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長徵路2019.3.11四川古藺縣太平古鎮-老紅軍胡道財

2020-09-05 夏乘心重走長徵路

早上我們從古藺縣城出發,沿著古藺河順流而下向太平渡進發。

經過永樂鎮、孫家壩後過古藺河到遵義市習水縣境內,走鄉村路經過麻柳灘、銀頂村。

在小河口又過古藺河,下午近6點到達四川古藺縣太平鎮。

在街上碰到2個穿紅軍服的小朋友,他們小學每個人都發了紅軍服。


太平古鎮住下後,晚上7點應彭德濤與陳克梅夫婦、太平古鎮景區徐主任的邀請到到太平古鎮景區「紅軍食堂」吃晚飯交流紅色文化長徵心得。

之後徐主任帶領我們到老紅軍胡道財的兒子胡敬華家裡,圍坐一圈,聽今年已經70多歲的胡敬華伯伯講述他父親老紅軍胡道財的往事。

胡道財,江西寧都黃陂鎮人,1910年出生,1929年當紅軍,參加中央蘇區歷次反「圍剿」作戰。1935年1月29日,參加貴州習水縣土城青槓坡戰鬥,左臀被炸傷,之後忍著疼痛,參加了四渡赤水戰役。在雲南扎西時,取出了體內的一塊大彈片,小彈片由於太嵌入深而仍留體內。1935年3月,氣溫上升,傷口化膿發炎,無法行軍,他與其它5名戰友不得已留在了太平鎮,被當地地下黨組織安排在附近村莊的群眾家裡養傷。為了躲避反動派,他改名胡云清,怕江西贛南口音暴露身份,裝作啞巴,靠替人打工為生。

1946年,胡道財 學會古藺方言,然後結婚生子,生養了三個兒子,胡敬華是老大。解放後,胡道財體內最後殘留的小彈片才被取出,生活步入正軌。可是好景不長,因多次受傷和長期勞累,讓他全身都是病,因為家裡窮,沒有條件醫治,於1953年春天去世,年僅43歲。

父親去世時,胡敬華才7歲,母親不久也改嫁了,他們兄弟三人根本不知道父親是紅軍。而這一切,直到1981年他弟弟入黨時才弄清楚。後來他們回了江西寧都老家,見到了親族,認了親。父親在當地被評為烈士,50年代後期,他奶奶每月能領到撫恤金,直到1963年奶奶去世為止。「光榮烈屬『的牌匾被胡敬華帶回了太平,留作紀念,與當年紅軍留給父親治傷的三塊銀元一起成了他家裡的傳家寶。

胡敬華17歲時成為了赤水河上的一名縴夫,和他一起拉般的還有當年與他父親一起留在太平的老紅軍江明萬。

中間帶紅軍帽者為胡敬華

我們去時,胡伯伯正患感冒,還沒有好,他仍然為我們展示了一小段喊了拉縴時的號子,聲音渾厚有力、悠悠揚揚,節奏頓挫抑揚,很感染人。

今天又知道了一名老紅軍的故事,感謝胡伯伯的講述,感謝大家的助力與幫助,明天將在太平古鎮參觀。

關於老紅軍胡道財的故事,我寫的只是一個梗概,在《千裡徵戰人未還》一書中有更詳細的內容介紹,這是一本專門介紹紅軍長徵時散落在各地的老紅軍的故事採訪集(土城老紅軍何木林的故事裡面也有),由轉業軍人、武漢晚報記者、曾經重走長徵路的湯華明前輩所著。我和朋友小陳在重走長徵路時與湯老師結識,走完長徵路後一起去武漢拜訪了湯老師,獲得了湯老師贈書,他是一位非常熱誠的紅色文化的記錄者與傳播者。

