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島戰術再現!美頻海作戰團揭開神秘面紗:裝備反艦飛彈 劍指中國

2020-12-25 騰訊網

跳島戰術再現!美頻海作戰團揭開神秘面紗:裝備反艦飛彈 劍指中國

隨著美國軍事戰略的從反恐戰爭向大國競爭轉變,美國海軍陸戰隊的也在發生變化,不僅裁撤了全部的戰車以及大部分的火炮和少量航空兵,還組建了新的部隊-頻海作戰團。近日美國陸戰隊頻海作戰團揭開了神秘的面紗。

據美國海軍陸戰隊作戰發展司令部(MCCDC)稱,海軍陸戰隊正在夏威夷組建一支名為陸戰隊瀕海作戰團(MLR)的新部隊,可以在一個有爭議的海洋環境中作戰,擊沉艦船。

這是海軍陸戰隊司令大衛·伯傑(David Berger)將軍的計劃的一部分,他計劃對海軍陸戰隊進行全面改革,以實施海上阻擊行動,在有爭議的海上環境中生存下來,並作為一支更大的海軍遠徵軍。

濱海作戰團將由一個戰鬥隊、一個防空營和一個後勤營組成。MCCDC解釋說,戰鬥隊將圍繞一個步兵營和一個遠程反艦炮兵連組建。

據MCCDC透露,頻海作戰團將在未來三年內組建,大部分兵力將由已經駐紮在夏威夷的部隊組成。

夏威夷海軍陸戰隊基地上的一個步兵營和一個炮兵連將組成作戰隊,後勤部隊也將來自夏威夷。MCCDC說,防空營的組成部分將來自夏威夷以外的地區。隨後的頻海作戰團可能會駐紮在關島和日本。

頻海作戰團將由大約1800到2000名海軍陸戰隊員和水手組成,但新單位的最終設計仍在考慮中。相比之下,海軍陸戰隊第三團大約有3400名海軍陸戰隊員和水手。

在未來的戰鬥中,美軍可能無法控制空域、咽喉要道或航道。海軍陸戰隊將需要能夠在這種複雜的環境中作戰,並迅速調動部隊控制緊張的航道、小島或地點,用移動卡車平臺擊沉船隻。

這意味著海軍陸戰隊將不得不再次擔心空中威脅、巡航飛彈、地面上的可見和電磁波譜特徵,同時還要使用飛彈系統擊沉艦船,而這對海軍陸戰隊來說是一個相對較新的任務。

頻海團的戰鬥隊是設計為使用多個加強排規模的遠徵推進基地提供基礎,這些基地可以容納和執行各種任務,例如遠程反艦火力、飛機加油、情報、監視和關鍵海上地形的偵察,以及防空和早期預警,MCCDC在一份電子郵件聲明中表示。

所謂的「遠徵先進基地作戰」(expeditionary advanced base operations,簡稱EABO),這一概念的目的是將高度機動的海軍陸戰隊士兵分散到太平洋島嶼(筆者注,實際就是指南海島礁)上,並為他們配備先進的飛彈,這些飛彈可以在有爭議的海上要衝擊沉船隻,以協助海軍作戰。

瀕海作戰團,其作戰模式很有可能會採用「遠徵先遣基地作戰」的理念。其中,近年來令人矚目的」跳島戰術」,也正是美國海軍陸戰隊第31遠徵隊頻頻演練的重點。

作為二戰時期的經典戰術,「跳島戰術」的本質並沒有發生太大變化,仍舊以高效、隱蔽,避實擊虛為主要特點,不過其使用的手段以及適用的戰場環境卻隨著時代發展而在不斷地拓展。

在第七艦隊「美國」號兩棲攻擊艦平臺的支援下,專門為海軍陸戰隊設計的F-35B「閃電Ⅱ」能夠在奪島作戰一開始,就憑藉自身隱身性對敵方雷達站等重要設施進行壓制,撕裂敵方的預警防線。除此之外,其攜帶的AIM-120「監獄」中程空空飛彈、AIM-9X「超級響尾蛇」近程空空飛彈、AIM-132近程空空飛彈等空對空飛彈還將有效幫助其奪取區域制空權。而搭配的「JASSM」聯合空對地遠距攻擊飛彈與AGM-158C遠程反艦飛彈則能夠有力支援海軍陸戰隊作戰並且對敵方水面艦艇編隊構成極強的威脅。

