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鼓浪嶼申遺成功了!

2021-02-17 海峽都市報

福建日報微信7月8日快訊 (記者 李珂)    當地時間2017年7月8日,在波蘭歷史文化名城克拉科夫舉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第41屆會議上,隨著大會主席雅採克·普爾赫拉先生(Mr. Jacek Purchla)敲下小錘,中國世界文化遺產提名項目「鼓浪嶼:歷史國際社區」以符合世界遺產第2條和第4條標準,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至此,我國世界遺產總數達到52處(其中我省4處)。

 

由省政府黨組成員楊賢金率領的省政府代表團出席了會議,見證了鼓浪嶼成為世界文化遺產這一歷史性時刻。楊賢金代表福建省政府對前來祝賀的國際組織官員、專家和有關國家代表表示感謝,並承諾將繼續遵循《保護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公約》,保護好管理好這一人類共有的珍貴文化遺產。

 

鼓浪嶼位於福建九龍江入海口,與廈門島隔著鷺江海峽相望。鼓浪嶼世界文化遺產地範圍包括鼓浪嶼全島及其近岸水域,總面積316.2公頃;鼓浪嶼緩衝區涵蓋鄰近的大嶼和猴嶼兩座島,並一直延伸到廈門島海岸線,總面積886公頃。1903年,鼓浪嶼在傳統聚居地的基礎上,逐漸形成多元文化交融發展的歷史國際社區。鼓浪嶼現留存有931座展現本土和國際不同風格的歷史建築、園林和自然景觀、歷史道路網絡,體現了現代人居理念和當地傳統文化的融合。

 

世界遺產委員會認為,鼓浪嶼是中國在全球化發展的早期階段實現現代化的一個見證,具有顯著的文化多樣性特徵和現代生活品質。鼓浪嶼的發展是體現19世紀中葉至20世紀中葉現代人居理念的獨特示範。鼓浪嶼反映出中外多元文化在各個方面的廣泛交流,保存完好的歷史遺蹟真實且完整地記錄了其曲折的發展進程和生動的風格變化,真切地反映了激烈變革時代的歷史。鼓浪嶼的發展清楚地記錄了外國文化在中國的傳播,記錄了從海外歸來的閩南人民開展早期現代化建設的基本特點。鼓浪嶼例證了世界各地不同文化和價值觀之間的相互了解和共同發展的歷史,為中國和其他地區不同文化的融合發展提供了參考。鼓浪嶼獨特的裝飾風格建築遺產記錄了物質化的文化交融,形成東南亞地區具有代表性的新建築運動。

在大會審議階段,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21個委員國中多個國家代表先後發言,對「鼓浪嶼:歷史國際社區」的突出普遍價值、真實性和完整性給予高度評價,對其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表示積極支持。

 

國家文物局副局長宋新潮代表中國政府在發言中表示,「鼓浪嶼:歷史國際社區」是中國一處獨特的、見證了中國在全球化發展早期階段實現現代化和中外多元文化交流與融合曆程的活態文化遺產,反映出中國傳統文化深厚而堅韌的文化根基和對世界各地不同文化、價值觀的包容、吸納與發展。中國政府在鼓浪嶼文化遺產保護、遺產價值內涵闡釋與展示、改善島內居民生活品質、提升公眾參觀遊覽體驗等方面開展了大量工作。針對世界遺產委員會提出的加強遊客數量控制、遺產監測管理、磚石建築保護等建議,宋新潮表示,中國政府將嚴格遵守《世界遺產公約》及其《操作指南》的規定和世界遺產委員會決議要求,做好鼓浪嶼後續保護管理及展示利用工作,合理控制登島遊客數量、改善遺產本體保護狀況、提升監測管理工作能力和水平,將更加美好的鼓浪嶼展現給公眾。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第41屆會議於2017年7月2日至12日在波蘭歷史文化名城克拉科夫召開,波蘭國際文化中心主任雅採克·普爾赫拉先生(Mr. Jacek Purchla)擔任會議主席。本次會議共審議世界遺產申報項目35項,其中文化遺產27項,自然遺產7項,文化和自然雙遺產1項。

