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踏門店逼近萬家 運動品牌將迎來黃金十年?

2020-12-19 麵包財經

當越來越多的國人參與到馬拉松、登山、晨跑、夜跑等運動中時;中國的運動鞋服市場正進入新的黃金期。

這已經反映在相關上市公司的財務指標上。安踏體育2016年淨利潤接近24億,同比上漲超過15%;主要體育鞋服上市公司去年上半年的毛利率水平大都達到了40%以上的高位。

在經歷持續的行業調整之後,主要的體育用品公司正重新進入擴張期。

運動品牌重啟擴張步伐,安踏門店數逼近一萬家

安踏體育的年報顯示:2016年總營收為133.45億,同比上漲20.0%,淨利潤為23.85億,同比上漲16.9%。這是自2013年以來,安踏營收與淨利潤連續第三年出現較大幅度的上漲。

其他在港股上市主要體育品牌尚未發布年報,但半年報中已經出現普遍的業績上漲。李寧營收上漲12.84%,扭虧為盈;361度營收上漲也超過15%,特步國際淨利潤上漲超過一成。

另一個重要的回暖信號是毛利率出現整體上揚,四家公司的毛利率均達到40%以上。下圖為麵包財經根據財報數據繪製的部分運動用品上市公司2016年中期主要財務指標:

與行業處於低迷期的2012年相比,當前的毛利率升幅相當明顯。

安踏的毛利率從37.95%,上升到48.4%,漲幅達到10.45個百分點;李寧的毛利率從37.84%,上升到46.65%。

行業的回暖,讓部分運動企業重啟了擴張步伐。去年底,安踏體育旗下門店總數達到9668家門店,一年時間新增了超過500家;截至去年6月底,李寧也新增了36間門店,結束了此前幾年不斷關店的局面。即便是去年上半年利潤增速較慢的361度,同店銷售收入也在上漲,2016年第四季度,其同店銷售同比上漲7.5%。

庫存高企,運動用品行業曾陷陣痛

2016年運動用品行業的擴張,對上市企業而言影響深遠。

2012年之前,運動用品行業也曾出現過高速增長,李寧、安踏、361度等都大幅擴張,紛紛增開門店。但到2012年運動鞋服市場出現需求下滑、庫存積壓等問題。運動用品企業也因此經歷了一段時期的陣痛。

2012年前後,主要運動品牌的存貨周轉天數集體上升。下圖為麵包財經根據上市公司財報繪製的部分運動品牌存貨周轉天數:

庫存積壓等問題讓運動用品公司業績大幅下滑。

李寧在2012年出現了自上市以來的首次虧損,虧損額高達19.79億;361度2013年的淨利潤與2011年相比大跌81.38%;安踏的淨利潤在2012年出現21.47%的下跌後,2013年再次小幅下滑。

在行業調整的陣痛期,市場格局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2012年安踏營收與李寧相差無幾,但到2016上半年,李寧營收已不足安踏六成。

在行業陣痛時期,安踏的營收與利潤降幅不是很大,且更早恢復增長。自2014年起,安踏再次實現了利潤上漲。安踏2016年營收與2013年相比大幅上漲超過82%。

行業格局的變化也體現在公司股價和總市值變動上。截止當前(3月8日),安踏體育的總市值已經超過600億港元,李寧則僅為110億港元。

全民健身熱潮,運動用品迎來黃金十年?

除了行業自身的周期因素外,近期主要體育用品公司的業績上揚與消費升級和全民健身需求增加密切相關。

安踏在財報中稱,隨著消費升級,2015年中低、低收入絕對人數以及佔比都持續減少,未來十年,運動鞋服市場將出現迅猛增長;甚至用運動用品迎來黃金十年來形容當下的中國市場。

據經濟學人的研究報告,預計到2030年,中國個人消費總量將會超過2015年的3倍,隨著經濟繼續增長,中國經常性鍛鍊的人口將繼續增加。報告預計體育鞋服市場在未來將迎來強勁的增長,到2020年中國體育用品銷售將達到2540億,較2015年大幅上升54%。

整個體育產業都面臨著巨大的機遇。體育總局印發的《體育產業發展十三五規劃》提出的發展目標是,「到2020年中國體育行業總規模超過3萬億」。去年,國務院發布的全民健身計劃(2016—2020年)通知中提到的發展目標是,「經常參加鍛鍊的人數大幅增至2020年的4.35億」。

市場迅速成長,競爭依然激烈,外資品牌巨頭也越來越注重中國市場。耐克之前曾透露,到2020年其在中國市場的銷售目標是65億美元,這相當於比2015年的實際銷售收入增加一倍;美國威富集團(旗下品牌包括Vans、The North Face等)則宣稱計劃2020年時將其中國區銷售額從目前的6億美元提升至10億美元以上。

