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踏體育逐步恢復門店運營 疫情或影響上半年財務表現

2020-12-13 新浪財經

來源:澎湃新聞

原標題:安踏體育逐步恢復門店運營,料疫情對上半年財務表現造成影響

體育用品行業正在努力恢復中。

2月17日,據國內最大的運動服飾集團安踏體育(02020.HK)的公告,旗下品牌在中國內地近40%的門店已於2月14日起恢復營業,並將根據疫情發展及各地政府政策,決定其餘門店恢復營業安排。並且集團的自有工廠也將於下周開始逐步恢復生產。截至2019年6月,安踏品牌(包括安踏兒童)在內地共有10223家門店,另一主力品牌FILA系列品牌在中國內地、中國香港、中國澳門和新加坡有近1800家門店。

安踏體育在公告中表示,預計在目前特殊情況下,疫情將無可避免地對2020年上半年的行業和集團的財務表現造成影響,預期最快要到2020年下半年才恢復正常水平。

2月18日,以瑜伽用品聞名的加拿大體育品牌Lululemon也表示,已恢復了中國內地的大部分門店運營。需要指出的是,Lululemon十分小眾,在內地僅擁有31家自營門店,和耐克、阿迪達斯、安踏等擁有上萬家門店的運動品牌相比,更容易進行管理和復工。

受到疫情影響,自春節假期以來,包括運動品行業在內的線下零售都遭遇一波衝擊。據悉,目前耐克在大中華區自營門店近一半暫停營業,特許經營門店情況也類似,仍舊營業的門店也縮短了營業時間;阿迪達斯在中國的1.2萬家門店也關閉了一定數量的自營店和特許經營門店,但並未透露具體數字。

國產品牌李寧也受疫情影響,暫停了新冠肺炎高發地區的所有門店,其他地區的門店也選擇了關閉或者調整了營業時間。

美銀證券發布報告稱,中國體育用品行業自2014年起進入結構性上升趨勢,新冠肺炎將對行業造成短期波動,不過相信長達數年的增長勢頭將會持續。經該行調查,約50%體育用品門市暫停營業,照常營業的門市則縮短營業時間及人流減少,零售銷售表現將見壓力。往常首季銷售約佔全年20%。商店去庫存亦將影響體育用品企業的批發訂單需求,預計有關影響自今年次季將顯現。

耐克在其官網稱,「短期內耐克大中華區的業務將受到重大影響。」

為減少線下門店暫停營業帶來的損失,安踏體育在疫情剛開始的幾天就推出了 「全員零售」項目,超過3萬名員工及經銷商夥伴參與,在朋友圈和短視頻平臺平臺上推薦商品。

但即便受到疫情影響,近一半的體育用品門店停擺了近一月,分析師仍對疫情結束後的消費增長充滿信心。

美銀證券認為,體育用品股長期增長趨勢將持續,經歷短期波動後將回復雙位數增長。中信建投研報也指出,疫情結束後,一方面全民健康意識將隨之進一步提升,有效帶動外出體育鍛鍊的動力和需求,另一方面線下消費將恢復活力,激活體育鞋服零售。因此看好本次疫情結束後,運動鞋服能實現良好的恢復性反彈。

