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給日本貼金了,即便狂熱的軍國主義也怕疼,也不敢切腹

2020-12-24 史料不輯

受影視劇的影響,我們都認為日本軍國主義分子都喜歡用「切腹」的方式,捍衛武士的尊嚴或是向天皇表忠心。然而事實真的是這樣嗎,日本人憑什麼就不怕疼呢?

最早的切腹始於公元789年,大盜藤原義在被捕前劃開了肚子,取出肝臟扔向官兵,以表示對他們的蔑視,但第一個切腹的武士卻比他晚了近400年。

12世紀時,切腹只是一種處刑方式。日本君主處決武士時,為了讓他們死得體面一點,會允許他們切腹自盡。相比於一刀斬首,這種帶有儀式感的切腹,被認為是最光榮的死法。

因為日本人相信靈魂等精神物質存儲於腹部,切腹的意義在於向對方開誠布公。隨著時間的推移,切腹不斷地被賦予了更多的複雜形式,逐漸成為了表忠的方式之一。

在江戶時代切腹的全套儀式基本定型,切腹前通常要沐浴,換上專用的衣服,以保證切腹時身體能夠向前趴在地上。如果後仰著倒下或是呻吟打滾,則會被視為失敗,會遭到別人的恥笑。切腹的手法開始時有一字、二字、三字和十字等切法,後來主要以一字和十字為主。

切腹是很痛苦的,利刃在割破內臟時,巨大的痛苦會使人暈厥,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忍受的。所以在江戶時代,切腹時又增加了兩名介錯人在旁邊,一旦切腹者承受不住痛苦,介錯人會立即砍下他的頭顱。然而很多時候,即使兩名介錯人也不是很保險。

日本天皇宣布投降後,狂熱的軍國主義分子,日本作家三島由紀夫決定以切腹的方式向天皇盡忠。不幸得是三島由紀夫高估了自己的,縱使一腔赤誠也抵不過錐心的痛楚。

三島由紀夫疼得在地上直打滾,介錯人也被血腥的場面嚇到了,連續四刀都沒砍下的他頭顱,最後只能換人,第五刀終於幫他終結了痛苦。

在日本僅有武士才有在資格享受切腹,可隨著近代武士階層的沒落,切腹也隨之慢慢消失。可是明治維新後,軍國主義勢力抬頭,他們發現這種儀式感能夠賦予他們更多的宣傳力量,於是又重新被他們撿起。

即便是切腹流於形式,也不是所有的人都敢嘗試的。相比於天皇,他們更愛自己的生命。日本宣布投降後,只有1位元帥、5名大將、8名中將和22名少將選擇了切腹,而更多的戰犯都像岡村寧次一樣,選擇了百般抵賴,拒絕承認失敗,拒絕負責。

考慮到切腹的形式大於意義,況且意志堅定者又那麼稀少。早在江戶時代,日本人就學會了用扇子替代武士刀,在肚皮上象徵性地劃兩下,儀式演完了再由介錯人斬首,這種被稱作「扇腹」。

