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的舊照片,記錄戰爭中失敗的日本軍官切腹全過程!

2020-12-13 大炮講堂

提起所謂的日本武士,我們印象中一定少不了所謂剖腹自殺的畫面,舊時日本武士為了證明自己的忠貞和承擔失敗的責任往往會選擇切腹這種方法,將利刃刺入自己的腹部畫一個十字。看起來似乎莊嚴神聖,充滿了儀式感,其實只是自欺欺人,大多數選擇這種方式結束自己生命的武士在當短刀刺入身體的那一刻,就已經後悔的不行了。

切腹這種恐怖的傳統哪怕到了二戰時期依然存在,下面是一次關於切腹的記錄。

這名在戰爭中失敗的軍官正在做切腹準備
舊時切腹旁邊會有同伴拿長刀

但戰爭時期,開始使用槍處決。

結束同伴的痛苦

用酒給武士刀消毒後,包上毛巾,

切腹者和他的同伴都準備好了

當儀式完成後,同伴將結束他的痛苦

一切塵埃落定

如今的日本,雖然有過一定的清洗但右翼勢力任然存在,那種瘋狂的武士道滋生的土壤依然存在,一旦被別有用心的人所利用,仍能死灰復燃,人們應當保持戒心,畢竟只有死掉的狂熱右翼分子才是最好的右翼分子。

