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 陝西韓城旅遊微信 你才不是古城的過客
吾城 | 有故事的韓城 有味道的旅程
這是一座因煤而興的工業城市;這是一座寫滿故事的千年古城;這是一座全國聞名的花椒之都;這是一座區位優越的樞紐城市。這裡有保存完整的明清四合院建築,這裡是有著「小北京」之美譽的韓城。今天《黃河流過家門口》採訪小組繼續沿黃公路採風之旅,走進渭南界的終點韓城,去感受星羅棋布的沿途美景,體會黃河歷史文化的博大精深。
記者現場:黃河最美是韓城,黃河在韓城就像一把打開的扇子,最窄的38米鯉魚跳龍門的石門,最寬的12公裡浩浩蕩蕩,千年前一部《史記》讓韓城聲名鵲起。經過幾千年的傳承與發揚,歷史與文化的點點滴滴滲透在了古城古巷的每一塊青磚灰瓦間,柔美浪漫瀰漫在綠蔭山水的每一處風景間。總長800多公裡的沿黃公路韓城段有70多公裡長,正是這70多公裡觀光路將帶領大家走進韓城的追溯之旅。
為什麼說是追溯之旅,在韓城這樣一座文化古城裡,有太多的人文景觀,沿黃觀光路下來的第一站就是司馬遷祠景區了。司馬遷祠墓距今已經1700多年的歷史了。在這裡,你可以近距離的觸摸到歷史的痕跡。
行走在韓城,廟宇樓閣行宮故居,歷史古蹟眾多,蒼松古柏也散發著古樸典雅的氣息,耐人尋味,而它的厚重,源於司馬遷。但凡來韓城的人,是絕不會錯過遊司馬遷祠的。
記者現場:從1700多年的司馬遷祠到1300多年的韓城古城,400多年的歷史滄桑,僅需要20分鐘,就可以跨越。來到古城,一條明清古街一群古建築群。古色古香,格局保存完好。走在這樣的傳統的街道上,感受更多的是一股濃鬱的文化氣息,也能夠感受到歷史的寧靜與祥和。
獨具魅力的韓城古城,是全國保存較為完好的六大古城之一,人稱「小北京」。城內有一條明清古街道,一群元代古廟宇建築,一批民居四合院,歷經1300年風雨滄桑,風貌依舊。古城街區,南北貫通的大街為主街道,呈龍形,長達千米,略有彎曲,如同龍身橫臥;龍形主街兩翼及東西南北四關,有縱橫交錯,曲直有序,四通八達的大小巷道72條。特別是文廟,城隍廟,東營廟連為一片,長達700多米,是古城一大特色。
記者現場:時間再追溯到明清時期,大規模修建的党家村距今已經680年的歷史了,村落中呢,以賈姓和党姓兩大家族為主,精緻的走馬門樓,細緻的磚雕石刻,都是這裡別具一格的風景,這裡沒有喧譁,沒有嘈雜,只有安安靜靜地向你訴說著往日的興盛與輝煌,從西晉到明清,再到現在的新舊融合,是不是讓人很心動?
沿著沿黃路一路向北,韓城美景盡收眼底,「沿黃公路」對韓城帶來第一波效應就是旅遊,它有極高的顏值,沿途美景星羅棋布。沿黃公路的開通,徹底打通了陝北與關中的旅遊大環線,將韓城各大景觀與陝西沿黃其餘地方50餘處旅遊景點有效串聯,可北上壺口,使韓城到壺口瀑布的駕車時間由原來的4個小時縮短為1個多小時。南下洽川、華山,大大縮短了遊客的旅行時間,形成以韓城為中心的「一小時」旅遊大動脈。
《史記》成就了司馬遷,他的祠墓也像一座豐碑,歷經千百年滄桑而愈顯雄偉。司馬遷祠墓就坐落在韓城市南10公裡芝川鎮的韓奕坡懸崖上。下面讓我們在去那裡看一看。
芝川鎮是韓城古鎮,自古就有「韓城首鎮」之稱,距韓城市中心10公裡,東瀕黃河,西接衛東、芝陽兩鄉鎮,因地處芝水川道而得名。過去的芝川鎮臨黃河的村子交通極其不便,村民們想去市區都得先繞道至108國道,整個路程需要40多分鐘,交通的不便不光給老百姓的生活帶來很大阻礙,更是制約了全鎮的經濟發展。
韓城市芝川鎮鎮長 孫振勃:當時村莊沒有這些交通便利,好多年輕人都離開村莊,到外頭去打工,到17年的8月28號,沿黃公路通車以後作為一號公路,它的觀光生態跟致富的效能就顯現出來,好多年輕人在外地的,包括在青島的,都因為沿黃公路的開通成為一個新的旅遊交通亮點,跟產業致富的帶動亮點都返鄉了。
記者現場:都說「華夏史筆惟司馬,關中文物最韓城」,抓一把韓城的土,就能捏出一段驚天動地的歷史故事,而芝川鎮是韓城名稱的發源地。我現在所在的地方就是芝川鎮的北城村,這個村子是離黃河最近的村莊,沿線有三處觀景臺,途經此地你可以駐足停留在觀景臺近觀黃河。
