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毅夫:實現高質量發展,有效市場、有為政府缺一不可

2020-12-13 騰訊網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為何要提出高質量發展、怎樣的發展才算高質量發展、如何實現高質量發展等話題備受外界關注。

論壇現場

在哈工大(深圳)22日舉行的深圳高質量發展與結構創新研討會上,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院長林毅夫對上述問題進行了分析與解答。

在林毅夫看來,高質量發展必須在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這五個方面協同發展,缺一不可。而要實現此目標,從新結構經濟性的角度來講,最好的方式是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這兩隻手共同引導企業和支持企業,按照各個地區、產業的特性,沿著比較優勢的基本原則來發展經濟。

為何提出高質量發展?

論壇現場

主要矛盾發生了變化

「在剛剛召開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當中,再去強調發展是第一要務,發展是硬道理,這一點我想對深圳,以及在中國的每一個人都有非常深刻的體會。因為在40多年前,深圳是一個小漁村,中國是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之一。」林毅夫說,而經過40多年的發展,深圳從小漁村變成了一個世界大型的、引領型的工業城市以及科技創新城市。從各種研究看,到2025年時,中國人均GDP有望超過12535美元的門檻,變成一個高收入國家。

為什麼要提出「高質量發展」?林毅夫表示,這主要是因為「我們現在面臨的主要矛盾發生了變化」。他表示,我國過去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的需求和落後的生產力之間的矛盾。但經過40多年的發展,社會矛盾已經變成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不斷需求,「美好生活的需求就不只是量的問題了,是關係到質的問題。量還是要需要增加,但人們更重視的是質的提高。」在他看來,高質量發展不只是「十四五」時期的主題,未來發展也必須一直堅持。

怎樣的發展算高質量發展?

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缺一不可

怎樣的發展才是高質量發展?林毅夫說,他個人的體會是必須按照新發展理念來推動發展,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是新發展理念的五個主要內涵,「(要實現)高質量的發展必須在這五方面同時達到。」

「創新的發展和過去最大的一個差異是,過去的發展很多要靠要素投入的增加、生產規模的擴大取得,而創新發展則必須是效率、質量的不斷提高,這就必須有不斷的在技術、生產、營銷等各個方面的新的創新。」林毅夫指出,在發展的過程中必須解決城鄉之間、地區之間的差距,而且發展必須是可持續的、走綠色的道路,「這樣的發展一方面必須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同時也可以把發展帶來的好處和世界上其他國家共享。」

如何實現高質量發展?

按比較優勢來發展

在林毅夫看來,要想在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方面不顧此失彼,從新經濟學角度來看,一方面必須要按照各個地方的比較優勢來發展經濟,另一方面同時必須發揮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這兩隻手的作用。

如何才能按照比較優勢來發展及創新?林毅夫從追趕型、領先型、轉進型、彎道超車型等幾類產業進行分析。

他說,追趕型產業中國和發達國家都有,但前者比較優勢在中低端,附加值較低,後者比較優勢則在中高端,附加值較高。對於這類產業或企業,林毅夫建議可以利用「後來者優勢」,「因為和發達國家的同一個產業的技術差距,讓我們有可能以引進消化吸收的方式來取得技術創新。」林毅夫表示,引進除了購買更好的設備外,也可以購買專利,後續和國外具有高技術的企業進行合資生產,「以引進消化吸收為主,當然不代表我們不需要進行自主研發,自主的研發裡有不少是在實用型技術上的研發,你要把研發的技術結合我們當地的情形來進行改進。」

論壇現場

領先型產業,因為技術水平在世界上最領先,存在比較優勢。林毅夫說,在深圳就存在不少這樣的企業,比如華為的手機、5G,大疆的無人機,「這樣的產業新技術基本上不可能從國外取得,那就只能靠自己研究和發明,獲得新技術。」

有一類產業,隨著要素積累、資本越來越豐富、供給水平越來越高,失掉過去的比較優勢,尤其是勞動力密集型的加工業。林毅夫說,這類產業必須轉型,一部分可以向「微笑曲線」兩端攀升,在「微笑曲線」底端的加工部分,要轉移或退出。對於轉進型產業,大部分的研發在新產品設計上,可以根據在各個地方的情形,來決定怎麼按照比較優勢來進行技術創新。

對於那種產品技術研發周期短、人力資本需求高的的彎道超車型產業,和發達國家比有也有比較優勢,「這方面最明顯的特徵就是所謂獨角獸,成立不到十年、還沒上市、市場估值已經超過10億。」林毅夫說。

如何實現高質量發展?