在無人機體系的支援下,海軍陸戰隊就能夠做到對打擊效果的有效評估,並同時開展進一步偵察行動,為後續使用CH-53E「超級種馬」重型直升機機降奪島做準備。海軍陸戰隊隊員一旦成功奪島,就將開始掌握該部地區作戰的主動權,足以做到可進可退。

一方面,在敵遠程火力打擊範圍之外的兩棲艦隊和進一步維持局部制空權的F-35B與無人機相互配合,足以確保海軍陸戰隊的後路;另一方面,整合了NSM反艦飛彈的海瑪斯火箭炮具有較強的反艦能力,從而保證了島嶼周邊海域「反介入/區域拒止」行動的實施,徹底發揮島嶼「跳板」的作用,進而保證進軍順利。相對於過去的大規模「跳島」作戰,這種成本低,反應快的新型「跳島」,無疑會有更大地發揮空間。這種快速、高頻的作戰模式能夠大幅度增加敵方的失誤概率,而失誤最終只會導致更深地陷入被動局面。

MCCDC告訴《海軍陸戰隊時報》,戰鬥隊將使用一種反艦飛彈,該飛彈由一種名為海軍陸戰隊遠徵船攔截系統(NMESIS)的聯合輕型戰術車輛發射。海軍陸戰隊已經研究了一系列可以用來擊沉艦船的飛彈,其中包括雷神公司的海上打擊飛彈NSM。

MCCDC detailed.新的頻海團將使用「小型但航程更遠的登陸艇作為其戰術和全戰區機動的主要方法,」MCCDC詳細介紹。

MCCDC說,在新團成立後,「它將立即開始訓練和試驗租用的海軍艦艇,如艦尾登陸艇和近海支援艦,同時採購更長期的具有類似能力的小型登陸艇艦隊」。

MCCDC說,隨著時間的推移MLR的具體細節將開始成形。實驗、軍事演習、建模和仿真將在MLR開發的分階段方法中發揮關鍵作用。(冪談天下/張冪)

