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健康時報 jksb2013)
羊肉湯、魚豆腐、多味瓜子、蔬菜麵條,這些人常吃或愛吃的食物,原來都是這麼做出來的!專家為你一一揭開真相!
多味瓜子:加明礬炒出來
前段時間有記者從不同的炒貨店買了山核桃味瓜子,並送到食品檢測研究中心進行檢測分析,結果顯示,四種山核桃味瓜子,竟然有三種添加了明礬。
安徽省蕪湖市第二人民醫院院營養科營養師曹曼介紹,在瓜子中使用明礬,主要是為了讓瓜子不容易受潮或變軟,保持良好口感。瓜子無論是新的還是沉的,加入明礬後,都會使瓜子變脆。
但明礬中的鋁對人體傷害非常大,過量的鋁是一種慢性蓄積型神經毒素,長期攝入可能會對大腦神經細胞造成一定的損害,還會對我們的骨骼和造血帶來影響,導致骨質疏鬆和貧血等。
濃白色羊湯:羊肉粉+香精調出
去餐館吃飯,總能看到商家端出一碗碗白色的羊肉湯,不過這些是真的羊肉精心熬製出來的麼?一些餐館裡看上去很白很濃的羊肉湯,很可能是通過加入羊肉粉、增白劑或者香精等添加劑被「做白」的。
國家二級公共營養師王濰青曾經和健康時報記者一起做過一個實驗,把自製羊湯和「加料羊湯」進行對比,發現從顏色上看,自製羊湯比較澄清,呈淡淡的米黃色;而外面買的濃白似奶,還有些沉澱物與雜質。
按照衛生部門規定,羊肉粉中含有的穀氨酸鈉和食用香精是允許餐館使用的,但要在一定的安全範圍內,如果長期、大量食用,對肝臟、腎臟會有一定傷害。而且濃白色羊湯內所含的增加稠度的黃膠原等添加劑,長期或過量使用會加重肝腎負擔,並且誘發多種疾病。
魚豆腐:炸出來的魚漿、魚糜
別以為魚豆腐是魚和豆腐的完美結合,其實它跟豆腐沒啥關係,就是形狀像而已。
你仔細看下速凍魚豆腐的配料表,排在第一位的就是「魚漿」或「魚糜」,不是新鮮的魚肉泥,而且原料魚經過採肉、漂洗、脫水後,加入糖類、磷酸鹽等防止蛋白質冷凍後變性的添加劑而製成。
先不說魚漿的來源和品質難以保證,有調查顯示,一塊魚豆腐中就有修飾澱粉、大豆分離蛋白粉、小麥澱粉、調味劑、胡桃木煙燻液、結著劑、木糖、海藻糖和甘氨酸等9種食品添加劑,修飾澱粉中還含有一定量的磷酸,吃多了會傷害骨骼。
而且在魚豆腐的加工過程中,還要歷經一個重要步驟,那就是油炸,這樣魚豆腐才能呈現出黃燦燦的顏色,經過油炸加工,脂肪也翻了好幾倍。
功能飲料:會讓人上癮
不少人相信了一些功能飲料廣告所宣傳的「提神、抗疲勞」功能,北京體育大學科學研究中心運動營養研究室主任曹建明介紹,功能飲料中含的咖啡因的確可以減少人體疲勞感,對提高運動能力有一定幫助,但這種天然中樞神經興奮劑最大特點就是讓人上癮,也就是說,以前喝一罐可能就起到提神的作用,一旦上癮就需要增加劑量,否則沒什麼效果。
大量研究表明,長期大量攝入咖啡因會對消化系統產生影響,刺激消化系統內壁引發炎症,甚至產生消化道潰瘍,長期攝入咖啡因還會影響味覺感受,進而影響機體對能量的攝入。
另外功能飲料裡大量的糖分也是專家們不建議常喝的原因,長期大量飲用不但會使人變胖,還有可能增加患糖尿病風險。
仿葷素菜:添出來的仿真度
很多人以為吃仿葷素菜既能避免攝入高油脂,又能補充素食的營養,其實真相可不是這樣!
食品科學碩士、國家二級公共營養師羅海莉介紹,「仿葷素菜」的食材雖然都是素食,但一般都是以半成品冷凍起來再流向各大素食餐廳,人們吃到嘴裡的往往都是已經不新鮮的食材,並且可能還經過了不合理的煎、炸、烤等烹飪方式,讓素食的營養大打折扣。
此外,為了達到葷菜的口感,「仿葷素菜」中添加了大量的植物油、鹽、味精、糖以及食用香精香料、著色劑等添加劑。而這些重口味的作料以及大量的油脂大大增加了心腦血管疾病、脂肪肝、糖尿病等患病的風險,一些人工合成的食品添加劑超量的話,還會給肝腎代謝造成負擔。
多味麥片:香精帶來的好味道
現在「奶香燕麥片」、「果味燕麥片」等混搭燕麥片在市場走俏,其取勝的原因在於良好的口感。但殊不知,號稱果味燕麥片,事實上只加了少量脫水果乾,果香大都是香精的「功勞」;而奶香燕麥片中奶粉含量很少。同時,還含有糊精、穩定劑、防腐劑等添加劑,尤其不適合老人和孩子吃。
一些麥片為提高口感會加入砂糖、奶精(植脂末)、香精等,其中的奶精脂肪含量高、熱量高,不僅沒什麼營養,還容易發胖。更重要的是奶精含有氫化植物油,屬於「反式脂肪酸」,容易促使心臟病的發生,對身體健康很不利。
蔬菜麵條:幾乎沒有維C
菠菜面、胡蘿蔔面、西紅柿雞蛋面,超市的麵條品種繁多,顏色豐富,引來很多消費者購買。營養與食品衛生學碩士、國家二級公共營養師谷傳玲提醒大家,不管是鮮麵條還是掛麵,蔬菜成分都是以幹製品的方式混搭在麵條中,看起來顏色靚麗,但維生素C等營養物質幾乎喪失殆盡。而且有些產品甚至會添加過量的色素。
以特別打眼、招人喜愛的色素之一檸檬黃來說,英國營養專家派屈克•霍爾福德在著作中提到,檸檬黃會引起過敏反應和敏感兒童的多動症。還有國外的研究報導指出,經常食用色彩鮮豔的、含人工合成色素較多的食物後,孩子易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的現象,而且可能對肝臟也有一定損傷。
關東煮:高鈉食物引發高血壓
前段時間,關於關東煮煮不爛又不會沉下去的秘密引起了大家的注意。食品科學與工程碩士、國家二級公共營養師李園園解釋,關東煮中的肉丸魚丸之所以久煮不爛,除了和食品添加劑的原因,也可能與店裡關東煮的溫度不超過100℃有關。
不過不論如何,關東煮的確不是一種值得推薦的食品。一是含鹽量高,它屬於典型的高鈉食物,一不小心多吃幾串就超過了每日應限制的攝入量,吃鹽多容易引起心血管疾病,還會影響骨骼生長;二是其中還有多種食品添加劑,長期攝入太多會危害心血管和胃黏膜,加重腎臟的代謝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