韓城市芝川鎮城北村村民 徐發民:這裡應該就是城北村,師傅您好,這裡就是城北村了吧?是的 您正蓋新房子呢?不是,這是沿黃公路開通了,村裡讓我們改造呢,弄民俗院子。
徐發民是芝川鎮城北村村民,家裡有6口人,緊靠種植普通農作物生活,沿黃公路開通後,他是第一批申請建民俗小院的,他跟記者說,等小院子蓋好了他就跟全家人一起經營農家樂,再也不用外出打工掙錢了。
韓城市芝川鎮城北村村民 徐發民:不用出去打工了就在這搞農家樂呢。
韓城市芝川鎮 城北村村主任 徐四平:咱城北村的地理優勢就是靠近沿黃路,離黃河最近的一個點,通過沿黃路開通以後,帶動我們這村子經濟效益,完了鎮上我們這兒作為一個試點搞民俗。給遊客帶來了很多方便,比如這兒吃住採摘。完了給村民還帶來了經濟收入,鎮上已經把這個作為試點做得很好。
城北村祖祖輩輩依靠黃河,村裡人只能種植花椒和蘋果,交通不便也一直是這個村子的一個發展瓶頸。2017年沿黃公路的開通,讓這個擁有人口3000多人的村子看到了希望。
韓城市芝川鎮鎮長 孫振勃:想通過這個帶動引領當地的群眾做農家樂跟農家賓館,觀光路讓遊客留下來。同時把周邊的土地整理做精細化農業,給遊客提供一個體驗區採摘區。
在芝川鎮,還有故事不能忘卻。一座雄偉壯觀的英雄紀念碑,它承載了八路軍東渡黃河怎樣的記憶?一條10公裡寬的黃河芝川段,它又有多少韓城抗戰往事?記者也在當地找到一位老者,他給我們講述了那段激情燃燒的革命故事。
村民 張興國:當年蔣介石,國民黨給八路軍選定的地點是三個,一個是河南鄭州這一帶,一個是在陝北,一個是在河南和山西交界的地方,但是這三點都不利於我軍渡河,從陝北來講,陝北當時地脊民窮,負擔不起大軍的糧草,而且陝北那邊兒河流比較湍急。第二點,如果從鄭州渡河,八路軍當時的武器非常的少。每個人上戰場只配發五發子彈,這樣勢必遭到日本人的狂轟亂炸。對我軍重大損失。
當時的芝川渡口河面也有十多裡寬,而且河水深淺不一,既有淺灘,又有漩渦,加之河水暴漲,水急浪高,行船十分困難。老人跟記者說,他的祖父當年就是八路軍裡的一員,據祖父回憶,為了保證抗日將士的安全,舵手們穩掌舵,拋錨工嚴陣以待,艄公站在船樓上細觀水情,詳查風浪,在船工們的共同努力下,闖過了一個個險灘,戰勝一次次惡浪。
村民 張興國:第一,韓城黨組織建的比較早,群眾基礎比較好。當時八路軍東渡黃河的時候都是咱們幾個村子駐紮著?八路軍過河的時候都駐紮在南岸這一帶。韓城,合陽交界的地方都住著,而且川道裡芝川鎮都住滿了八路軍,咱們現在已經到了黃河岸邊,百米之下就是黃河,當年的黃河不是現在的這個樣子。當年的黃河河水,浩浩蕩蕩。當時河水就在這個地方,水大的很。
最終在韓城人民眾志成城的努力下,四萬多人的抗日隊伍在20多個不眠之夜後,順利從韓城芝川到達黃河東岸的山西萬榮,從此便展開了八路軍奔赴華北前線,抗擊日本侵略者的動人畫卷。
如今,在韓城市芝川鎮司馬遷祠旁邊的鳳凰臺上,坐落著八路軍東渡黃河出師抗日紀念碑,也成為愛國主義和革命教育的基地,那段波瀾壯闊、振興中華的紅色記憶成為我們不忘初心砥礪奮進的精神財富。
=最溫度、最深度,最情懷、最態度的平臺
心往韓城,長樂未央;
黃河邊的文史聖城,文明古國的詩意棲居地!
千年隋唐城,多少英雄俱塵土,
唯有這座城,亙古永存......
●【活動篇】 「歡樂五一 · 多彩韓城」,黨小姐邀您來體驗七大系列活動!
● 【景區篇】自駕風光美如畫,多彩韓城花似海!
● 【酒店住宿篇】超齊全,韓城酒店集體亮相,全力備戰五一小長假!
● 【美食娛樂篇】韓城美食娛樂推薦,一份攻略在手,吃喝玩樂不愁!
● 【文創特產篇】「五一」假日出行,來過這些店才算真正到過韓城!
● 每一幀都可做手機屏保,《解碼韓城》宣傳片來襲!
● 網紅橋、吶喊噴泉、一線天瀑布、古橋古寨...韓城這個地方邀您假期狂嗨!
你點的每個「在看」,我都認真當成了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