接下來的十年,很可能真的是運動產品的黃金十年,也註定是競爭更加激烈的十年。

本文作者:麵包財經

免責聲明:本文僅供信息分享,不構成對任何人的任何投資建議。

相關焦點

  • 安踏體育逐步恢復門店運營 疫情或影響上半年財務表現
    2月17日,據國內最大的運動服飾集團安踏體育(02020.HK)的公告,旗下品牌在中國內地近40%的門店已於2月14日起恢復營業,並將根據疫情發展及各地政府政策,決定其餘門店恢復營業安排。並且集團的自有工廠也將於下周開始逐步恢復生產。
  • 我們來到鞋都晉江,瞧了瞧安踏、李寧和喬丹等運動品牌的工廠店!
    直至1991年,豐登鞋廠改名「匹克」,機緣之下成為八一男籃的贊助商,助力八一奪得年度冠軍,打響了品牌名號,國產運動品牌開始如雨後春筍般出現湧現。同時期李寧在北京創建李寧品牌,運動服飾製造業開始呈現繁榮之態。進入新世紀,得益於中國申奧成功的巨大影響,中國運動服飾行業迎來高速發展時期。
  • 一場大秀背後的「頑」法,安踏兒童重新定義兒童運動品牌
    「頑家·源」、「頑家·能」、「頑家·耀」三個系列,主打「運動機能風」,不僅突顯了少年獨有的朝氣動感,更將運動與奧運、未來、前瞻科技、時尚定製等諸多因素跨界融合,以兒童視角重新演繹獨特的設計理念,展示運動童裝先鋒潮流。
  • 李寧安踏等六大運動品牌存貨31億 關店潮繼續
    關店潮繼續  2012年以來,受庫存影響,國內運動品牌集體遭遇寒冬,為了改革渠道和消化庫存,關店潮在各個體育品牌中輪番上演,李寧、安踏、特步、361度、匹克、中國動向六大運動品牌關店數已超3000家,其中匹克和李寧在2012年關店數量就有上千家。繼2012年的關店潮之後,國內六大運動品牌於2013年仍未停止關店的步伐。
  • 除了兒童業務 國產運動品牌安踏還有哪些閃光點?
    多品牌戰略定位準確,看好FILA(需求面積:80-150平方米)及兒童品牌未來發展   安踏定位精準,致力於打造大眾專業運動品牌。安踏品牌主要針對中低收入消費者,產品覆蓋跑步、綜訓、籃球和足球等多個領域,產品線全面。   而針對不同產品的運動領域,安踏採用賽事營銷、場景營銷、體驗營銷、代言人營銷等多種營銷策略,進一步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塑造專業性。同時,安踏從今年開始打造個性化、差異化的店鋪形象,從而給消費者更好的購物體驗,從而努力提高店效。   積極跨界合作,緊抓運動休閒風潮流。
  • 國內外八大知名運動品牌實力對比分析
    一、藉助外力的品牌收購篇安踏2009年接手義大利知名運動品牌FILA斐樂在中國地區的60家門店,到2018年底,FILA和FILAKIDS的中國門店數量已高達1380家,僅僅用了十年。這一數據相當於優衣庫、H&M、ZARA、GAP四大快時尚品牌在中國大陸的門店總數。
  • 曾家喻戶曉的運動品牌,關店近2800家,市值不及李寧、安踏的零頭
    早在公元前著名數學家帕斯卡就曾說過,人生的本質就在於運動,安謐寧靜就是死亡,可見運動與我們人類息息相關。而放眼如今的社會,各大運動品牌更是層出不窮。我國本土知名的便有安踏、李寧、特步以及361°這四個運動品牌巨頭。
  • 韓國平昌冬奧會臨近,本土運動品牌春天來了?
    日前,一則本土知名運動品牌德爾惠「欠債6.36億元」的消息備受關注,也因此喚起80後、90後一代對青春的追憶。與安踏、特步、361三大品牌相比,同樣發端於中國鞋都晉江的德爾惠命運殊途讓人唏噓不已。1989年,中國體育品牌商標意識開始萌芽,丁明亮註冊了德爾惠商標,安踏也在那一年問世。2007年,錯失周杰倫代言的安踏如願成為晉江體育品牌第一股,十年時間,市值從187億港元上升到970億港元。與此同時,和周杰倫一起成長的德爾惠,卻在上市、轉型的挫折中與本土運動品牌第一梯隊漸行漸遠。
  • 耐克、安踏、斯凱奇…運動品牌為什麼愛開「超級大店」
    核心提示:近日,斯凱奇牽手男裝品牌雅戈爾,將利用雅戈爾在我國的渠道優勢布局更多1000平方米以上的「超級大店」。事實上,如今各大運動品牌的門店越開越大,耐克、阿迪達斯、安踏、李寧等都在布局「超級大店」,試圖藉此搶佔更多客流量。
  • 李寧、安踏等六大運動品牌產生「庫存危機」
    李寧、安踏等六大運動品牌產生「庫存危機」 2014-04-11 08:23:53 來源:第一紡 7日下午,來到華堂商場北京右安門店,361度品牌專櫃前擺放著大量運動鞋服
  • 安踏兒童的2019:拉開國際化大幕,引領兒童運動潮流
    、年複合增長長期保持高雙位數、門店超過3000家……是當之無愧的中國體育用品行業的童裝第一品牌,但安踏兒童的雄心絕不止於此。展望未來,安踏兒童的目標是到2025年實現超過200億營收,成為全球體育運動行業第一童裝品牌。如何實現這一目標?安踏兒童給出的答案是「品牌國際化」和「運動潮流化」。2019年圍繞這兩個關鍵詞,安踏兒童以一場大秀開啟品牌新徵程,第一次透過全球視野和國際平臺詮釋品牌主張和理念,開創品牌發展新局面。