當然,扇腹者的家人肯定會對外宣稱「切腹」,大家也都會禮貌地配合一下。我們相信二戰時,日本有真正的武士,但也不能排除沒有沽名釣譽者。

相關焦點

  • 軍國主義狂熱的年代,這些日本人選擇說「不」!
    全文共4976字 | 閱讀需9分鐘 在那個軍國主義極端狂熱的年代,也有一些日本人堅守住了自己正常的人性。他們在高壓的狀態下,勇敢的向軍國主義說「不」!儘管他們的力量很微小,卻捍衛了人類的尊嚴與自由。
  • 三島由紀夫為何試圖用切腹自殺喚醒軍國主義?首相:他一定是瘋了
    三島由紀夫被人認定為最後一個切腹的日本人(雖然還有一個人隨他切腹而去,但名氣和他遠遠不能比),他試圖喚醒軍國主義,然而得到的是所有人的嘲諷。在他自殺後,曾有記者詢問首相佐藤榮作的看法,這位首相直接甩了一句「他一定是瘋了」,說完坐上汽車揚長而去。
  • 日本投降前夜,一個日本軍官主張本土決戰,裕仁拒絕後他切腹自殺
    其實當年日本究竟是堅持決戰還是選擇投降,日本政府是經過激烈的辯論的,直到投降的前一夜,裕仁天皇召開緊急會議,還有日本軍官極力主張日本要效仿納粹德國,與盟軍進行本土決戰,不過最後裕仁不同意這個意見。主張本土決戰的日本軍官的代表人物叫阿南惟幾,是本文小編要介紹的人物。
  • 最後一個切腹自殺的日本男人:1970年11月25日三島由紀夫切腹
    先簡單介紹一下切腹。在日本,切腹並不值得驚訝,是日本武士特有的自殺方法。切腹的歷史並不久遠,是從平安時代才流行開的,距離今天幾百年的時間。最早的切腹者,是藤原南家出身的藤原保輔。如果不採用這種必死的方式,被搶救過來遭遇酷刑是其次,一定會被公開始終羞辱,比如車裂之類。而日本武士將切腹,當作特有的自殺方式。不過,戰國之前,武士並不一定會切腹,而是使用各種方法自殺。畢竟切腹需要一定技巧,不是什麼人都能掌握的,搞不好就死不死、活不活的,下場只會更慘。
  • 日本人切腹自殺,為何身邊還站著一個人?
    美國戰地記者羅斯,是一名戰地記者,1945年8月20日,他獲準踏入日本領土,在他的回憶錄中寫道:「戰爭把日本變成了一座廢墟之城,隨處可見身穿軍裝的士兵,面目表情的走著,他要去哪裡?去做什麼?我不知道答案。但是我知道,戰爭結束之後,很多日本士兵選擇了切腹自殺。」
  • 電視劇就是不真實,日本的武士沒有多麼勇敢,他們也是不敢切腹的
    電視劇演的就是不真實,日本的武士沒有多麼勇敢,他們也是不敢切腹的在一些以抗日為題材的影視劇或者電影裡面,我們應該見過這樣的場景:一名日本最高級的指揮官在訓斥一名級別低一點的日本的軍官的時候,最後一般那名最高級的指揮官都會再給那名軍官一次機會,但是有個條件,如果是沒有完成這個任務的話,那名最高級的指揮官就會叫那名日本軍官自己自行切腹向天皇贖罪吧
  • 為武士道而自殺的日本文豪,1970年三島由紀夫當眾切腹震動文壇
    三島由紀夫是這麼一個右翼分子,此人對日本傳統的武士道精神和嚴厲的愛國主義深為讚賞,這麼一個人對於二戰後日本社會進一步的「慕洋心態」以及受制於美國的政治現實自然是非常不滿……正常人不滿一般做不成事情,但文學家天生有種不切實際的虛幻想法,三島由紀夫行動了!
  • 一心想要切腹自殺的日本作家,為防大便失禁往身體裡塞棉絮
    1970年在日本歷史上是一個不尋常的年份,這一年一個叫三島由紀夫的作家在東京綁架了日本自衛隊的司令官,並且對800名日本自衛隊成員發表講話,要求他們跟隨他一起做「真的武士」,推翻日本當局。不過當時那800名自衛隊員就那麼靜靜地看著他發瘋,誰也沒有響應。
  • 日本最後一個切腹自殺的人,崇尚所謂武士道精神的作家三島由紀夫
    「切腹」是一種流傳於日本的一種自殺方式,這種方式也被一群崇尚所謂的武士道精神的人所發揚光大。在他們認為,「切腹」自殺是非常光榮的,所以在日本歷史上,以這種方式自殺的人並不在少數。在日本歷史上,第一個切腹自殺的人叫藤原義。他出生於日本平安時代的一個貴族家庭。
  • 日本投降後,美國人問裕仁天皇為何不切腹?他冷笑著說了4個字
    二戰期間,日本的裕仁天皇一直用軍國主義思想洗腦日本國民,並且發動了侵華戰爭,給我國帶來了深重的苦難和損失,天皇在日本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人們對於裕仁天皇的狂戰言論深信不疑,日本戰敗投降後,裕仁天皇作為幕後黑手卻毫髮未損。
  • 櫻花,武士道,幕府時代,切腹,日本武士階級是怎麼形成的?
