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波強冷空氣剛剛過去,江蘇24小時降溫幅度達到了7℃,預計下周一,新一波冷空氣有望達到寒潮標準,降溫6℃至10℃。今年冷空氣顯得特別勤快,不僅在中國部分地區製造了「史上最寒冷」的春節,同時歐洲和日韓等地也正在經歷少見的低溫和強降雪天氣。據報導,迄今寒流已經導致歐洲國家200多人死亡。而與此同時,北美洲東部卻又創了5年來最溫暖紀錄,美國華盛頓的櫻花甚至已經開放了……「極寒」和「極暖」並存,不少網友八卦,莫非真的是「2012」來了?
□見習記者 黃昆 快報記者 安瑩
南京
上月每周一場冷空氣
在我們的印象中,進入2012年以來,冷空氣就時常被掛在嘴上。根據記者統計,從1月2日起,南京已經有超過5次強弱不等的冷空氣了,平均每周至少要輪到一場。尤其是春節期間,連續三股冷空氣襲來,春節期間,南京主城區的最低氣溫達到了-7.2℃,南京城北最低氣溫達到了-8℃,今年1月似乎特別冷。
根據江蘇省氣象臺專家介紹,從2000年以來,南京的最低氣溫出現在2011年1月16日,最低氣溫達到了-9.4℃,其次在2000年1月27日,最低氣溫達到了-8.5℃。不過由於今年1月0℃以下的低溫持續長達7天,所以人體感覺特別冷。
全國
入冬以來氣溫持續偏低
據統計,入冬以來,中國平均氣溫為-5.5℃,較常年同期偏低0.9℃,為近27年來同期次低值。全國共42站出現極端低溫事件,主要分布在新疆、西藏、甘肅、陝西、山西和內蒙古等地。黑龍江漠河、內蒙古呼倫貝爾等地出現-40℃低溫天氣,一些地區的低溫天氣已經持續十多天。
日本
暴雪導致56人喪生
據國外媒體報導,日本和韓國正遭遇近幾年來最寒冷的冬季。
韓國氣象部門稱,首爾2日夜間氣溫達到-17℃,這是今年最低溫度,也是55年來同期最低溫度。
日本也正遭遇近年來最寒冷的冬季。北部持續數周的暴雪引發了雪崩,並導致交通網絡中斷,目前已經有至少56人喪生。北海道和本州島北部已被厚雪覆蓋,惡劣天氣使眾多列車晚點、飛機航班取消。其中在本州島青森縣的積雪深達4.29米。
歐洲
嚴寒致死兩百餘人
嚴寒2日繼續襲擊歐洲,部分地區出現歷史最低氣溫。在歐洲東部,公路、航空、鐵路交通因大雪受阻,多座村莊、數以千計民眾受困。截至北京時間3日下午,嚴寒在歐洲多國確認致死202人。
法國101個省中,41個省因大雪或嚴寒宣布進入警戒狀態。在首都巴黎,軍方已騰空大約600處軍事建築,用於收留嚴寒中的無家可歸者。
英國衛生部高官稱,寒流將在本周末抵達英國,屆時英國可能比南極更冷。
國家氣候中心高級工程師王啟禕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歐洲此次遭遇的極寒還不是近年來最嚴重的,「在近幾年歐洲的寒流當中,2006年的情況差不多算最嚴重的。」2006年1月,歐洲遭遇強寒流,大部地區極端最低溫度低於-30℃,局部甚至低於-40℃。嚴寒和大雪使當地交通、航運、電力和石油等行業受到嚴重影響,致使數百人死亡。
美國
5年來最暖和
與歐亞遭遇的嚴寒相比,這個冬天美國東北部地區卻迎來了難得的溫暖天氣。當地時間1月7日,紐約市氣溫上升到15℃,在費城,人們紛紛走出家門,大街上隨處可見慢跑者和騎車鍛鍊的人群。美國氣象部門稱,東北部地區去年12月份的氣溫是5年來最溫暖的。在過去幾天,麻薩諸塞州、新澤西州和康乃狄克州都迎來了創紀錄的溫暖天氣,人們在本應寒冷的冬季就享受到了春日的溫暖。
物候
30多隻野鴨在南京江邊嬉戲
今冬「先暖後冷」,鳥兒可能推遲北飛
在自然界中,任何一種鳥,都有自己的生存範圍,它們成為「異鄉異客」的現象非常少有。這個冬天南京「先暖後冷」,歐洲和我國北方近日也遭遇極寒天氣。對氣溫敏感的鳥兒將如何應對?江蘇省野鳥會的資深鳥友告訴記者,氣候改變,在一定程度上會改變某些鳥類的生活圈,它們為了熬過寒冬,不得不飛得更南一些。