  • 阿迪拋售銳步,安踏立即出手!真就第一運動品牌?
    ,阿迪達斯的淨利潤下滑了96%,在全世界範圍內,有70%以上的門店被迫關閉。adidas將出售長期陷入困境的銳步品牌Reebok,交易最快將於明年3月前完成 說到被收購的這兩個下家,VF Corporation(威富集團)旗下的這麼多品牌裡講真還真的是缺一個主打運動的品牌 銳步這一個有歷史,有知名度的品牌在
  • 營收147億,安踏品牌攜始祖鳥等戶外品牌轉型直營模式
    安踏體育也公布了去年收購的戶外運動用品公司亞瑪芬體育(Amer Sports)的業績數據。 亞瑪芬體育包含Salomon、Arc’teryx(始祖鳥)、Peak Performance、Atomic、Suunto、Wilson及Precor等品牌。亞瑪芬體育的收入為71.64億元,淨虧損13.65億元。
  • 探索中國服飾品牌成長曆程 起底安踏(02020)「前世今生」就夠了
    2000年-2010年是體育行業高速增長的10年,飛速增長的中國經濟、北京奧運帶來的運動熱潮、疊加90年代前後人口出生小高峰帶來的消費力為大眾體育服飾行業的發展創造了優渥的環境,全行業都在迅速通過經銷商網絡在全國範圍內擴張渠道、跑馬圈地,安踏、李寧、361°、特步、中國動向五家龍頭在巔峰時期的門店數量逼近3.3萬家。
  • 如今滿大街的阿迪、耐克,那些曾經流行的國產運動品牌去哪了?
    我們將時間拉回到十幾年前,在那個時候我國的運動品牌市場迎來了「黃金時期」,相關市場需求的增長速度超過了30%。特步、361度、李寧、安踏等我國國產的運動品牌也是迅速發展了起來,在各大賣場和街道中都能看見其門店的身影。且這些品牌企業都是紛紛地赴港上市,國產運動品牌佔據了我國市場的主導地位。
  • 又一運動黑馬誕生:市值已破千億,擁上萬家門店,直逼阿迪耐克!
    同時,國內一些體育品牌也開始興起。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越來越重視對健康的認識,大多數人的身體呈現亞健康狀態。如今,為了改善亞健康狀態,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選擇運動來增強身體素質。根據相關數據,中國有6億體育愛好者。根據目前的進展,到今年,我國體育產業總規模將超過3000億,從事體育活動的人數將超過600萬。
  • 阿迪達斯欲售子品牌銳步,安踏或接盤?
    運動品牌江湖再起風雲。近日,據德國媒體Manager-Magazin報導,阿迪達斯計劃在2021年3月前出售旗下品牌銳步(Reebok),目前潛在買家包括美國威富公司(VF Corporation)和中國的安踏集團。
  • 華潤萬家山東大撤退:全省首家超市將停業,此前已關停6市門店
    開業7年的華潤萬家濟南大眾廣場店即將停業,而此前,公司已陸續關閉在青島、煙臺、淄博、濰坊、濟寧等城市的部分門店。從全國來看,2014年至今,華潤萬家門店總數已減少近千家,並啟動了與電商的合作。許女士告訴山東財經報導記者,她家就住在廣場邊上,所以每周都要來採購,見證了大眾廣場百貨區的品牌一直在往低端調整,如今很多牌子已經認不得,最典型的是運動區,只剩了安踏、360、鴻星爾克等,但同樣人跡罕至。
  • 傳安踏正收購香港中高端童裝品牌小笑牛 瞄準童裝市場
    安踏是國內最早涉足兒童領域的運動品牌之一,不過一直主攻低線城市的大眾市場,並通過高性價比(一套童裝價格不超過300元,一雙運動童鞋單價在150元以下)在大眾童裝市場佔據優勢。公開資料顯示,2008年1月1日,安踏兒童事業部啟動,同時,創立了「安踏兒童」品牌(ANTA KIDS)。   安踏在童裝市場嘗到了甜頭。近年來,安踏童裝逐漸成長為安踏集團業績增長的重要驅動力。據安踏2017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安踏兒童產品零售額增幅逾30%。據安踏2017年中報顯示,截至今年6月,安踏獨立的童裝門店增長到2100多家,相較於2009年的228家,番了近10倍。
  • 一年狂攬300億,門店、工廠復工率100%,安踏為啥這麼猛?
    Keith透露,到2018年FILA的年營收就突破了百億,到2019年底,FILA在全國的門店數量已經超過了1000家。他表示,安踏完成收購後,FILA在品牌運營上仍然保持獨立的市場地位和品牌策略。雖然FILA來自義大利,安踏根植於中國,雙方有一個極其重要的相似性——「我們都遵循狼性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