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想要切腹自殺的日本作家,為防大便失禁往身體裡塞棉絮

2020-12-18 歷史大爆炸

1970年在日本歷史上是一個不尋常的年份,這一年一個叫三島由紀夫的作家在東京綁架了日本自衛隊的司令官,並且對800名日本自衛隊成員發表講話,要求他們跟隨他一起做「真的武士」,推翻日本當局。不過當時那800名自衛隊員就那麼靜靜地看著他發瘋,誰也沒有響應。

三島由紀夫一看竟是這種情況,不免有些尷尬,於是從陽臺退回屋內。此時的三島由紀夫早就做好「不成功即成仁」的打算,不過作為作家,他還是打算震驚一下世人。於是一場切腹自殺的鬧劇上演了。

當時三島由紀夫先在額頭上繫上了一條「七生報國」的頭巾,然後用白色的布將預備切腹的部位一圈圈緊緊地裹住,後拿起短刀往自己的腹部刺。大家可能有所不知,所謂的切腹自殺,切腹只是第一個環節。因為這種死法比較痛苦,所以日本人又開創性地加入了「介錯」的環節。簡言之就是由切腹者指定一個「介錯人」,在進行完第一個環節後,由後者砍下切腹者的頭。這樣能最大程度地減少切腹者的疼痛。

看到這可能有的朋友會說:「既然那麼怕疼,幹嘛還要切腹啊!直接介錯不就完了嘛?」但日本人就是這麼一個講究的民族,言歸正傳,三島由紀夫在切腹的時候,介錯環節就遇到了大麻煩。原來他的介錯人不知道是因為緊張還是因為沒有經驗,接連往他脖子上砍了好幾刀都沒能砍下三島由紀夫的頭。

當時疼得三島實在無法承受了,只好試圖咬舌自盡。一看局面已經無法控制,跟隨三島由紀夫而來的盾會成員古賀浩靖出馬了。原來這位介錯人專門學過劍道,一出手就成功了。之前那位三島的介錯人感覺自己對不起三島(他一共為三島介錯了三次都沒能成功)所以隨後也切腹自盡,而他的介錯人也是學過劍道的古賀浩靖。

三島由紀夫導演的這齣鬧劇隨後就震驚了日本各界,很多日本重量級的作家都趕到了三島的自殺現場。但是只有獲得過諾貝爾文學獎的川端康成獲準進入。據說川端康成看過現場後沮喪地說:「三島被砍下的頭顱應該是我的。」不久之後,川端康成也口含煤氣管自殺,死前沒有留下隻言片語。

最後再給大家說一個小細節。據說三島由紀夫為了這次切腹自殺煞費苦心,從幾個月前就開始準備。為了不讓自己死得太難看,他一直堅持喝無脂牛奶,因為他害怕切腹時會大小便失禁。而且三島在付諸行動前還往自己的體內塞了很多棉絮,目的也是為了防止疼得大便失禁……

