湧現教授200餘人 溫州何以成"數學家之鄉"引人關注

2020-12-21 中國法院網

湧現教授200餘人 溫州何以成"數學家之鄉"引人關注

2002-08-21 13:45:58

       有關研究表明,近百年來,在數學方面,浙江溫州籍教授至少有200人。研究者認為,在同一個城市走出如此眾多的數學家和數學研究者,這在中國乃至世界數學史上都是極為罕見的。

  溫州市《溫籍數學家群體成因分析》課題負責人之一、溫州大學數學與信息科學學院副院長楊萬銓說,溫州是名符其實的「數學家之鄉」,不僅數學教授眾多,而且其中曾擔任過著名大學數學系主任或數學研究所所長職務的多達30多人。

  據介紹,在溫籍數學家當中,中國現代數學的奠基人之一蘇步青及其弟子谷超豪是代表性人物。兩人創立並發展了著名的中國微分幾何學派。

  此外,溫州籍的著名數學家還有:被譽為中國現代數學祖師的姜立夫;姜立夫之子,中國科學院院士,曾任北京大學數學學院院長的姜伯駒;新當選的中國科學院院士李邦河;在臺灣的徐賢修、項輔辰、楊忠道;曾任東南亞數學會理事長的李秉彝;曾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和勃克萊加州大學任數學教授的項武忠、項武義兄弟;曾任北京師範大學校長的陸善鎮、華東師範大學副校長李銳夫;曾任杭州大學數學系主任的白正國、廈門大學數學系主任的方德植;現任中國計算數學學會副理事長的王興華等。

  中國決策科學研究會會長胡毓達教授說,之所以形成一個龐大的溫州籍數學家群體,這與溫州的「務實」與「勤懇」的文化傳統有著直接的關係。溫州人在歷史上就以「吃苦耐勞」著稱,這種群體性格特徵在現代溫州商人身上體現尤為明顯。而數學家們自然也秉承了這一精神。

  據考證,在中國現代數學史上,有許多個「第一」是由溫州人創造的。1896年,溫籍學者、清末著名教育家孫詒讓便創辦了瑞安學計館,這是中國最早的數學專科學校。1897年,溫州舉人黃慶澄創辦了中國第一份數學刊物--《算學報》。1899年,溫州地區還出現了「瑞安天算學社」,這也是中國現代最早的地區性數學學會。

  專家們認為,溫州籍數學家群體形成的基礎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其時,主持溫州「學務」的孫詒讓先生率先明確提出「實西藝之原本」,「由明算學而旁及各種新學」。1898至1910年間,孫在任期間曾派出148名溫州青年赴國外留學,他們當中大多數學習數學。在他的提倡和影響下,溫州研習數學之風盛行。(完)