《千裡徵戰人未還》一書中關於老紅軍胡道財故事的採訪與記錄。

相關焦點

  • 重走長徵路2019.3.12四渡赤水之四川古藺縣太平鎮
    太平古鎮位於四川古藺縣城東面30公裡,古藺河與赤水河的交匯處,離赤水河下遊的土城20公裡,離上遊的二郎鎮與習酒鎮14公裡,是赤水河上的一個因川鹽入黔而繁榮的古鎮。明末清初,因川鹽入黔的交通需求,太平鎮設立水路驛站,眾多鹽商湧入太平設號,商賈雲集,貿易繁忙,古鎮因此逐漸繁榮。
  • 重走長徵路2019.3.9四川敘永縣石廂子—摩尼—古藺縣雙沙
    摩尼鎮龔山學校經過紅山村、白泥塘、大地村、龔山村龔山學校到敘永縣和古藺縣交界處不想走公路大拐彎,去抄近路,走小路,下山過河。這個交界處的大陡坡,爬上去力氣耗盡,真的是應該走公路的……不是所有的彎都能抄近路,有些近路不僅節省不了多少路,反而消耗更多的體力和時間,得不償失,教訓啊教訓。爬上山坡快7點了,天快要黑了,在雙沙鎮羅慶小學旁三岔路口邊的小賣部買水,阿姨正在做飯,知道我是重走長徵路後,叫我等會一起吃飯。要不是天快黑了,還有10多公裡的路,我還真想留下來吃飯了。
  • 重走長徵路2019.3.13四川古藺二郎灘——貴州仁懷合馬鎮
    上午過橋去四川古藺縣二郎灘渡口尋訪紅軍遺址。從一條小路下到河邊,找到了的那個在許多書籍與紀念館出現的標誌性的「二郎灘渡口」石刻。2月18日,左路紅一軍團二師進抵太平渡渡口,無敵人,迅速控制了渡口及船隻。2月19日晨,右路紅三軍團十三團乘坐只能坐30人的3條小船搭載突擊隊渡河,佔領二郎灘渡口灘頭陣地後,3條木船繼續分批渡河,紅軍背水作戰。
  • 太平渡口,「紅二代」船工號子裡的敬仰
    1935年,中國工農紅軍「四渡赤水」,在古藺縣境內轉戰54天,其中二、四渡赤水的主要渡口就位於太平鎮。大量紅色遺蹟和革命種子在這裡生根發芽,賦予太平鎮不畏艱難的精神氣質和新的發展活力。沿著斑駁的青石板路,循著號子聲往前走,我們在一個清幽小院裡見到了74歲的胡敬華老人,他是紅軍戰士胡道財的後代。
  • 2020-08-25【徒步長徵路】→四川古藺太平鎮•遊覽
    天氣:晴【記錄地點】四川•瀘州•古藺縣太平鎮古鎮景區紅軍驛站1103房間【線路裡程】今天在古藺縣太平鎮遊覽參觀紅軍長徵四渡赤水紀念地行程約10華裡。累計:徒步4030華裡+乘車790公裡。太平古鎮景區在赤水河畔的山坡上,地勢險要,上下坡臺階不是很安全。老式房屋保存的很完好,現多數住著人家。每戶人家的門上都有標牌,標示著紅軍住地舊址及某軍團舊址或某機構舊址等字樣。時間關係重點參觀了女紅軍紀念館和機要處等場館。
  • 2020-09-01【徒步長徵路】→四川古藺縣德耀鎮•
    天氣:晴【記錄地點】四川•瀘州•古藺縣德耀鎮秀山居客棧樓下房間【線路裡程】今天由古藺縣城區金蘭街道沿S309省道徒步至德耀鎮行程約30華裡。累計:徒步4140華裡+乘車840公裡。:徒步長徵路走到今天才剛剛感悟到當年紅軍長徵時在貴州的大致線路,湘江戰役後紅軍途經湖南的通道縣,轉兵進入貴州的黎平縣西北方向前進,先後經過劍河縣、施秉縣、甕安縣的紅界河搶渡烏江到達遵義。
  • 瀘州古藺縣太平古鎮亮相央視《記住鄉愁》
    每一條河 都有鄉愁輕輕喝一口就暖上心頭1月19日晚8點,中央電視臺大型紀錄片《記住鄉愁》第四季《太平鎮-同心同德》播出,位於古藺縣的太平古鎮亮相CCTV-4中文國際頻道,向全國、全世界講述這個小鎮的鄉愁故事。
  • 2020-09-06【徒步長徵路】→四川古藺縣雙沙鎮白沙會議
    天氣:陰雨【記錄地點】四川•瀘州•古藺縣雙沙鎮客運站旁老地方餐旅館3樓頂樓梯過道房間【線路裡程】今天由敘永縣麻城鎮沿G321國道徒步至古藺縣雙沙鎮行程約30華裡。累計:徒步4270華裡+乘車850公裡。
  • 重走長徵路2019.3.12四渡赤水之太平渡——二郎灘
    旁邊的太平渡渡口紀念碑說明:為紀念四渡赤水戰役和革命先烈的豐功偉而建。碑基角高1.9米,分3節,每節50公分;碑高12米;碑頂旗長2.6米。這些數字連在一起,即1935/12/26,是取得四渡赤水勝利的1935年,12月26日是毛主席生日,三角指向為太平渡渡口。
  • 2020-08-31【徒步長徵路】→四川古藺縣•乘車抵達縣城
