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洛陽龍門石窟成功申遺20年,洛陽人民難忘周總理:當年,因為沒有湊夠500元錢,他最終沒有買走自己喜歡的東西!
龍門石窟工作人員至今記得,1973年10月,正是秋高氣爽的季節,周恩來覺得自己的身體還不錯,於是陪同來訪的加拿大總理特魯多一行前往河南洛陽,並專程趕往龍門石窟參觀。這是周恩來的最後一次外出視察。
龍門石窟是世界上造像最多,規模最大的石刻寶庫,被聯合國科教組織評為「中國石刻藝術的最高峰」,位居中國各大石窟之首,自北魏孝文帝開鑿至清末,歷時10多個朝代,長達1400多年,與莫高窟、雲岡石窟並稱為中國三大石窟,後來加上麥積山石窟,共稱中國四大石窟。
龍門石窟由於多數於皇家造像,所以使其藝術呈現中國化趨勢。龍門石窟碑刻2860餘品,有古代碑林之稱,代表作為《龍門二十品》,褚遂良的《伊闕佛龕碑》,宋真宗的《龍門銘碑》等。
對於龍門石窟的開發利用,周恩來總理一直很關心。1973年10月,周恩來總理的病情已進入晚期,並且病情不斷惡化,嚴重到醫護人員張佐良不得不手提藥箱,緊緊地跟在他身後。
在禹王臺,總理看到這裡正在出售龍門碑刻拓片,周恩來好奇地問:「這是什麼?」當他知道這是魏碑拓片,就拿起一套散發著墨香的拓片反覆地看,有些愛不釋手。他問:「多少錢一套?」「500元。」負責銷售的服務員回答。
周恩來扭頭問身旁的秘書帶了多少錢?秘書面露難色,輕聲說帶的不多。周恩來又問了幾個同志,都說帶的不夠。大家湊了一下,也沒有湊夠。於是秘書向周恩來建議:「是否到北京匯錢來,請他們寄一份……」周恩來趕緊擺手制止秘書再往下說:「不行,那樣做,他們就不收錢了。」
周恩來的舉動讓旁邊的洛陽市委領導看見了,他的臉上有些掛不住了,心想總理喜歡石窟的拓片,這可是洛陽的驕傲,偌大的一個古都給總理送一套拓片都送不起?也太寒磣了吧。於是他向周恩來提出:我們送一套!
周恩來馬上警覺地望著這位領導,口氣非常嚴肅地說:「你這個同志,怎麼這樣講!國家的財產怎麼能送人!」因為這是周恩來最忌諱的事情,也是他鐵的紀律,更是他的原則。
周恩來反覆看了拓片,最終還是因為沒有湊足500元而依依不捨地離去。
大家心裡酸酸的,卻無能為力。身邊的人都知道,周恩來絕不可能接受地方的禮品,即使出訪在國外,外國元首送給他的禮品,回國後他也要統統上交外交部禮賓司,自己決不留一樣在身邊。不僅自己不留,身邊工作人員接受的禮品也一律上交。跟他出訪除了外表風光外,「實惠」的內容一樣沒有。
多年前,總理以身作則,為龍門石窟立規矩;多年過去,人民一直懷念好總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