相關焦點

  • 對話溫籍數學家季理真:溫州發展科技,不妨從數學入手
    南塘清水沿岸,「數學名人館」講述著數十位溫籍數學家的故事。館內收藏有「現代微分幾何之父」陳省身題字「數學家之鄉」。這是溫州人的榮光,也是城市的金名片。中國現代數學發展史,從來少不了溫籍數學家群體的故事。為溫州帶來「數學家之鄉」美譽的溫籍數學家們,如今依舊活躍在世界各地。
  • 創立「中國學派」的 溫籍數學家們-溫州日報甌網 - 溫州新聞門戶網...
    不久後回國,1920年年初,到剛成立半年的南開大學任教授,創辦了南開大學數學系,培養了一大批有成就的數學家,如申又棖、陳省身、江澤涵、吳大任等。中國是日本的文化母國。日本人原來是通過中國學習西方的近代數學,後來卻在數學的近代化方面走在了中國的前面。到了19世紀末,他們成了中國人學習的對象。中國人通過留學日本而學習西方文化。相比較而言,留學日本有路近、文同、費省、俗似等方面的優勢。
  • 一起去溫州數學名人館瞧瞧,看看咱平陽人的風採!
    據不完全統計,近百年來,海內外溫州籍數學家至少有200人,在一個時期內的中國主要大學中,曾有1/3左右的數學系主任是溫州人。自20世紀40年代至今,中國的中央研究院和中國科學院數學院士中就有9位是溫州籍。《中國現代數學家傳記》(第1—5卷)中收錄的199位現代數學家中,而作為地級市的溫州籍人數,則是全國同類地區之最。
  • 悠悠赤子情 拳拳報國心——緬懷美籍華人著名數學家楊忠道教授
    小學畢業後他以優異成績考上了省第十中學(溫州一中)。楊教授回憶:當時初中部有一位著名的數學老師陳叔平,叔平老師不但和靄可親,而且幽默百出,教平面幾何,隨手一畫,就是一個如圓規畫成的圓,所以他能夠把枯燥無味而被學生視為畏途的數學,講解得趣味無窮,使學生像置身於第一流的博物館中,隨處見到的都是無價的寶藏。
  • 世界著名數學家谷超豪教授今晨因病在上海逝世
    谷超豪教授。圖片來源:復旦大學新聞文化網  【新民網訊】6月24日,據「上海發布」微博消息,世界著名數學家、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際高等學校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數學研究所名譽所長谷超豪教授因病醫治無效,於6月24日01時08分在上海逝世,享年87歲。
  • 豐順一個村出了30多個教授!探秘「教授之鄉」的致富密碼
    黃花村毗鄰粵東第一高峰銅鼓嶂,這個小山村耕讀傳家,鄉風文明,從新中國成立至今湧現了30多名專家、教授,人稱「教授村」。著名的中科院院士、數學家、教育家、詩人李國平便是「教授村」的代表人物。 近年來,黃花村藉助深厚人文底蘊和良好生態環境,因地制宜發展人文旅遊業,由「教授村」變為「旅遊村」,村民增收致富,把「綠水青山」變成了「金山銀山」。
  • 你知道浙江溫州的哪些著名科學家呢?這六位科學家你一定要了解
    溫州地處中國華東地區、浙江東南部、甌江下遊南岸,東瀕東海、南毗福建、西及西北部與麗水市相連、北和東北部與台州市接壤,是中國數學家的搖籃、中國南戲的故鄉、中國海鮮雞蛋之鄉、中國鞋都,溫州人被國人稱之為東方猶太人。溫州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素有「東南山水甲天下」之美譽。
  • 35歲美國華人數學家摘取「華人菲爾茲獎」(圖)
    8月6日,第七屆世界華人數學家大會在人民大會堂開幕,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數學系教授張偉獲得晨興數學獎金獎。該獎項被譽為「華人菲爾茲獎」,即華人數學領域的最高榮譽。  35歲的金獎獲得者張偉是四川達州人,出生在大竹縣農村。2000年他從成都七中畢業保送到北京大學數學系,34歲時被哥倫比亞大學破格聘為數學系終身教授。
  • 浙江第一所縣學、府學皆在溫州!跟著市委書記來重溫
    北宋以後,溫州學者紛紛聚徒講學,學風甚盛。南宋時期,溫州辦學成風,書院林立,居浙江之冠;期間,形成了「永嘉學派」事功思想,出現了我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陳傅良、葉適等。據考證,在整個科舉時代,溫州有進士1583人,其中南宋時期溫州人中進士的高達1107人,佔浙江進士總數近五分之一,比當時杭州、紹興的總數還多,歷史有「溫多士,為東南最」之說。
  • 浙江溫州這個城市你一定要來,吃到口是「鮮」目之所及是好山清溪
    溫州是中國山水詩的發祥地、中國南戲的故鄉、中國重商經濟學派的發源地、中國數學家的搖籃,近百年來湧現了蘇步青、谷超豪、姜立夫等200多位數學家和數學教授。雁蕩山雁蕩山根植於東海,山水形勝,以峰、瀑、洞、嶂見長,素有「海上名山」「寰中絕勝」之譽,被稱為「東南第一山」。
  • 河南人義舉事件多 見義勇為成河南引以為傲的風景
    這幾年來,關於河南人好人好事的新聞層出不窮。他們中有些人甚至獻出生命,但並未阻止後來者的英勇。  在河南,或者從河南走出的那些人中,最近一兩個月內,救助他人、見義勇為的事情,還在不斷湧現。僅自5月以來,河南商報報導過的河南人見義勇為事跡不下三起。高天厚土,中原大地,這是一片怎樣的神奇土地?
