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城旅程,從吃一碗清香可口的餛飩開啟

2021-02-27 韓城文學

文\樊春亮

五年前,我有幸來到韓城古城從事和美食相關的工作,得以全方位接觸到了韓城的各種特色美食,自己不僅享了口福,而且悉心感知到韓城飲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遠流長,經常和朋友們津津樂道,引起了他們的羨慕和好奇。
     

面對全國各地的遊客朋友,我首先推薦的第一特色美食當然是韓城餛飩。但你知道餛飩的來歷嗎?據明末清初,方以智的《通雅》中記載了關於餛飩名稱的來歷:主要有兩種說法:第一種是相傳漢代時,有兩個匈奴首領渾氏、沌氏,此二人窮兇極惡,欺壓人民,百姓恨之入骨,但又敢怒不敢言,就悄悄以麵皮包裹肉餡,吃了就像吃他們(渾和沌)的肉,從而大快人心,因而「渾沌」形同「餛飩」。第二種說法是渾沌是古代傳說中的中央之帝,天生而無七竅。古人以麵皮包餡,渾然一體無縫隙而模仿他,以示敬畏,而「混沌」本為神名,老百姓為避諱換了偏旁改名「餛飩」。
        

第一種起源流傳於韓城老一輩人的口口相傳,而第二種鮮為人知。而韓城餛飩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用上好的白面經過發酵後製作的花饃,俗餛飩饃,這在關中地區的縣市都各有不同做法,但只是形狀稍有差異。
   

     

今天主要談談第二類,就是全國獨一無二、只有韓城人才吃的美食-豬肉臊子餛飩:韓城餛飩以小著稱,韓城人稱包餛飩為捏餛飩。捏餛飩的第一步是和面製作麵皮,外地的餛飩麵皮薄而大,而韓城餛飩的麵皮要相對厚、小一些,擀好面後切成2-3釐米左右正方形小塊。其次是,準備餛飩餡,把當地產的青頭蘿蔔擦成細絲,用開水焯去暴味後,擰乾水分剁碎,再放入韓城大紅袍花椒麵和少量食鹽攪勻即可。接下來就是捏的過程,這活特別考驗捏餛飩人的指尖功夫:先在麵皮上放黃豆大一點餡,迅速由下往上先摺疊三分之一,再向對摺成一個長方形條狀,然後以一手的中指為軸將兩端捏合,心靈手巧的姑娘或者媳婦一分鐘可以捏三四十個,像是在表演魔術一般花哨,讓人看的眼花繚亂,甚至民間還有誰家的姑娘餛飩捏的不成樣子,會嫁不出去的傳說呢!餛飩捏好後整齊的放在刷好油的篦子上,一排排像是小金元寶一般可愛,又像是坐著的白白胖胖的彌勒佛,讓人看了胃口大開,真是秀色可餐,不過這時還不急的吃,要放在籠屜蒸20分鐘左右晾涼,放入瓷盆或者甕中貯存。

餛飩捏好後,接下來就是製作豬肉臊子,韓城人稱「烺(lang )臊子」。先把肉切成薄片後,用開水冒去血腥味和泡沫,撈出來淋幹水分,在鐵炒鍋倒入清油,油熱後稍作翻炒,放入韓城大紅袍花椒、生薑、八角、桂皮等調料,加入少量清水蓋上鍋蓋慢火燉炒1小時左右,等把鍋裡的水快炙幹時,再加入食鹽和醬油大火翻炒幾分鐘即好。烺臊子最好是在農村的炭火或者燒柴的土爐子上,做好的臊子爛而不柴,香而不膩,趁熱品嘗後一口簡直就是天下美味。

        

最後在吃餛飩的時候,用一口鍋把事先蒸好的餛飩用開水泡軟,同時另一口鍋加熱熬製好的雞湯、骨頭湯或者清水,放入豬肉臊子及油炸豆腐、木耳,黃花、西紅柿丁、白菜菠菜等,最後加入香油,胡椒味精,鹽等調料等,把泡好的餛飩舀到碗裡澆上燴好的湯菜,一碗餛飩就出鍋啦。  

   

