密麻麻的文字,留下了一個養路人一生的心血和牽掛。

相關焦點

  • 他們堅守大山深處數十載,用青春託起明天的希望
    坐落在馬山縣一個偏遠大石山區的北屏小學有5名鄉村教幾十年如一日無怨無悔堅守在大山裡他們的奉獻和守護讓大山裡的許多孩子在大山深處的北屏村,貧困程度更為顯著,是馬山縣最深度的貧困村之一。坐落在村子山坳上的北屏小學,是村裡唯一的一所學校。現在,學校有5名教師和46名學生,包括有5個年級和一個學前班。藍美姬老師今年52歲,在鄉村執教已經有30個年頭了。北屏小學始建於1953年,1999年被列入國家貧困地區義務教育工程進行改造。
  • 秦巴大山深處:用青春「點燃」最亮的光
    子夜時分,當多數人享受著難得的團聚,漸入夢鄉,秦巴大山深處的小站,依舊燈火明亮,還有一盞盞微弱的燈光,矗立在股道邊,迎著列車開來的方向。在陝西安康車務段管轄的襄渝、西康鐵路線上,近560餘名鐵路青年分布在500多公裡鐵道線上的38個車站,在春運這個「大忙季」不能回家,堅守在工作崗位上,把青春獻給了一列列疾馳的火車。
  • 秦巴大山深處:用青春「點燃」最亮的光
    子夜時分,當多數人享受著難得的團聚,漸入夢鄉,秦巴大山深處的小站,依舊燈火明亮,還有一盞盞微弱的燈光,矗立在股道邊,迎著列車開來的方向。  在陝西安康車務段管轄的襄渝、西康鐵路線上,近560餘名鐵路青年分布在500多公裡鐵道線上的38個車站,在春運這個「大忙季」不能回家,堅守在工作崗位上,把青春獻給了一列列疾馳的火車。
  • 三門峽供水人—大山深處堅守數十年 用青春與汗水守護「生命之源」
    三門峽供水人將「槐扒精神」代代傳——大山深處堅守數十年用青春與汗水守護「生命之源」□黃河時報記者 陰波/文圖距離三門峽市區86公裡的大山深處,原本並沒有路,走的多了,便被槐扒提水管理所的職工踩出了一條追風路。
  • 湖北李治芬:高山土家女漢子25載青春獻林海
    今天小編為您講述堅守高山之巔25載的湖北省牛莊林業管理站護林員李治芬的故事。 圖片來源:湖北省林業局 素有「宜昌西藏」之稱的五峰牛莊鄉大山裡,有一位50歲女護林員,堅守海拔2000多米的高山之巔25載,用青春和熱血守護著綠水青山,人稱「高山上的女漢子
  • 鄉村教師白樹德堅守山區40餘載 讓更多的孩子走出大山
    面對新招聘教師教學經驗不足、班級管理不善的實際問題,白樹德除了參加聽課,言傳身教進行教學示範外,還傳授其多年摸索總結出來的教學經驗,並從生活上關心幫助教師,充分挖掘年輕教師的潛能,用真情「拴心留人」。功夫不負有心人。13年來,左家學校的教學成績,在張莊聯校16所小學中連續4年名列前茅。
  • 堅守大山護林40餘年 奏響護林員的青春之歌
    健在的部分護林員合影。因為大山是他們的根,是他們的本源,他們就是一片綠葉,綠葉離開了根如何存活?     1973年,年僅16歲的吳正春湧動青春激情,因為在建廠公社專業隊打雜,餵豬、修山塘、建農田,從不偷奸耍滑,便被挑選參加高石坎林場植樹造林,由此結緣高石坎的九嶺十八壪。當年,老場長周宏權擔心上山幹活累壞了吳正春,遂安排他在食堂煮飯。
  • 擺渡生命30餘載 與癌鏖戰造就良醫
    其實,每一個普通卻不平凡的醫療崗位工作者,在疫情常態下都在默默奉獻、救死扶傷,他們堅守在自己的崗位,用犧牲換取大家的安康,履行醫者的使命和職責,崇高的精神詮釋著「醫者仁心」四個字。今年中國醫師節在「弘揚抗疫精神,護佑人民健康」的大背景下,我們共同致敬最美醫者,走進湖南省腫瘤醫院,關注那些堅守一線長達三十年以上的白衣天使,用文字記錄下他們乘風破浪的日常點滴,傳遞給人們催人奮進、感人肺腑的故事。人民網長沙8月6日電 把脈問疾,察看舌苔,雙手感知患者的握力。
  • 最美護林員丨湖北李治芬:高山土家女漢子25載青春獻林海
    今天小編為您講述堅守高山之巔25載的湖北省牛莊林業管理站護林員李治芬的故事。圖片來源:湖北省林業局 素有「宜昌西藏」之稱的五峰牛莊鄉大山裡,有一位50歲女護林員,堅守海拔2000多米的高山之巔25載,用青春和熱血守護著綠水青山,人稱「高山上的女漢子」,她就是五峰土家族自治縣林業局牛莊林業管理站護林員李治芬
  • 【人物】鋼軌上延展不悔人生——成都局集團公司凱裡工務段一線...