 

在省委、省政府正確領導下,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中國全委會和國家文物局大力支持下,經過省文化、文物部門和廈門市共同努力,社會各界和廣大民眾支持參與下,歷經九年奮戰,鼓浪嶼終於正式成為世界文化遺產。「鼓浪嶼:歷史國際社區」申遺成功,標誌著我國世界遺產事業又取得重大進展,同時也標誌著我省文化建設和文物保護再上新臺階。福建省將以此次鼓浪嶼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為契機,認真遵循《保護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公約》《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福建省文物保護管理條例》以及世界文化遺產保護標準,堅持「統籌規劃、遺產保護、法制保障、文化引領、發展共享」的總體思路,持續做好鼓浪嶼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持續深化遺產地文化內涵、綜合治理和服務提升,充分發揮人民群眾在世界文化遺產保護中的主體作用,共享世界文化遺產保護成果。

相關焦點

  • 鼓浪嶼申遺成功!歷時九年,我們終於做到了!
    北京時間昨天夜裡11點10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通過表決,同意將鼓浪嶼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52處世界遺產。而前天晚上,青海可可西裡剛剛成為中國第51處世界遺產。至此,中國成為了擁有世界遺產最多的國家之一,暫時和義大利並列第一。
  • 申遺成功三周年 鼓浪嶼不負「詩與遠方」
    三年來,廈門全市上下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把老祖宗留下來的文化遺產精心守護好,讓歷史文脈更好地傳承下去」的殷切囑託,守護申遺初心,借鑑國際理念,健全長效機制,不斷提升文化遺產保護水平。「鼓浪嶼是歷史國際社區,也是當下真實的居住社區,還是文化旅遊核心區。」
  • 鼓浪嶼申遺成功了,可門票漲價嗎?
    2017年7月,在波蘭歷史文化名城克拉科夫舉辦的第41屆世界遺產大會上,廈門鼓浪嶼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52項世界遺產項目,中國的世界遺產總數位居全球第一。今天,小旅兔帶大家看看鼓浪嶼。鼓浪嶼,位於福建省廈門半島西南隅,隔500米寬的鷺江與廈門島相望,形狀不規則,面積1.87平方公裡,常住人口約1.6萬人。宋時鼓浪嶼原名圓沙洲、圓洲仔,因島西南有一海蝕巖洞受浪潮衝擊,聲如擂鼓,自明朝雅化為今名。鼓浪嶼為國家5A 級旅遊區、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全國35個王牌景點之一、福建「十佳」風景區之首,曾被評為「中國最美的城區」第一名。
  • 鼓浪嶼申遺成功!是時候控制遊客數量了
    Jacek Purchla)敲下小錘,中國又一申遺項目——「鼓浪嶼國際歷史社區」正式通過了世界遺產大會的終審,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52項世界遺產項目。至此,中國的世界遺產總數已名列世界第一。
  • 歷經9年鼓浪嶼申遺成功 保護工作:將合理控制登島遊客數量
