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多貧困村變身美麗村,隴南是如何做到的?聽孫雪濤用英文解答

2020-12-25 騰訊網

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王佔東 李楊

「近年來,隴南堅持生態打底、文化塑魂、旅遊賦能、網絡引領,讓2000多個貧困山村變身美麗鄉村。」12月23日上午,2020「一帶一路」美麗鄉村論壇開發鄉村價值建設美麗鄉村分論壇在隴南市武都區舉行。出席論壇的甘肅省副省長、隴南市委書記孫雪濤用英語向中外嘉賓講述了隴南美麗鄉村建設的碩果。

這一成果是如何培育的呢?

孫雪濤介紹,隴南美麗鄉村建設的做法可總結為「P-M-C-D」,也就是「一保二修三建四拆」。

「P」就是protect(保),讓文化脈絡和鄉愁記憶、自然生態與建築空間完美融合。注重保護鄉土文化,加強對古村落、古民居、古建築等文化遺存和乞巧節、白馬人等非物質文化的保護開發,培育了武都張壩、康縣朱家溝、文縣白馬山寨、徽縣青泥嶺等一批留住古老鄉愁、富有創意新韻的歷史文化名村。在建設過程中,隴南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不搞大開發,不搞一刀切,依山就勢,因地制宜,把人文景觀巧妙地融於自然環境中,勾勒出一幅幅房舍院落與青山綠水融為一體,青瓦白牆與綠樹紅花相映成趣的田園畫卷。

「M」就是maintain(修),讓鄉村群眾也能享受到便利的交通、優質的教育和網際網路的紅利。規劃先行,一張藍圖繪到底,集中力量辦大事。通過維修翻新、原址重建、易地搬遷、風貌改造四管齊下,一座座安全美觀的村舍掩映在綠水青山之間。全民動員、大辦交通,新修農村公路1.3萬公裡,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連通山外世界。提升電力網、架設4G網,一根根網線把空間上的萬水千山變為網絡裡的近在咫尺,搭起了與外界交流交往交易的橋梁,生於大山的隴南電商快速成長,遠方的鄉村不再封閉,鄉村的群眾不再沉默,越來越多的群眾在網上購日常用品、賣特色產品、曬幸福生活。如今的隴南鄉村,網絡成了新基建、手機成了新農具、直播成了新農活、數據成了新農資。

「C」就是construct(建),讓鄉村群眾臉上洋溢幸福的笑容、心中迸發向上的力量、身上展現文明的素養。在美麗鄉村建設中,隴南既追求村容村貌外在美,更追求群眾幸福生活內在美。大力發展特色農業,核桃、花椒、油橄欖、蘋果四棵「搖錢樹」,中藥材、食用菌、苗木、茶葉四個「特別特」,豬、牛、雞、蜂四個「特色養」初見成效,隴南「麻辣香甜」品牌聲名遠播,大量農特產品通過隴南電商網銷全國,鼓起了農民群眾的「錢袋子」;大力發展鄉村旅遊,建成了全省數量最多的4A級景區和旅遊村,把「美麗鄉村」變成了「美麗經濟」。推動鄉村治理現代化,針對「村民不在村裡在群裡」的實際,研發「隴南鄉村大數據」平臺,建設「網上村莊」,認證村民126萬人,廣大群眾足不出戶就可以了解天下大事、辦理服務事項、網購日常用品,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生活品質。

「D」就是demolish(拆),讓鄉村煥發蓬勃生機、展現靚麗容顏。面對一些地方「有新房、無新村」的狀況,隴南深入開展拆危治亂集中行動,拆除危房爛房56萬間,殘垣斷壁74萬米,復墾土地1.6萬畝。拆危治亂,表面看拆除的是危房,實則拆除的是巨大的安全隱患、封閉的思想觀念、陳舊的生活方式、落後的衛生習慣,拆出來的是住房絕對安全的自信心、是美麗鄉村的新面貌、是群眾追求幸福生活的精氣神。

孫雪濤用英語向中外嘉賓表達隴南美麗鄉村建設的美好遠景,並向中外嘉賓致謝!他表示,美麗是一個永恆的話題,美麗鄉村建設是一項長期艱巨的任務。我們將著眼於鄉村振興,著眼於農業農村現代化,充分利用「一帶一路」美麗鄉村論壇的平臺作用,學習借鑑國內外的成功經驗,交流互鑑,取長補短,讓隴南的山更綠、水更清、民更富、村更美。

