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長徵路2019.3.13四川古藺二郎灘——貴州仁懷合馬鎮

2020-09-10 夏乘心重走長徵路

上午過橋去四川古藺縣二郎灘渡口尋訪紅軍遺址。從一條小路下到河邊,找到了的那個在許多書籍與紀念館出現的標誌性的「二郎灘渡口」石刻。

對面是貴州習水

在二郎灘渡口參觀完,我們去老街紅軍街尋訪,當年這裡住滿了紅軍,街上掛牌的紅軍遺址隨處可見,雖然大多數的房子已經改建不是當年的了。

紅軍駐地舊址

張宗遜 黃克誠駐地舊址

二郎驛道 德謙裕鹽號

鄧家大院

太平渡與二郎灘——紅軍二渡、四渡赤水之地

二渡赤水簡介

1935年2月11日,中央紅軍從扎西(今雲南威信縣)調頭東進,回師黔北。

2月15日,中央軍委縱隊進駐古藺白沙場(今雙沙鎮),黨中央和中革軍委曾在白沙魚塘灣召開軍事會議,發布了《告全體紅色指戰員書》,以朱德名義下達了《二渡赤水河的行動計劃》:「我野戰軍以東渡赤水,消滅黔敵王家烈軍為主要作戰目標,決先由林灘經太平渡至順江場地段渡過赤水,然後分向桐梓地域前進,準備消滅由桐梓來土城的黔軍,或直達桐梓進攻而消滅之。」以紅一、紅三軍團為左右前鋒,紅五、紅九軍團殿後。

2月18日,左路紅一軍團二師進抵太平渡渡口,無敵人,迅速控制了渡口及船隻。

2月19日晨,右路紅三軍團十三團乘坐只能坐30人的3條小船搭載突擊隊渡河,佔領二郎灘渡口灘頭陣地後,3條木船繼續分批渡河,紅軍背水作戰。因黔軍雙槍兵們不敢沿河岸布防,突擊隊順利渡河上岸,紅12、13團後續部隊發起猛攻,強奪李家崗,側擊苞谷嶺,佔領把獅坳,俘敵500餘,繳獲各種槍械千數以上,很快擊潰守敵黔軍尤國才2個團。隨後,紅軍搭建浮橋,紅三、五軍團當天就全部渡河。

同日,紅一軍團在上下相距5華裡的太平渡、九溪口各架設一座浮橋。紅一、九軍團開始從太平渡、九溪口的浮橋上渡河到赤水河東岸。

2月20日,紅軍繼續在太平渡、九溪口渡過赤水河。軍委縱隊在淋灘渡搭浮橋渡過赤水河。

同日,中革軍委進至龍興場(今隆興鎮),林彪、聶榮臻率紅一軍團主力集結於土城、楓村壩一帶地域,軍團部進至土城附近。當晚17時,中革軍委作出次日行動部署後明確指示:赤水河上浮橋在22日全軍全部渡河完畢後,只須折除,不許焚毀,對船主應給費補償其損失。正是「不許焚毀」的這些浮橋,為中央紅軍後來在赤水河上的第四渡埋下伏筆。

過河後,中央紅軍東進習水縣直奔婁山關,回師黔北。

四渡赤水簡介

1935年3月16日至17日,中央紅軍從茅臺以及附近的地區西渡赤水河(即三渡赤水)。

1935年3月20日,正當蔣介石調集軍隊急趨古藺之際,為迷惑國民黨軍,紅一軍團1個團帶著電臺偽裝主力,大張旗鼓地向古藺前進,誘敵向西;主力則由鎮龍山(今龍山鎮)以東地區,突然折向東北,於21日晚至22日分別經二郎灘、九溪口、太平渡東渡赤水河(四渡赤水),再入黔北,從敵重兵集團右翼分路向南急進。

摘自《重走長徵路·紅一方面軍》華文出版社

資料數據來自《紅軍長徵史》《長徵》《長徵記》《中央蘇區史》《紅軍長徵追蹤》《重走長徵路:紅一方面軍》《苦難輝煌》《長徵:前所未聞的故事》《紅軍長徵記》《陸定一·長徵大記事》等書和各地紀念館、紀念碑、黨史、縣誌書籍。