    正在波蘭克拉科夫舉行的世界遺產大會又傳喜訊——北京時間7月8日,中國福建省鼓浪嶼獲準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此前一天,中國青海省可可西裡已獲準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至此,中國已擁有52處世界遺產。今年是中國成功申遺30周年。30年來,中國世界遺產事業不斷發展壯大,成為名副其實的「世遺」大國。鼓浪嶼2008年啟動申遺工作。
  • 鼓浪嶼申遺成功!這個小島你了解多少?
    九年申遺路,只為守住那一方文化淨土  記者首先來到位於鹿瞧路16號的「鼓浪嶼歷史文化陳列館」。  1953.9平方米的陳列館裡,600多張珍貴歷史圖片、近百餘件實物清晰而生動地展現了鼓浪嶼的百年歷史文化脈絡和細節。  鼓浪嶼,到底有多獨特?
  • 鼓浪嶼申遺成功!中國52個世遺項目世界第一(附完整名錄)
    鼓浪嶼申遺成功,促就中國世遺總數第一繼昨天可可西裡申遺成功,8日晚最新消息,鼓浪嶼也成功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 申遺成功後的鼓浪嶼有何不同:少了文藝粉飾,多了文化交流
    我相信在鼓浪嶼申遺成功後,這座美麗的花園一定吸引了更多遊客前往。因為身份地位的改變,鼓浪嶼的風情似乎變得更飽滿,從小清新的自然景觀到文藝氣息的古老建築,再至各種文化藝術博物館的建設與開放,如今的鼓浪嶼在申遺成功後,仿佛沒有什麼大的變化,實際上是一個大的改變和轉向。
  • 申遺成功的鼓浪嶼,原來有這麼多新開放的老建築博物館
    7月8日,鼓浪嶼正式成為世界文化遺產,自那之後圍繞它的爭議便沒有停止。每天數萬人蜂擁上島所導致的不可避免的商業化、以「張三瘋」為代表的一眾被許多人追捧也被許多人詬病的「文藝」小店,以及被迫搬走的原住民,都處在漩渦中心。不過你知道麼,鼓浪嶼上的老建築正在逐一被改造為博物館,而它們,才是鼓浪嶼此次申遺成功的靈魂所在。
  • 鼓浪嶼申遺成功特輯:訪鼓浪嶼教會文化傳承者蒿志強牧師
    1994年7月初從金陵協和神學院畢業後,蒿志強和陳妙真回內蒙古老家舉行婚禮,隨後相繼進入鼓浪嶼侍奉於基督教三一堂,這一停留,他就與鼓浪嶼結緣20年之久。(一)新鼓浪嶼人「鼓浪嶼是個『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地方,而我只是茫茫人海中的一介草民。」
  • 青島老城申遺對標鼓浪嶼 島城召開申報世遺研討會
    相關新聞:鼓浪嶼申遺歷時9年在諸多國內外文化遺產地的經驗中,廈門鼓浪嶼成為專家口中出現頻次最多的地名。從2008年啟動申遺工作到2017年申遺成功,鼓浪嶼跑了一場歷時9年的「超級馬拉松」。而作為申遺的前期準備工作,早在2000年起,廈門就著手先後制定頒布了一系列政策法規,對鼓浪嶼進行整體規劃和科學保護,申遺過程中,全面進行整治提升,核心要素全部完成整治修繕,修復了約100棟閩南風格的建築。在研討會的專家中,多位曾參與過鼓浪嶼遺產地的價值挖掘和認定,並參與其申遺的全過程。
  • 鼓浪嶼申遺成功啦…他的美終於徵服了全世界!
    歷史9年鼓浪嶼終於申遺成功啦至此,中國已擁有 52 項世界遺產世遺總數登頂世界第一為我們的祖國母親喝彩更為鼓浪嶼驕傲歡呼起來,小夥伴們2008年,鼓浪嶼啟動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工作2009年,省委八屆六次全委會將鼓浪嶼申遺工作寫入《福建省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若干意見〉的實施意見》2012年被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錄
  • 鼓浪嶼申遺成功 80秒帶你看這裡有多美
    2條和第4條標準,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鼓浪嶼位於福建九龍江入海口,與廈門島隔著鷺江海峽相望。鼓浪嶼世界文化遺產地範圍包括鼓浪嶼全島及其近岸水域,總面積316.2公頃;鼓浪嶼緩衝區涵蓋鄰近的大嶼和猴嶼兩座島,並一直延伸到廈門島海岸線,總面積886公頃。1903年,鼓浪嶼在傳統聚居地的基礎上,逐漸形成多元文化交融發展的歷史國際社區。