相關焦點

  • 安踏李寧「全員銷售」轉戰線上 達芙妮閉店潮加劇 「雲逛街」能否...
    近日,包括安踏、361度和達芙妮等多家服裝行業上市公司均發布自願性公告,對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下公司目前的運營情況進行了披露,稱公司的經營受到了疫情的影響。耐克和阿迪達斯也在稍早前發布公告稱,已暫時關閉部分中國門店。耐克表示剩下門店也縮短營業時長,且客流量低於預期。
  • 號外|安踏營收146億:FILA超過ANTA
    財報顯示,在新冠疫情的影響之下,安踏集團上半年營收同比持平,較上年同期微跌1個百分點至146.69億元;股東應佔溢利(不計合營公司虧損)為人23.77億元,同比跌20.1%;股東應佔溢利(包括合營公司虧損)為人16.58億元,同比跌28.6%。
  • 安踏門店逼近萬家 運動品牌將迎來黃金十年?
    這已經反映在相關上市公司的財務指標上。安踏體育2016年淨利潤接近24億,同比上漲超過15%;主要體育鞋服上市公司去年上半年的毛利率水平大都達到了40%以上的高位。在經歷持續的行業調整之後,主要的體育用品公司正重新進入擴張期。
  • 安踏的三次豪賭
    受此影響,7月8日安踏體育股價從前一日收盤價55.3港元跳空低開後收於51.25港元,跌幅達7.32%,市值蒸發超過109億港元。   安踏體育隨即澄清表示,部分分銷商自稱是安踏子公司並不具備法律意義,而是分銷商為了推廣業務的便利,僅表明其為安踏品牌一份子的事實。
  • 受疫情影響,預計上半年虧損……
    如今,這一影響已經體現在餐飲企業的半年度業績情況中。7月6日深夜,海底撈發布了一份盈利警告,指出因新冠疫情影響,其預計今年上半年收入同比降約20%,且還將出現淨虧損。海底撈還表示,由於疫情被完全控制存在時間上的不確定性及經濟活動(尤其是餐飲業)面臨放緩的壓力,其經營恢復程度及恢復所需的時間仍不確定。
  • 分銷商之謎:安踏是怎麼「賣貨」的?
    安踏體育的執行董事除了丁世忠之外,還包括丁世家。除此之外,公司的執行董事兼財務長賴世賢,是丁世忠以及丁世家的妹夫;執行董事王文默是丁世忠以及丁世家的表兄。丁世忠的妹妹丁雅麗也曾掌管財務。這種家族式管理並非個例。在特步國際的管理層中,除了集團創始人丁水波之外,執行董事還包括丁水波的胞妹丁美清、胞弟丁明忠。
  • 市值突破2300億創行業新高,安踏集團到底做對了什麼?
    此後,安踏的股價一路上揚。上半年,由於疫情衝擊,服裝行業發生重大改變甚至重構。然而,安踏不僅沒有出現較大的波動,反而愈挫愈強。安踏,做對了什麼?【披荊斬棘企穩復甦勢頭】從安踏發布的2020年中期業績公告來看,上半年集團表現好於市場預期,遠超競爭對手。財報顯示,上半年安踏集團收入同比僅減少1%,優於主要競爭對手:耐克同比減少17.1%,阿迪同比減少26.9%,李寧同比減少1.2%。
  • 品牌資訊:耐克、安踏、阿迪、斯凱奇、李寧、Kappa、迪卡儂
    年第二季度及上半年最新營運表現。由於2020年二季度的復甦強於預期,安踏預計上半年的收入將同比持平至下跌5%,好於早前預期下跌10-15%的指引,預計上半年公司股東應佔淨利潤同比下滑不超過25%。安踏管理層預計,由於持續的成本控制和銷售增長,2020年下半年的經營利潤率將較上半年改善。
  • 一年狂攬300億,門店、工廠復工率100%,安踏為啥這麼猛?
    但其營收佔整體收入43.5%,與安踏已不相上下。李寧2019年上半年營收60億左右,照此估算,一個FILA就堪比李寧的營收。2009年被收購時,FILA在中國一年虧損3000多萬。安踏花了11年,把FILA從一個水土不服的洋品牌,變成「頂梁柱」。
  • 零售周報:商務部:鼓勵購物中心、百貨店逐步恢復正常營業時間;微博...
    來源:品途商業評論要聞商務部:鼓勵購物中心、百貨店逐步恢復正常營業時間,研究儲備一批促消費活動36氪報導,商務部辦公廳發布關於推動步行街加快恢復正常營業秩序的通知,其中提出,鼓勵購物中心、百貨店逐步恢復正常營業時間,加快推動小微商戶、沿街店鋪開門營業
  • 存貨危機+收購難題 安踏的好日子到頭了嗎?
    (安踏官網截圖) 然而,受到疫情以及奧運會延期一年舉辦的影響,安踏的股價持續地下跌,從去年底近80港元的峰值股價跌到近期55港元的低位,市值整體跌去45%,儘管財報業績亮眼也無法提振安踏低迷的股價。