有效市場、有為政府要共同作用

林毅夫認為,要讓按照比較優勢進行創新的概念,變成企業家的自發選擇,必須要有有效的市場,「通過市場競爭,才能提供一個準確的價格信號,來看哪種產業是符合比較優勢的,哪些可能是要失掉比較優勢的,以及同樣在有比較優勢的產業當中,哪些有比較大的市場前景。也要靠市場競爭來你追我趕,激發改進技術、營銷方式,獲得更大利潤的動力。」

同時,在有效市場中,還要發揮有為政府的作用。「因為在經濟發展、創新的過程中,市場失靈是必然的。」林毅夫說,政府除了要給創新者激勵外,還要提供基礎科研支撐,此外很多基礎設施以及制度安排也必須根據新產業、新技術的需要,不斷完善。

林毅夫表示,如果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兩隻手」共同引導企業和支持企業,按照各個地區、各個產業的特性,沿著比較優勢的基本原則來發展經濟。那麼到2025年時,中國人均GDP應該可以邁過12535美元的門檻,變成一個高收入經濟體。到2049年時,把中國建設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在這個過程中,深圳作為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一定會像過去這40年一樣,不斷開創新的經驗,為中國的發展作出深圳的貢獻。」

【記者】孫穎 戴曉曉

【作者】 孫穎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相關焦點

  • 林毅夫:有效市場+有為政府是實現高質量發展最好方式
    四十年前,830家企業從深圳起步,到如今已形成了300萬家企業的市場規模,實現了「量」的積累。進入到下一個四十年,在保量的同時,高質量發展成為時代的呼聲。11月22日,深圳高質量發展與新結構研究院(下簡稱「高新院」)在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成立。成立儀式上,高新院與深圳市企業高質量發展促進會籤署合作共贏框架協議。什麼樣的發展才是高質量的發展?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院長林毅夫表示,最重要的是必須按照新發展理念來推動高質量發展。
  • 林毅夫:實現高質量發展 鬚髮揮「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的作用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林毅夫:實現高質量發展,鬚髮揮「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的作用作者:周智宇 「什麼樣的發展才是高質量的發展?」從新結構經濟角度來看,林毅夫表示,必須要按照各個方面的比較優勢來發展經濟,同時必須發揮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這兩隻手的作用。林毅夫從新結構經濟學的角度,把當前中國的產業分成五大類型:追趕型產業、領先型產業、轉陣類產業、彎道超車產業和戰略型產業。
  • 專家: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的結合將是高質量發展的主要「推手」
    來源:證券時報網11月22日,深圳高質量發展與新結構研究院正式成立。創辦院校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隨後即舉辦了深圳高質量發展與結構創新研討會,會上,與會專家學者紛紛表示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的結合將是高質量發展的主要「推手」。
  • 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
    「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對科學把握市場與政府關係這一重大的理論和實踐命題進行了深刻總結,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深化市場經濟體制改革提出了明確目標和要求。
  • 學習詞典丨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
    學習詞典丨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 2020-11-21 20:22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有效市場添活力,有為政府增定力
    「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對科學把握市場與政府關係進行了深入分析、深刻總結,標註了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深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前進方向和實施路徑。  市場與計劃並不矛盾,其本質都是經濟手段,都是組織生產活動、配置社會資源的手段。
  • 「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
    「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這一新論述的提出,將市場「看不見的手」與政府「看得見的手」之間關係的認識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對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具有重要意義。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前提是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係。
  • 著力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要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這是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理論和實踐上的一次重大突破,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規律認識的一個新飛躍,標誌著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對激發市場活力、制度活力和社會創造力,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系列解讀】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
    「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與此同時,與新形勢新要求相比,我國市場體系還不健全、市場發育還不充分、政府和市場的關係沒有完全理順,推動高質量發展仍存在不少體制機制障礙,尤其需要繼續在社會主義基本制度與市場經濟的結合上下功夫。
  • 【五中全會 看點】專家領學五中全會精神|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
    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這一重要論述既是對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理論和實踐總結,又是對未來進一步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要求和指引。「十四五」時期,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必須抓住政府和市場關係這一核心問題,實現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的有機統一、協同共進。