在參觀四川古藺縣二郎灘參觀完,我們返回貴州習酒鎮,向今天的目的地合馬鎮出發。

赤水河南岸吳公巖上刻著「美酒河」三個字的巨大摩崖石刻,由著名新聞學者、中將邵華澤書寫。赤水河全長523公裡,因為其獨特的地理環境和水文氣候特性,聚集了上千家酒企,醞釀了茅臺、習酒、郎酒、望驛臺酒、既醉酒、國臺、懷酒等數十種蜚聲中外的美酒,佔中國名酒的60%,因此赤水河被稱作美酒河。昨天進入二郎鎮,就聞到空氣中飄著的濃濃的香味,真是不喝酒都有可能會醉酒。

路上遇到摩託車騎行愛好者

經過馬桑坪、沙灘驛站,抵達預定宿營地合馬鎮。四川瀘州的蘇哥、貴州習水縣的羅國倫大哥、雲南威信顧英忠老哥去茅臺經過這裡,停下合影,我們明天到茅臺鎮,一起參觀在茅臺舉辦的紅色文化活動。

相關焦點

  • 重走長徵路2019.3.12四渡赤水之太平渡——二郎灘
    1935年,中央紅軍分別於2月18日、19日和3月21日、22日,第二次和第四次從這裡渡過赤水河,當年紅軍搭浮橋的蔑索就拴在老鷹石上。有名的太平阻擊戰也發生在這裡。紅軍擊潰川軍潘佐旅、周化成部和駱國湘帶領的地方民團共三千餘人。為了謳歌紅軍四渡赤水的偉大勝利,中共古藺縣委、古藺縣人民政府於1977年建立了渡口紀念碑。
  • 2020-08-14【徒步長徵路】→貴州仁懷市合馬鎮•避暑洗澡
    天氣:晴【記錄地點】貴州•遵義•仁懷市合馬鎮合馬鍾家羊肉停車住宿2樓房間【線路裡程】今天由茅臺鎮(原二合鎮)沿G212國道徒步至合馬鎮(不足10公裡約7公裡左右)行程約20華裡。累計:徒步3940華裡+乘車785公裡。
  • 重走長徵路2019.3.8四川敘永縣石廂子「雞鳴三省」地之一
    他是灣子裡面最年輕的男性,其它都是老人小孩婦女,農村的空心化問題是我們重走長徵路在農村遇到的普遍的情況。重走長徵路開始後,第一次遇到現代貨郎是在汝城文明鎮過去,那是一個賣棉被的。後來又遇到賣菜的,賣水果的,賣小家具家電的等等,他們從喇叭裡傳出的叫賣聲,給鄉村帶來了一股難得的生氣和熱鬧,現在的鄉村真的很冷清很冷清……年輕人大都出門打工了,剩下的都是老人孩子婦女,太凋敝了。肖大哥說地養不「活」人,掙不到錢,想要過好點只能外出,這是沒有辦法的事。
  • 重走長徵路2019.3.12四渡赤水之四川古藺縣太平鎮
    太平古鎮位於四川古藺縣城東面30公裡,古藺河與赤水河的交匯處,離赤水河下遊的土城20公裡,離上遊的二郎鎮與習酒鎮14公裡,是赤水河上的一個因川鹽入黔而繁榮的古鎮。明末清初,因川鹽入黔的交通需求,太平鎮設立水路驛站,眾多鹽商湧入太平設號,商賈雲集,貿易繁忙,古鎮因此逐漸繁榮。
  • 重走長徵路2019.3.11四川古藺縣太平古鎮-老紅軍胡道財
    早上我們從古藺縣城出發,沿著古藺河順流而下向太平渡進發。在小河口又過古藺河,下午近6點到達四川古藺縣太平鎮1935年1月29日,參加貴州習水縣土城青槓坡戰鬥,左臀被炸傷,之後忍著疼痛,參加了四渡赤水戰役。在雲南扎西時,取出了體內的一塊大彈片,小彈片由於太嵌入深而仍留體內。
  • 重走長徵路2019.3.9四川敘永縣石廂子—摩尼—古藺縣雙沙
    不想走公路大拐彎,去抄近路,走小路,下山過河。,橋邊立有四塊石碑,據序言石碑上記載,這條河名當門河,是敘永與古藺的交界河,橋名古敘橋,2015年10月由村民自治組織修建,旁邊3塊是捐款功德碑。這個交界處的大陡坡,爬上去力氣耗盡,真的是應該走公路的……不是所有的彎都能抄近路,有些近路不僅節省不了多少路,反而消耗更多的體力和時間,得不償失,教訓啊教訓。爬上山坡快7點了,天快要黑了,在雙沙鎮羅慶小學旁三岔路口邊的小賣部買水,阿姨正在做飯,知道我是重走長徵路後,叫我等會一起吃飯。要不是天快黑了,還有10多公裡的路,我還真想留下來吃飯了。