韓城餛飩一般還需要配四小蝶醃製好的小菜,分別為韭菜,糖蒜,蒜薹和鹹菜,當然也有配甘藍絲,芹菜丁等。客人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調入少量韓城米醋,有少數的人還要調一點油潑辣子增加味道。但我認為,如果調辣子就遮擋了餛飩菜湯的鮮美滋味。對於無辣不歡的韓城人,在這一點上表現的特別一致,誰要是調油潑辣椒就善意的調侃說,他不是地道的「韓城人」。使我不由得想起蘇東坡的名句:「人間有味是清歡」,這句詩的意思是人間真正有滋味的還是清淡、平淡的歡愉,說明我們的祖先是很早就懂得這一點。
          

每一個土生土長的韓城人,幾乎都是在捏餛飩與吃餛飩中長大的,我也不例外,只是小時候家庭條件差,平時偶爾吃一頓素餛飩(只有過年才有豬肉臊子)來改善生活,稱現包餛飩或者軟餛飩。媽媽先從自家門口的菜園子摘一把新鮮的韭菜或者紅皮子山蔥,摘淨洗好切碎再放鹽拌好餡,麻利的擀好面,然後切成比過年待客捏餛飩稍大一點的麵皮,接著就由只有六七歲的我一個人,坐在院子蘋果樹蔭下的石桌上開始捏餛飩,剛開始學時,一個個餛飩捏的七扭八歪,媽媽耐心的告訴我熟能生巧,不要著急慢慢來,到後來捏的餛飩像士兵布陣一樣整齊排列,得到了媽媽的表揚。甚至偶爾村裡誰家家招呼客人忙不過來,媽媽便派我去幫忙捏餛飩,我有模有樣的坐在一堆七嘴八舌的家庭主婦中間,悄無聲息、熟練有序的捏餛飩動作,引得眾人的紛紛誇讚,小小的我心中充滿自豪,喜悅和成就感。那時候沒有海帶,木耳,黃花菜等,媽媽就炒點家裡菜園子現有的時令蔬菜,比如豆角,南瓜,茄子,西紅柿燴在一起,再把包好的餛飩倒入開水煮熟後,撈入炒好的菜鍋中攪勻,就可以吃了,也沒有什麼小菜,但吃著自己親手做的勞動果實,滿口是韭菜或山蔥的清香,和自家菜園子帶著露珠的蔬菜的鮮美,融合在一起的特殊味道,至今令我回味無窮。
        

我認為韓城餛飩之所以能廣為流傳,主要有四方面的原因:第一,韓城自古以來盛產小麥,蘿蔔,白菜,黃豆等,家家飼養肥豬,原料可以就地取材。第二,方便貯存,提前把餛飩捏好蒸熟,菜準備好,客人來了馬上燴入就可上桌,如果是麵條或者別的飯食就沒有這麼方便快捷。第三,老少皆宜,經濟實惠,口味清淡而且營養豐富。第四,寓意吉祥,韓城人集體無意識中,將餛飩視為「混沌」之神的化身,認為只要吃了這種象徵神力的餛飩,便會在今後的日子裡便能夠順順利利、幸福美滿。
 

       

韓城餛飩經過歷代傳承,是每個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主要在敬神,敬祖先,敬長輩,過年過節,男婚女嫁,小孩滿月,老人過壽等場合用來招待賓客,已經成為一種約定俗成的儀式。在重大喜慶場合用餛飩招待客人的固定行為模式,是韓城特有的民俗現象,餛飩作為一種特有的文化符號,用以傳達尊重、熱情和美好祝福,維繫人們之間的和諧關係。如果在韓城走親訪友,東道主肯定要以一碗熱氣騰騰的餛飩招待,以表示尊敬與歡迎。出門在外的遊子回到家的第一件事,也是迫不及待的吃一碗餛飩以解鄉愁。在古城經常有外地研學遊的學生團隊,非常好奇韓城餛飩不但有獨特的外觀,而且又聽說了它神話般的起源,紛紛在熱心店主的指導下笨手笨腳的嘗試捏餛飩,並且對味道讚不絕口。
         

韓城餛飩已經成為韓城人的精神圖騰,人們通過對身邊司空見慣的麵粉和蔬菜的精心製作,便完成了它的華麗轉身,從而表達了一種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期盼,發揮著團圓美滿的文化象徵功能,充分體現了韓城老百姓的生活智慧和這座有著1500年歷史名城深厚的文化底蘊,被列入陝西省第六批非物質文化遺產,當之無愧。
       

有故事的韓城,有味道的旅行。如果你來韓城,就從吃一碗清香可口而又有美好寓義的餛飩,開啟你的旅程吧!