  • 鼓浪嶼申遺成功,暑假省錢玩轉廈門攻略趕緊get起來
    7月8日,波蘭克拉科夫,第41屆世界遺產委員會大會審議通過,「鼓浪嶼歷史國際社區」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女王皇冠上的寶石」鼓浪嶼再度閃耀在全世界的聚光燈下。這個夏天說走就走,一起到美麗的廈門度假吧。【鼓浪嶼:那些走過不能錯過的事兒】坐一次船,體驗一次漂洋過海來看你的浪漫。
  • 剛剛,良渚申遺成功
    5000年前,良渚君王俯瞰著自己的城池5000年後的今天,劉斌和他的夥伴們穿過宋代酒肆的殘垣斷壁望見了那片熊熊燃燒的篝火「很高興能夠申遺成功 從1994年起,國家文物局首次將良渚遺址群推薦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預備清單到2018年正式遞交材料中國四代考古人近百年的堅守都濃縮在了5300多頁的申遺文本中良渚申遺總顧問陳同濱說,申遺成功的這一刻,一切都值得「良渚古城遺址考古界、史學界八十三年、四代人,非常不容易
  • 鼓浪嶼申遺列入預備名單 將啟動原領事館保護利用
    鼓浪嶼申遺已列入國家預備名單,有望於2016年之前經由國家推薦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屆時,鼓浪嶼將以「共享文化遺產」為主題進行申報,其中如何對鼓浪嶼原領事館進行保護利用成為了申遺工作的一個重點。
  • 鼓浪嶼申遺標識發布 日光巖與八卦樓為元素構成
    晨報訊(記者 龔冉)鼓浪嶼於日前成功躋身「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昨日,鼓浪嶼管委會發布了鼓浪嶼文化遺產形象標識。  作品的設計者蔡勇堅,畢業於福州大學廈門工藝美院,此後留在廈門從事設計工作。據他介紹,他設計標識作品以鼓浪嶼的標誌景觀日光巖與八卦樓為元素構成,鮮明的鼓浪嶼特色躍然而出。精緻的剪影,躍動的線條融入海天一色的背景畫面,將鼓浪嶼清新宜人的自然風光與厚重的人文歷史濃縮於一方畫面之中,「人們可以通過它,感受鼓浪嶼自然而凝重的氣息。」  「畫面中,日光巖優雅的線條勾勒出心的形狀。心,也是心靈,代表了人的精神世界與情感表達。
  • 鼓浪嶼申遺成功!8個景點一天看盡這座世遺小島!
    鼓浪嶼,因其有海蝕洞受浪潮衝擊,聲如擂鼓而得名。中外風格各異的建築物在此地被完好地匯集、保留,共同構成了獨特的城市歷史景觀,有「海上花園」和「萬國建築博物館」之稱。2017年7月8日,在第41屆世界遺產大會上,鼓浪嶼獲準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 鼓浪嶼申遺後首個黃金周34萬人登島
    自今年7月申遺成功以來,廈門鼓浪嶼迎來首個國慶黃金周。在10月1日至7日的七天時間裡,共有34萬人登上鼓浪嶼,一睹「海上花園」風採。
  • 鼓浪嶼申遺「核心要素」 四落大厝體現閩南特色
    四落大厝編者按:鼓浪嶼申遺,53個核心要素點是關鍵。那麼,鼓浪嶼擁有哪些「核心要素」呢?從今天起,我們將以時間為軸線,為您講述不同時期的歷史遺存,盤點鼓浪嶼的「核心要素」。商報訊(記者 龔冉)五六月期間,鼓浪嶼申遺工作將迎來國家文物局專家評審團的檢查和評估,如果順利通過此次「大考」,鼓浪嶼將於今年8月正式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從而獲得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入場券」。鼓浪嶼的建設發展,在20世紀三四十年代達到鼎盛時期。