來源丨新甘肅客戶端

相關焦點

  • 孫雪濤:隴南美麗鄉村建設的「P-M-C-D」模式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趙志鋒 通訊員 賀娜娜 12月23日上午,2020「一帶一路」美麗鄉村論壇開發鄉村價值建設美麗鄉村分論壇在甘肅省隴南市舉行。甘肅省副省長、隴南市委書記孫雪濤出席論壇並介紹隴南在美麗鄉村建設方面的基本情況。
  • 顧永東調研我市貧困村社基礎設施建設情況
    隨後,召開了隴南市貧困村社基礎設施建設情況座談會,專題研究貧困村基礎設施建設融資項目授信承諾兌現事宜。市委書記孫雪濤出席會議並講話,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李東新主持會議,市委常委、副市長張越陪同調研。  孫雪濤對國家開發銀行和甘肅分行長期以來給予隴南的支持與幫助表示感謝。
  • 隴南市委書記孫雪濤在武都區調研
    孫雪濤在武都區調研每日甘肅網4月21日訊 據隴南日報報導(記者許成兒)4月19日,市委書記孫雪濤到武都區有關鄉鎮和企業,就項目建設、城市建設、產業發展、脫貧攻堅等工作進行調研。調研中,孫雪濤首先來到市供銷扶貧產業園區項目建設現場,詳細了解項目規劃建設情況。市供銷扶貧產業園區項目位於武都區桔柑鎮,佔地100畝,規劃建設油橄欖生產線以及倉儲、冷鏈、物流等體系,項目建設將對油橄欖等特色產業發展起到積極推動作用。
  • 「2020「一帶一路」美麗鄉村論壇」發現隴南之美——專家學者點評...
    甘肅省副省長、隴南市委書記孫雪濤出席論壇,並用英語向中外嘉賓講述了隴南美麗鄉村建設的碩果。論壇會上12位嘉賓緊扣「開發鄉村價值,建設美麗鄉村」的主題,圍繞發掘綠水青山、田園風光、鄉村文化等資源建設美麗鄉村的理念模式,作了線上線下主題演講。孫雪濤說,隴南美麗鄉村建設的做法可總結為「一保二修三建四拆」,用英語總結為「P-M-C-D」。
  • 孫雪濤會見韓國大邱廣域市駐上海代表處首席代表郭甲烈一行
    &nbsp&nbsp&nbsp&nbsp中國甘肅網9月24日訊據隴南日報報導(記者 王芳)9月21日下午,市委書記孫雪濤在武都會見前來我市考察訪問的韓國大邱廣域市駐上海代表處首席代表郭甲烈一行,雙方就深化交流合作等事宜進行深入交流。
  • 脫貧攻堅丨貧困村變身「網紅村」如何逆襲?
    2019年,獅峰村被評為潮州市十大最美村莊、首批廣東省文化和旅遊特色村、廣東美麗鄉村特色村、廣東省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點。您可能很難想像,如今風景秀麗的獅峰村,在幾年前還完全是另一幅景象。駐村工作隊與當地一起制定了以白鷺湖為重點的「一湖一軸多節點」規劃。然而,要讓村民們拆除又髒又臭的豬圈牛欄,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村幹部李統偉解釋道:「很多村民都有傳統的觀念,感覺家裡豬欄、牛欄、茅廁都是祖祖輩輩留下來的,所以不願意拆。」
  • 北京長城腳下「貧困村」變身國際文化村
    懷柔區委宣傳部供圖      原標題:長城腳下「貧困村」變身國際文化村  走進懷柔區渤海鎮北溝村,道路上沒有一點垃圾,就連農戶家裡的柴草垛都是根部朝外,梢部朝內,碼放得整整齊齊。村裡的主幹道「傳統文化一條街」上整幅的二十四孝圖、道德廣場,已成為北溝村對外展示形象的一道亮麗風景。
  • 大有可為的隴南電商——隴南市電子商務發展報告
    這個包子就像啟動柴油拖拉機的搖把一樣,猛拉一把,就把280多萬人的隴南本地消費市場激活了。在擴大出口很難、擴大投資有限的情況下,採取內循環的方式拉內需、找剛需、政府引、同城配、增就業、保民生、都用會、政府退,已經成為當前隴南拉動經濟最行之有效的方法。
  • 打開寄情田園之門 開闢全新美麗之路——「一帶一路」美麗鄉村建設...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王朝霞 薛硯 陳多一個個美麗村落掩映在綠水青山之間,一座座青瓦白牆的房舍民居融於自然環境中,展現著餘韻悠長的鄉居圖景,蘊含著詩意棲息的田園風情。康縣岸門口鎮朱家溝村。隴南模式 紛紛點讚美麗鄉村是人們對是對詩意棲息田園的嚮往,為人們共繪大美畫卷備好了筆墨紙硯。兩日來,參會嘉賓在隴南鄉村邊走邊看,對甘肅、對隴南印象深刻,感觸頗多,評價為「如詩如畫的如意甘肅」「美輪美奐的美麗隴南」。
  • 甘肅隴南「一帶一路」美麗鄉村論壇首個項目在康縣落地開工