編輯 :趙秋民 

推廣:黃河明珠五樓秦晉美食坊「綠色小夜市」經營品種:

扎啤

燒烤(肉烤菜烤十餘種)

涮(牛肚、豆皮、土豆片)

紅燜羊肉

主食(紅甜面、羊頭肉餄餎等)

素拼肉拼及各種熱涼菜

石鍋系列
營業時間:每晚五點至十一點

相關焦點

  • 有味道的旅行,在陝西韓城,這四樣東西不吃會後悔,吃了還想帶
    ,吃在韓城。對於美食愛好者來說,只有吃過了羊肉餄餎才算真正的來過了韓城。臊子餛飩是韓城的漢族特色麵食,是一種麵食與蔬菜的有機融合。這種臊子餛飩與外地的餛飩比較,明顯不同。將事先捏好蒸熟的餛飩用開水泡軟,再澆上精心調製的肉臊子湯,大有「一碗餛飩見東府風情」的包容氣概。
  • 韓源天府小吃:韓城餛飩、拌湯一絕!晝夜營業!每天都有福利!
    韓源天府小吃是一家主打以韓城餛飩、酸拌湯、菜卷、韓城掛麵、粉蒸肉、特製米線為主的特色美食餐廳,所有小吃均由從事韓城特色小吃十餘年的大廚精心研製,為了讓更多的人品嘗到韓城的特色老闆給大家送福利了!  韓城餛飩鶴立於諸多美食中,被譽為「韓城第一名吃」。韓城餛飩以它用料的考究、做工的精巧、「兼容並蓄」之秉性、「團圓美滿」之寓意,成為韓城人逢年過節、男婚女嫁、老人祝壽、孩子滿月、招待親朋與貴賓的待客飯,成為韓城美食的一張名片。正如原韓城文化局局長程寶山所言,餛飩是富有文化底蘊的一種麵食,在韓城的民俗文化中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
  • 對不起,我要去韓城了
    來這裡欣賞古街上的明清建築,感受古城熱情質樸的風土人情,更能大快朵頤的吃遍韓城的特色美食。兩分鐘後,一碗色香味俱全的羊肉胡餑就好了。綿韌可口,油潤中有濃鬱的酸辣香味。在韓城當地,逢年過節、男婚女嫁、老人過壽接待貴客的第一頓飯必須是餛飩。
  • 渭南韓城6大推薦美食,這些地方美食你值得品嘗
    2、臊子餛飩臊子餛飩是陝西韓城的特色麵食,餛飩含有團圓美滿之意。是韓城人過年過節、男婚女嫁、老人祝壽、孩子滿月等場合招待親朋厚友和貴賓的待客飯。就是將事先捏好蒸熟的餛飩用開水泡軟,再澆上精心調製的豬肉臊子湯。這種臊子餛飩與外地的餛飩比較,明顯不同。
  • 舌尖上的美食「韓城小吃」
    韓城餛飩的主要特色是蒸熟回熱,臊子澆湯,易於貯存,隨吃隨用。韓城餛飩又有南北之分。北塬餛飩以紅白蘿蔔作餡,型制飽滿,狀如坐佛。南塬餛飩不包餡,小巧玲瓏,看似貓耳。每逢農家過事,逢年過節,上至八旬老嫗,下至羊角小丫,人人都會包餛飩。包好的餛飩上籠蒸四十分鐘即可,散熱晾涼,食時回熱,澆湯即可。韓城餛飩的關鍵在製作大肉臊子。
  • 唯美食與旅行不可辜負——韓城這裡才是美食天堂
    吸足了湯汁的撥魚,鮮味十足,再沾上老闆秘制的醬料吃,完全開啟第二種味道,辣椒味道很特別,辣味直接地從鑽到舌尖,卻不會落到胃裡去,喝一口湯,味道很純粹濃鬱,滾燙而舒服。在韓城,捏餛飩講究捏得越小越好,所謂「針尖餛飩」。  區別二:  一般餛飩都是肉餡的,以豬肉,蝦肉為主。但韓城小餛飩通常以蘿蔔為餡,偶爾也有韭菜的。白蘿蔔切絲過水除糙切碎拌調料。白面揉好擀薄切成一般郵票大小的正方塊,捏一撮菜餡放入面片疊好捏上,一個圓墩墩的小可愛餛飩就坐在你眼前了。
