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鼓浪嶼世界文化遺產「活起來、傳下去」
來源:法制日報7月8日是鼓浪嶼申遺成功兩周年,這一天,《廈門經濟特區鼓浪嶼世界文化遺產保護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施行。《條例》規定,每年的7月8日為「鼓浪嶼世界文化遺產日」。2017年7月8日,「鼓浪嶼:歷史國際社區」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52項世界遺產項目。
-
新聞觀察:對世界文化遺產保護永遠是第一位的
新聞觀察:對世界文化遺產保護永遠是第一位的 兩年前的今天,鼓浪嶼成功入選世界遺產名錄,習近平總書記對鼓浪嶼文化遺產保護作出重要指示,鼓浪嶼的保護發展站上新高度、新起點。兩年後的今天,廈門深入貫徹落實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精神,《廈門經濟特區鼓浪嶼世界文化遺產保護條例》正式實施,我市以更嚴的標準,提升文化遺產保護再利用水平,讓世界文化遺產「活起來、傳下去」。 政府引導 業主參與 三一堂完成修繕工作 位於鼓浪嶼安海路的三一堂是島上最早的基督教建築之一,也是鼓浪嶼申遺核心要素建築之一。
-
歷經9年鼓浪嶼申遺成功 保護工作:將合理控制登島遊客數量
大會審議階段,國家文物局副局長宋新潮代表中國政府在發言中表示,中國政府將嚴格遵守《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及其《操作指南》的規定和世界遺產委員會決議要求,做好鼓浪嶼後續保護管理及展示利用工作,合理控制登島遊客數量、改善遺產本體保護狀況、提升監測管理工作能力和水平,將更加美好的鼓浪嶼展現給公眾。
-
打卡世界文化遺產-鼓浪嶼,探秘土樓的奧秘
閩南特色美食,遠方的人屬於遠方,遠方屬於遠方的人,最美漁村曾厝垵(小吃一條街)-七彩環島路帆船出海03、鼓浪嶼乘輪渡前往海上花園—【鼓浪嶼】,島上環境優美、無車馬之喧而偶有悠揚琴聲,隔海與市區相望。漫步鼓浪嶼,沿途經過日本領事館,英國領事館,西班牙領事館,天主教堂,協和禮拜堂等,俗稱萬國建築博覽。
-
鼓浪嶼:承載歷史的世界文化遺產
鼓浪嶼原是個渺無人煙的綠洲,又稱「圓沙洲」或「圓仔洲」。島的西南端有一個海蝕溶洞的礁石,每當海濤衝擊,發聲如擂鼓,礁因名「鼓浪石」,留傳至今成為勝景,島也因之得名「鼓浪嶼」,並在明代得以正名。說到鼓浪嶼的發展形成,大概經歷了本土文化沉澱期、外來文化傳播期和多元文化融合期三個階段。本土文化沉澱期。
-
【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鼓浪嶼:歷史國際社區
與申遺無關項目暫停審批 2011年5月13日上午,鼓浪嶼——萬石山風景名勝區管委會負責人接受了廈門市人民政府網專訪,介紹鼓浪嶼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相關情況,並與網民在線交流。鼓浪嶼——萬石山風景名勝區管委會副主任葉細緻表示,鼓浪嶼申遺,保護永遠是第一位的。
-
鼓浪嶼文化遺產路線 帶你讀懂她
鼓浪嶼文化遺產路線 帶你讀懂她 2017-07-11 15:43
-
探訪鼓浪嶼:「音樂之島」又聞琴響 「世界遺產」重拾非遺
鼓浪嶼世界文化遺產中心主任蔡松榮每個工作日都要往返於廈門島和鼓浪嶼之間,搭乘輪渡上下班時,他常把它想像成「時光穿梭器」。「每天把遊客、市民從現實擺渡到歷史,或從歷史擺渡到現實。」2017年7月8日,「鼓浪嶼:國際歷史社區」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52項世界遺產。在參與申遺工作中,蔡松榮用腳步一遍遍丈量著這座1.88平方千米的小島,這讓他更了解鼓浪嶼。
-
精彩文化盛宴明日上演 百張老照片再現鼓浪嶼歷史建築
,本周六將在鼓浪嶼為您獻上。 6月10日是第12個中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飽含豐富文化遺產和文化傳承的鼓浪嶼將全天開展以「一帶一路新舞臺文化遺產活起來」為主題的系列活動。活動的主辦方鼓浪嶼管委會介紹,文化遺產是橋梁,連接過去與未來,希望藉助精彩紛呈的活動,市民們可以領略鼓浪嶼歷史變遷,和鼓浪嶼文化遺產修繕保護的成效,更加重視並參與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
-
守護好鼓浪嶼文化之「魂」
直到2017年,「鼓浪嶼:歷史國際社區」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正式掀開了鼓浪嶼保護與發展的新篇章。廈門市採取政府主導、多方參與的模式,通過科學規劃和系統實施,從城市格局、歷史建築和宅園、景觀環境、社區文化傳統等不同層面開展遺產保護工作,讓鼓浪嶼世界文化遺產活起來、傳下去。
-
麗江世界遺產日:增強保護文化遺產共識
4日,2020年第十六個「麗江世界遺產日」系列活動在麗江古城舉行,活動結合「國家憲法日」「全國法制宣傳日」宣傳主題,通過電子屏展示、發放宣傳資料及直播等方式,充分宣傳展示麗江古城的遺產保護工作成果,弘揚社會主義法制精神,增強保護文化遺產的共識和理念。
-
【特區40年】探訪鼓浪嶼:「音樂之島」又聞琴響 「世界遺產」重拾...
