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打文藝的中國咖啡品牌,最終倒在了資本擴張的路上

2020-12-18 東南財富

日前,北京的雕刻時光咖啡館正式關門,也關上了無數文青的青春回憶。這一消息傳出之後,在網絡上引起了一波集體回憶的風潮,言語中充滿了惋惜和不舍。

這個成立於1997年的本土咖啡品牌,素有「民族第一咖啡品牌」之稱,尤其是在文青群體中的知名度非常高,深受喜愛。雕刻時光之所以能夠收到這一群體的青睞,是因為他自身就充滿了文藝氣息。

雕刻時光的創始人莊崧冽,在1997年畢業之後,向家裡要了一筆錢,和自己的女友一起開辦了第一家雕刻時光。第一家店的店址選在北大和清華的附近,面向的人群也是充滿了文化氣息的人。

雕刻時光的裝修別具一格,配上綿軟的音樂,大量冷色調屋內的裝飾,組成了一個文藝氣息濃厚的環境。坐在咖啡店裡,仿佛時光都放慢了腳步,令人在快節奏的生活中,得以獲得一絲喘息的機會。

沒有顧客的時候,莊崧冽會在店裡放一場電影,抱著店裡的貓咪,悠閒地度過午後的時光。正是這一切因素,雕刻時光成功地吸引了周圍的學生群體,尤其是嚮往慢生活,充滿詩情畫意的那些文人。雕刻時光為文青提供了一個舒適的消遣場所和交流平臺,在中國咖啡行業還沒有形成的時候,雕刻時光已經成功樹立了自己的品牌影響力。

從本質上來說,莊崧冽創辦雕刻時光並不是為了賺錢,而是在過自己想要過的生活,享受雕刻時光裡的慢節奏生活,帶來的愉悅感。但是,雕刻時光的名氣,吸引了眾多投資者的目光,雕刻時光最終不能免俗,開始追逐利益,拿著募集的資本開始擴大規模,將自己的連鎖店開到了全國各地,2010年以後,雕刻時光用了五年的時間,將分店數量增長到了五十多家。

從接受融資的那一刻開始,雕刻時光就丟失了自己的本質,文藝的外表之下,包裹著一股銅臭味。同時,由於迅速擴張,雕刻時光開始追逐利益,原本的經營理念和管理方式,已經不能適應公司的快速發展。於是,雕刻時光在規模最龐大的時候,開始走向沒落。

除了雕刻時光本質上帶來的壓力,還有一系列來自市場的競爭。隨著時代的發展,外國咖啡品牌進開始駐中國市場,尤其是星巴克,在進入中國市場之後,迅速形成了壟斷的局面,在資本方面,雕刻時光幾乎沒有任何競爭力。

同時,作為雕刻時光的特色,其文藝氣息被大量的複製模仿,屬於自身的獨特優勢也開始淹沒在茫茫的文藝咖啡店大軍裡。雕刻時光很快陷入了經營困境,拖欠房租,店鋪關門,創始人莊崧冽被限制高消費。