  • 《重走長徵路第121天》2019.1.29貴州習水土城 四渡赤水紀念館
    習水縣是中央紅軍四渡赤水戰役的主戰場之一,青槓坡一戰,是集中我黨領導人和未來國家領袖、將帥最多的戰鬥;境內四渡赤水的渡口有一渡主渡口土城,二渡、四渡主渡口二郎灘、太平渡、淋灘、九溪口。2月18日—21日,中央紅軍分別從淋灘、二郎灘、太平渡渡口二渡赤水。2月24日,紅一軍團一師一團在團長楊得志的帶領下佔領桐梓縣城,25日紅三軍團十三團在團長彭雪楓的帶領下攻佔了號稱天險的大婁山脈主峰——婁山關。26日,紅軍打敗了敵人的反攻,乘勝向遵義方向追擊。婁山關戰鬥勝利結束後,毛主席在婁山關上填詞一首《憶秦娥·婁山關》。27日紅軍再一次佔領了遵義新城。
  • 【重走長徵路】四渡赤水出奇兵
    ,可以清晰地看到最複雜的一段行軍作戰路線是在貴州遵義及其西北地區,這就是著名的四渡赤水之戰。長徵組歌中有一句人們所熟知的歌詞:四渡赤水出奇兵。毛澤東本人也把四渡赤水稱為平生最得意之筆。那麼,四渡赤水到底「奇」在哪裡?80年後,《重走長徵路》攝製組沿著當年紅軍的步伐,尋找答案。   【一渡赤水背水一戰  化被動為主動】   一渡赤水,是在敵情嚴重、戰鬥失利的情況下進行的。這場戰鬥,就是土城戰役。
  • 重走長徵路2019.3.8貴州畢節市林口鎮「雞鳴三省」地之一
    從左到右:楊貞凱:365重走長徵路行軍小分隊隊員夏飛:365重走長徵路行軍小分隊隊員。1935年2月5日上午10點左右,中共中央、中革軍委及其警衛部隊從四川敘永石廂子出發,經敘永水潦過三岔河古渡口進入貴州境內,然後沿觀音巖古鹽道進入畢節縣(今七星關區)林口鎮雞鳴三省小村子。中央政治局常委在村子裡的周團守家的大院裡召開了中共黨史上著名的「雞鳴三省會議」。
  • 2020-08-15【徒步長徵路】→貴州仁懷市美酒河鎮•二山夾一溝之地
    天氣:晴【記錄地點】貴州•遵義•仁懷市美酒河鎮風順餐館住宿302房間【線路裡程】今天由合馬鎮沿G212國道徒步至美酒河鎮(超過10公裡約12公裡左右)行程約20華裡。累計:徒步3960華裡+乘車785公裡。
  • 重走中央紅軍長徵路第八天 威信—太平渡—二郎灘—茅臺
    今天是2020年10月19日,自瑞金出發以來,我們一直沿著中央紅軍長徵路線走,今天我們省去紅軍二次攻佔遵義,三渡四渡赤水期間走過的路,從太平渡開始沿著赤水河去尋找二渡、三渡、四渡赤水的渡口。 二渡和四渡赤水的渡口是重合的(太平渡渡口和二郎灘渡口),三渡赤水的渡口在茅臺鎮。 早餐後出發,先走了80多公裡的國道,由於在修高速,國道部分路段很差,高速主體已經修好了,估計不久就可以通車了。
  • 貴州遵義赤水河三縣赤水習水仁懷的前身古仁懷縣所轄十裡地域圖解
    貴州遵義市境內的赤水河貴州省遵義市下轄的赤水河三縣市,赤水市、習水縣、當時的仁懷縣地域廣大,包含了現今赤水市、習水縣、仁懷市三縣市的絕大部分地域,面積6000多平方公裡以上。明代的仁懷縣行政區劃,下轄十個裡,分別是仁懷裡、河西裡、土城裡、赤水裡、丁山裡、小溪裡、二郎裡、安羅裡、李博裡。我們就來看看當時的這十個裡,包含了現今的哪些地方?
  • 古藺二郎風光,攝人心魄的美!
    一起走進古藺旅遊宣傳人、環保推廣人趙中國先生的攝影世界。某一天,趙中國先生從二郎回古藺,已成為長徵最重要的一篇,二郎灘渡口,也因紅軍在此渡過赤水,而蜚聲中外。一塊鐫刻上印記的大青石,已成二郎灘著名的網紅打卡地。到了二郎鎮,不到渡口石前拍張照片,就當沒來過二郎。