相關焦點

  • 美軍演練新型「跳島戰術」
    據美國海軍學院新聞網六月四日報導,美海軍陸戰隊近期發布《部隊設計2030》報告稱,當前美國的軍事戰略,從參與反恐戰爭轉向大國競爭,隨之海軍陸戰隊也進行調整編制組成和任務裝備,正在組建新的作戰單位——瀕海作戰團,演練現代作戰環境下的新型「跳島戰術」。
  • CM401性能一般,中國海軍反艦飛彈如何選擇
    CM-401(大伊萬攝於珠海航展)中國有沒有類似「布拉莫斯」的飛彈?其實吧,咱們有沒有類似於「布拉莫斯」這樣的反艦飛彈,這個問題本來就是個偽命題。相比印度軍隊在反艦飛彈類武器的建設上從來沒有一個明確規劃、技術承繼性和裝備層次較差、裝備上從來都是逮住什麼就用什麼、現在主要鬧著要把「布拉莫斯」給整成所謂的「三軍通用飛彈」的做派,中國海軍在反艦飛彈的技術路線與裝備研發上顯得紮實很多。
  • 日本現役飛彈:ASM-3空射反艦飛彈
    由於日本「保密」有加,該反艦飛彈一直神神秘秘。 ASM-3反艦飛彈,是日本第一型採用整體式火箭衝壓發動機的飛彈,也是日本第一種超音速反艦飛彈。
  • 中國反艦利器YJ-12飛彈在世界上是什麼水平?
    YJ-12的技術水平說YJ-12型反艦飛彈「有點過氣」,從它的外號「小馬彈」、再從它的技術與戰術定位就能看出來了。而且伴隨著CEC系統(海軍協同交戰系統)、「標-6」飛彈、增強型海麻雀ESSM Block2a等新型作戰系統的逐步出現,艦隊防空能力還在繼續改善。待美國海軍真的完善了CEC體系,普通的超音速反艦飛彈在未來的海戰戰場上,所起到的戰術作用將繼續下降,地位也會變得愈發尷尬。
  • 面對中國海軍,美軍犯「火力不足恐懼症」,給登陸艦裝飛彈
    近來美國海軍宣布準備給兩棲登陸艦安裝反艦飛彈,這是為了讓它擁有反艦火力,以期將來與東亞大國交戰時不會被輕易擊敗。美媒批評這一舉措就像是給廚師配了一把槍一樣,反映出美國海軍面對東亞大國快速崛起的軍事力量時的心虛和無助。明明患上火力不足恐懼症的是中國,這怎麼美國也患上了?是拿錯劇本了嗎?
  • 日本研製超音速反艦飛彈即將量產 誇口稱一枚可擊沉萬噸軍艦
    近日,隨著中國海警船兩次進入日本領海,日本海自宣稱「研發出超音速反艦飛彈」,並且表示這種型號為ASM3的反艦飛彈能夠輕鬆擊沉中國的戰艦。不過日本這次的叫囂可謂是找錯了對象,如果反艦實力衡量一個國家的話,中國才是世界上反艦飛彈技術最先進的國家,中國軍隊裝備了世界上最龐大,也最先進的反艦飛彈部隊,技術遠遠超越了其他國家,而很多反艦飛彈甚至中國都是獨一號的,如東風系列反艦彈道飛彈。除了中國裝備以外,中國的反艦飛彈還大量出口其他國家,銷量非常高。
  • 美媒稱美軍再次練習跳島戰術,曾大敗日軍?
    ,如今,美軍再次操練跳島戰術,但是目標卻隱隱指向我國。另外,美媒指出,美國軍方此次進行跳島戰術訓練,再次考慮到了未來的衝突中如何要求在整個太平洋地區進行跨越式跳島作戰,而這次美軍面對的目標並非二戰的老對手日本,相反,更有可能的對手是中國。
  • 美軍提500艘艦艇計劃,或與重拾「跳島戰術」有關,中國已今非昔比
    「跳島戰術」起源於二戰的太平洋戰爭,當時日本在太平洋上佔了很多島嶼,有些島嶼防禦設施非常堅固,美軍選擇先奪取軍事力量薄弱的島嶼,然後在島嶼上修建機場,部署部隊,降低傷亡率和奪島難度。 其作戰方式就是對於美軍控制的島嶼,用機降的辦法投送人員,用運輸艦運送武器裝備。
  • 美國進行第六次遠程隱身反艦飛彈試射
    2016年,美太平洋戰區司令(哈裡·哈裡斯)就曾在參加參議員軍委會會議時表示,要求儘可能快的給美國海軍裝備這種飛彈,以應對中俄日益增強的海上威脅,他聲稱,LRASM飛彈:「是一種我們需要儘快準備就緒的非常重要的裝備。」
  • 全世界最強的反艦飛彈並不在中國:美軍這武器威力驚人
    但美軍這種冷戰思維在冷戰結束後已經不再適用,美軍的驅逐艦在大海上缺乏反艦能力,仿佛一個擁有強盾的士兵卻沒有武器,在未來戰場毫無用處。尤其是在中國的052D、055等多型飛彈驅逐艦的相繼服役後,中國強大的反艦實力已經展現,中國的鷹擊系列飛彈讓中國具備強大的反艦實力,055型飛彈驅逐艦裝備的鷹擊-12反艦飛彈,足以讓美軍飛彈驅逐艦感到膽寒。
  • 美軍衝繩演練「跳島」作戰,目標疑是南海島礁?
    近日,美軍又使出了新招,即「跳島」戰略,即讓飛彈部隊可以在太平洋隨意展開奪島行動。據悉,最近美國海軍陸戰隊在衝繩就組織一場演習,有媒體10月21號透露了其中一項重要訓練科目。演習期間美國海軍陸戰隊曾組織了100多名隊員在衝繩演練新型戰術,過程中先將這些隊員秘密投送到島嶼和珊瑚島礁上,在肅清該島的軍事力量後轉移到下個陣地,期間可以通過火箭炮和飛彈攻擊敵方軍艦和據點。簡單的說,所謂「跳島」就是「打了就跑」。