  • 營收147億,安踏品牌攜始祖鳥等戶外品牌轉型直營模式
    圖片來源:安踏2020上半年年報 報告稱,安踏品牌分部收益減少主要是受疫情影響,公司主動取消批發客戶的訂單導致,但電子商貿的增長抵銷了部分影響
  • 海底撈預計上半年收入降20% 全年門店拓展不受影響
    其虧損的主要原因是受疫情影響。根據公告顯示,由於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各國及地區隨後實施的防疫措施以及消費場所限制對公司自2020年1月以來的業務產生了重大影響。為遏制疫情蔓延,海底撈自2020年1月26日起自願暫停中國(不含中國港澳臺地區)所有門店的營業。受其他國家及地區當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公司於當地的部分門店亦存在一段時間停止營業或暫停堂食服務的情況。
  • 天風證券:迪桑特有望接力安踏體育(02020)FILA成長,助力升級多品牌...
    在品牌形象打造、社群運營、銷售渠道等方面具備核心優勢。入華四年來,迪桑特(中國)門店從1家發展到145家,年營收從0做到接近10億人民幣,知名度不斷提升,口碑日漸走高,有望成為安踏下一個發力點。迪桑特表現亮眼,業績持續高增長。安踏(02020)2020年Q3零售額與同期相比取得低單位數正增長,其中FILA表現保持優異,同比增長20-25%,其他品牌同比增長50-55%,其中迪桑特表現尤為亮眼,Q3同增接近90%,自2016年迪桑特成為安踏旗下子品牌並開始進入中國市場以來,四年間,迪桑特(中國的)門店從1家增至145家,年營收從0增長到10億人民幣。
  • 超10億體量童裝品牌盤點:巴拉巴拉、安奈兒、安踏童裝等
    05ANTA體育 旗下童裝類目   安踏體育為我國本土運動品牌龍頭,2017 年在我國運動裝行業市佔率為 8.0%、排名第三(次於 Nike、Adidas)。2008 年安踏體育憑藉主品牌的優勢、進入成長性較高的兒童運動鞋服領域,推出 Anta Kids,屬於成人裝進入童裝領域較早的布局者;Anta Kids 定位於 0~14 歲兒童,定位大眾市場、門店主要分布在二線城市及以下,與主品牌相同。
  • adidas大中華區收入暴跌85%,Puma關閉過半中國門店
    據時尚商業快訊,德國運動服飾巨頭adidas周三表示,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自1月25日農曆新年以來其大中華區的銷量因大部分門店關閉而暴跌85%,日本和韓國的客流量也明顯減少。該集團補充道,由於情況每天都在變化,因此無法準確地量化此次疫情對2020年全年業務整體的影響。
  • 「小球VS大球」,國潮李寧PK國際安踏,誰更勝一籌?
    中國產業信息網相關數據顯示,中國體育產業的市場規模保持平穩增長,到2022年,市場規模將逐步擴大至3.59萬億,年複合增長率達到8.38%,高於GDP增速。隨著經濟發展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升,體育人口的增長和龐大存量有望為體育產業長期釋放利潤。作為這個行業的頭部企業有望最大程度的分享產業擴張的紅利,李寧、安踏就是如此。
  • 安踏VS李寧,誰更值得買?
    編者註:國務院發布政策支持體育產業,安踏體育、李寧將直接受益;本文將從行業、成長、財務等多個角度對兩隻頭部個股進行對比。下文將分析兩家頭部企業(安踏體育、李寧)的業務、財務及估值表現。業務構成對比產品分類上,安踏體育更側重服裝。
  • 主品牌被反超 到底安踏的FILA?還是FILA的安踏?
    2020年上半年,安踏主品牌銷售收入下滑10.7%至67.77億元,佔公司總營收的46.2%;FILA實現營收71.52億元,較2019年同比上升近10%,營收佔比已達到48.8%,斐樂的營收佔比超過了安踏主品牌。除營收及淨利,在毛利率方面,FILA更是呈現壓倒式的優勢。
  • 品牌資訊:耐克、安踏、阿迪、斯凱奇、李寧、Kappa、探路者、迪卡儂
    (創見科技之聲) ———— 資訊2———— 安踏體育二季度銷售強於預期 FILA銷售增長10%—20% 近日,安踏體育(2020.HK)發布2020年第二季度及上半年最新營運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