對於莊崧冽來說,創業初期才是最享受的時刻,至於後面的融資,店面擴張,都不是他想要的。可惜當初一個錯誤的決定,讓雕刻時光倒在了資本擴張的路上。

相關焦點

  • 比肩星巴克,文藝對陣資本,雕刻時光為何興盛不久又沒落了
    現在國內的咖啡市場,提到堂食或者外賣,想到的會是星巴克、瑞幸咖啡;提到速溶品牌,腦海裡浮現的也是雀巢、麥斯威爾、摩卡等等。好像咖啡市場已經再也沒有「雕刻時光」的一席之地了。這個曾經被譽為「民族第一咖啡品牌」的主打文化內涵的咖啡品牌就這樣淪落了嗎?
  • 瑞幸咖啡,最終失敗在哪裡?
    通過瑞幸讓我們反思很多事情,一是企業文化的構建;被瑞幸超越的星巴克咖啡是在全球不斷擴張,但星巴克的成功在於由中心產品轉向服務,再由服務轉向體驗模式。,標準服務+高質量的顧客體驗為星巴克帶來競爭力。,通過顧客的體驗傳遞其核心的文化價值訴。星巴克通過這種體驗營銷把價值觀和品牌文化傳遞到世界各地。
  • 文青第一品牌,中國式星巴克要關門
    在星巴克還未進駐中國之前,本土咖啡店--雕刻時光曾經也輝煌過。那時候雕刻時光是多少文藝青年聚會的地方。店內濃厚的文藝氣息,輕柔的音樂、格調高冷的雜誌書籍,偶爾還會放映電影。承載了無數人的記憶,青春與夢想。
  • 上海Manner咖啡擴張提速:性價比模式的逆襲?
    manner 創立於2015年,主打性價比精品咖啡,客單價在15~20元左右,自帶杯還可以立減5元,被網友稱為「上海咖啡性價比之王」。位於上海早期版本的門店,僅有數平米,最低更是僅2㎡大小,中國首位 COE 咖啡評杯比賽的國際裁判黃俊豪,曾種草稱「上海精品咖啡業界只有少數的幾家窗口店,manner 是裡面咖啡做得最好的。」
  • 換血董事會、門店擴張降溫,退市後的瑞幸咖啡仍「在路上」
    在資本市場爆雷的瑞幸咖啡,正在消費市場竭力「自救」。7月13日凌晨,瑞幸咖啡再發公告,稱公司於7月5日召開了臨時股東大會後,還於7月12日召開了董事會會議。綜合兩次會議的結果,目前新增四名獨立董事,分別為:曾英、楊傑、劉峰和查揚;任命郭謹一為董事長兼執行長。 至此,瑞幸董事會換血完畢。
  • 資本入局下的咖啡生意還能「煮」多久
    資本的「嗅覺」最為靈敏。成立不到兩年就成功赴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的瑞幸咖啡,再次引發業界對這家公司發展模式及其背後資本的討論。在中國的創業公司裡,如此快速實現「從0到1」並IPO的節奏前所未有。那麼,這家以「快」見長的咖啡企業,能否為更多資本方帶來對咖啡業與飲品業的憧憬與布局?
  • 全球第二大咖啡集團擴張膠囊咖啡業務,還要在中國開更多皮爺咖啡
    未來,隨著JDE Peet’s從歐洲開始進一步擴張膠囊咖啡生產線,勢必將與雀巢爭奪市場份額。歐睿數據預計,JDE Peet’s旗下品牌的膠囊咖啡業務約佔全球份額的13%,預計還會以7.8%的年複合增長率擴張,到2024年時市場份額將達到230億歐元。事實上,JDE Peet’s的野心並不僅止於此。
  • 咖啡界上演「三國殺」 資本燒熱的咖啡會不會涼
    除了請文藝氣質的明星代言,自成立之日起瑞幸咖啡就帶有明顯的網際網路社交化基因, 「首杯免費」、「免費送給好友咖啡」、轉贈咖啡請客等玩法通過優惠券的方式迅速吸引消費者。  瑞幸咖啡的品牌logo是一隻印在純藍底色上的白色鹿頭剪影,據說是取自珍稀野生動物「白唇鹿」。從公開報導的開店數據來看,瑞幸咖啡絕對可以算得上是一頭快速奔跑的白鹿。
  • 上海Manner咖啡擴張提速 9個月內瘋狂開出29家店
    manner 創立於2015年,主打性價比精品咖啡,客單價在15~20元左右,自帶杯還可以立減5元,被網友稱為「上海咖啡性價比之王」。位於上海早期版本的門店,僅有數平米,最低更是僅2㎡大小,中國首位 COE 咖啡評杯比賽的國際裁判黃俊豪,曾種草稱「上海精品咖啡業界只有少數的幾家窗口店,manner 是裡面咖啡做得最好的。」
  • 咖啡陪你在華破產 大肆擴張的失敗宿命
    早在2014年,咖啡陪你(CaffeBene)進入中國市場沒多久,便開始宣布大躍進式的開店計劃,廣州市咖啡行業協會秘書長孫海濤當時就不看好這樣的擴張。近日,在歷經管理不善、頻繁關店以及遭遇債務危機多年之後,咖啡陪你在華合資企業咖啡陪你(上海)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最終宣布破產。其大股東中企亞太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企亞太」)也被工商部門列入經營異常名單,其法定代表人俞豈凡目前下落不明。