  • 「重走長徵路」紅色旅遊主題採訪活動綜述
    參加「重走長徵路」的記者參觀遵義會議會址遊客在遵義市播州區楓香鎮苟壩村感受美麗鄉村遊  12月6日至11日,由國家旅遊局主辦的「重走長徵路」紅色旅遊主題採訪活動在貴州境內舉行。活動旨在大力宣傳和弘揚長徵精神,在行走中感悟紅色文化,感受貴州綠色發展和旅遊井噴,充分展現貴州旅遊業及經濟社會發展成就。
  • 2020-08-24【徒步長徵路】→四川古藺太平鎮•四渡赤水
    天氣:陰(雨)【記錄地點】四川•瀘州•古藺縣太平鎮紅軍街啟芹旅社307房間【線路裡程】今天由古藺縣二郎鎮沿G546國道(古習路)徒步至太平鎮行程約30華裡。累計:徒步4020華裡+乘車790公裡。【今日記實】講述長徵路上的故事:在二郎鎮連續住宿了五天,將貴州境內的紅色景點整理成徒步札記共40篇,存放到新手機註冊的美篇中,暱稱:徒步長徵李長波。
  • 2020-07-27【徒步長徵路】→遵義仁懷市長崗鎮•四渡赤水舊址
    天氣:晴【記錄地點】貴州•遵義•仁懷市長崗鎮懷南賓館103房間【線路裡程】今天由遵義播州區楓香鎮沿S208省道和X390縣道徒步至仁懷市長崗鎮行程約30華裡。累計:徒步3840華裡+乘車720公裡。,乘坐農村客運麵包車抵達楓香鎮,汽車站旁華東旅社餐館住宿了兩天半(宿費3天),點點滴滴的將圖片備份到網絡平臺上備用,今早清理刪除完手機裡的垃圾後開始徒步前行。
  • 2020-08-25【徒步長徵路】→四川古藺太平鎮•遊覽
    天氣:晴【記錄地點】四川•瀘州•古藺縣太平鎮古鎮景區紅軍驛站1103房間【線路裡程】今天在古藺縣太平鎮遊覽參觀紅軍長徵四渡赤水紀念地行程約10華裡。累計:徒步4030華裡+乘車790公裡。【近期線路】四川省:古藺縣:太平鎮~(貴州習水縣
  • 2020-08-18【徒步長徵路】→四川古藺縣二郎鎮•四渡赤水之二四渡
    :上午由貴州習水縣的習酒鎮沿跨省大橋(二郎大橋)徒步到對岸的四川古藺縣的二郎鎮,遊覽參觀了當年紅軍長徵時四渡赤水之第二、四渡赤水河紀念地。赤水河兩岸的貴州習酒鎮和四川二郎鎮都是建在大山坡上的鄉鎮,徒步行走等同於爬山,街區內也是彎急坡陡。爬坡上山遊覽二郎鎮街區,鎮府大門前拍了段抖音,我說:徒步長徵路,我有故事,哪位有酒?並發上網。
  • 北緯28度上的風景:古藺掠影
    四川省瀘州市古藺縣地處四川盆地南部邊緣向貴州高原過度地帶,北緯28度線從縣內划過,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處處展現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作為四川省少數民族散雜居大縣之一,古藺縣民俗文化歷史悠久,保存完整,擁有有古藺郎酒傳統釀造技藝、古藺花燈等國家級非遺項目。紅軍「四渡赤水」有三次在古藺,這也造就了古藺濃厚的紅色文化。
  • 「重走長徵路」轉折之旅首發團北京啟程
    style="display:block;color:#337fe5;">   12月5日,「重走長徵路」轉折之旅首發團成員在北京首都國際機場研究行走路線。;;;;當日,「重走長徵路」轉折之旅首發團在北京啟程,來自國家旅遊局、社會各界的黨史軍史專家、中信集團黨團幹部、優秀工作者和媒體代表等40多人參加此次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