  • 盤點那些「溫州之星」
    蘇步青中國科學院院士、數學家人物簡介蘇步青(1902.09—2003.03),著名數學家,浙江平陽人。曾任浙江大學教授、復旦大學教授、校長、名譽校長,全國政協副主席、溫州大學名譽校長等職。1948年當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1955年被選聘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蘇步青主要從事微分幾何學和計算幾何學等方面的研究,在仿射微分幾何學和射影微分幾何學研究方面取得重要成果。在一般空間微分幾何學、高維空間共軛理論、計算機輔助幾何設計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
  • 玩具是德國數學家送的!他們這樣玩……
    它擁有的4000餘件的智力玩具,全部來自於愛玩的國際著名代數學家——德國人克勞斯?米歇爾?林格爾的捐贈。國內唯一的一家智力玩具博物館該博物館名為「數學與智力玩具空間」,位於廈大翔安校區德旺圖書館的五樓。博物館有一百多平方米,擁有4000餘件智力玩具!
  • 中國溫州龍舟文化大會舉行 甌海獲「中國龍舟文化之鄉」稱號
    點擊左上角《文明溫州》關注精神文明創建「2020年中國溫州(甌海)龍舟文化大會」於本月16日至18日在甌海區在舉行。大會期間還舉行授牌儀式,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授予甌海區「中國龍舟文化之鄉」榮譽稱號。甌海龍舟文化底蘊深厚,自唐宋之時起,甌海就有會昌龍舟競渡的傳統,龍舟已成為甌海參與廣泛的群眾性活動和傳承文化習俗、保存文化記憶的重要載體。
  • 祖籍上海的華裔天才數學家:24歲成美國名校教授,31歲獲菲爾茲獎
    有這麼一位華裔,他24歲被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聘為正教授,成為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有史以來最年輕的正教授,31歲獲得了菲爾茲獎。這個傳奇的數學天才,名字叫陶哲軒。然而,菲爾茲獎於1936年首次頒發,截止2018年,世界上也只有60位數學家獲得。
  • 「巷弄夾兒」探尋溫州印記
    博物館作為文化遺產的匯聚之地,是開展文化遺產旅遊的特殊場所。近年來,溫州市政府為進一步推進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創建,深入挖掘溫州城市文化底蘊,修繕了諸多名人故居和文化展館,如謝靈運紀念館、溫州數學名人館、馬孟容馬公愚藝術館、東甌國歷史陳列館、南戲博物館等七家專題博物館。現在,請跟隨著我的腳步,讓我們一同去尋找、去發現、去追憶,去感懷這城市不盡的韻味。
  • 著名華裔數學家張益唐教授在東南大學精彩演講
    未來網高校頻道8月30日訊(記者 胡曉萌 通訊員 林釗宇)8月27日晚,應東南大學吳健雄學院和數學學院的邀請,著名華裔數學家、美國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數學系終身教授張益唐先生做客東南大學「吳院大講堂」,為東南大學學子帶來了「我對數學的追求」的專題講座。
  • 「教授村」變身「旅遊村」
    黃花村毗鄰粵東第一高峰銅鼓嶂,這個小山村耕讀傳家,鄉風文明,從新中國成立至今湧現了30多名專家、教授,人稱「教授村」。著名的中科院院士、數學家、教育家、詩人李國平便是「教授村」的代表人物。昨日記者從梅州市豐順縣獲悉,近年來,黃花村藉助深厚人文底蘊和良好生態環境,因地制宜發展人文旅遊業,由「教授村」變為「旅遊村」,村民增收致富,把「綠水青山」變成了「金山銀山」。
  • 上財陸品燕教授獲頒第八屆世界華人數學家大會ICC...
    上財陸品燕教授獲頒第八屆世界華人數學家大會ICC...ICCM數學銀獎》6月9日,第八屆世界華人數學家大會(InternationalCongressofChineseMathematicians,簡稱ICCM)在清華大學新清華學堂開幕,上海財經大學陸品燕教授獲頒ICCM數學獎銀獎,以表彰他在#P問題中對一大類問題的分類定理,和算法博弈論中的工作。
  • 著名語言學家鄭張尚芳今晨在溫州逝世
    鄭張尚芳:語言學家從溫州話起步(2006年9月刊發於《溫州都市報》)採訪對象:鄭張尚芳 著名語言學家 (簡稱鄭張)特約主持:金輝(簡稱金)溫州是語言學家的故鄉人們都說溫州是「數學家之鄉」,固然沒錯。就是這個道理,鄭張尚芳之所以成著名語言學家也是從研究溫州話起步的。鄭張尚芳,男,1933年8月9日生於龍灣區永中鎮寺前街。原名鄭祥芳,筆名尚芳,方翔。高中時改從父母雙姓。1952年溫州市立中學(今溫州二中)高中畢業後曾去北京地質學院專修班學物探。做過地質部物探隊員,當過溫州市五馬中學教師、市圖書館編目員,「文革」中還當了十幾年的漁業機械廠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