    武士切腹是怎麼回事談到日本武士,不得不談到他們的切腹行為,日本武士的切腹是武士道精神的表現形式之一,這一行為中有兩個問題如果得到了解答,那麼也就理解了切腹的意義。(1)死的意義是什麼?不怕死是日本武士的一大特徵,所以既給人一種武士毫不珍惜自己的生命的錯覺。
  • 冷兵器研究所:誰說日本武士用肋差切腹?科普那些被歪曲的日本武士刀
    而坊間曾經謠傳,日本武士之所以帶一長一短兩把刀,是因為長刀用來殺人,短刀用來剖腹。這其實是錯誤的。不管是脇差還是小太刀,長度都在半米以上,長的甚至全長有接近80cm的。這個長度來切腹其實不順手的。脇差更多的作用還是在長刀被近身或者脫手時作為備用武器,以及在室內長刀揮舞不便的情況下,作為防身武器而用的。另外,日本劍道二天一流裡還有一手持長刀一手持脇差的雙持「二刀流」技法。
  • 臺灣性感網紅引狂熱粉追愛,日本男粉見她與其他男子說話氣得切腹
    1月14日,美女網紅嵐芯語在參加某綜藝時,透露自己曾遇到過最瘋狂的粉絲竟然當著她的面切腹。嵐芯語此話一出,該粉絲如此瘋狂的追星方式也嚇壞了同期嘉賓,紛紛表示不敢相信。嵐芯語的大火,和一張偷拍照分不開關係,也因為這樣一張照片,讓嵐芯語一躍成了坐擁數萬粉絲的網紅。據嵐芯語透露,自己在網絡上瘋傳的照片是她逛超市時被拍的。
  • 日本宣布投降的前夜,上千日本兵衝進日本皇宮切腹,場面像屠宰場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日本偷襲了美軍的珍珠港,重創美軍艦隊,美軍不是好惹的,立馬在廣島,長崎投放了兩顆原子彈,日本的廣島,長崎。蘑菇雲直衝萬米高空,頓時一片火海,鬼哭狼嚎。核武器的作用是巨大的,它的投放加速了日本的投降。
  • 日本近代最有名的一次切腹事件是文學家三島由紀夫作為
    三島對日本傳統的武士道精神和嚴厲的愛國主義深為讚賞,對日本戰後社會的西化和日本主權受制於外國非常不滿。1970年11月25日,被譽為日本海明威的三島由紀夫在煽動政變未遂後,切腹自殺。古賀等三人表示「歸順,不抵抗」,被警員順利逮捕。最後,三人被處以四年徒刑——這就是震驚世界的「三島由紀夫事件」。
  • 日本人切腹自殺?都是假的!日本歷史上死於切腹的不超過五個
    對於日本我們都沒有什麼好印象,這是必然的,當年給我們完成如此大的災難,現在還不承認,確實令人氣憤。在電視劇中,日本軍官如果任務沒有完成,就會展現武士道精神,選擇切腹自殺,於是雖然對日本沒有好感,到也有人稱讚其精神。那麼日本武士沒完成任務,真的都會選擇自殺嗎?這個問題很有意思,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樣。其實在日本歷史上,最早的自殺方式是自縊和自焚,切腹是後來的事情。
  • 二戰的舊照片,記錄戰爭中失敗的日本軍官切腹全過程!
    提起所謂的日本武士,我們印象中一定少不了所謂剖腹自殺的畫面,舊時日本武士為了證明自己的忠貞和承擔失敗的責任往往會選擇切腹這種方法,將利刃刺入自己的腹部畫一個十字。切腹這種恐怖的傳統哪怕到了二戰時期依然存在,下面是一次關於切腹的記錄。
  • 二戰期間,「日本女性」到底有多瘋狂?說出來你別不信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人民受到軍國主義的影響,所有日本人都變得極度瘋狂,男孩在很小的時候就必須接受軍事訓練和各種武士道精神洗腦,什麼是所謂的武士道精神?武士道起源於古代日本,它是指在犧牲生命的意識基礎上,儘可能發揮自己的能力,實現自己在集體和群體中的價值,它強調「無記憶的死亡」,最典型的行為就是切腹。
  • 日本病態的切腹文化和被曲解的「切腹專用刀」-肋差
    也有專用肋差的劍道流派,可參見日本電影《黃昏清兵衛》。 肋差後來被傳為專門切腹用刀,其實不然。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比如被賜切腹)都是用的懷劍(類似於隨身匕首)。                                                          (懷劍)      切腹:穿著傳統服裝的日本切腹人(白衣者),站在其後的是介錯人。
  • 世界史維會:「昭和日」是為日本軍國主義招魂
    當前位置: > 文萃 > 華人世界 世界史維會:「昭和日」是為日本軍國主義招魂 2005-05-19 14:2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