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樊春亮
五年前,我有幸來到韓城古城從事和美食相關的工作,得以全方位接觸到了韓城的各種特色美食,自己不僅享了口福,而且悉心感知到韓城飲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遠流長,經常和朋友們津津樂道,引起了他們的羨慕和好奇。
面對全國各地的遊客朋友,我首先推薦的第一特色美食當然是韓城餛飩。但你知道餛飩的來歷嗎?據明末清初,方以智的《通雅》中記載了關於餛飩名稱的來歷:主要有兩種說法:第一種是相傳漢代時,有兩個匈奴首領渾氏、沌氏,此二人窮兇極惡,欺壓人民,百姓恨之入骨,但又敢怒不敢言,就悄悄以麵皮包裹肉餡,吃了就像吃他們(渾和沌)的肉,從而大快人心,因而「渾沌」形同「餛飩」。第二種說法是渾沌是古代傳說中的中央之帝,天生而無七竅。古人以麵皮包餡,渾然一體無縫隙而模仿他,以示敬畏,而「混沌」本為神名,老百姓為避諱換了偏旁改名「餛飩」。
第一種起源流傳於韓城老一輩人的口口相傳,而第二種鮮為人知。而韓城餛飩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用上好的白面經過發酵後製作的花饃,俗餛飩饃,這在關中地區的縣市都各有不同做法,但只是形狀稍有差異。
今天主要談談第二類,就是全國獨一無二、只有韓城人才吃的美食-豬肉臊子餛飩:韓城餛飩以小著稱,韓城人稱包餛飩為捏餛飩。捏餛飩的第一步是和面製作麵皮,外地的餛飩麵皮薄而大,而韓城餛飩的麵皮要相對厚、小一些,擀好面後切成2-3釐米左右正方形小塊。其次是,準備餛飩餡,把當地產的青頭蘿蔔擦成細絲,用開水焯去暴味後,擰乾水分剁碎,再放入韓城大紅袍花椒麵和少量食鹽攪勻即可。接下來就是捏的過程,這活特別考驗捏餛飩人的指尖功夫:先在麵皮上放黃豆大一點餡,迅速由下往上先摺疊三分之一,再向對摺成一個長方形條狀,然後以一手的中指為軸將兩端捏合,心靈手巧的姑娘或者媳婦一分鐘可以捏三四十個,像是在表演魔術一般花哨,讓人看的眼花繚亂,甚至民間還有誰家的姑娘餛飩捏的不成樣子,會嫁不出去的傳說呢!餛飩捏好後整齊的放在刷好油的篦子上,一排排像是小金元寶一般可愛,又像是坐著的白白胖胖的彌勒佛,讓人看了胃口大開,真是秀色可餐,不過這時還不急的吃,要放在籠屜蒸20分鐘左右晾涼,放入瓷盆或者甕中貯存。
餛飩捏好後,接下來就是製作豬肉臊子,韓城人稱「烺(lang )臊子」。先把肉切成薄片後,用開水冒去血腥味和泡沫,撈出來淋幹水分,在鐵炒鍋倒入清油,油熱後稍作翻炒,放入韓城大紅袍花椒、生薑、八角、桂皮等調料,加入少量清水蓋上鍋蓋慢火燉炒1小時左右,等把鍋裡的水快炙幹時,再加入食鹽和醬油大火翻炒幾分鐘即好。烺臊子最好是在農村的炭火或者燒柴的土爐子上,做好的臊子爛而不柴,香而不膩,趁熱品嘗後一口簡直就是天下美味。
最後在吃餛飩的時候,用一口鍋把事先蒸好的餛飩用開水泡軟,同時另一口鍋加熱熬製好的雞湯、骨頭湯或者清水,放入豬肉臊子及油炸豆腐、木耳,黃花、西紅柿丁、白菜菠菜等,最後加入香油,胡椒味精,鹽等調料等,把泡好的餛飩舀到碗裡澆上燴好的湯菜,一碗餛飩就出鍋啦。
韓城餛飩一般還需要配四小蝶醃製好的小菜,分別為韭菜,糖蒜,蒜薹和鹹菜,當然也有配甘藍絲,芹菜丁等。客人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調入少量韓城米醋,有少數的人還要調一點油潑辣子增加味道。但我認為,如果調辣子就遮擋了餛飩菜湯的鮮美滋味。對於無辣不歡的韓城人,在這一點上表現的特別一致,誰要是調油潑辣椒就善意的調侃說,他不是地道的「韓城人」。使我不由得想起蘇東坡的名句:「人間有味是清歡」,這句詩的意思是人間真正有滋味的還是清淡、平淡的歡愉,說明我們的祖先是很早就懂得這一點。
