錫林郭勒盟自古以來就是中國北方各族人民勞動、生活、繁衍的地方。蘇尼特右旗、鑲黃旗和東烏珠穆沁旗境內都發現了舊石器時代人類生存的遺址;在蘇尼特左旗、阿巴嘎旗、錫林浩特市境內都發現了原始文化遺蹟。
錫林郭勒盟是內蒙古自治區所轄盟,位於中國正北方,內蒙古自治區中部,距首都北京640㎞,距首府呼和浩特620㎞,既是國家重要的畜產品基地,又是西部大開發的前沿,是距京、津、唐最近的草原牧區。
錫林郭勒盟不可錯過的美景
錫林郭勒大草原
錫林郭勒大草原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錫林浩特盟境內,面積107.86萬公頃,「錫林郭勒」系蒙古語,意為丘陵地帶的母親河。1987年,錫林郭勒草原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接納為「國際生物圈保護區」網絡成員,1997年晉升為國家級,主要保護對象為草甸草原、典型草原、沙地疏林草原和河谷溼地生態系統。是世界聞名的大草原之一,也是我國四大草原——內蒙古草原的主要天然草場。這裡既有一望無際、空曠幽深的壯闊美,也有風吹草低見牛羊的動態美,又有藍天白雲、綠草如茵、牧人策馬的人與自然的和諧美。繁花似錦的輝騰錫勒典型草原重現「風吹草低見牛羊」的美景,九曲十八灣的錫林河像是飄落在草原上的潔白哈達,足可使您流連忘返。
蒙古汗城
蒙古汗城位於錫林浩特至林西公路沿線,距旗政府所在地巴彥烏拉鎮15公裡,交通便利,空氣清爽,草原風光旖旎。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蒙古汗城景區佔地面積20平方公裡。主要以蒙古民俗文化觀賞、休閒娛樂和草原觀光為主。全方位、多角度向遊客展示蒙古民族博大精湛的文化。
元上都遺址
元上都遺址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正藍旗草原,曾是世界歷史上最大帝國元王朝的首都,始建於公元1256年;它是中國大元王朝及蒙元文化的發祥地,忽必烈在此登基建立了元朝。元上都南臨上都河,北依龍崗山,周圍是廣闊的金蓮川草原,形成了以宮殿遺址為中心,分層、放射狀分布,即有土木為主的宮殿、廟宇建築群,又有遊牧民族傳統的蒙古包式建築的總體規劃形式,體現出一個高度繁榮的草原都城的宏大氣派,是農耕文明與遊牧文明融合的產物,是草原文化與中原農耕文化融合的傑出典範。1988年,被列入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2年6月29日,第36屆世界遺產大會在俄羅斯聖彼得堡正式宣布,將中國元上都遺址被列入了《世界遺產名錄》。
平頂山火山群
平頂山又名貝勒克牧場,這裡可謂是平頂山奇觀,群山相互依偎,大大小小排列有序,而頂部卻刀削般的平整,構成一幅奇特的景致。據地質學家考證,平頂山是千百萬年前火山噴發造成的奇蹟。當時,這一帶多處火山爆發,巖漿吞沒了平坦的草原,給大地蓋上了一層厚厚的火山巖,後來由於地殼的升降。形成了大面積的平頂山和馬蹄山。觀平頂山奇景,日出和日落時最佳日出時,朝霞為平頂山抹上了一層胭脂,使群山顯得格外嫵媚;日落時夕陽的餘輝灑遍草原,人們能清晰地看見太陽沉入大地。晚霞中山凹裡的人家炊煙嫋嫋更令人思緒萬千。
烏珠穆沁草原
烏珠穆沁草原位於內蒙古錫林郭勒盟東北部,總面積7萬多平方公裡,比海南省全省的總面積還要大出許多,是全國最為典型的溫帶草原。是世界四大草原之一——內蒙古錫林郭勒草原的典型區域。這裡草原風貌保存完整,是唯一匯集內蒙古九大類型草原的地區,號稱中國北方草原最華麗、最壯美的地段,素有「天堂草原」之美稱。烏珠穆沁草原是內蒙古自治區蒙古族文化習俗保存最完整的地區,又是北方遊牧民族的主要繁盛福地,素以「摔跤健將搖籃、蒙古長調之鄉、民族服飾之都、遊牧文化之源」而著稱,傳統的蒙古搏克、悠揚的烏珠穆沁長調、斑斕的烏珠穆沁服飾、古老的遊牧文明,展示了源遠流長的烏珠穆沁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