相關焦點

  • 日本最後一個切腹自殺的人,崇尚所謂武士道精神的作家三島由紀夫
    「切腹」是一種流傳於日本的一種自殺方式,這種方式也被一群崇尚所謂的武士道精神的人所發揚光大。在他們認為,「切腹」自殺是非常光榮的,所以在日本歷史上,以這種方式自殺的人並不在少數。在日本歷史上,第一個切腹自殺的人叫藤原義。他出生於日本平安時代的一個貴族家庭。
  • 最後一個切腹自殺的日本男人:1970年11月25日三島由紀夫切腹
    作者:薩沙本文章為薩沙原創,謝絕任何媒體轉載【薩沙講史堂第一千三百七十八期】(歷史系列第671講)最後一個切腹自殺的日本男人:1970年11月25日日本作家三島由紀夫在東京市谷駐屯地的陸上自衛隊東部方面隊總監部(軍區指揮部)鼓動兵變失敗後,切腹自殺身亡
  • 日本人切腹自殺?都是假的!日本歷史上死於切腹的不超過五個
    對於日本我們都沒有什麼好印象,這是必然的,當年給我們完成如此大的災難,現在還不承認,確實令人氣憤。在電視劇中,日本軍官如果任務沒有完成,就會展現武士道精神,選擇切腹自殺,於是雖然對日本沒有好感,到也有人稱讚其精神。那麼日本武士沒完成任務,真的都會選擇自殺嗎?這個問題很有意思,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樣。其實在日本歷史上,最早的自殺方式是自縊和自焚,切腹是後來的事情。
  • 為武士道而自殺的日本文豪,1970年三島由紀夫當眾切腹震動文壇
    三島由紀夫,這個名字但凡是對日本文學稍微了解一點的人都不會陌生,他是日本大文豪,此人不僅在文壇享有盛譽,而且極有個性,喜好熱鬧,三教九流之輩無不結交,好美酒,嗜佳餚,高朋滿座,位無虛席,人緣極佳,深受朋友的歡迎,其三度入圍諾貝爾文學獎提名,也是著作被翻譯成英文等外國語版最多的當代作家。
  • 日本近代最有名的一次切腹事件是文學家三島由紀夫作為
    三島由紀夫,日本小說家,劇作家,記者,電影製作人,電影演員,是日本戰後文學的大師之一,不僅在日本文壇擁有高度聲譽,在西方世界也有崇高的評價,甚至有人譽稱他為「日本的海明威」,曾二度入圍諾貝爾文學獎,也是著作被翻譯成英文等外國語版最多的當代作家。一生創作40部中長篇小說、20部短篇小說集和18部劇本集。
  • 日本池袋鬧市一中年男子切腹自殺 引發周邊騷動
    人民網東京3月29日電 綜合日本《SPORTS報知》的報導,28日下午,東京都繁華商業街池袋地區發生一起一男性剖腹自殺事件,引發不小騷動。 根據日本警視廳池袋警署提供的消息,當地時間28日下午3點35分左右,警方接到一名剛好經過JR池袋站東口車站前的家電量販店「Bic Camera池袋總店」的行人撥打110報警,聲稱有一名男子「揮舞著菜刀,揚言要切腹自殺」。 池袋警署的警察迅速趕到現場,發現一名腹部流著血的40多歲男子倒在地上,引起周邊一片騷動。
  • 日本人切腹自殺,為何身邊還站著一個人?
    今天筆者就和大家聊聊日本人切腹的那些事。切腹,是修習日本武士道和信仰神道教之人的專屬,一般是指做了無法挽救的事情,為了有尊嚴的死去,從而選擇切腹自殺,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無數打了敗仗的日本軍官,便選擇了切腹自殺。
  • 史上最疼的自殺:比切腹疼多了,只有一日本人做到了,被頂禮膜拜
    日本這個民族許多地方都讓人難以啟齒,他們顯得很有禮貌,而且懂得謙讓的樣子。可他們的另一面又讓人感到不可理解,他們的另一面是瘋狂的,又是血腥的。就好比日本的武士精神,也是讓許多人感到不能理解,為什麼他們會選擇自殺呢?而且還是用這種方式。
  • 三島由紀夫為何試圖用切腹自殺喚醒軍國主義?首相:他一定是瘋了
    1970年11月25日,日本作家三島由紀夫起了個大早,隨後帶著他的「盾會」成員來到了日本陸上自衛隊東部方面總部。三島由紀夫帶著手下劫持了指揮官益田兼利,聞訊而來的數百名自衛隊士兵來到了樓下,三島由紀夫滿心歡喜地對自衛隊發表了一場慷慨激昂的演講,然而得到的卻是自衛隊士兵們的破口大罵。
  • 五月病廢宅最愛自殺!這款VR遊戲讓你切腹謝罪
    在這人山人海、人滿為患、人潮洶洶的五一節,又到了五月病的廢宅們想要自殺的旺季。就讓這款趕在五一節前夕發布的《切腹模擬(HarakiriSimulation)》VR遊戲滿足你吧_(:зゝ∠)_目前,該遊戲於4月28日登陸HTCVive平臺,支持免費下載,畢竟切腹這種事不好收費是不是?《切腹模擬》是一款VR小遊戲,主旨在於通過VR精確地展現日本武士的切腹體驗。