相關焦點

  • 日本投降前夜,一個日本軍官主張本土決戰,裕仁拒絕後他切腹自殺
    二戰末期,日本軍隊在戰場上一敗塗地,已經是無力回天,敗局已定,最終在1945年8月15日宣布投降。其實當年日本究竟是堅持決戰還是選擇投降,日本政府是經過激烈的辯論的,直到投降的前一夜,裕仁天皇召開緊急會議,還有日本軍官極力主張日本要效仿納粹德國,與盟軍進行本土決戰,不過最後裕仁不同意這個意見。主張本土決戰的日本軍官的代表人物叫阿南惟幾,是本文小編要介紹的人物。
  • 最後一個切腹自殺的日本男人:1970年11月25日三島由紀夫切腹
    作者:薩沙本文章為薩沙原創,謝絕任何媒體轉載【薩沙講史堂第一千三百七十八期】(歷史系列第671講)最後一個切腹自殺的日本男人:1970年11月25日日本作家三島由紀夫在東京市谷駐屯地的陸上自衛隊東部方面隊總監部(軍區指揮部)鼓動兵變失敗後,切腹自殺身亡
  • 二戰中為何日本軍官要人手一把軍刀?
    喜歡歷史的朋友們都知道,日本軍刀是日本武士的一個靈魂的象徵,軍官佩戴的刀幾乎都是由名工巧匠打造而成的,極具價值,武士在對戰過程中,如果自己輸了,那麼就需要把自己的佩刀送給對手,以表示心服口服!但是,美國人似乎很討厭日本軍刀,當年在進攻日本的時候收繳了大量的軍刀,美國最後將這些軍刀都澆上瀝青丟進了大海,其中還包括很多古董刀,根據史料記載,日本人是十分崇拜我國唐朝文化的,他們喜愛將唐刀的仿製品佩戴到自己的身上,起到一個指揮跟切腹自殺的作用!
  • 日本人切腹自殺,為何身邊還站著一個人?
    美國戰地記者羅斯,是一名戰地記者,1945年8月20日,他獲準踏入日本領土,在他的回憶錄中寫道:「戰爭把日本變成了一座廢墟之城,隨處可見身穿軍裝的士兵,面目表情的走著,他要去哪裡?去做什麼?我不知道答案。但是我知道,戰爭結束之後,很多日本士兵選擇了切腹自殺。」
  • 二戰日本戰列艦艦長:是什麼級別海軍軍官擔任的
    【話說軍世】二戰時代的戰列艦最然已經不再是決戰的主力艦,不過作為大炮巨艦的威風尤在,其艦員一般都在2000人左右,而二戰中,損失了絕大多數戰列艦的舊日本海軍,其戰列艦艦長一般都是什麼級別的軍官呢?
  • 上色老照片:鏡頭前的二戰甲級戰犯東條英機,被執行死刑的全過程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軍國主義的代表人物東條英機作為日本的輔弼(輔佐大臣),策劃了轟炸珍珠港和發動太平洋戰爭,在戰爭時期肆意踐踏以中國為首的亞洲國家和地區。 導致千百萬無辜生命喪命。 二戰結束後,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判處東條英機死刑。
  • 別給日本貼金了,即便狂熱的軍國主義也怕疼,也不敢切腹
    受影視劇的影響,我們都認為日本軍國主義分子都喜歡用「切腹」的方式,捍衛武士的尊嚴或是向天皇表忠心。然而事實真的是這樣嗎,日本人憑什麼就不怕疼呢?因為日本人相信靈魂等精神物質存儲於腹部,切腹的意義在於向對方開誠布公。隨著時間的推移,切腹不斷地被賦予了更多的複雜形式,逐漸成為了表忠的方式之一。在江戶時代切腹的全套儀式基本定型,切腹前通常要沐浴,換上專用的衣服,以保證切腹時身體能夠向前趴在地上。如果後仰著倒下或是呻吟打滾,則會被視為失敗,會遭到別人的恥笑。
  • 櫻花,武士道,幕府時代,切腹,日本武士階級是怎麼形成的?
    因為這時候的日本武士正在經歷一個由分散走向統一的發展,從12世紀開始,日本舊貴族和領主們的勢力相繼衰微,而隨之崛起的是軍事貴族。而武士得以在這個崛起的過程中大放異彩,由此逐漸從分散聚集為武士集團,這些分散的武士聚集在當地或其它地區的地方豪強或貴族的門下,因此形成了所謂的武士集團。
  • 日本人切腹自殺?都是假的!日本歷史上死於切腹的不超過五個
    對於日本我們都沒有什麼好印象,這是必然的,當年給我們完成如此大的災難,現在還不承認,確實令人氣憤。在電視劇中,日本軍官如果任務沒有完成,就會展現武士道精神,選擇切腹自殺,於是雖然對日本沒有好感,到也有人稱讚其精神。那麼日本武士沒完成任務,真的都會選擇自殺嗎?這個問題很有意思,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樣。其實在日本歷史上,最早的自殺方式是自縊和自焚,切腹是後來的事情。
  • 日本病態的切腹文化和被曲解的「切腹專用刀」-肋差