  • 餛飩湯怎麼做才能鮮香可口?餛飩店主教你做出美味餛飩湯的訣竅
    鮮嫩飽滿的餛飩配上鮮香可口的湯底,再加上香蔥、香菜、蝦皮紫菜的點綴,好看又好吃。那麼怎麼才能做出一碗「有靈魂」的美味餛飩湯?當然最簡單的辦法是用開水把碗底的調料衝開,放入煮好的小餛飩就可以開吃了,同樣也很好吃,在家裡做餛飩我都是這樣的做法。但是怎麼才能做出一碗醇香厚重,鮮香誘人的餛飩湯底?
  • 媽媽的味道:一碗暖胃的薺菜餛飩
    想家的情緒是被偶遇的一碗白菜餡的餛飩瞬間點燃的。深冬的一天,我和老公去給女兒挑選生日禮物,在一個並不顯眼的街角,看見了這間叫「蘇北人家」的餛飩店。吃餛飩去!家鄉的餛飩!我拉著老公的手一路狂奔進了店裡。在喜歡吃麵食的北方,小城裡隨處可見餃子館麵館,包子鋪燒餅攤,卻很難覓到餛飩的蹤跡。或許嬌小玲瓏的餛飩是家鄉一帶特有的吧?
  • 超級黃金周 來陝西韓城玩 吃住不用愁
    吃在韓城:特色小吃、精品美食滿足你的味蕾走進古城美食街,石板路面、青磚灰瓦、仿古迴廊等與古城建築群融為一體,濃厚的歷史氣息撲面而來,位於韓城金城大街中段的美食街簡直就是吃貨的天堂在韓城吃糊卜,講究吃羊肉口的。對於韓城人來說,如果能早起吃羊肉/羊肉餄餎,午食一碗羊肉糊卜酸酸辣辣一道食,才是讓韓城人覺得最舒坦的味道。
  • 第一次包這種餡的餛飩,比香菇肉鮮,清香滑嫩,孩子一頓吃了20個
    第一次包這種餡的餛飩,比香菇肉鮮,清香滑嫩,孩子一頓吃了20個餛飩,起源於中國古代的民間,相傳漢朝時,北方匈奴經常騷擾邊疆,百姓不得安寧。當時匈奴部落中有渾氏和屯氏兩個首領,十分兇殘。餛飩餛飩,分為大餛飩和小餛飩,最常吃的就是鮮肉餡的,有純肉的,有鮮肉小香蔥的,有香菇鮮肉的,吃起來味道都很不錯。
  • 袁家村和回民街不用去了,韓城這裡才是美食天堂!
    吸足了湯汁的撥魚,鮮味十足,再沾上老闆秘制的醬料吃,完全開啟第二種味道,辣椒味道很特別,辣味直接地從鑽到舌尖,卻不會落到胃裡去,喝一口湯,味道很純粹濃鬱,滾燙而舒服。在韓城,捏餛飩講究捏得越小越好,所謂「針尖餛飩」。  區別二:  一般餛飩都是肉餡的,以豬肉,蝦肉為主。但韓城小餛飩通常以蘿蔔為餡,偶爾也有韭菜的。白蘿蔔切絲過水除糙切碎拌調料。白面揉好擀薄切成一般郵票大小的正方塊,捏一撮菜餡放入面片疊好捏上,一個圓墩墩的小可愛餛飩就坐在你眼前了。
  • huò一碗餛飩,是南京人的本命
    「像以前學生們在的時候,店裡都不夠坐,當時門口還有桌椅,學生們喜歡坐在外面吃」。我點了一份小碗餛飩,和一位頭髮花白的老人面對面坐下。等餛飩間歇和她閒聊了兩句,她是河海大學的退休老教師,家就住在附近,到這家店喝餛飩已經成了她的習慣,她家不僅她喜歡吃,就連她女兒、外孫女也常去。食物是甄別遠近親疏的最好方式,別看這小小一碗餛飩,竟然綿延著三代人的舌尖味道。
  • 兒時的餛飩老味道,曾經簡單純正的清香,讓人慾罷不能