  • 日本病態的切腹文化和被曲解的「切腹專用刀」-肋差
    也有專用肋差的劍道流派,可參見日本電影《黃昏清兵衛》。 肋差後來被傳為專門切腹用刀,其實不然。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比如被賜切腹)都是用的懷劍(類似於隨身匕首)。                                                          (懷劍)      切腹:穿著傳統服裝的日本切腹人(白衣者),站在其後的是介錯人。
  • 日本投降前夜,一個日本軍官主張本土決戰,裕仁拒絕後他切腹自殺
    其實當年日本究竟是堅持決戰還是選擇投降,日本政府是經過激烈的辯論的,直到投降的前一夜,裕仁天皇召開緊急會議,還有日本軍官極力主張日本要效仿納粹德國,與盟軍進行本土決戰,不過最後裕仁不同意這個意見。主張本土決戰的日本軍官的代表人物叫阿南惟幾,是本文小編要介紹的人物。
  • 英國老人爬香山賞紅葉遇毒蜂 血壓降低大便失禁
    報訊(記者王卡拉)昨日下午1時左右,66歲的英國老人跟中國朋友一起爬香山,漫步在香山鬼見愁賞紅葉時,一隻也許是沒搞清楚對象的蜂「吻」了他的後頸,導致他血壓降低且大便失禁。  據隨同老人一起爬山的中國朋友說,這位老人名叫馬丁·高頓,英國人,今年66歲。「他被蜂蜇到了脖子後面,被蜇的地方都腫了,並且大便失禁。」
  • 日本史上最疼的切腹自殺,至今只有一人完成,被後世武士推崇百年
    武士道精神源於日本的江戶時代,指的是一切以不怕犧牲為前提,以實現集體的、國家的利益。武士道精神強調的是毫無留戀、毫無顧忌和毫不猶豫地死。武士道精神在日本的封建社會是日本武士階級必須遵守的道德規範和禮法,做了一名武士必須遵守義、勇、仁、禮等傳統美德,在背負使命之後完成使命。
  • 重度撕裂,大便失禁42年,只因一場分娩
    這兩種裂傷如不及時縫合,易引起大便失禁。所以在現代醫學的支持下,產婦分娩時,助產士會綜合判斷,到底是讓產婦輕度自然撕裂,還是使用側切幫助胎兒娩出,以避免嚴重的撕裂。由於當時醫療條件差,遭遇重度撕裂的劉阿姨在當地就醫後,也沒有得到及時的縫合。因為涉及隱私她也就選擇隱忍,一直用「土方法」止血,默默忍受疼痛,直到產後半年才能自由活動。
  • 日本高自殺率之惑:這一次,真的要給大家添麻煩了
    在東京都新橋區的虎之門之丘附近有家開了100多年的點心鋪「新正堂」,這家店最受歡迎的商品叫做「切腹最中餅」。用日本人的話說,豆餡破開的樣子很像切腹的光景原本「最中餅」是一種很普通的和果子(傳統日式點心),但店家突發奇想搞出了新噱頭——新正堂的店址恰好是日本歷史上一樁著名「切腹」事件(「忠臣藏事件」)的發生地。
  • 電視劇就是不真實,日本的武士沒有多麼勇敢,他們也是不敢切腹的
    電視劇演的就是不真實,日本的武士沒有多麼勇敢,他們也是不敢切腹的在一些以抗日為題材的影視劇或者電影裡面,我們應該見過這樣的場景:一名日本最高級的指揮官在訓斥一名級別低一點的日本的軍官的時候,最後一般那名最高級的指揮官都會再給那名軍官一次機會,但是有個條件,如果是沒有完成這個任務的話,那名最高級的指揮官就會叫那名日本軍官自己自行切腹向天皇贖罪吧
  • 二戰的舊照片,記錄戰爭中失敗的日本軍官切腹全過程!
    提起所謂的日本武士,我們印象中一定少不了所謂剖腹自殺的畫面,舊時日本武士為了證明自己的忠貞和承擔失敗的責任往往會選擇切腹這種方法,將利刃刺入自己的腹部畫一個十字。看起來似乎莊嚴神聖,充滿了儀式感,其實只是自欺欺人,大多數選擇這種方式結束自己生命的武士在當短刀刺入身體的那一刻,就已經後悔的不行了。切腹這種恐怖的傳統哪怕到了二戰時期依然存在,下面是一次關於切腹的記錄。
  • 詭異的衝繩島「自殺懸崖」
    這就是衝繩島的「自殺懸崖」。  「自殺懸崖」上矗立著兩座紀念碑,看碑文內容,大意是在頌揚在二戰尾聲(日本即將被迫投降之際)指揮衝繩島軍民誓死抗擊美軍進攻的兩位日本將軍寧死不投降的氣節,據說,當時從懸崖跳下好幾千人。
  • 好友自殺後,他訪遍3大自殺聖地,揭秘日本自殺潮
    武士道切腹自殺精神(hara-kiri)更是被世界所熟知。甚至在當代社會,很多日本人做錯事被世人指責時,他們會因保全自己名譽或懲罰自己,而選擇自殺。比如2014年的內閣報告顯示,80%的日本人贊同死刑,認為「一命換一命」不但是對於別人的一種尊重,也是對自己的尊重。日本的歷史文化深深地影響著現代人的生死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