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跨越關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國發展的戰略目標。
北京大學經濟研究所常務副所長、經濟學院教授蘇劍日前接受《經濟日報》記者專訪時表示,「現代化經濟體系」需要滿足兩個條件,第一,它得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是中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天然要求;第二,它應該能夠滿足人民群眾在新時代的需要,即物質文化生活的更高要求,以及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日益增長的要求。
蘇劍認為,近四十年市場經濟的實踐已經逐步讓我國「富」了起來,相信市場經濟將繼續為我國「強」起來提供更為豐富的物質基礎。但在收入或財富分配方面,市場經濟是無法實現「公平」的。這就需要經濟體制之外的因素為市場經濟的運行提供條件,並彌補或者矯正其缺陷。
「因此,我認為,現代化經濟體系就是將『社會主義』和『市場經濟』正確結合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其特點就是『有效市場、有為政府』,儘量用市場機制實現富強、和諧,同時用社會主義為市場經濟保駕護航,矯正市場失靈,滿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人民群眾在新時代的其他需要。」蘇劍表示。
(責編:李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