每一個土生土長的韓城人,幾乎都是在捏餛飩與吃餛飩中長大的,我也不例外,只是小時候家庭條件差,平時偶爾吃一頓素餛飩(只有過年才有豬肉臊子)來改善生活,稱現包餛飩或者軟餛飩。媽媽先從自家門口的菜園子摘一把新鮮的韭菜或者紅皮子山蔥,摘淨洗好切碎再放鹽拌好餡,麻利的擀好面,然後切成比過年待客捏餛飩稍大一點的麵皮,接著就由只有六七歲的我一個人,坐在院子蘋果樹蔭下的石桌上開始捏餛飩,剛開始學時,一個個餛飩捏的七扭八歪,媽媽耐心的告訴我熟能生巧,不要著急慢慢來,到後來捏的餛飩像士兵布陣一樣整齊排列,得到了媽媽的表揚。甚至偶爾村裡誰家家招呼客人忙不過來,媽媽便派我去幫忙捏餛飩,我有模有樣的坐在一堆七嘴八舌的家庭主婦中間,悄無聲息、熟練有序的捏餛飩動作,引得眾人的紛紛誇讚,小小的我心中充滿自豪,喜悅和成就感。那時候沒有海帶,木耳,黃花菜等,媽媽就炒點家裡菜園子現有的時令蔬菜,比如豆角,南瓜,茄子,西紅柿燴在一起,再把包好的餛飩倒入開水煮熟後,撈入炒好的菜鍋中攪勻,就可以吃了,也沒有什麼小菜,但吃著自己親手做的勞動果實,滿口是韭菜或山蔥的清香,和自家菜園子帶著露珠的蔬菜的鮮美,融合在一起的特殊味道,至今令我回味無窮。
我認為韓城餛飩之所以能廣為流傳,主要有四方面的原因:第一,韓城自古以來盛產小麥,蘿蔔,白菜,黃豆等,家家飼養肥豬,原料可以就地取材。第二,方便貯存,提前把餛飩捏好蒸熟,菜準備好,客人來了馬上燴入就可上桌,如果是麵條或者別的飯食就沒有這麼方便快捷。第三,老少皆宜,經濟實惠,口味清淡而且營養豐富。第四,寓意吉祥,韓城人集體無意識中,將餛飩視為「混沌」之神的化身,認為只要吃了這種象徵神力的餛飩,便會在今後的日子裡便能夠順順利利、幸福美滿。
韓城餛飩經過歷代傳承,是每個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主要在敬神,敬祖先,敬長輩,過年過節,男婚女嫁,小孩滿月,老人過壽等場合用來招待賓客,已經成為一種約定俗成的儀式。在重大喜慶場合用餛飩招待客人的固定行為模式,是韓城特有的民俗現象,餛飩作為一種特有的文化符號,用以傳達尊重、熱情和美好祝福,維繫人們之間的和諧關係。如果在韓城走親訪友,東道主肯定要以一碗熱氣騰騰的餛飩招待,以表示尊敬與歡迎。出門在外的遊子回到家的第一件事,也是迫不及待的吃一碗餛飩以解鄉愁。在古城經常有外地研學遊的學生團隊,非常好奇韓城餛飩不但有獨特的外觀,而且又聽說了它神話般的起源,紛紛在熱心店主的指導下笨手笨腳的嘗試捏餛飩,並且對味道讚不絕口。
韓城餛飩已經成為韓城人的精神圖騰,人們通過對身邊司空見慣的麵粉和蔬菜的精心製作,便完成了它的華麗轉身,從而表達了一種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期盼,發揮著團圓美滿的文化象徵功能,充分體現了韓城老百姓的生活智慧和這座有著1500年歷史名城深厚的文化底蘊,被列入陝西省第六批非物質文化遺產,當之無愧。
有故事的韓城,有味道的旅行。如果你來韓城,就從吃一碗清香可口而又有美好寓義的餛飩,開啟你的旅程吧!
編輯 :趙秋民
推廣:黃河明珠五樓秦晉美食坊「綠色小夜市」經營品種:
扎啤
燒烤(肉烤菜烤十餘種)
涮(牛肚、豆皮、土豆片)
紅燜羊肉
主食(紅甜面、羊頭肉餄餎等)
素拼肉拼及各種熱涼菜
石鍋系列
營業時間:每晚五點至十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