  • 神秘飛彈現向洪都公眾號 國產隱身反艦飛彈呼之欲出?
    洪都微信公眾號出現的神秘飛彈 航空工業洪都一向以攻擊機、教練機聞名,不過反艦飛彈也是洪都的主業之一,中國第一種反艦飛彈-上遊1型反艦飛彈仿製工作就是由洪都完成的,此後洪都又對它進行了改進,上世紀80年代又研製成功上遊2號(液體火箭發動機)、上遊2(固體火箭發動機)、上遊7超音速反艦飛彈等多種型號,不過此後航天系統異軍突起,連續發展了海鷹、鷹擊等多種型號反艦飛彈,競爭之中擊敗航空工業,成為國產反艦飛彈主力軍
  • 中國或正測試下一代隱身反艦飛彈:美軍有的我們全都要有
    軍事專家雷澤告訴記者,最近一段時間,中國航天科工三院因拿下2017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而備受矚目,其中最關鍵的就是其獲獎項目為我國新一代潛射型鷹擊-18反艦飛彈,作為我國反艦飛彈的搖籃,三院幾十年來開發出鷹擊-8、鷹擊-18等一系列反艦武器,應該說,按照我國「生產一代、研製一代、預研一代、探索一代」的武器裝備發展策略,公開一種新型武器實際上意味著新一代武器已經在研製當中了,這一點毋庸置疑,所以上文中正在研製隱身能力的武器
  • 臺灣三軍飛彈裝備一覽表
    陸軍主要裝備地對空、反坦克、岸對艦等飛彈,並擁有兩種類型的戰術地對地飛彈,它們包括「陶」式反坦克飛彈、「地獄火」反裝甲飛彈、「標槍」反坦克飛彈、「昆吾」式反坦克飛彈、「青峰」地對地飛彈、「天弓」戰術地對地飛彈、「天弓」一型與二型地對空飛彈、「鷹」式地對空飛彈、「愛國者」二型反導飛彈、「天弓」三型反導飛彈、「小槲樹」飛彈、「雄風」一型與二型岸對飛彈等。
  • 俄媒:俄羅斯將在北極部署「堡壘」反艦飛彈系統
    據悉,「堡壘」岸基飛彈系統將在今年年底前在科捷利內島進入戰鬥執勤。「堡壘」岸基飛彈系統《消息報》稱,「堡壘」岸基飛彈系統將取代已經過時的「邊界」飛彈系統,通過加強在新西伯利亞的北方艦隊戰術部隊,俄羅斯能夠有效監控和保護北方航線。
  • 從模仿法國反艦飛彈,到如今世界領先,我國反艦飛彈領域已超美俄
    現代海戰中,反艦飛彈的作用就是用來擊毀對方的艦艇,相比魚雷,反艦飛彈的射程和速度都更強。海軍整體實力的高低取決於反艦飛彈的性能。美俄因為各自水面艦艇數量的不同,對反艦飛彈的需求也有所不同,俄羅斯的反艦飛彈朝著更快、更大更強的方向發展,通常只需要一枚飛彈就能擊毀對方的艦艇。而美國的反艦飛彈,多年來一直沒什麼起色,魚叉這款亞音速飛彈已經服役了多年,其最大速度只有0.85馬赫。
  • 閱兵·檔案 | 1984年國慶閱兵:中國戰略飛彈第一次揭開神秘面紗
    這次國慶閱兵,規模大,裝備新,機械化程度高,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大的一次閱兵。這次閱兵由中央軍委主席檢閱受閱部隊並發表講話;參閱部隊不進佔公園、機場,在「閱兵村」集中駐訓;女兵方隊、武裝警察部隊第一次受閱;國產戰略飛彈首次亮相;受閱武器裝備都是國產的。
  • 美國驅逐艦在紅海遭遇反艦飛彈襲擊,該彈仿製於中國C-802
    「梅森」號飛彈驅逐艦是「阿利·伯克」級飛彈驅逐艦的第37艘,屬於Flight 2型,由巴斯鋼鐵廠建造,2002年服役。與以往的「阿利·伯克」級相比,「梅森」號的武器系統有所差異,其艦載主炮採用了62倍口徑127毫米艦炮,同時取消了「密集陣」近防武器系統、加裝了「北約海麻雀」ESSM近程防空飛彈發射裝置,其他武器裝備差異不大。
  • 跳島演練為何吸引世界目光
    而此次演練究竟意味著F-35戰機的一次表演作秀還是美軍戰術思想的一次重大轉變?太平洋上,閃電破空,世界上越來越多的視線開始緊跟不放。與時俱進,跳島戰術緊跟時代謀求創新跳島戰術又稱蛙跳戰術,最早可以起源到太平洋戰爭時期。
  • 美媒瞎操心:中國的火箭軍規模正在擴大,飛彈旅用的都是先進裝備
    環球時報12月15日援引美國《原子科學家公報》文章稱,中國火箭軍的規模目前正在擴大,其下屬的飛彈旅已經達到40個,其中近半都是世界領先裝備,像東風5B戰略核飛彈,東風17臨近空間高超音速飛彈,東風21D反艦彈道飛彈,東風26核常兼備反艦彈道飛彈,東風41車載戰略核飛彈和東風100超音速重型巡航飛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