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是古藺二郎紅軍村

2020-10-19 古藺同鄉會


本期【行攝古藺】,黃其均老師將帶來二郎紅軍村多張手機攝影美圖,大家快快來欣賞。

二郎紅軍村,因為居住的人不多,這裡擁有難得的寧靜,因為沒有濃烈的商業氛圍,這裡顯得異常的世外桃源。

朱瑞生老師家的院子,可欣賞遠處的山景和河景,可謂視野極佳。攝影人黃其均也在此稍作休息

老榕樹,往往是老街的標配。古鎮古樹才有那股子厚重的歷史味。

赤水河紅軍大橋,離二郎紅軍村不遠

攝影人黃其均在拍攝紅軍大橋

相關焦點

  • 古藺二郎風光,攝人心魄的美!
    一起走進古藺旅遊宣傳人、環保推廣人趙中國先生的攝影世界。某一天,趙中國先生從二郎回古藺,已成為長徵最重要的一篇,二郎灘渡口,也因紅軍在此渡過赤水,而蜚聲中外。因為紅軍在這裡駐足過二郎也有紅軍古鎮古鎮上的幾棵古樹堪稱長得稀奇
  • 重走長徵路2019.3.13四川古藺二郎灘——貴州仁懷合馬鎮
    上午過橋去四川古藺縣二郎灘渡口尋訪紅軍遺址。從一條小路下到河邊,找到了的那個在許多書籍與紀念館出現的標誌性的「二郎灘渡口」石刻。,我們去老街紅軍街尋訪,當年這裡住滿了紅軍,街上掛牌的紅軍遺址隨處可見,雖然大多數的房子已經改建不是當年的了。
  • 北緯28度上的風景:古藺掠影
    作為四川省少數民族散雜居大縣之一,古藺縣民俗文化歷史悠久,保存完整,擁有有古藺郎酒傳統釀造技藝、古藺花燈等國家級非遺項目。紅軍「四渡赤水」有三次在古藺,這也造就了古藺濃厚的紅色文化。東新鎮古郎洞在燈光的映襯下色彩斑斕黃荊原始森林是古藺的
  • 紅軍犧牲在古藺 馬革裹屍埋青山
    ( 二) 紅軍長徵經過古藺已經八十多年,當地人為了保護紅軍遺體,傳揚紅軍事跡,輩輩叮囑,代代相守,使紅軍遺體得以保存。聽說此紅軍墳墓已列入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政府準備樹碑紀念。
  • 古藺:喊你來二郎耍,安逸得很
    在四川盆地與雲貴高原的邊緣烏蒙磅礴,赤水翻波,山河縱橫間亞熱帶的溼潤季風讓古藺這座縣城顯得頗有些溫潤圖一張雲飛攝 /// 郎酒第一車間但隨著明清之交各種高產作物的引進澀口的高粱變成了餐桌上的下駟路遙在《平凡的世界》裡把「黑饅頭」描寫為食堂中最劣等的主食二郎特產米紅粱
  • 川南古藺「曾營莊」
    川南古藺「曾營莊」作者 羅樹川南古藺觀文鎮回龍場,今名回龍村。在回龍場(現民樂街)東側的群峰之間,是解放前川黔大道的必經之隘口。這裡因以前有一座大牌坊,稱為牌坊口。《古藺文存》收錄了他的一些詩文。古藺鎮小水玉皇觀寺廟和二郎水邊大橋旁等地均有其詩文石刻至今保存完好。清代營莊輝煌,當地人祖老祖輩習慣稱呼營莊為「曾營莊」,以致很多人誤認為是曾氏落業古藺的老屋基,營莊就成了觀文曾氏家族的代名詞。其實,曾營莊是觀文曾氏家族入藺後第五代七十一弟兄中的一支房。
  • 二郎鎮鐵索橋峽谷、魚塘巖棧口、紅軍渡美景
    本期《走遍古藺》,古藺民間環保大使趙中國老師將帶大家去欣賞二郎鎮的三處美景。他們分別是二郎鎮的鐵索橋大峽谷、復陶魚塘村巖棧口與赤水河的紅軍渡口。觀此景,不得不感嘆,大自然的神奇和二郎人民的無窮的智慧。遠處的群山,披著厚厚的綠袍,守衛著山腳下的子民。世世代代居住在這裡的子民,得以大山的庇護繁衍生息。有大山的守護,生活踏實。
  • 重走長徵路2019.3.12四渡赤水之太平渡——二郎灘
    」的說明:紅軍長徵途中深得老百姓的擁戴,當時太平鎮的老百姓紛紛捐出自家的門板,幫助紅軍搭浮橋過河。在太平渡,在可謂是「戶戶住紅軍,家家捐門板」。浮橋搭成紅軍由此渡河,而現在,在河上面正在建設一座拱橋。1935年,中央紅軍分別於2月18日、19日和3月21日、22日,第二次和第四次從這裡渡過赤水河,當年紅軍搭浮橋的蔑索就拴在老鷹石上。有名的太平阻擊戰也發生在這裡。紅軍擊潰川軍潘佐旅、周化成部和駱國湘帶領的地方民團共三千餘人。為了謳歌紅軍四渡赤水的偉大勝利,中共古藺縣委、古藺縣人民政府於1977年建立了渡口紀念碑。
  • 今天古藺這場雨,刷爆了朋友圈!
    【古藺氣象局】6月21日08時至22日14時雨量:龍山131.7雙沙紅沙123.1大村120石屏115.8護家104.3東新77.1馬嘶75德耀63.3馬蹄62.2皇華61.4古藺59.2丹桂58二郎56.3永樂48太平45.6石寶45.5水口41.9觀文41.8椒園39.5土城38.9黃荊37.7白泥34.1箭竹30.5大寨29.9桂花28.1。