    不經意聊到兒時穿街走巷的餛飩擔子。那時每天下午放學回家,都能在巷口遇到擺餛飩攤的大伯。總能看到熱氣騰騰的湯鍋,聞到濃濃的肉香。那時家裡經濟條件不好,能吃一碗餛飩可是件奢望的事。只有生病了吃不下飯,母親才會端一碗回來。一碗餛飩下肚,令人慾罷不能,吃完精神竟也抖數不少。病也好了許多,以至於常常裝頭痛感冒之類的,就為騙取一碗餛飩吃。
  • 坐標陝西韓城,尋找當地特色美食
    韓城,一個充滿神話色彩的古城。在這裡有哪些值得記憶的家鄉味道?羊肉餄絡,是韓城特有的傳統吃食,用蕎麥製作而成。袖珍小餛飩,迷你可愛,都捨不得下口。沒來過韓城的外地朋友,誰會想到豪情粗獷的西北人,還能有這麼心靈手巧的手藝?半碗餛飩,半碗臊子,五顏六色,成了韓城獨具特色的味道。
  • 【吃遍大連】在這寒冷的日子裡, 最適合吃一碗熱氣騰騰的餛飩~~
    一碗餛飩,一個燒餅美美的吃上一頓~地址:大連市沙河口區長江路946-4號(口腔醫院對面201終點站)從上世紀三十年代起共慶園餛飩就被大連人所認可,雞絲餛飩主打,還有滷肉和主食。清淡溫吞的雞絲餛飩來一碗,裡面的雞蛋絲配上餛燉把味蕾都喚醒了,標配是一碗雞絲餛飩和招牌餡餅 。手工傳統的餡餅,有豬肉、牛肉口味,是配合餛燉口味的不二選擇。
  • 尋味街巷 | 有什麼是一碗餛飩不能治癒的
    📍溧陽市唐家村餛飩香不怕巷子深,胖阿姐餛飩店在唐家村的巷子裡,每到飯點,循著那餛飩的清香而往,倒也算不上難找。老闆「胖阿姐」20歲便開始做餛飩,一做便是30多年。胖阿姐很是用心地撒上了蝦米、蔥花,以及切成絲的雞蛋皮,這些錦上添花的配料不僅增加了香味也豐富了口感,讓這樣一碗小餛飩變得尤為誘人。
  • 三鮮餛飩製作教程,寒冬臘月吃一碗,從頭暖到腳
    餛飩可是流傳已久的古老麵食,我們看電視劇就能發現它在古代民間是非常的流行,而且這種美食可以根據我們自己的口味去調餛飩餡,讓我們可以吃到更為美味可口的美食。在這麼寒冷的天氣當中能吃上一碗熱騰騰的餛飩會讓人感覺到滿足,而且也能把身體上的寒氣都給驅散掉,讓人的身心都變得舒適而又溫暖。我們在外買的餛飩多少會跟我們的口味有所不同,完全可以自己在家就做出美味可口的三鮮餛飩。
  • 時值炎夏,換個方法吃餛飩,清香鮮美,也不會熱的直冒汗
    我們的一日三餐也隨著炎夏而改變,最近的餐桌上經常出現冷麵,冷餛飩等,說明真正的夏天已經來了。今天分享這道餛飩是蒸出來的,裡面的餡料用的是香芹和豬腿肉搭配一起,芹菜的清香和豬肉末融合一起後,味道鮮嫩,清爽又美味。
  • 發現餛飩店的商機,開一個餛飩店如何?
    餛飩是個大家都喜歡的小吃,清淡的口味,完全符合現代人對養生的追求,尤其在冬天的早晨,一碗熱乎乎的餛飩,吃完之後,渾身暖和。餛飩肉餡味美,湯清香溢人風靡全國受到食客的歡迎。發現了餛飩店的商機,開一個餛飩店如何?
  • 凌晨的一碗餛飩
    幾張低矮的條桌、長凳,一個火爐和冒著熱氣的熱鍋,鍋裡的餛飩上下翻騰地沸騰著。在這冷冷的長街上,街頭忽然出現的餛飩小吃,點燃了我吃的欲望,似乎要填滿冷寂的胸膛。我們相視一笑,下了車,向年輕人要了兩碗熱湯。坐在寒夜裡的長凳上,看著熟悉的熱鬧變成的安安靜靜,體味生活最平常的時刻,這便是街頭小吃永不消逝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