    鋼軌上延展不悔人生——凱裡工務段一線職工群像掃描特約記者 葉志權 唐思佳金秋時節的滬昆線貴州東段凱裡工務段管內,像是一幅徐徐展開的美麗畫卷。列車在苗嶺侗鄉奔馳而過,一邊是職工年復一年的堅守,一邊是旅客平安回家的保證,人民鐵路為人民的宗旨讓旅客心情愉悅。
  • 中國鐵路鄭州局集團有限公司鋼軌探傷工:給鋼軌「看病」
    2月11日早上6點過,天還沒有亮,太(原)焦(作)鐵路河南境內的丹河鐵路大橋旁,中國鐵路鄭州局集團有限公司月山工務段鋼軌探傷工們,面對黨員突擊隊旗莊嚴宣誓。這支由12名黨員組成的黨員突擊隊,是月山工務段檢查監控車間的鋼軌探傷工,不少黨員是第一次到山裡作業。當日,他們將要對丹河鐵路橋到孔莊站間的8公裡鋼軌進行探傷檢查。
  • 瓠山才子詩歌:鋼軌
    兩行排奡妥貼的絕句身經百鍊 幾番淬火從三千度滾燙的火爐中奔湧而出*************我用柔弱的手撫摸鋼軌冰冷和炙熱沉默和喧囂堅硬和溫柔如此和諧如此美妙一浸油的枕木在陽光下伏臥靜謐的處子爭相綻放鏽跡斑斑的微笑
  • 四川達州一處鐵路橋上 110歲鋼軌至今還能用
    N長江日報 本報訊 110年前「漢陽造」鋼軌至今還在正常使用。據悉,這條鋼軌位於四川省達州市一處鐵路橋上,是西安鐵路局23歲的見習路線工渠敬雷近日在路線巡查中偶然發現的。 渠敬雷今年6月畢業後,被西安鐵路局安康工務段萬源車間聘用,專門從事鐵路線路檢查與維修工作。
  • 他紮根連州潭嶺大山30載,守護5000多村民用電
    對於紮根南嶺山脈南側腹地——連州潭嶺的老電工成龍華來說,從業30年來,他只做了一件事,就是通過自己的專業技能確保潭嶺上上下下5000多人的用電安全。關愛留守老人 他像「一盞燈」「人家經常問我,在這閉塞的大山裡一待30年,靠什麼信念支持?我說,對家鄉人民深厚的感情,是支撐我堅守平凡崗位的最大動力。」在潭嶺各大村裡,成龍華到達最多的地方是黃砂塘村。這是一個連摩託車都無法到達的村莊,需要徒步爬山一個半小時才能到達。
  • 宣威徐麗芬:用一生的陪伴堅守初心
    徐麗芬:用一生的陪伴堅守初心馬紹擴,1977年生,宣威市東山鎮朝陽村雲陽村民小組村民。1998年,馬紹擴與徐麗芬相識並結婚。原本幸福美滿的家庭,遭遇突如其來的變故,徐麗芬並沒有扔下5個月大的女兒和癱瘓在床的丈夫不管,而是默默的堅守、陪伴、付出。「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對於徐麗芬的愛情來說,沒有太多的承諾,沒有驚天動地和轟轟烈烈,有的是雙手交相執握的相伴相隨,是默默付出堅貞不渝的信念。「山無陵,天地合,才敢與君絕」,這是瓊瑤式的愛情,在她的小說裡,轟轟烈烈才是愛,驚天動地才是情。
  • 【讀城·17】「金陵最後修筆人」的30餘載堅守
    金陵最後修筆人一個人堅守30餘載今年73歲的胡旭年家住鼓樓區金陵小區,據胡師傅回憶,16歲那年支邊自己去了新疆牧區工作,由於自己喜歡書法、篆刻,沒事時就喜歡在鋼筆上刻字。鋼筆也分三六九等,高檔一點的有「派克」,中檔的有上海的「英雄」,學生們則一般用一塊錢以下的低檔鋼筆。但是鋼筆使用時間一長,筆尖等部位會出現磨損,就得找修鋼筆的師傅修理了。
  • 【人物】鋼軌上延展不悔人生——成都局集團公司凱裡工務段一線...
    鋼軌上延展不悔人生——凱裡工務段一線職工群像掃描特約記者 葉志權 唐思佳金秋時節的滬昆線貴州東段凱裡工務段管內,像是一幅徐徐展開的美麗畫卷。列車在苗嶺侗鄉奔馳而過,一邊是職工年復一年的堅守,一邊是旅客平安回家的保證,人民鐵路為人民的宗旨讓旅客心情愉悅。
  • 大山裡35年的堅守
    運沙子、水泥,給校舍刷牆壁、鋪地板……一個暑假裡,莫運斌放下地裡的農活,同陶鳳英一起動手修繕校舍。最終,學校修繕工作順利地通過了上級驗收。第二天,他挑著建房、建灶所需的工具,找來用木板,修理床鋪、建好廚房、櫥櫃、切菜桌,安裝好水電,修好教室門窗、課桌椅。
  • 「深山紅燭」向宏佳—— 二十四載堅守三尺講臺
    1996年大學畢業後,他紮根深山教書育人24載,幫助500名山裡娃走出了大山,用執著和堅守書寫了一名鄉村教師的情懷。先後獲得全國德育先進教師、全國百佳鄉村英語教師、湖北省農村優秀教師、宜昌楷模等30多項榮譽。近日,他獲評2月至10月「荊楚楷模」月度人物。‍‍‍‍‍‍‍‍從五峯縣城出發,到向宏佳任教的採花鄉採花中學,要翻越3座大山,150多公裡的山路,開車要3個小時。
  • 「深山紅燭」向宏佳——二十四載堅守三尺講臺
    1996年大學畢業後,他紮根深山教書育人24載,幫助500名山裡娃走出了大山,用執著和堅守書寫了一名鄉村教師的情懷。先後獲得全國德育先進教師、全國百佳鄉村英語教師、湖北省農村優秀教師、宜昌楷模等30多項榮譽。近日,他獲評2月至10月「荊楚楷模」月度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