  • 兩千億咖啡市場吸引資本紛紛「品嘗」
    談工作、聯絡感情、忙社交……進入年底,聚會較多,不少西安上班族邀約喝咖啡。小小咖啡背後是數千億大市場,近日一份數據顯示,預計到2020年我國咖啡市場規模將超過2500億元,吸引了資本參與和角逐。不過專家分析,這一產業有商機,但尚需研究供需兩端變化進而優化布局。
  • 連咖啡歸來、瑞幸不倒、Tims逆勢擴張……咖啡品牌數位化有多香
    銥星導讀國內咖啡市場的行動力,似乎在今年變得更加旺盛了。近日,媒體報導稱COSTA關閉其10%門店,頭部玩家也陷入「關店潮」。不過,曾被曝關閉所有門店的連咖啡通過公眾號宣布回歸市場。此外,「後來者」Tims咖啡聯手騰訊逆勢擴張,進退之間,市場似乎還有許多新的「希望」。
  • 星巴克宣布進入義大利後,本地的兩大咖啡品牌開始加速擴張
    靠著意式咖啡享譽全球的星巴克一宣布要進入義大利市場,就引起了很多當地人的反感,畢竟要是論起咖啡血統的純正度來,星巴克這個美國來的大資本的確也沒什麼話語權。雖然麥當勞也在義大利開設了麥咖啡(McCafe),但是市場份額不大,市場研究公司歐睿國際的數據顯示,義大利當地的咖啡館所佔市場份額將近 90%,而且當地濃縮咖啡的售價也就 1 歐元左右,比起星巴克還便宜不少。
  • 中國到底需要什麼樣的咖啡品牌?
    中國到底需要什麼樣的咖啡品牌?咖啡行業在中國的發展由來已久,每年15%的高增長,加上成癮性帶來的高復購,更是讓一眾創業者和資本趨之若鶩。但這麼多年下來,中國咖啡市場的話語權依然被雀巢、星巴克等國外品牌所把持。一度被認為是國貨之光的瑞幸,在跌落神壇之後,「中國咖啡」的寶座也再次空了出來。中國市場到底需要什麼樣的咖啡品牌?外賣、連鎖、咖啡機、速溶……真正適合本土咖啡品牌崛起的路逕到底是什麼?
  • 瑞幸咖啡優惠券停發之後,這幾個品牌的低價咖啡賣火了
    最像瑞幸的咖啡品牌「這家連鎖品牌的咖啡,口感是星巴克的水準,價格卻是瑞幸的水平!」這樣的評價是給本土咖啡連鎖品牌Manner Coffee的。在瑞幸陷入財務危機前夕,這家低調的咖啡品牌悄然進入了擴張通道,從2019年末到2020年初,Manner走出上海,先後在蘇州、深圳、北京,成都開出連鎖門店。
  • 加拿大「國民品牌」咖啡連鎖店進入中國市場
    加拿大「國民品牌」咖啡連鎖店進入中國市場 2019-02-27 14   中新社多倫多2月27日電 (記者 餘瑞冬)在加拿大被譽為「國民品牌」的知名咖啡連鎖店蒂姆·霍頓(Tim Hortons)已正式進軍中國市場。
  • 瑞幸咖啡赴美IPO,欲打造中國最大咖啡連鎖品牌
    我們可能會在未來繼續蒙受損失,不能保證最終會達到預期的盈利能力」。 不過,朱悅還指出,由於瑞幸咖啡採用極速擴張加強其品牌辨識度,並通過分發優惠券補貼消費者的形式刺激消費,搶佔市場份額,勢必會導致其處於持續虧損的狀態。未來,這樣的經營狀況或在一定程度上打擊投資者對於公司的信心。
  • 韓國最大連鎖咖啡品牌破產,曾要趕超星巴克,沒想到卻敗走中國
    早在2014年的時候,咖啡陪你就曝出一系列的負面消息,比如拖欠工作、加盟解約、拖欠貨款以及多地關店,2017年,咖啡陪你的創始人姜勳由於企業陷入困境,無法承受重壓,最終選擇自殺了。咖啡陪你管理公司在中國共投資了230家企業,不僅如此,還控股了近200家企業,看起來應該實力比較雄厚,其實並非如此。
  • 瑞幸咖啡燒錢10億背後:它在講一個怎樣的資本故事?
    作者|張從豔 編輯|葉麗麗十幾年來,「打敗星巴克」成為咖啡行業一個難以企及的目標。先後有十幾個新品牌前僕後繼,要攻下這座山頭,最終都以失敗而告終。瑞幸咖啡是一個新的挑戰者,來勢洶洶,其創始人錢治亞是神州優車前COO,她以戰鬥姿勢進入咖啡行業,像爭奪網約車市場一樣瘋狂燒錢搶市場。
  • 瑞幸咖啡:門店高速擴張,產品線持續拓寬,單店首次實現盈利
    成本的壓縮主要受益於規模的擴張帶來的對上遊議價權的提高、規模效應下固定成本邊際的減少以及公司整體運營效率的提升。產品銷量高增長,非咖啡產品線不斷拓寬,培育茶飲店主推低線市場。2019Q3公司月均產品銷量達到4424.5萬件,環比提高60%;其中現磨咖啡在總體銷量中的佔比為78.3%,較去年同期佔比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