  • 古藺黃荊老林:休養度假避暑勝地
    黃荊老林與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太平古鎮——中國工農紅軍四渡赤水紀念地,二郎美酒河,構成出了古藺旅遊的主體,並充分體現出了古藺旅遊的自然生態、紅色文化、美酒文化、民族風情。這裡原始林廣布,古木參天,藤蘿纏繞,多珍稀動植物。
  • 古藺太平古鎮:紅軍四渡赤水,留下了諸多珍貴的紅色遺址
    到四川古藺縣城,行駛到太平鎮,遊太平古鎮,太平古鎮是四川省八大名鎮之一,位於赤水河南 岸,隸屬四川瀘州古藺縣,地處川黔交界重地,水陸交通便捷,古鎮依山就勢而建,青瓦木樓層疊錯落,有「小山城」之美譽。太平鎮也是著名的革命老區,1935年紅軍長徵到達太平鎮一帶,四渡赤水,留下了諸多珍貴的紅色遺址。
  • 【方志四川•旅遊】古藺黃荊老林:休養度假避暑勝地
    黃荊老林與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太平古鎮——中國工農紅軍四渡赤水紀念地,二郎美酒河,構成出了古藺旅遊的主體,並充分體現出了古藺旅遊的自然生態、紅色文化、美酒文化、民族風情。這裡原始林廣布,古木參天,藤蘿纏繞,多珍稀動植物。
  • 不如來古藺這裡體驗一下「乘風破浪」
    編輯丨黃敏(實習)今年的暑假"炎值"都快爆表了除了在家裡遊小融今天為你推薦夏日漂流古藺新晉避暑勝地——鹽井河漂流漂流耍水純天然山泉水河道既有多處驚險刺激的梯坎又有平緩安靜的河段可以休閒8月7日前可特價囤票最長有效期至8月31日福利 1「古藺遊客
  • 四渡赤水戰役:中央紅軍戰略轉移的決定性勝利
    中央紅軍隨即從元厚場、土城南北地區分路西渡赤水河。此為一渡赤水,擺脫了嚴峻的敵情。 二渡赤水 中央紅軍西渡赤水河後,向古藺、敘永地區前進,計劃經古藺南部尋機從宜賓以上的金沙江搶渡。川敵立即以8個旅分路追截,以4個旅沿長江兩岸布防;薛嶽兵團、黔敵和滇敵分路向川南追來。
  • 著名設計院考察古藺水邊橋,將打造最佳旅遊目的地
    為清代鹹豐年間(1857年)古藺富商銀莊曾傳翁父子捐資領頭歷時八年修建而成。水邊八齡古橋,位於古藺東部九溪河谷崇山峻岭中,大村與二郎復陶水邊懸崖峭壁之間;九溪河源於丹桂馬躍水老鷹溝雙河,雙河是由於水源出山地中間有一山梁如鷹鼻嘴型而喻,流經丹桂、土城大山、桑木壩、水邊巖寨、鹽井壩到太平渡九溪口匯入赤水河,是赤水河流域重要支流之一。河流分段流經所在地名不同,稱呼各異!
  • 古藺縣委書記李萬忠:念好「紅綠白三字經」 實現高質量脫貧
    川報觀察記者 蔣松 阮長安 魏馮 視頻 瀘州觀察 郭慧琳 古藺縣,瀘州市最偏遠的縣,紅軍長徵四渡赤水的故事就發生在這裡。
  • 重走中央紅軍長徵路第八天 威信—太平渡—二郎灘—茅臺
    今天是2020年10月19日,自瑞金出發以來,我們一直沿著中央紅軍長徵路線走,今天我們省去紅軍二次攻佔遵義,三渡四渡赤水期間走過的路,從太平渡開始沿著赤水河去尋找二渡、三渡、四渡赤水的渡口。 二渡和四渡赤水的渡口是重合的(太平渡渡口和二郎灘渡口),三渡赤水的渡口在茅臺鎮。 早餐後出發,先走了80多公裡的國道,由於在修高速,國道部分路段很差,高速主體已經修好了,估計不久就可以通車了。
  • 重慶永川、瀘州合江海事處組織黨員參觀紅軍四渡赤水太平渡陳列館
    解說員詳細講解了1935年1月19日至3月22日,紅軍以機動靈活的戰略戰術,四渡赤水河,取得「二郎灘背水戰」、「太平渡阻擊戰」和「鎮龍山奔襲戰」等戰鬥的勝利,粉碎了國民黨反動派企圖圍殲紅軍於川南和黔西北地區的軍事陰謀,取得了戰略轉移的主動權。革命先輩們的英勇事跡深深地震撼了現場所有黨員。
  • 這裡是古藺黃荊
    嗨,小夥伴們,古藺環保達人,旅遊推廣志願者,趙中國老師又與大家見面了。這次他分享的是古藺黃荊鄉的風光黃荊,大家都很熟悉,很多人也去過,不過,趙中國老師拍的照片,也許有你沒到過的地方哦。這裡森林茂密,多有珍稀植物叢生。因植被未被破壞,這裡也有豐富的動物資源,國家保護動物常在這片森林被林業工作人員發現。黃荊老林的水最是清澈純淨,可以直接用手捧起喝,沒有汙染,清甜幹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