    12月24日,甘肅省隴南市「一帶一路」美麗鄉村論壇建設的首個項目----康縣花橋溫泉酒店項目開工典禮在康縣長壩鎮項目地舉行。(隴南市委宣傳部供圖) (隴南市委宣傳部供圖) 人民網蘭州12月25日電(王文嘉)12月24日,甘肅省隴南市「一帶一路」美麗鄉村論壇建設的首個項目----康縣花橋溫泉酒店項目開工典禮在康縣長壩鎮項目地舉行。隴南市委書記孫雪濤宣布項目開工。
  • 中外嘉賓點讚隴南美麗鄉村建設
    近年來,隴南把美麗鄉村建設作為開展脫貧攻堅工作的著力點,探索出一條以美麗鄉村建設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高質量發展新路。    隴南「堅持生態打底、文化塑魂、旅遊賦能、網絡引領,2000多個貧困山村變身美麗鄉村」,隨處可見的是房舍院落與青山綠水融為一體的田園畫卷。
  • 貧困村變身美麗新農村
    九鬥村村幹部黃波感慨地說:「如果沒有黨的好政策,沒有工作隊的駐村幫扶,我們想要發展成這樣,真不知道還要再等多少年!」自2016年5月起,佛山市順德區大良街道派出扶貧工作隊進駐九鬥村,經過4年努力,讓昔日的貧困村「脫胎換骨」,美麗新農村畫卷在這裡徐徐展開。
  • 雷州九鬥村 | 貧困村變身美麗新農村!
    九鬥村村幹部黃波感慨地說:「如果沒有黨的好政策,沒有工作隊的駐村幫扶,我們想要發展成這樣,真不知道還要再等多少年!」自2016年5月起,佛山市順德區大良街道派出扶貧工作隊進駐九鬥村,經過4年努力,讓昔日的貧困村「脫胎換骨」,美麗新農村畫卷在這裡徐徐展開。
  • 解開貧困村變身風景區的綠色密碼
    今天的上東村,一座座帶有瑤族風情的新房取代了原來的泥瓦危房,2000多平方米的村文化廣場、嶄新的衛生站、現代化的分散式汙水處理溼地紛紛建了起來,昔日的貧困村成為名副其實的幸福新農村,當之無愧的「省級新農村示範村」。  作為我國第一經濟大省,廣東經濟總量佔全國的約八分之一,繁華和富有是廣東常見的標籤。
  • 美麗鄉村+觀光旅遊貧困村變「網紅村」
    ■揭陽市揭西縣棉湖鎮鯉魚溝村 橋頭鎮駐村扶貧工作隊供圖 棧道、池塘、美人蕉,綠水、青山、老祖屋,來到這裡的人都會忍不住掏出手機,定格這幅美麗鄉村畫卷。 這裡是揭陽市揭西縣棉湖鎮鯉魚溝村。
  • 【「一帶一路」美麗鄉村論壇】隴南康縣朱家溝村:紅綠意蘊留鄉愁
    康縣朱家溝民宿  本網記者 宋芳科 程健  12月22日,隴南康縣朱家溝村鄉村民宿,壁爐的柴火燒著正旺,房間裡不覺得寒冷,這是冬日朱家溝村為遊客帶來的溫暖。朱家大院的風光  如今,朱家大院被完好保存,成為康縣清代民居的活化石,不僅留住鄉愁,也讓朱家溝的鄉村旅遊多了一份厚重與吸引。
  • 貧困村華麗變身全國文明村,「古城」換新貌的「美麗密碼」
    這個「十三五」貧困村是如何在短短的時間內實現脫貧摘帽,又華麗變身成「全國文明村鎮」,其中有何「秘笈」?近日,記者走進該村,尋找它的「美麗密碼」。盧春衛說,2020年6月,全村開展了「三清三拆」行動,清理了村莊垃圾、池塘、溝渠等,同時還拆除廢棄建築20多間,並開展了綠化工作,在路邊種下了白玉蘭和三角梅等樹苗。淳樸良善村風世代傳2020年12月,古城新建的武館「英華館」正式投用。「古城村一直有習武的傳統。」盧春衛說,從清朝開始,古城村便形成了習武的傳統,一直傳承至今。
  • 【一帶一路 美麗鄉村】短視頻丨隴南福壩村:「升級版」美麗鄉村...
    23日在甘肅省隴南市舉辦2020「一帶一路」美麗鄉村論壇。12月21日,視聽甘肅·絲路明珠網記者聚焦「2020『一帶一路』美麗鄉村論壇」,走進隴南福壩村。廣場閣樓,小橋流水,炊煙嫋嫋,鄉愁無限,仿佛走入一幅幅恬靜安詳的田園山水畫......
  • 陝西定邊縣:「貧困村」變身記
    初夏的定邊縣白泥井鎮公布井村,一派祥和景象:村裡的廣場上老人們在鍛鍊身體,家庭農場裡村民在餵養羊,田間地頭村民忙碌著種植玉米……如今,公布井村全村57戶197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已全部脫貧,昔日十裡八鄉有名的「貧困村」變身為美麗和諧的「富裕村」。
  • 珠暉區:昔日省級貧困村變身全市示範村
    紅網時刻10月8日訊(通訊員 唐蘭榮 王建軍)一排排民居錯落有致,一條條道路乾淨整潔,房前屋後果木林立,村前小河流水潺潺……9月29日,記者走進衡陽市珠暉區金松村,映入眼帘的小橋流水、與幾百畝迷迭香種植基地,構成了一幅自然和諧的美麗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