  • 【「十四五」新詞典】:「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
    「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這一新論述的提出,將市場「看不見的手」與政府「看得見的手」之間關係的認識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對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具有重要意義。  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前提是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係。
  • 國家稅務總局王偉域: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
    來源:經濟日報原標題: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這一重要論述,為我們正確認識和處理政府和市場關係提供了重要的理論視角和實踐要求,對於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進一步理順政府和市場的關係,推動高質量發展,意義深遠。政府與市場的關係,是一道世界性經濟學難題,也是考察各國政治、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方面。在我國改革與發展的歷史進程中,我們黨圍繞如何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係進行了不懈探索。
  • 黃慶華:讓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協同發力
    【黃慶華:讓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協同發力】  重慶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西南大學分中心教授黃慶華指出,「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這一新論述的提出,將市場「看不見的手」與政府「看得見的手」之間關係的認識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 蘇劍:現代化經濟體系的特點是「有效市場+有為政府」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跨越關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國發展的戰略目標。但在收入或財富分配方面,市場經濟是無法實現「公平」的。這就需要經濟體制之外的因素為市場經濟的運行提供條件,並彌補或者矯正其缺陷。「因此,我認為,現代化經濟體系就是將『社會主義』和『市場經濟』正確結合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其特點就是『有效市場、有為政府』,儘量用市場機制實現富強、和諧,同時用社會主義為市場經濟保駕護航,矯正市場失靈,滿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人民群眾在新時代的其他需要。」
  • 社科評論|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
    從「計劃經濟為主,市場調節為輔」,到「以政府為主導、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再到「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推動有效市場與有為政府更好結合」,這種變化生動呈現了我們黨推動理論創新和實踐改革的基本脈絡,深刻體現了我們黨立足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正確把握經濟社會發展規律,根據實踐不斷探索對政府與市場關係的科學定位,是推進我國國家治理現代化的必然選擇。
  • 【五中全會•看點】專家領學五中全會精神 | 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
    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這一重要論述既是對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理論和實踐總結,又是對未來進一步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要求和指引。「十四五」時期,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必須抓住政府和市場關係這一核心問題,實現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的有機統一、協同共進。
  • 讓「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相得益彰
    「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是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對科學把握市場與政府關係的深刻總結。政府採購市場是整體市場不可分割的部分,政府採購監管部門有義務推動政府採購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  不同於一般意義上的市場,政府採購市場的有效性,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政府採購市場的主體與一般市場不同,它是由供應商和採購人共同組成的。
  • 中國經濟發展的成功經驗:市場有效、政府有為
    改革開放進程中,中國始終立足本國實際,圍繞政府與市場關係這一經濟體制改革的核心問題和經濟發展的關鍵因素,大膽探索和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不斷取得突破,微觀層面有效激發了市場主體的創造力,宏觀層面中國經濟韌性十足、持續穩健增長,成為引領世界經濟增長的引擎。  中國道路的成功可以說是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係的成功,也是通過頂層設計預設制度變遷的成功。
  • 寧吉喆:有效市場與有為政府結合是制度優勢,新業態發展受益
    12月5日,在2020中國應用經濟學年會上,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兼國家統計局局長、黨組書記寧吉喆表示,「十三五」期間我國的發展取得了顯著成就,為制定實施「十四五」規劃奠定了基礎。「十四五」時期,我國仍處於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仍具有許多優勢條件,機遇與挑戰並存,且挑戰可以轉化為機遇。
  • ...中觀經濟學視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有為政府+有效市場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這一新論述的提出,將政府與市場的關係研究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因此,深入探討政府與市場的關係,對於填補傳統經濟學領域的空白,拓寬現代經濟學理論體系的空間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