    也有專用肋差的劍道流派,可參見日本電影《黃昏清兵衛》。 肋差後來被傳為專門切腹用刀,其實不然。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比如被賜切腹)都是用的懷劍(類似於隨身匕首)。                                                          (懷劍)      切腹:穿著傳統服裝的日本切腹人(白衣者),站在其後的是介錯人。
  • 二戰中的舊日本師團和德軍師,人數差多少,戰鬥力差多少
    【話說軍世】二戰中,德軍和舊日本軍隊表現出了很強的戰鬥力,給其他國家都製造了相當多的麻煩,那麼當時德國陸軍和舊日本陸軍師級單位的人員國模差距有多大?戰鬥力差距有多大呢?二戰中的舊日本師團和德軍師:人數差多少在二戰開始時,舊日本陸軍中的17個甲類師團,平均人數超過了2.7萬人,含著淚甲種師團也被成為「挽馬師團」,加上非戰鬥人員的總人數可以達到2萬8200人,下轄兩個旅團,每個旅團又4個聯隊。
  • 電視劇就是不真實,日本的武士沒有多麼勇敢,他們也是不敢切腹的
    電視劇演的就是不真實,日本的武士沒有多麼勇敢,他們也是不敢切腹的在一些以抗日為題材的影視劇或者電影裡面,我們應該見過這樣的場景:一名日本最高級的指揮官在訓斥一名級別低一點的日本的軍官的時候,最後一般那名最高級的指揮官都會再給那名軍官一次機會,但是有個條件,如果是沒有完成這個任務的話,那名最高級的指揮官就會叫那名日本軍官自己自行切腹向天皇贖罪吧
  • 回首918:昭和小粉紅,坦克車,舊日本在民族主義狂潮中走向滅亡
    二:日本陸軍的直接失敗原因中,觀念的迂腐陳舊問題遠比國力有限更為致命 一戰之後、二戰初期及之前,各國對坦克在這一方面的作戰效能,均有非常深刻的認識。但是在對坦克未來的發展上,不同國家之間的認識水平卻出現了巨大的分歧。
  • 日本戰敗,「一代老兵」問日本天皇為何不切腹謝罪?天皇回了4字
    熟悉日本或者看過抗日劇的讀者都知道,日本人尤其是二戰時期的日軍都比較重視武士道精神,就是一種不成功便成仁的思想。如果自己作戰失敗被敵人俘虜,或者因為自己的過錯導致軍隊損失的話,那麼有「尊嚴」的日本軍人便會剖腹自盡。今天小編就來說說日本天皇為何不遵守武士道精神呢,日本戰敗,「一代老兵」問日本天皇為何不切腹謝罪?
  • 二戰時,日本軍官是怎樣評價中國軍人的?
    二戰時,日本侵略的最多的也就是中國了,而當時英勇的中國人民自然是奮起反抗,最後將日本入侵者驅逐出了華夏大地。而後根據當時抗戰的老人回憶道日本兵當時的作戰能力是極強的,並非像電視劇中所描寫的那樣蠢笨和戰鬥力低下。
  • 舊日本軍隊中的革新力量,橫斷閥是如何由少壯派軍官建立起來的?
    這次事件是日本歷史上著名的西南戰爭,可以說是日本明治維新時期最嚴重的一次內戰。戰爭的結果是,以西鄉隆盛為首的薩摩起義軍大敗,西鄉隆盛本人也切腹自殺。但是戰爭的餘波並不是那麼容易解決的,常州閥開始在剩餘的薩摩閥的基礎上攻擊軍隊,很多薩摩閥出身的軍官被迫離開軍隊,或者到偏遠地區擔任閒職,可以說薩摩閥在軍隊中遭受了沉重的打擊,也失去了對軍隊的話語權。
  • 老照片:二戰時期的中國偽軍照片,最後一張讓人火冒三丈
    偽軍在接受日本軍隊的檢驗;二戰時期的中國偽軍照片,最後一張讓人火冒三丈 偽軍幫助日本軍隊運送物資;二戰時期的中國偽軍照片,最後一張讓人火冒三丈
  • 二戰期間什麼級別的日本軍官才能配發指揮刀?
    李三萬 摘要:二戰期間,日軍軍官人手一把指揮刀,使得日軍指揮刀也和三八大蓋、戰鬥帽一樣成為了日軍的標誌,那麼什麼級別的日軍軍官才能使用指揮刀?
  • 為什麼說二戰中日本註定會失敗?
    偷襲珍珠港,是二戰史上非常著名的事件。由此日本挑起了太平洋戰爭,讓美國全面捲入二戰。但當時的日本決策者深知,一旦挑起太平洋戰爭,與美國為敵,日本將必敗無疑。開戰一定會輸,但是戰爭還必須要打,這個看上去非常矛盾的決定,到底是如何做出的?我們都知道,日本偷襲珍珠港對於二戰的走向具有決定性的影響。
  • 為武士道而自殺的日本文豪,1970年三島由紀夫當眾切腹震動文壇
    三島由紀夫是這麼一個右翼分子,此人對日本傳統的武士道精神和嚴厲的愛國主義深為讚賞,這麼一個人對於二戰後日本社會進一步的「慕洋心態」以及受制於美國的政治現實自然是非常不滿……正常人不滿一般做不成事情,但文學家天生有種不切實際的虛幻想法,三島由紀夫行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