最近,有市民在南京下關區長江邊看到,成群的野鴨在水中和岸邊嬉戲,不少人停下腳步欣賞。附近居民稱,這30多隻野鴨是從北方飛來過冬的,等到天氣再暖和一些,它們會集體北上,回到我國北方及西伯利亞地區。江蘇野鳥會的專家表示,能在長江邊看到成群的野鴨,這說明這裡的環境還沒有遭到破壞,適合鳥類生存。這群野鴨大多綠頭白身,就叫「綠頭鴨」,是野鴨的一種。
江蘇野鳥會資深鳥友拙石告訴記者,綠頭鴨是南京常見的越冬鳥,它們通常會在11月份作為越冬鳥的「先頭部隊」抵達南京。綠頭鴨喜歡在有水的地方集群,不過它們比較膽小,看到人就會躲起來,在選擇覓食地點時也會在一個比較隱蔽的淡水湖畔、水庫等地方進行集體越冬。
如今冬天已經過了一大半,南京該來的冬候鳥都已經到齊並且安營紮寨。通常到了2月中下旬,很多候鳥就要開始陸續離開。不過鳥類專家告訴記者,今年的南京冬天是「先暖後冷」,從春節之後,南京的氣溫一直處於零下狀態,這種微妙變化鳥兒們也能夠提前感知。因此在二月中下旬南京候鳥們的一年一度的「迎來送往」的集體「換屆工作」或許會推遲展開。
對於今年出現的極寒天氣,鳥兒們在遷徙時也會有所感知,這對鳥類的分布會產生影響,比如原本可以在南京看到的鳥兒,今年會在更南的地方才能看到,成為「異鄉異客」。(武先生線索費50元)
大氣環流異常導致寒流兇猛
從歐洲嚴寒到日本雪災以及中國持續低溫,全球似乎正在經歷著「最冷」的冬天。對於這些嚴寒事件的成因,國家氣候中心高級工程師王啟禕表示:「歐洲強寒潮、日本暴雪和中國低溫實際是相同大氣環流異常引發的極端氣候事件鏈。」
王啟禕解釋,1月20日開始,新的環流形勢有利於北方強冷空氣南下侵襲歐洲、我國、韓國和日本,使歐洲出現強寒潮,我國、日本和韓國一帶氣溫偏低。同時,東亞及西北大西洋上空有利水汽輸送,與北方的強盛冷空氣匯合形成日本暴雪及我國南方嚴重的低溫陰雨。「除了大氣環流的異常之外,拉尼娜的影響也是一大因素。」王啟禕表示,入冬以來,赤道中東太平洋拉尼娜事件持續發展,同時北太平洋海溫持續偏暖,有利於海陸熱力差異加大,從而東亞冬季風偏強,這也有利於我國及日韓一帶氣溫偏低。
今年會有「倒春寒」嗎?
昨天,中國天氣網首席專家李小泉做客新浪微博訪談,解答部分網友的問題。
網友:都說現在進入暖冬了,近期歐洲、日本怎麼會出現這樣的極寒天氣?
李小泉:某些地區出現寒冷天氣並不為怪,也有一些地區近期是很暖和的,據說美國首都華盛頓因為太暖和近期櫻花都要開放了。
網友:什麼是極寒天氣,氣溫低成什麼樣才能稱為極寒?
李小泉:極寒天氣在氣象上沒有明確的定義,因為不同地區氣候條件不一樣,例如廣東沿海當出現氣溫在0℃左右的時候,人們會感到極度寒冷,可稱為極寒;但在北方,0℃是常有的事兒,就算不上極寒了。
網友:為何全球很多地方都出現了極寒天氣?天氣是不是越來越異常了?
李小泉:各地的天氣狀況不會一成不變,一些地方出現極寒,另一些地方出現極暖,這都是常有的事,不過總體來看,近年來出現極端事件的頻率有增加的趨勢。
網友:有報導說近來北半球的酷寒只是全球天氣變冷的開端,這樣的冷天可能會持續20年至30年。李老師怎麼認為呢?
李小泉:我也看到這樣的報導,但我認為天氣總是在不斷的振動變化中,短時間的變冷變暖是正常的事情,僅從當前短時間的冷天就判斷未來將出現連續20-30年的冷期可能為時過早。
網友:馬上立春了,今年會有「倒春寒」嗎?
李小泉:立春後,天氣總趨勢是回暖的,其間難免有冷空氣活動造成溫度下降的情況,至於是否能達到「倒春寒」的程度目前還很難做出確切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