鼓浪嶼世界文化遺產中心主任蔡松榮每個工作日都要往返於廈門島和鼓浪嶼之間,搭乘輪渡上下班時,他常把它想像成「時光穿梭器」。「每天把遊客、市民從現實擺渡到歷史,或從歷史擺渡到現實。」 2017年7月8日,「鼓浪嶼:國際歷史社區」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52項世界遺產。在參與申遺工作中,蔡松榮用腳步一遍遍丈量著這座1.88平方千米的小島,這讓他更了解鼓浪嶼。
-
鼓浪嶼建館收藏6800餘種珍稀貝殼(組圖)
原標題:鼓浪嶼新添貝殼博物館 收藏6800餘種來珍稀貝殼(組圖) 由防空洞改造而成,昨起向市民遊客開放,收藏6800餘種來自世界各地的珍稀貝殼 這是鼓浪嶼整治提升行動中的又一舉措,在改善居民生活質量的同時提升人文品質 廈門網-廈門日報4月27日訊 (文/圖 記者 陳冬)鼓浪嶼鼓聲路5號,原本是個防空洞,戰爭時代是避難場所,如今,它實現華麗轉身,成為鼓浪嶼又一新景觀—貝殼博物館。
-
鼓浪嶼申遺成功了!
至此,我國世界遺產總數達到52處(其中我省4處)。 由省政府黨組成員楊賢金率領的省政府代表團出席了會議,見證了鼓浪嶼成為世界文化遺產這一歷史性時刻。楊賢金代表福建省政府對前來祝賀的國際組織官員、專家和有關國家代表表示感謝,並承諾將繼續遵循《保護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公約》,保護好管理好這一人類共有的珍貴文化遺產。
-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徵稿啟事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由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編(有正規ISBN書號),以資料性、研究性和知識性為主要特色,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專業輯刊
-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中國經驗」
非遺保護法律法規逐漸完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通過《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2003)和《保護和促進文化表現形式多樣性公約》(2005)以來,參與《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的締約國已有178個,表明保護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已達成世界共識。中國政府也不例外。
-
寮國文化遺產的現狀及保護
個人或組織在作業中如發現文化遺產或有可能隱藏文化遺產的地方,須立即向地方政府及新聞文化相關部門報告,並停止一切作業活動,直到獲得相關部門批准才可以再開工。 政府鼓勵國內外的個人或組織研究寮國國家文化遺產並給予優惠政策。研究資料及研究成果需遞交到新聞文化旅遊部保存並根據規定做宣傳。為研究工作而出口珍貴的文化遺產,需得到政府的批准。
-
巴基斯坦保護傳統文化落在實處
國外保護傳統文化巡禮之三巴基斯坦保護傳統文化落在實處 古老的印度河文明、佛教文明、伊斯蘭文明在巴基斯坦交替發展,積澱了巴基斯坦厚重的文化底蘊。然而由於全球化的影響,巴本國傳統文化的特色也越來越模糊,為加強對傳統文化的保護,近年來,巴政府特別注重在下面幾個方面作出努力。 首先,加強傳統民族文化的展示與對外推介力度。為保護巴文化和民間遺產,政府對大型博物館實施保護性開放,通過展示古老藝術珍品和考古發現,教育並激發巴人民保護民族文化的意識。記者在巴各地採訪中發現,許多巴著名大學內都有向公眾開放的文化、考古成就展覽。
-
鼓浪嶼申遺列入預備名單 將啟動原領事館保護利用
鼓浪嶼申遺已列入國家預備名單,有望於2016年之前經由國家推薦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屆時,鼓浪嶼將以「共享文化遺產」為主題進行申報,其中如何對鼓浪嶼原領事館進行保護利用成為了申遺工作的一個重點。
-
北京文博|遺產日帶您走近長城文化帶,慕田峪長城主題活動精彩多多
近年來,在中央的高度重視下,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北京市文物事業取得顯著成就,其中,在著力將散落的歷史文化珍珠連點成線、連線成片,不斷推動三條文化帶建設取得了大量工作成果。今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三條文化帶向公眾盡情展現無限魅力,接下來,讓我們一起走近長城文化帶吧~遺產日帶您走近長城文化帶長城是中國人心目中最特殊的文化遺產,是中華民族的精神標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