    天氣:晴【記錄地點】四川•瀘州•古藺縣古藺勝藺街瑞昌旅館2樓附—1房間【線路裡程】今天由貴州習水縣同民鎮乘車抵達醒民鎮跨省大橋邊徒步過橋進入四川古藺縣太平鎮改乘公交車抵達古藺縣城區距離約50公裡。累計:徒步4110華裡+乘車840公裡。
  • 重走長徵路│會昌籍老紅軍何木林:為掩紅軍身份 14年裝啞沒說話
    10月28日下午,「智行新長徵 駿馳新時代」2020年重走長徵路公益行12名隊員,驅車來到遵義市習水縣土城古鎮。得知記者從江西贛州驅車參加重走長徵路來此採訪,一名老嫗從屋裡迎了出來。她叫林成英,今年69歲,是老紅軍何木林的大兒媳。說起公公生前的點滴往事,林成英雙眼溼潤。
  • 自駕遊重走長徵路
    本報訊 (記者 郭紅文 實習生王龍李小將)為紀念長徵勝利70周年,三秦都市報和全國知名媒體及單位將於8月1日—9月1日推出「重走長徵路 喜願傳中國--紀念紅軍長徵勝利70周年大型紅色自駕之旅」活動,將沿著紅軍的足跡,重訪老區,展現老區的新面貌、新變化。
  • 感恩紅色·走進赤水(51) | 太平渡口,「紅二代」船工號子裡的敬仰!
    「喲嗬嗬喲,毛主席領導工農紅軍哎,四渡赤水出奇哎,赤水河是光榮的河,赤水河是革命的河,赤水河是勝利的河,喲嗬嗬喲……」初秋午後,瀘州市古藺縣太平鎮古街內傳出一陣嘹亮的號子聲,盪氣迴腸的旋律將古鎮沉睡的記憶一點點喚醒。
  • 人們為什麼熱衷於重走長徵路
    在重走長徵路的人當中,既有耄耋之年重走當年路的老紅軍,又有致力於修史立著的專家學者;既有追尋父輩足跡的紅軍後代,又有汲取創作靈感的文藝工作者;既有接受教育錘鍊的青年學生,又有沉浸於戶外探險體驗的國內外驢友。林林總總,不一而足。而他們的共同之處,是將重走長徵路當成了一次又一次的朝聖和解謎之旅。  重溫歷史,尋緬往事。
  • 紀念長徵勝利80周年-重走長徵路
    重走長徵路12省自駕行活動啟動儀式在上杭古田舉行。活動以福建省龍巖市古田鎮為集結出發地,沿1934年10月中國工農紅軍長徵的路線,以現代自駕旅行的方式重走長徵路。客家人鄒志勤教現場人員唱客家山歌頌紅軍 闕小琴攝據悉,本次活動全程6200公裡,聯合了來自福建、廣東、江西、湖南、廣西、貴州、雲南、四川
  • 2020-08-18【徒步長徵路】→四川古藺縣二郎鎮•四渡赤水之二四渡
    •瀘州•古藺縣二郎鎮順河街便宜餐旅館202房間【線路裡程】今天在古藺縣二郎鎮遊覽長徵渡口和鎮區及郎酒廠大門行程約10華裡。:上午由貴州習水縣的習酒鎮沿跨省大橋(二郎大橋)徒步到對岸的四川古藺縣的二郎鎮,遊覽參觀了當年紅軍長徵時四渡赤水之第二、四渡赤水河紀念地。
  • 第五季「走長徵路,圓長徵夢」,9月11日瑞金見
    2019年5月11日~6月5日,第四季走長徵路活動已順利舉辦。2019年9月,我們繼續組織第五季。住仁懷市;D10(9月20日):參觀茅臺渡口,在茅臺鎮品酒,前往參觀古藺縣太平渡渡口。住古藺縣;(註:參加第一分段的團友,從仁懷市返程;參加第二分段的團友,在仁懷市加入。)
  • 贛南記者帶你32天重走長徵路
    在長徵集結出發地於都啟動點擊視頻看客家新聞網為您開啟紅色之旅本次「重走長徵路公益行」活動為期32天,參加活動的成員將乘坐國機智駿新能源汽車前往廣西、貴州、雲南、四川、陝西等省(自治區),走進遵義會議會址、婁山關戰鬥遺址、飛奪瀘定橋舊址等地,用靈活多樣的傳播形式講述紅色故事。
  • 江淮汽車攜手人民警察「重走長徵路」
    為紀念長徵70周年,由公安部、人民公安報組織並發起的人民警察重走長徵路活動於9月6日正式啟動。31名從全國180萬警察中精選出來的選手,將以徒步和乘車的方式,重走紅軍長徵的路線,去追溯當年紅軍長徵的艱苦與偉大。
  • 智行新長徵 駿馳新時代——2020國機智駿重走長徵路公益行
    2020年10月17日,適逢長徵出發86周年紀念日,國機智駿聯合贛州3家頂級媒體贛南日報社、贛州廣播電視臺、客家新聞網及孚能科技主辦的重走長徵路公益行,從於都長徵出發廣場紀念園正式出發了。國機智駿高級執行副總裁兼基地總經理趙志剛表示,在新一輪科技革命之下,消費升級倒逼產業升級,產業升級呼喚核心技術,市場競爭瞬息萬變,正如行走在長徵路的道路上,需要於長徵精神迎接市場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